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那边孩子又哭了起来, 陈殊便没有再问了。
到了第二天, 夫妻两早早起来, 孩子太小了, 不方便带出去,便叫徐妈先带着去了秦园。
老太太、老爷同夫人都来了, 只是没有看见两位小姐,陈殊有些奇怪,上前扶住老太太,问:“路上有没有累着?”
一家人精神倒还好,只是脸色不大好看, 特别是那位夫人, 一张脸惨白惨白,望着陈殊的时候几乎都快要哭出来。
陈殊询问:“路上是出什么事情了么?”
夫人预备开口, 却叫老太太止住了:“回园子里再说!”一面朝李纵云道:“老三,咱们家是出大事了!”
等回了园子, 叫下人守在外面, 老太太这才拿出来一封信:“老三, 乐清她投赤匪去了!”
陈殊心里咯噔一声, 见李纵云展开信, 她走过去一同看起来,是一封留书,说自己不孝,参加了苏维埃党,如今奉命去延安报道,倘若累及家门,祖母、父亲可登报断绝关系。
这信上的笔迹铁画银钩,用词看起来意志坚决,绝不像当日那个温和甚至有些懦弱的小姑娘。
夫人显然是吓坏了:“都怪我,都怪我没看好她。她想去北京念大学,我不同意,想着留着她近一点。没想到,没想到被那群赤匪给蛊惑去了。”一面望向李纵云:“三少爷,乐清投了赤匪,那我们不就是赤匪的家属了。在南京,但凡同赤匪沾上一点关系,一个都不留的。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
李纵云把信读了一通,道:“祖母、父亲放心,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只是,乐清是什么时候走的?”
老太太瞧了瞧儿媳妇儿,也不怪她失态,实在是南京杀得苏维埃党人实在太多:“是在来北平的火车上,到了上海的时候,她借口去买几个橘子,便下了火车,只留下这封信。她母亲看见她往人群里面走,还叫她,就看见冲这边磕了三个头,头也不回的跑了。”
夫人见李纵云说没事儿,害怕过了劲头,带着哭腔:“乐清才十七岁,她怎么就舍得丢下家里人,跑了呢?那苏维埃党就这么好,一个两个的全都跑去了,跟喝了迷魂药一样。她那样小,从小什么苦都没吃过,去了延安,她怎么活?”
李纵云的父亲抽着雪茄,倒是镇定:“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我们做父母的无法强求。”他一辈子守旧,自诩累世高门,诗书传家,可这几个儿女,偏偏却各有各的主张,谁也没有要听他的意思,而他自己也无可奈何。
有电话打进来,李纵云走进旁边的房间里,接起电话,问:“什么事情?”
电话里是一个女子的声音:“没什么事情,就是兜子又发烧了,一直念着你。你现在在忙正事吧,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了。”
李纵云透过窗户间镂空的雕花望过去,陈殊正端了茶壶给三位长辈续茶,身形袅娜,他沉默了一会儿,道:“清徽,以后不要往我家里打电话了!”
那边的女子怔忪,待明白过来,声音便有些哽咽了:“抱歉,以后不会了!是我不晓得分寸了。”
李纵云有些不忍心,他道:“清徽,你考虑一下吧,我说的话仍旧是算数的。”
宋清徽沉默,最后只飘出一句话:“纵云哥哥,我晓得,你早已经不喜欢南京的杏花了,只是我一直自欺欺人罢了。”她说罢,便挂断了电话,这是她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首先挂断李纵云的电话。
陈殊进来,问:“什么电话?是又要出去吗?老太太同老爷才来,怎么你也要陪着说会儿话儿……”
李纵云放了电话,拦着陈殊的腰,拥入怀里,静静的抱了一会儿,道:“说得对,我早已经不喜欢杏花了!”
陈殊莫名其妙:“什么杏花?你不喜欢杏花,园子里处处都是杏花呢?”
只是感觉他此刻不同寻常,便由着他抱着,等了一会儿,问:“乐清的事情,该怎么办呀?能不能劝她回来,苏维埃党毕竟危险的……”
李纵云伸手去摸陈殊的翡翠耳坠,见她神色不似作伪,笑笑:“一滴水流入大海之中,只怕找回来了,一颗心也还是红色的。叫她去吧,自己选的路,辛苦些也怨不着别人。”
一面话里有话去试探陈殊:“苏维埃党就这么好吗?背弃自己的家庭,也要去帮他们?”
陈殊不晓得这话是问自己,还以为是说乐清的事情:“我哪里晓得,大概是她们学校里的人影响她的吧。我看报纸上通缉的那几个大苏维埃党人,言谈举止,都很有风度,很有人格魅力的。”
李纵云收回手,道:“这个耳坠一点也不好看,太老气。你明天去珠宝店,重新挑一副。”
陈殊正要问哪里不好看,就见徐妈抱了孩子出来,便出去了。
老太太抱着曾孙子,就笑:“好呢,长得白白胖胖的,这一个月,看起来倒像三个月的。”一面又问:“百日宴,准备了没有?”
陈殊道:“这才一个多月,还早着呢,便没有准备。”
老太太笑:“你只管养好身体,我们李家的嫡长孙,百日可得热热闹闹操办一趟不可。”
陈殊望向李纵云,见他点点头,便道:“全凭祖母、父亲做主就是。”
晚上也是住在秦园的,幸好开春,快要入夏了,不是太冷。
陈殊洗了澡出来,就见李纵云坐在摇篮前发呆,手上有一下没一下,摇着摇篮。陈殊走过去,攀住他的肩膀,柔声问:“怎么了?看起来魂不守舍的,出什么事情了?是上午那个电话吗?”
