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只是程如海懵了,其他人也都呆呆地看着姜琳,不明白她怎么突然这么泼辣起来。
姜琳也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继续道:“我本来请假回城探亲的,可走到县公安局的时候,我突然想我们嫲嫲一个人在家,程如海那狗东西不得欺负她?我怎么能不管?我们可是一家人!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你们混蛋两口子欺负她一个弱女子?”
他们之所以搬出来,是因为刘红花整天指桑骂槐,克扣大宝小宝口粮,指使堂哥哥姐姐欺负大宝小宝。而原主一心要回城,对此视而不见,闫润芝审时度势,为了不让大宝小宝吃暗亏,只得搬出来。自然没有公正地分家。
闫润芝听姜琳说到这里,捂着脸就哭起来,控诉程如海,“当年在农场,人家欺负你,都是我护着。后来从农场回来,家里没的吃没的喝,我把口粮省下来先紧着你们吃,我饿得晚上爬起来喝凉水。人家辱骂欺负你们,是我和冬生顶着不让你们挨打。老大啊,你说你咋能没良心呢?就算你不叫我一声娘,我也养你那么些年给你娶了媳妇吧。我看你不是个可改造好的子女,我要和政府检举你……”
她经历过每一次运动,各种套路都明白,该低头还是该喊冤,她都有直觉。前几年开始就不怎么搞斗地主运动,只管苏修右派,现在更是从上到下都强调生产。
没人撑腰,她就瑟缩着苟活,现在儿媳妇要闹,她立刻跟上。
她竭力配合姜琳,还授意俩孙子也哭。
大宝是不可能哭的,小宝哭起来惊天动地。
外人一看,简直是人间惨剧。
“程如海这样太过分了,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有人声援姜琳。
姜琳扭头看过去,竟然是那个叫孙清辉的知青。原主和知青们关系不算好,除了孟依依她就没什么朋友,谁都被她嫌弃过。姜琳没想到孙清辉等人居然还会来支援她。
孙清辉朝着姜琳摆了摆手,“姜琳,你不要怕,咱们天下知青是一家,谁欺负咱们,咱们就打回去!”
就算知青内部有矛盾,可看到有人欺负知青,他们还是会抱团出面的。因为你不出头,等你被欺负就没人给你出头。
当然,首先要当事人立起来,自己没骨气决心,别人自然不多管闲事。
见他开腔,其他知青纷纷帮忙。
“咱们写状子告他去!”
“程如海走了公社的路子爬上来当生产队长,咱们去县里告!”
“县里不行,咱们回省城,就不信他一个歪门邪道爬上来的生产队长,还敢欺负省城来的知青!”
程如海搭上公社的路子,村里没有不知道的。
水槐村是大村,一个生产队有6到12个知青,加起来总有二十多个。就算一多半出来发声,也够程如海喝一壶的。
自从74年政策调整以后,知青在乡下的地位高起来,地方干部以及社员不得合伙欺负知青不得逼迫知青嫁人不得随意克扣口粮等等,而知青因为有文化,不怵出门能去县里和公安局、革委会等部门打交道,很多社员们还是忌惮他们的。
这会儿有人为姜琳说话,大队书记程福军和大队长程福联也更想杀杀程如海的气焰,免得他以为搭上公社的关系就嚣张起来。
程福军喊道:“知青们别激动,有话好好说。”
孙清辉喊道:“书记,这有什么好说的?三队长也欺人太甚,弟弟的消息刚传回来,政府还没盖戳呢,他就把人家娘和媳妇儿孩子赶出来,这是人儿干的事儿?咱们党和政府,怎么能用这样败坏的人当干部?这不是蓄意抹黑政府吗?其心可诛!”
程如山被公安局带走,其实大家根本不知道具体情况,也并没有官方消息盖章。只是有人暗中散播程如山参加什么反革命活动被人举报抓走坐牢去。
而现在程如海又散布消息说他在监狱里出事,也是他一面之词,并没有官方正式文件下达。社员们没文化不懂,一般都好八卦,听风就是雨,知青们却没那么容易被糊弄,其实用心一想就知道没那么草率。
本来知青们大部分瞧不上姜琳为逃避劳动嫁给乡下人,可这会儿她为婆婆出头,他们就觉得值得尊重。
程如海:“胡扯,谁赶他们了,她们自己搬出去的。”
然而却没人信他。
刘红花带着自己孩子跑过来,气急败坏的,“姜琳,你干啥?你想造反?”
姜琳鄙夷道:“你们把我们落脚地给砸得稀巴烂,你好威风啊。简直比日本鬼子进村扫荡还威风啊!”
有孩子追着跑过来,喊道:“窝棚给捣烂,完蛋,没法困觉吃饭了。”
十几个知青立刻愤怒地涌上来,尤其当初也被欺负过的几个,更加感同身受。
“太过分了!必须严惩!不给交代我们就去县公安局告状!”
程如海两口子害怕起来。
知青闹事可不是小事儿。
当初后庙子大队拿了知青的下乡补贴却不给盖知青点,只安排他们住窝棚或者借住社员家,结果有混混强奸女知青逼嫁,害得女知青跳河寻短见。知青们抱团闹事,最后不但大队干部受处分,犯事儿的混混们也被枪毙。上头还下来新政策,必须保证知青的人身安全,这才刹住一些歪风邪气。
程福军和程福联交换个眼神儿,闫润芝和姜琳找干部主持公道,家事儿变成公事儿,他们管得名正言顺。
--
姜琳也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继续道:“我本来请假回城探亲的,可走到县公安局的时候,我突然想我们嫲嫲一个人在家,程如海那狗东西不得欺负她?我怎么能不管?我们可是一家人!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你们混蛋两口子欺负她一个弱女子?”
