第110页
这时,姜应檀一张嘴还没停,看着傅则一声不吭的模样,更加狐疑,“你怎么不反驳?”
傅则失笑,“总得听夫人把疑惑都说完,我才好一条条为你解惑啊。”
姜应檀不为所动,哼了两声,一双锐利的眸子在傅则身上上上下下扫过,摆出一副“你赶紧交代”的模样。
说实在话,她倒是不担心傅则又变了个人。一则,原先傅则每次转变性格,都会失去部分记忆,醒来时的记忆都是由某个点开始,例如少年郎就压根不记得则则的事情;二则,从五岁到十六岁,脾性上的转变未免太大了些,她对傅则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本就好奇,现下看见他展示这么一身本领,自然想知道这是从何而来。
他们一路是沿着溪流走的,傅则先去水边将柿子一个个洗干净,挑了瞧着最熟最甜的两个给姜应檀,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解释。
“没什么稀奇的,家里不怎么拘束,所以大多时候都住在京郊庄子上。庄子靠山,时不时就能上山打猎,爬树掏鸟窝、下水摸鱼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自然比其他人好些。”
他话说得轻巧,落在姜应檀耳中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姜应檀蹙眉,把玩着手中柿子,这会儿子不着急吃了,“十六岁的年纪,早该在国子学里呆着,怎么成天混在京郊庄子上?”
对于傅则而言,那些事情都过去很久,历经沙场征伐之后,他已经不怎么会再想起当年的事情。
眼下姜应檀问了,他神色不变,“我不喜进学,读不进去书,闲散惯了。”
闻言,姜应檀立即横眉相对,嗤道:“不喜进学,你书房里留着那么多书作甚,难不成是做了大将军,忽然间转了性子?”
不等傅则回答,她就冷笑道:“依我看,必然是忠国公愚钝,再加上如今的忠国公夫人在其中掺和,那位瞧着就是装出来的柔善性子,故意把你这国公府二公子往纨绔的样子养。”
遍数京城,哪有国公府的嫡出二公子,成天不进学,任由其在外边鬼混的?
简直荒唐。
隔着许多年岁,傅则早就没了十六岁时的怨愤和自暴自弃,已能平心静气对待这些陈旧往事。可当他看着姜应檀这幅气势十足的愤怒模样,心头涌上了一股子暖意。
他的殿下,外人觉得她冷心冷肺,只有自己知道,她内里那一腔真性情。
傅则不想她为了这些破旧事不快,有意去分开姜应檀的注意力。于是,他径直取走对方握在手中把玩的柿子,耐心地剥好皮,送到她唇边。
姜应檀睨了他一眼,嗔道:“干嘛,是不想我继续说下去?还是故意来讨好?”
傅则笑笑,“柿子熟透了,总不能让殿下沾了一手汁水后,再去碰冰冷的河水。”
话说得好听,却没有被姜应檀轻易放过。她小小咬了一口送到嘴边的柿子,待咽下去之后,才似笑非笑问:“那怎么一开始没有这么贴心?若是我真沾了一手柿子汁水,你又要如何?”
傅则拧眉想了片刻,“如此想来,只有我先将那冷水捂热乎,才能拿来帮夫人净手了。”
被这么胡乱一搅弄,姜应檀心中怒意消去许多,轻轻瞪了傅则一眼,上挑的眼角藏着满满笑意,“满口胡言。”
“分明是一腔真心。”傅则轻车熟路地回应。
这些按照他原本磨炼出来的沉稳性子,必然说不出口的话,现下也能信手拈来,以一种十分坦荡又自然的姿态,拿捏着最适合的语气说出。
若是被守在临城的周一诺瞧见,怕是会被吓得茶水都喷出来。
两人各自用了柿子,继续沿着活水往外走。
山路不易行走,许多时候都需要傅则拉上一把,或者时不时扶着,才能让姜应檀安然走过。期间,傅则一直不曾听到姜应檀喊过一声累。然而就是因为她这样的反应,才惹得傅则心中生疑,暗中留意对方走路时的样子。
按照常理,娇养出来的顺安长公主到哪里都不烦心,且就看两月前她从京中到临城,遥远路途是坐着宽大舒适的马车来的,说是把整个屋子装进去都不为过,寻常人哪有这么排场。而现下,她脚下穿得是寻常绣鞋,本就不利于野外行走,换做寻常姑娘家,定然不出半个时辰就会喊累,再多走一会儿,脚下还会磨出水泡。
可细观姜应檀,一路上气定神闲地打量四周,脚下步伐不停,就跟个没事儿人一样。然而傅则暗中观察后,敏锐看见她每走一会儿,脚下都会僵硬地顿上一瞬,每当此时,面上神色亦会随之而变,死死咬着后槽牙,仿佛在忍着痛意。
一旦注意到异样,傅则根本就忍不住,快走两三步,到前方半蹲下。
姜应檀讶异道:“怎么了?”
