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

第82页

    冯太太点头:“要不是老太太生前说过,一定要葬在祖坟里,我们也不必回去的。”
    陈殊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冯太太:“这里是一千块钱,到了乡下,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和族人起争执的。”
    冯太太平时不肯拿陈殊这么多钱的,不知是不是因为乡下的族人的确难缠,倒是痛快收下了,上了船。
    船头的船夫大声吆喝:“上路了,亡灵上路了!”
    陈殊后退几步,领着英子站在渡口,看不见船了,这才转身回去。
    第48章 第 48 章
    送了冯太太, 陈殊又带英子去医院换了一回药。回去的时候, 就见门口站着房东了,是一位老人家。其实他也不是房东,是房东留下照看的仆人。
    老人家向陈殊问好:“陈小姐, 寒家主人要到上海来了,房子只怕是不能租给你了。你们最好早点找房子, 免得到时候不方便。”
    陈殊私心以为, 这所房子的主人未必想出租房子, 只是这老仆人为了每个月的房租,自己的主意。
    陈殊点头:“好的,没问题。”又交代了后院挖了个小水洼, 只怕要找人填起来。这老人家,一心想着叫陈殊快点搬出去, 这些小毛病便没有苛责, 直说自己会去找人修理的, 不用陈殊来做。
    反正工厂的宿舍也修好了,拨出来几间给冯太太住, 也是没问题的。只是这半年多以来, 家里经济状况越来越好, 冯太太买了许多物件。陈殊和英子忙了大半天,才打包好。陈殊忙得满头大汗, 瘫坐在沙发上, 外面门铃响了, 英子跑出去开门:“小姐, 是工厂的经理!”
    经理见一屋子的行李:“陈小姐哪用自己来搬家,您说一声,我就找人帮你做了。”
    陈殊见他手上夹着一叠文件,拿过来翻了翻:“这是你们研究的结果了?”
    屋子里乱得很,没处坐,经理只好站着:“陈小姐,这是工厂里的技工研究出来的名单。金陵大学这些大学生里边,实践操作好的都在上面。当然,按照他们平时的课业成绩,我们取前五名,也纳入了招聘范围。您看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按照这个名单去金陵大学交接了。”
    陈殊想起金陵大学增开医科的事情,拿过名单:“我去吧,我亲自去一趟。”
    经理自然是同意的,又找人替陈殊搬家。
    陈殊拿了名单,去见徐任之徐校长。徐校长接过名单,瞧了瞧,笑:“我们金陵大学化学系的好苗子都要被你们一网打尽了。”
    两个人互相恭维几句,陈殊便向他打听:“徐校长,我听说金陵大学今年要增开医科?”
    徐校长点头,问:“怎么?你们肥皂厂也要医学人才?”
    陈殊摇摇头:“不是,是我自己。我要学医科,不知道可不可以?”
    徐校长吃了一惊:“你的文章这样好,为何不专此一道,要改行去学医呢?周先生弃医从文,你却要弃文从医?”
    陈殊道:“我一直都是想学医的,写文章并非我的长处,只是勉力一试,灵光偶现,以后怕是并不能写出《大国崛起》那样的文章的。用医术救人,和用文字救人,我更想,也更擅长前者。”
    虽然为陈殊感到惋惜,但是金陵大学讲究有教无类,于是徐任之校长请陈殊参加六月份的入学考试。得知陈殊并没有高中毕业书,遗失了,于是写了一张条子,写明:现有学生陈殊,遗失高中毕业证书,特批参加金陵大学医科入学考试。落款:徐任之。
    又嘱咐陈殊:“六月四号,也就是十天后,你千万记着日子。入学考试的题目也不难,你是读过高中的,这些语文数学的题目,简单的很。”
    陈殊拿了条子,问:“六月四号,怎么这样急?平时不是九月才开学的吗?”
    徐任之解释:“这是增开的,特别为军政府培养的一批医学人才,学年也要缩短,并不是平时的四年,而是两年。”担心陈殊对革命军军政府反感,又道:“不过,等毕业之后,去不去军政府医院,全凭自愿,不会勉强的。上海的医院多的是,我们金陵大学的医学生不愁没地方去。”
    陈殊谢过了,回去的时候,英子已经把房间全部归置好了:“陈小姐,都是经理找人来做的,我就是帮忙搬了一点东西。”
    陈殊揉揉她的脑袋,夸奖道:“很能干!”
    离金陵大学入学考试只有十来天了,陈殊已经从学校毕业很多年的,担心自己通过不了。好在外面的市面上,有很多的教辅资料,特别是大学入学考试相关的,卖得很好。
    陈殊买了一点,每天也不出去,只是待在宿舍,像回到大学时那般,埋头于题海之中,不知昼夜更替。
    英子开始在工厂做工了,带工老板虽然同意包身工住在工厂,但是包身契并没有解除,英子每个月的工钱也要完全交给带工老板。英子下了工,就围在陈殊身边,也不打扰她,只是很羡慕的坐在一旁。陈殊放下笔:“你想读书么?”
    英子指指自己:“读书?我?”随即摆手:“陈小姐,我笨得很,而且我娘说了,只有男人才能读书呢?女人读再多的书也没什么用。”
    陈殊笑:“别说这些能不能,有没有用的问题,我就问你想不想去读书?”
    英子怯生生:“陈小姐,我真的能去读书吗?我只见过城里的小姐去洋学堂读书呢?”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