他们之所以搬出来,是因为刘红花整天指桑骂槐,克扣大宝小宝口粮,指使堂哥哥姐姐欺负大宝小宝。而原主一心要回城,对此视而不见,闫润芝审时度势,为了不让大宝小宝吃暗亏,只得搬出来。自然没有公正地分家。
闫润芝听姜琳说到这里,捂着脸就哭起来,控诉程如海,“当年在农场,人家欺负你,都是我护着。后来从农场回来,家里没的吃没的喝,我把口粮省下来先紧着你们吃,我饿得晚上爬起来喝凉水。人家辱骂欺负你们,是我和冬生顶着不让你们挨打。老大啊,你说你咋能没良心呢?就算你不叫我一声娘,我也养你那么些年给你娶了媳妇吧。我看你不是个可改造好的子女,我要和政府检举你……”
她经历过每一次运动,各种套路都明白,该低头还是该喊冤,她都有直觉。前几年开始就不怎么搞斗地主运动,只管苏修右派,现在更是从上到下都强调生产。
没人撑腰,她就瑟缩着苟活,现在儿媳妇要闹,她立刻跟上。
她竭力配合姜琳,还授意俩孙子也哭。
大宝是不可能哭的,小宝哭起来惊天动地。
外人一看,简直是人间惨剧。
“程如海这样太过分了,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有人声援姜琳。
姜琳扭头看过去,竟然是那个叫孙清辉的知青。原主和知青们关系不算好,除了孟依依她就没什么朋友,谁都被她嫌弃过。姜琳没想到孙清辉等人居然还会来支援她。
孙清辉朝着姜琳摆了摆手,“姜琳,你不要怕,咱们天下知青是一家,谁欺负咱们,咱们就打回去!”
就算知青内部有矛盾,可看到有人欺负知青,他们还是会抱团出面的。因为你不出头,等你被欺负就没人给你出头。
当然,首先要当事人立起来,自己没骨气决心,别人自然不多管闲事。
见他开腔,其他知青纷纷帮忙。
“咱们写状子告他去!”
“程如海走了公社的路子爬上来当生产队长,咱们去县里告!”
“县里不行,咱们回省城,就不信他一个歪门邪道爬上来的生产队长,还敢欺负省城来的知青!”
程如海搭上公社的路子,村里没有不知道的。
水槐村是大村,一个生产队有6到12个知青,加起来总有二十多个。就算一多半出来发声,也够程如海喝一壶的。
自从74年政策调整以后,知青在乡下的地位高起来,地方干部以及社员不得合伙欺负知青不得逼迫知青嫁人不得随意克扣口粮等等,而知青因为有文化,不怵出门能去县里和公安局、革委会等部门打交道,很多社员们还是忌惮他们的。
这会儿有人为姜琳说话,大队书记程福军和大队长程福联也更想杀杀程如海的气焰,免得他以为搭上公社的关系就嚣张起来。
程福军喊道:“知青们别激动,有话好好说。”
孙清辉喊道:“书记,这有什么好说的?三队长也欺人太甚,弟弟的消息刚传回来,政府还没盖戳呢,他就把人家娘和媳妇儿孩子赶出来,这是人儿干的事儿?咱们党和政府,怎么能用这样败坏的人当干部?这不是蓄意抹黑政府吗?其心可诛!”
程如山被公安局带走,其实大家根本不知道具体情况,也并没有官方消息盖章。只是有人暗中散播程如山参加什么反革命活动被人举报抓走坐牢去。
而现在程如海又散布消息说他在监狱里出事,也是他一面之词,并没有官方正式文件下达。社员们没文化不懂,一般都好八卦,听风就是雨,知青们却没那么容易被糊弄,其实用心一想就知道没那么草率。
本来知青们大部分瞧不上姜琳为逃避劳动嫁给乡下人,可这会儿她为婆婆出头,他们就觉得值得尊重。
程如海:“胡扯,谁赶他们了,她们自己搬出去的。”
然而却没人信他。
刘红花带着自己孩子跑过来,气急败坏的,“姜琳,你干啥?你想造反?”
姜琳鄙夷道:“你们把我们落脚地给砸得稀巴烂,你好威风啊。简直比日本鬼子进村扫荡还威风啊!”
有孩子追着跑过来,喊道:“窝棚给捣烂,完蛋,没法困觉吃饭了。”
十几个知青立刻愤怒地涌上来,尤其当初也被欺负过的几个,更加感同身受。
“太过分了!必须严惩!不给交代我们就去县公安局告状!”
程如海两口子害怕起来。
知青闹事可不是小事儿。
当初后庙子大队拿了知青的下乡补贴却不给盖知青点,只安排他们住窝棚或者借住社员家,结果有混混强奸女知青逼嫁,害得女知青跳河寻短见。知青们抱团闹事,最后不但大队干部受处分,犯事儿的混混们也被枪毙。上头还下来新政策,必须保证知青的人身安全,这才刹住一些歪风邪气。
程福军和程福联交换个眼神儿,闫润芝和姜琳找干部主持公道,家事儿变成公事儿,他们管得名正言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