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页
张采萍过来的声势不能说小,特别是围观的百姓都注意到了她,红妃哪怕是背对着的,也该觉出什么了。不过,在她回头之前,正对着张采萍过来方向的朱英先看到了张采萍。
朱英皱了皱眉,招了招手,对几个随从道:“你们送师娘子去歇歇。”
红妃挑了挑眉,转过身来,就看到了一个装扮十分用心的丽人。她没见过张采萍,自然不认得张采萍,但耳朵里停着近前一些围观者的只言片语,也意识到这是谁了。
轻轻笑了笑,一点儿也没迟疑,红妃便随着朱英的随从走了,至于张采萍,自有朱英帮忙拦着——红妃当然不会留下来,她若是喜欢朱英,那倒是会因为爱情冲昏了头脑,和张采萍对线。可她对朱英并无男女之情,这个时候留下来根本一点儿用都没有,只会让场面更难收拾。
红妃没有注意到,因为她走的那样干脆利落,落在她身后的朱英露出了苦笑。
只是苦笑的表情收起的很快,他转过身来,再看张采萍时,脸上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带着一丝浮浪子弟常有的不经心,道:“采萍今日也在金明池啊?真是巧啊!”
一边说着,一边往金明池供游人歇脚的楼阁里去...不管怎么说,他可没兴趣当着人群和张采萍争吵。真要是那样,到明天他就会是全京师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是的,他料定一场争吵不可避免了,他了解张采萍的脾气。
只是和过去差不多起因的争吵不同,这一次朱英是真的有些烦了。对于他来说,张采萍依旧和其他女子不同,她身上有着因经历不同而塑造的独特气质,他也因此对她格外宽纵。但不知为何,不同依旧是不同的,然而却也仅此而已了。
事实上,世界上与众不同的东西有很多,但并不是与众不同就能换来偏爱,这两者从未等同过。
第117章 嫒女(3)
春夏之交,梅雨时节,淫雨霏霏。
红妃来到李尚书府时,天色有些晦暗,才从轿子出来,便有李府的仆人打伞来迎接。一旁还有李府管家,笑着道:“早候着师娘子了!小人这就领师娘子去后院...今日落雨,不大便利,相公爱后院几株芭蕉,便将小席排在了后院。”
李尚书府的奴仆都是有眼里见儿的,知道红妃不同于一般来往于府中的小娘子,格外客气一些。来迎她本来随便谁都可以,但偏偏是管家来,就是为了让她觉得格外受重视。
等到将人送到后院的‘陶然亭’,管家身边的小厮便道:“大管家也太劳累了,来迎师娘子的事儿谁办不是办呢?小人见师娘子秉性不是那等轻狂的,难道大管家不来迎她,她还要向相公告状不成?”
管家笑骂道:“你懂什么!似师娘子这般的小娘子不同一般。外头那些衙内、官人、员外的,想来见相公这样的人,多的是求都求不到的!可换成是师娘子,反倒是请着她来!别人说不上的话,轮到师娘子也就是随口一说!”
贱籍女子,社会地位低下不错,但她们又微妙地拥有别人没有的‘机会’。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如此。
“师娘子性情确实不刁钻,也从未听说她得意忘形。可这样的事做什么要去试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呢!谁知道会不会撞上人家心情不好...再者,对师娘子这样的小娘子客气些,人家记得你的殷勤,今后若有事求到人家跟前,也好开口说话啊。”李尚书府的大管家是个满脸和气的人,他向来会做人。不管今后用不用得到这个人情,与人交好总归不会错。
小厮听他这样说,心里一面敬佩他的仔细与用心,感慨果然是做到大管家的人。另一面也觉得这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譬如他这样粗心懒散的,就是知道这样做有好处,也不能照此行事。
毕竟这不是一次两次的事,要有效果,那就得持之以恒!
