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灯光

第98页

    所以南宋看到体检报告的时候,内心的感觉可想而知。
    虽然他也还没有把要孩子这事儿提上日程,但是某人已经彻底断了他俩共同养育一个孩子的机会,这让南宋内心一片冰冷。
    南宋实在不知道再怎么讨好她,她把他们的家当客栈也算了,把婚姻不当回事儿也算了,她怎么能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带了避孕环,到底把他当什么了,但凡心里有他一席之地,也不会做出这种事儿来。
    他给过她表达的机会,试探过她,试探完了受伤的还是他。
    南宋需要冷静一下的时候,她倒是先离家出差去了。
    在这场拉锯战中,他真的是完完全全的处于下风。
    沈凡回国那夜,南宋一直想跟她不在家的时候一样夜不归宿的。
    但是怎么熬时间还是过得那么慢,最后还是鬼使神差的回家了。
    他根本没有期待真的有个巨大的惊喜等着他。
    最初看到照片的那一瞬,一向自恃自制力强的他真的差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
    还好他控制住了,他一直坐在客厅里,他在想怎么面对她。
    还没等他想出来的时候,她就出现了,她反而恶人先发飙,说离婚。
    男人的自尊也不允许他在这种情况的说不离。
    南宋真的气极反而越而平静了。
    离婚,好啊。
    离婚?你以为离婚后就能和陈斯在一起了么?
    沈凡,你太天真了。
    离婚后南宋找人查了照片的来历,两个人的婚姻得有多么不稳定,才能因为一个误会就分道扬镳。
    离婚的时候,南宋给了她一套房子,他名下的房产不少,为何偏偏选择了这一套。
    虽然拖泥带水一向为南宋所不齿,但他到底还是没办法完全和她彻底撇清关系。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3
    阎言是他们山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她们那里不重视教育,好多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山里更是重男轻女,女孩最好的出路就是嫁个不会让她挨饿受累的人。
    但是阎言读书的渴望是那么强烈。
    她信念坚定的相信她能走出去,能过上课本里面城市孩子的生活。
    住温暖的房子,穿漂亮衣服,在明亮宽敞的教师里学习。
    高中毕业后,家里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可是任凭家里怎么反对,她还是哭喊着要去上大学。
    但是她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家里没有钱供她继续求学。
    她不是不为家里的经济状况着想,可是她明明学习那么好,为什么要毁了她的求学梦。
    她待在房间里绝食抗议。
    后来里长过来调解,说要不这样吧,我们家出点儿钱送你去上学。
    天上怎么会有掉馅饼的事儿,她出落得漂亮,里长说我家那个没出息的老大啊,一直对你们家大丫头有心思。
    能跟里长做亲家,之于阎言家,却不是件好事儿。
    山里男女结婚都早,15,16就结婚的也有很多,可里长家大儿子30多了,还是光棍一个。
    不是一直打光棍,而是结过两次,都以媳妇跑了收场。
    因为在山里的观念里,生不出娃的男人那不叫男人,是被人戳脊梁骨的。
    家里给了他选择,要么拒绝这个婚事,然后退学找个正常人家,要么你就答应,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就跟家里再也没关系了。
    阎言考虑了三天,说要继续上学。
    两家就这么结亲了。
    家里对阎言的选择都不认同,连弟弟妹妹都说她宁愿嫁给个废材男人也要上学真是疯了。
    里长家里怕她走出去事出有变,便说先把婚结了再去上学。
    父母在她结婚的头一天哭红了眼,说她不自爱,明明可以老老实实过正常人的日子。
    什么叫正常的日子,阎言绝望的想,贫穷所带来的无非就是下贱,她只是不想让一眼看到头的贫穷跟着她一辈子还有她将来的子女一辈子。
    山里结婚,也不扯证。
    办个酒席入个洞房就了事了。
    阎言就这么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了几乎一轮的男人。
    然后阎言去上了大学。
    城市的光鲜亮丽曾经让她那么不知所措。
    她开始拼命地融入学校生活,无论学习还是兼职还是社团活动,她都不想落人后面。
    虽然因为她的漂亮也从来不乏追求者,阎言心思却不在这里。
    学她已经上了,她需要钱来摆脱那个婚姻。
    公公那边第一年给了援助,第二年就断了。
    因为阎言从出来上学,无论春节还是暑假都没回过家。
    公公家里来信说,如果暑假不回去,今年学费就不给了。
    那个噩梦般的婚姻,噩梦般的个把月,阎言是不会再回去了。
    父母托人带信说,里长家里带人来闹了一场,让她父母打了个欠条,要把头一年给她的学杂费都要回去。
    父母不识字,信是托人写的,阎言知道,要不是碍着人不能说一些难听的话,他父母一定会大骂娶了媳妇还要把钱要回去。
    她大四那年父母又来信说里长大儿子又娶了一个老婆,这个老婆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嫁过来的。
    至此,她生命里的第一个男人终于彻底走出她的生活。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