--
到了第二天, 夫妻两早早起来, 孩子太小了, 不方便带出去,便叫徐妈先带着去了秦园。
老太太、老爷同夫人都来了, 只是没有看见两位小姐,陈殊有些奇怪,上前扶住老太太,问:“路上有没有累着?”
一家人精神倒还好,只是脸色不大好看, 特别是那位夫人, 一张脸惨白惨白,望着陈殊的时候几乎都快要哭出来。
陈殊询问:“路上是出什么事情了么?”
夫人预备开口, 却叫老太太止住了:“回园子里再说!”一面朝李纵云道:“老三,咱们家是出大事了!”
等回了园子, 叫下人守在外面, 老太太这才拿出来一封信:“老三, 乐清她投赤匪去了!”
陈殊心里咯噔一声, 见李纵云展开信, 她走过去一同看起来,是一封留书,说自己不孝,参加了苏维埃党,如今奉命去延安报道,倘若累及家门,祖母、父亲可登报断绝关系。
这信上的笔迹铁画银钩,用词看起来意志坚决,绝不像当日那个温和甚至有些懦弱的小姑娘。
夫人显然是吓坏了:“都怪我,都怪我没看好她。她想去北京念大学,我不同意,想着留着她近一点。没想到,没想到被那群赤匪给蛊惑去了。”一面望向李纵云:“三少爷,乐清投了赤匪,那我们不就是赤匪的家属了。在南京,但凡同赤匪沾上一点关系,一个都不留的。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
李纵云把信读了一通,道:“祖母、父亲放心,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只是,乐清是什么时候走的?”
老太太瞧了瞧儿媳妇儿,也不怪她失态,实在是南京杀得苏维埃党人实在太多:“是在来北平的火车上,到了上海的时候,她借口去买几个橘子,便下了火车,只留下这封信。她母亲看见她往人群里面走,还叫她,就看见冲这边磕了三个头,头也不回的跑了。”
夫人见李纵云说没事儿,害怕过了劲头,带着哭腔:“乐清才十七岁,她怎么就舍得丢下家里人,跑了呢?那苏维埃党就这么好,一个两个的全都跑去了,跟喝了迷魂药一样。她那样小,从小什么苦都没吃过,去了延安,她怎么活?”
李纵云的父亲抽着雪茄,倒是镇定:“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我们做父母的无法强求。”他一辈子守旧,自诩累世高门,诗书传家,可这几个儿女,偏偏却各有各的主张,谁也没有要听他的意思,而他自己也无可奈何。
有电话打进来,李纵云走进旁边的房间里,接起电话,问:“什么事情?”
电话里是一个女子的声音:“没什么事情,就是兜子又发烧了,一直念着你。你现在在忙正事吧,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了。”
李纵云透过窗户间镂空的雕花望过去,陈殊正端了茶壶给三位长辈续茶,身形袅娜,他沉默了一会儿,道:“清徽,以后不要往我家里打电话了!”
那边的女子怔忪,待明白过来,声音便有些哽咽了:“抱歉,以后不会了!是我不晓得分寸了。”
李纵云有些不忍心,他道:“清徽,你考虑一下吧,我说的话仍旧是算数的。”
宋清徽沉默,最后只飘出一句话:“纵云哥哥,我晓得,你早已经不喜欢南京的杏花了,只是我一直自欺欺人罢了。”她说罢,便挂断了电话,这是她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首先挂断李纵云的电话。
陈殊进来,问:“什么电话?是又要出去吗?老太太同老爷才来,怎么你也要陪着说会儿话儿……”
李纵云放了电话,拦着陈殊的腰,拥入怀里,静静的抱了一会儿,道:“说得对,我早已经不喜欢杏花了!”
陈殊莫名其妙:“什么杏花?你不喜欢杏花,园子里处处都是杏花呢?”
只是感觉他此刻不同寻常,便由着他抱着,等了一会儿,问:“乐清的事情,该怎么办呀?能不能劝她回来,苏维埃党毕竟危险的……”
李纵云伸手去摸陈殊的翡翠耳坠,见她神色不似作伪,笑笑:“一滴水流入大海之中,只怕找回来了,一颗心也还是红色的。叫她去吧,自己选的路,辛苦些也怨不着别人。”
一面话里有话去试探陈殊:“苏维埃党就这么好吗?背弃自己的家庭,也要去帮他们?”
陈殊不晓得这话是问自己,还以为是说乐清的事情:“我哪里晓得,大概是她们学校里的人影响她的吧。我看报纸上通缉的那几个大苏维埃党人,言谈举止,都很有风度,很有人格魅力的。”
李纵云收回手,道:“这个耳坠一点也不好看,太老气。你明天去珠宝店,重新挑一副。”
陈殊正要问哪里不好看,就见徐妈抱了孩子出来,便出去了。
老太太抱着曾孙子,就笑:“好呢,长得白白胖胖的,这一个月,看起来倒像三个月的。”一面又问:“百日宴,准备了没有?”
陈殊道:“这才一个多月,还早着呢,便没有准备。”
老太太笑:“你只管养好身体,我们李家的嫡长孙,百日可得热热闹闹操办一趟不可。”
陈殊望向李纵云,见他点点头,便道:“全凭祖母、父亲做主就是。”
晚上也是住在秦园的,幸好开春,快要入夏了,不是太冷。
陈殊洗了澡出来,就见李纵云坐在摇篮前发呆,手上有一下没一下,摇着摇篮。陈殊走过去,攀住他的肩膀,柔声问:“怎么了?看起来魂不守舍的,出什么事情了?是上午那个电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