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常家主母

第55页

    “小的知道了。”
    “去罢。”常伯攀朝他们摆手。
    “是。”两人异口同声,朝家主一拱手,一道出了门去。
    **
    苏苑娘那边见了郭掌柜,一听郭掌柜说了常猛夫妇被打了个半死的消息,眉头不禁紧蹙。
    “老爷的意思是想听听您的想法,由小的回去禀明了他,他再生做决策。”美人蹙眉,郭掌柜不敢多看,但在抬头的那惊鸿一瞥当中,他看出了当家夫人的不悦来,连忙往下把话说齐。
    “把人接过来。”
    “啊?”
    “把人接过来。”苏苑娘再道。
    郭掌柜这下听明白了,压下所有不解,躬腰道:“小的知道了,这就回去禀。”
    “他在哪?”还是她去说罢,苏苑娘知道这是为难人的事,这世上没有把早分出去的庶支家的儿子接回来养伤的道理,尚且人家父母还在。
    “啊?”郭掌柜跟不上当家夫人的话,一时无法反应过来。
    “老爷在哪?”看人家又愣上了,苏苑娘明白了自己的话无头无脑让人为难了,朝人歉意一颔首,道歉:“是我话没说明白。”
    下次就不能如此了,再来一世,不能像前世那般糊糊涂涂地任由人误解自己。
    郭掌柜没有宝掌柜好,但郭掌柜是公事公办之人,他仅做他的份内之事,多的一丝不沾、也视而不见,但也从没帮着常家的人公然违逆过她。
    他不是个好人,同样不是个坏人,只不过是在讨生活,当然自保为上,同样的,苏苑娘对他没有好感,亦无恶感。
    无喜无恶,便也不讨厌,苏苑娘不想让个下人为难,传些不明不白的话,理当她亲自去说。
    “老爷现在正在书房。”这下郭掌柜听明白了,也看明白了,见夫人带着歉意的眼神如此明显,他撇头垂首,拱手道:“不敢当。”
    夫人这性子是好的,没想如此和善,郭掌柜之前还当大户人家出来的女儿不好伺候,现下一看,是他想当然了。
    “我现下过去。”苏苑娘朝他轻点一记头,率先提步。
    常伯樊没想到她会来,这时天色不早,他还以为她要准备下面傍晚庆宴的事了,一听到郭掌柜在门口说夫人来了,顾不上手中在回的件,忙停下笔往门口走,亲自推开门,伸手迎她进来,脸上笑道:“怎么过来了?可是老郭没把我的话话给你传明白?”
    第32章
    “有事要跟你说。”苏苑娘摇头,道。
    郭掌柜识趣没有进来,伸手在外面把门关上了。
    常伯樊看了合起的门一下,转头,微笑道:“可是重要的事?”
    苏苑娘点头。
    看她乖乖点头的样子有说不出的可爱,常伯樊嘴角笑意加深,扶着她往书桌走去,等到了桌后,拉出他坐的太师椅等她坐下,把前侧的方凳搬来在她身侧他方才自己坐下。
    苏苑娘正在看不小心在桌上看到的一封信。
    那是一封写给京都盐运使的信。
    常家的井盐就是与此官交涉。
    这位盐运使,如她没记错,现在应该还不算是常伯樊的人。
    常家只出盐,不能私自买卖贩盐,通常是京都那边来个盐运使来临苏半年收一次盐,但盐钱什么时候给,是一年一结还是两年一结,就要由户部和盐运使说了算。
    以前常家有爵位,户部和盐运使是不敢拖欠常家的盐钱的,但自从常家式微,到常伯樊父亲那代,盐钱就结得不易了。
    想要盐钱回来得快,就要舍得银子,那时十成的银钱能回来个六七成就已不错,那三四成就经上面的人一层层分了。
    但如若舍不得,这盐钱三四年的未必能收回一次,盐运使会推到户部没拔银子,户部会推说国库空虚目前拔不出银子,总而言之,上面不想给的话,总是能压着一文不给。
    是以到了常伯樊手中,耗尽大半数家底的常家已成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为了让常家能支撑下去,常伯樊不得不另起生计。
    他为他的家族穷尽了一生一身心血。
    就是这盐运使,后来还是他大肆花钱买通了,常家的盐钱才得已每年一结。
    而打通关系的钱用的还不是盐井所出,是他从别的生计当中调过来的银子。
    盐井所出,一到常家手里,不出三月就被常氏一族众人千万百计瓜分殆尽,怎会留下银子让他打点往后的事。
    他走盐运使那边的关系之时,他手上新起的生计还不到回钱快的时候,他手上有的银子不多,那时,她想着他难,一边替他周全压制着常家,一边把父母给她的银子悉数皆给了他,后来她要走,他要还她的嫁妆让她带去京都,她本不想要,但他非要给,为避免与他接触,她便答应了。
    而他还的,比她给的要多许多,因这,那时嫂子也道他勉强还像一个男人。
    但后来她从别人嘴里也得知,还她这份嫁妆,是他顶着家族的异议,力排众议还给她的。
    苏苑娘知晓后,更是誓死不与他相见。
    一个鞠躬尽瘁、以一己之力养活一个家族的家主,却连还妻子的嫁妆都要经过许许多多所谓族人的同意,这是何等的可悲。
    他……
    前情旧事,让苏苑娘的心变得空空荡荡
    起来。
    “苑娘,苑娘?”
    苏苑娘转过头。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