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页
王永贵和孙氏就差太多了,王永贵还略微强些,虽然慢,被张婆子骂了两句,威胁再这么磨叽中午不给饭吃,也就加快了速度。
只有孙氏,当初在乡下的时候年纪不大,后来都是给人当丫鬟,这拿着镰刀,还真是手忙脚乱。
一时锋利的稻草割伤了脸,一会那稻芒钻到脖子里,又痒又疼,还要担心着镰刀不顺手,割到自己的手和脚。
还有自己穿的布鞋,这稻田里水虽然放完了,可还是湿漉漉的,一脚踩下去,那软软的烂泥,就没过了脚背。
穿着布鞋倒还费力,可让她脱了鞋子,光脚踩在泥巴里,她又不敢。
一时顾忌这个,一时害怕那个,很快就落在了后面。
因为是一字排开的,这谁快谁慢一目了然。
林氏一畦都快割完一半了,孙氏这一畦还在地头磨蹭。
那速度真是比乌龟爬还慢。
张婆子忍不住插着腰就骂:“没吃饭吗?老娘早上那两个馍馍和筷子插了都不倒的厚粥是喂了狗了?喂了狗还能冲老娘摇会尾巴,你呢?你能干啥?你看看你,要不要脸啊?我家十几岁的大孙子都比你强!你自己抬头看看,看看!你窝在这地头孵蛋呢?”
“少给老娘妖妖乔乔的做怪,还以为你是那县城里的俏寡妇,哄着男人们就给你吃给你喝?如今在我老王家,收起那些子见不得人的心思,再这么磨磨唧唧,今儿个你要是不割完这一畦,就别想吃饭!”
孙氏低着头,死死的咬住唇,忍不住把求救的眼神,看向她左前方的王永贵,小声的道:“三郎,我不会~~”
王永贵自身都难保,完不成任务,如今变得狠心的亲娘肯定不给饭吃,哪里有空管孙氏啊。
当即不耐烦的道:“喊啥呀?有啥不会的啊?看着不就会了?还是你看看我就能看完了?快点割,割完才有饭吃…”
说完就只顾着自己去了。
孙氏气了个倒仰,知道没了指望,也只能咬牙坚持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别指望我
王家因为有马车,下田最快最早。
都割出好大一截了,相邻稻田的人才匆匆赶来。
不看别的,就看王家田里这齐刷刷一排人,就羡慕啊。
王老柱刚好割了一段,起身缓口气。
隔壁田的就忍不住一边割稻谷,一边跟他唠嗑:“老王头,你们家今年可不得了啊!”
王老柱笑着抽一口烟:“托福,托福,今年年成好,大家都日子都好过啊!”
“可不是,咱们村算是好的了,听说有些村子,连这些天都没坚持住,前些日子那稻浆没灌满就先开镰了。我还听里正说,咋今年税赋还要涨,一亩地比起往年,要多交半成粮食呢,这让咱们靠地吃饭的庄户人家日子咋过啊?”
王老柱也皱了眉头,叹了口气。
往前又割了一段,赶上了王永富,王永富赶着马车来,哪里好意思真看着爹娘下地,自己呆着。
他的腿脚如今只要不变天,倒真没什么大碍了,因此跟在后面也就下了地。
那速度,也就比林氏慢些。
王老柱将刚才听到的话,跟王永富嘀咕了几句:“唉,这庄户人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要是往年,有老二在,咱们家好歹不用交税赋的。这今年,也不知道要交多少呢…”
那语气里,居然有一点惆怅和惋惜。
要是往年,王老大肯定要接腔,顺着王老柱的意思,把王老二夸赞一番。
因为庄户人家如果出了秀才的话,是不用交税粮的。
这也是老王家在七里墩立身的资本和特权。
王老柱往年这个时候,都会特别得意和自豪这个资本。
外人不知道情况,只知道王家不用交税,那可省了好多粮食,一个个都羡慕不已,每年都要奉承王老柱几句。
就是家里人听到了,也都会附和两句。
虽然都知道,省得那部分税粮,也都是王老二拿走了的。
家里的田地是种多季的,春收麦子,秋收稻谷、小米,高梁等。
稻谷产量低,属于细粮,大部分都是拿去卖钱,也算是家里一个重要的收入。
麦子和小米、高粱,会留着家里,磨碎了,混在一起吃。
这样能让一家老小都能填饱肚子。
即使王家以前算是七里墩的富户,也都是这么干的,只会在逢年过节,或者家里人不舒服的时候,才有白面和白米吃。
只有王永安,每年省下来的税粮,虽然不用交给官府,可都被王永安一两不少的,拖到城里家去了。
而且税粮还能掺和点别的,王永安从来都是只要白米,小米和高粱是从来不要的。
往年家里的稻谷,说到底,不是卖了钱供他读书了,就是直接拖到城里,和他的老丈人一家吃了。
王家人真没意见吗?不过是指望着王永安出息了拉几个兄弟和侄子一把,才咬牙供着。
如今听王老柱好像还很惋惜,王永富实在没忍住:“爹,往年的情况您老人家又不是心里没数?那税粮虽然没交,也给了老二了。咱们家这些年,除了一个空名声,实没沾上老二什么好处。”
“如今这样,我倒觉得好,交完税粮后,咱们家再多留一点细粮,我看妹子喜欢吃,您跟娘年纪也大了,也该吃点细粮补补身子了。除去这些,还能卖些银钱,比往年可强多了!”