傅则叹了口气,“上来,我背你。”
闻言,姜应檀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好端端要你背什么,有这个力气,你不如快些找到出路,或是出了这山,或是找到鹰卫汇合都行……”
话音未落,就听见傅则沉声重复,“我背你。”
这幅神情语态,和那天生了闷气后,他自顾自抱着被褥去耳房睡,堪称一模一样。
姜应檀哪里还不晓得对方瞧出自己的不适,可是她早习惯了不将自己的弱点抖落在人前,下意识有些抗拒。
即使没得到回应,但是傅则耐心仍旧很好,仿佛没瞧见姜应檀的抗拒,语气很是坚定,“夫人放心,虽然是第一次背人,但我一定会走得很稳。”
--
傅则失笑,“总得听夫人把疑惑都说完,我才好一条条为你解惑啊。”
姜应檀不为所动,哼了两声,一双锐利的眸子在傅则身上上上下下扫过,摆出一副“你赶紧交代”的模样。
说实在话,她倒是不担心傅则又变了个人。一则,原先傅则每次转变性格,都会失去部分记忆,醒来时的记忆都是由某个点开始,例如少年郎就压根不记得则则的事情;二则,从五岁到十六岁,脾性上的转变未免太大了些,她对傅则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本就好奇,现下看见他展示这么一身本领,自然想知道这是从何而来。
他们一路是沿着溪流走的,傅则先去水边将柿子一个个洗干净,挑了瞧着最熟最甜的两个给姜应檀,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解释。
“没什么稀奇的,家里不怎么拘束,所以大多时候都住在京郊庄子上。庄子靠山,时不时就能上山打猎,爬树掏鸟窝、下水摸鱼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自然比其他人好些。”
他话说得轻巧,落在姜应檀耳中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姜应檀蹙眉,把玩着手中柿子,这会儿子不着急吃了,“十六岁的年纪,早该在国子学里呆着,怎么成天混在京郊庄子上?”
对于傅则而言,那些事情都过去很久,历经沙场征伐之后,他已经不怎么会再想起当年的事情。
眼下姜应檀问了,他神色不变,“我不喜进学,读不进去书,闲散惯了。”
闻言,姜应檀立即横眉相对,嗤道:“不喜进学,你书房里留着那么多书作甚,难不成是做了大将军,忽然间转了性子?”
不等傅则回答,她就冷笑道:“依我看,必然是忠国公愚钝,再加上如今的忠国公夫人在其中掺和,那位瞧着就是装出来的柔善性子,故意把你这国公府二公子往纨绔的样子养。”
遍数京城,哪有国公府的嫡出二公子,成天不进学,任由其在外边鬼混的?
简直荒唐。
隔着许多年岁,傅则早就没了十六岁时的怨愤和自暴自弃,已能平心静气对待这些陈旧往事。可当他看着姜应檀这幅气势十足的愤怒模样,心头涌上了一股子暖意。
他的殿下,外人觉得她冷心冷肺,只有自己知道,她内里那一腔真性情。
傅则不想她为了这些破旧事不快,有意去分开姜应檀的注意力。于是,他径直取走对方握在手中把玩的柿子,耐心地剥好皮,送到她唇边。
姜应檀睨了他一眼,嗔道:“干嘛,是不想我继续说下去?还是故意来讨好?”
傅则笑笑,“柿子熟透了,总不能让殿下沾了一手汁水后,再去碰冰冷的河水。”
话说得好听,却没有被姜应檀轻易放过。她小小咬了一口送到嘴边的柿子,待咽下去之后,才似笑非笑问:“那怎么一开始没有这么贴心?若是我真沾了一手柿子汁水,你又要如何?”
傅则拧眉想了片刻,“如此想来,只有我先将那冷水捂热乎,才能拿来帮夫人净手了。”
被这么胡乱一搅弄,姜应檀心中怒意消去许多,轻轻瞪了傅则一眼,上挑的眼角藏着满满笑意,“满口胡言。”
“分明是一腔真心。”傅则轻车熟路地回应。
这些按照他原本磨炼出来的沉稳性子,必然说不出口的话,现下也能信手拈来,以一种十分坦荡又自然的姿态,拿捏着最适合的语气说出。
若是被守在临城的周一诺瞧见,怕是会被吓得茶水都喷出来。
两人各自用了柿子,继续沿着活水往外走。
山路不易行走,许多时候都需要傅则拉上一把,或者时不时扶着,才能让姜应檀安然走过。期间,傅则一直不曾听到姜应檀喊过一声累。然而就是因为她这样的反应,才惹得傅则心中生疑,暗中留意对方走路时的样子。
按照常理,娇养出来的顺安长公主到哪里都不烦心,且就看两月前她从京中到临城,遥远路途是坐着宽大舒适的马车来的,说是把整个屋子装进去都不为过,寻常人哪有这么排场。而现下,她脚下穿得是寻常绣鞋,本就不利于野外行走,换做寻常姑娘家,定然不出半个时辰就会喊累,再多走一会儿,脚下还会磨出水泡。
可细观姜应檀,一路上气定神闲地打量四周,脚下步伐不停,就跟个没事儿人一样。然而傅则暗中观察后,敏锐看见她每走一会儿,脚下都会僵硬地顿上一瞬,每当此时,面上神色亦会随之而变,死死咬着后槽牙,仿佛在忍着痛意。
一旦注意到异样,傅则根本就忍不住,快走两三步,到前方半蹲下。
姜应檀讶异道:“怎么了?”
傅则叹了口气,“上来,我背你。”
闻言,姜应檀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好端端要你背什么,有这个力气,你不如快些找到出路,或是出了这山,或是找到鹰卫汇合都行……”
话音未落,就听见傅则沉声重复,“我背你。”
这幅神情语态,和那天生了闷气后,他自顾自抱着被褥去耳房睡,堪称一模一样。
姜应檀哪里还不晓得对方瞧出自己的不适,可是她早习惯了不将自己的弱点抖落在人前,下意识有些抗拒。
即使没得到回应,但是傅则耐心仍旧很好,仿佛没瞧见姜应檀的抗拒,语气很是坚定,“夫人放心,虽然是第一次背人,但我一定会走得很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