--
只有孙氏,当初在乡下的时候年纪不大,后来都是给人当丫鬟,这拿着镰刀,还真是手忙脚乱。
一时锋利的稻草割伤了脸,一会那稻芒钻到脖子里,又痒又疼,还要担心着镰刀不顺手,割到自己的手和脚。
还有自己穿的布鞋,这稻田里水虽然放完了,可还是湿漉漉的,一脚踩下去,那软软的烂泥,就没过了脚背。
穿着布鞋倒还费力,可让她脱了鞋子,光脚踩在泥巴里,她又不敢。
一时顾忌这个,一时害怕那个,很快就落在了后面。
因为是一字排开的,这谁快谁慢一目了然。
林氏一畦都快割完一半了,孙氏这一畦还在地头磨蹭。
那速度真是比乌龟爬还慢。
张婆子忍不住插着腰就骂:“没吃饭吗?老娘早上那两个馍馍和筷子插了都不倒的厚粥是喂了狗了?喂了狗还能冲老娘摇会尾巴,你呢?你能干啥?你看看你,要不要脸啊?我家十几岁的大孙子都比你强!你自己抬头看看,看看!你窝在这地头孵蛋呢?”
“少给老娘妖妖乔乔的做怪,还以为你是那县城里的俏寡妇,哄着男人们就给你吃给你喝?如今在我老王家,收起那些子见不得人的心思,再这么磨磨唧唧,今儿个你要是不割完这一畦,就别想吃饭!”
孙氏低着头,死死的咬住唇,忍不住把求救的眼神,看向她左前方的王永贵,小声的道:“三郎,我不会~~”
王永贵自身都难保,完不成任务,如今变得狠心的亲娘肯定不给饭吃,哪里有空管孙氏啊。
当即不耐烦的道:“喊啥呀?有啥不会的啊?看着不就会了?还是你看看我就能看完了?快点割,割完才有饭吃…”
说完就只顾着自己去了。
孙氏气了个倒仰,知道没了指望,也只能咬牙坚持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别指望我
王家因为有马车,下田最快最早。
都割出好大一截了,相邻稻田的人才匆匆赶来。
不看别的,就看王家田里这齐刷刷一排人,就羡慕啊。
王老柱刚好割了一段,起身缓口气。
隔壁田的就忍不住一边割稻谷,一边跟他唠嗑:“老王头,你们家今年可不得了啊!”
王老柱笑着抽一口烟:“托福,托福,今年年成好,大家都日子都好过啊!”
“可不是,咱们村算是好的了,听说有些村子,连这些天都没坚持住,前些日子那稻浆没灌满就先开镰了。我还听里正说,咋今年税赋还要涨,一亩地比起往年,要多交半成粮食呢,这让咱们靠地吃饭的庄户人家日子咋过啊?”
王老柱也皱了眉头,叹了口气。
往前又割了一段,赶上了王永富,王永富赶着马车来,哪里好意思真看着爹娘下地,自己呆着。
他的腿脚如今只要不变天,倒真没什么大碍了,因此跟在后面也就下了地。
那速度,也就比林氏慢些。
王老柱将刚才听到的话,跟王永富嘀咕了几句:“唉,这庄户人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要是往年,有老二在,咱们家好歹不用交税赋的。这今年,也不知道要交多少呢…”
那语气里,居然有一点惆怅和惋惜。
要是往年,王老大肯定要接腔,顺着王老柱的意思,把王老二夸赞一番。
因为庄户人家如果出了秀才的话,是不用交税粮的。
这也是老王家在七里墩立身的资本和特权。
王老柱往年这个时候,都会特别得意和自豪这个资本。
外人不知道情况,只知道王家不用交税,那可省了好多粮食,一个个都羡慕不已,每年都要奉承王老柱几句。
就是家里人听到了,也都会附和两句。
虽然都知道,省得那部分税粮,也都是王老二拿走了的。
家里的田地是种多季的,春收麦子,秋收稻谷、小米,高梁等。
稻谷产量低,属于细粮,大部分都是拿去卖钱,也算是家里一个重要的收入。
麦子和小米、高粱,会留着家里,磨碎了,混在一起吃。
这样能让一家老小都能填饱肚子。
即使王家以前算是七里墩的富户,也都是这么干的,只会在逢年过节,或者家里人不舒服的时候,才有白面和白米吃。
只有王永安,每年省下来的税粮,虽然不用交给官府,可都被王永安一两不少的,拖到城里家去了。
而且税粮还能掺和点别的,王永安从来都是只要白米,小米和高粱是从来不要的。
往年家里的稻谷,说到底,不是卖了钱供他读书了,就是直接拖到城里,和他的老丈人一家吃了。
王家人真没意见吗?不过是指望着王永安出息了拉几个兄弟和侄子一把,才咬牙供着。
如今听王老柱好像还很惋惜,王永富实在没忍住:“爹,往年的情况您老人家又不是心里没数?那税粮虽然没交,也给了老二了。咱们家这些年,除了一个空名声,实没沾上老二什么好处。”
“如今这样,我倒觉得好,交完税粮后,咱们家再多留一点细粮,我看妹子喜欢吃,您跟娘年纪也大了,也该吃点细粮补补身子了。除去这些,还能卖些银钱,比往年可强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