另一边,红妃来到了‘陶然亭’。陶然亭是李府后院一座亭阁,说是‘亭’,却不是简单的八角亭子了事。地方宽阔,联通着廊庑不说,四面也不是透风的。四面有的是能开关的槅扇,黑漆的方眼格子,银条纱钉着,此时大敞四开,可以看见四面景色。
红妃来的时候,李尚书和赵循相对坐着,髹漆花褪小方桌另外两面也坐了两人。都是红妃曾经在各种场合见过,但并不相熟的。
另外,陶然亭对面卷棚下,安着一班乐工,三两个杂剧艺人,正咿咿呀呀唱着什么。隔着雨帘,这戏剧唱腔也变得格外渺然起来了。
红妃进到陶然亭中,李尚书就笑了,让人在他旁边加了一张彩画陶瓷鼓凳,请红妃坐下:“师娘子如今可不好请啊!如今你门前的台阶也高得很了,不像过去那样容易定下了。”
若是过去,他这里点红妃的名,真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现在也不是没法点,但李尚书不是那种红妃来一趟,说两句话就告辞,这样能满足的。红妃若来,他必得留红妃整个下午。
这样可不好排日程!
“门前台阶再高,也高不过尚书家的门槛啊。”红妃应了一句。
说实在的,这样的应答在女乐中算不得高明。但李尚书听的高兴,盖因大家都知道红妃并非是善于应对的女乐,她能配合打这种‘官腔’,让场面好看,已经说明她很重视你了。人就是这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有不同的效果。
--
朱英皱了皱眉,招了招手,对几个随从道:“你们送师娘子去歇歇。”
红妃挑了挑眉,转过身来,就看到了一个装扮十分用心的丽人。她没见过张采萍,自然不认得张采萍,但耳朵里停着近前一些围观者的只言片语,也意识到这是谁了。
轻轻笑了笑,一点儿也没迟疑,红妃便随着朱英的随从走了,至于张采萍,自有朱英帮忙拦着——红妃当然不会留下来,她若是喜欢朱英,那倒是会因为爱情冲昏了头脑,和张采萍对线。可她对朱英并无男女之情,这个时候留下来根本一点儿用都没有,只会让场面更难收拾。
红妃没有注意到,因为她走的那样干脆利落,落在她身后的朱英露出了苦笑。
只是苦笑的表情收起的很快,他转过身来,再看张采萍时,脸上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带着一丝浮浪子弟常有的不经心,道:“采萍今日也在金明池啊?真是巧啊!”
一边说着,一边往金明池供游人歇脚的楼阁里去...不管怎么说,他可没兴趣当着人群和张采萍争吵。真要是那样,到明天他就会是全京师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是的,他料定一场争吵不可避免了,他了解张采萍的脾气。
只是和过去差不多起因的争吵不同,这一次朱英是真的有些烦了。对于他来说,张采萍依旧和其他女子不同,她身上有着因经历不同而塑造的独特气质,他也因此对她格外宽纵。但不知为何,不同依旧是不同的,然而却也仅此而已了。
事实上,世界上与众不同的东西有很多,但并不是与众不同就能换来偏爱,这两者从未等同过。
第117章 嫒女(3)
春夏之交,梅雨时节,淫雨霏霏。
红妃来到李尚书府时,天色有些晦暗,才从轿子出来,便有李府的仆人打伞来迎接。一旁还有李府管家,笑着道:“早候着师娘子了!小人这就领师娘子去后院...今日落雨,不大便利,相公爱后院几株芭蕉,便将小席排在了后院。”
李尚书府的奴仆都是有眼里见儿的,知道红妃不同于一般来往于府中的小娘子,格外客气一些。来迎她本来随便谁都可以,但偏偏是管家来,就是为了让她觉得格外受重视。
等到将人送到后院的‘陶然亭’,管家身边的小厮便道:“大管家也太劳累了,来迎师娘子的事儿谁办不是办呢?小人见师娘子秉性不是那等轻狂的,难道大管家不来迎她,她还要向相公告状不成?”
管家笑骂道:“你懂什么!似师娘子这般的小娘子不同一般。外头那些衙内、官人、员外的,想来见相公这样的人,多的是求都求不到的!可换成是师娘子,反倒是请着她来!别人说不上的话,轮到师娘子也就是随口一说!”
贱籍女子,社会地位低下不错,但她们又微妙地拥有别人没有的‘机会’。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如此。
“师娘子性情确实不刁钻,也从未听说她得意忘形。可这样的事做什么要去试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呢!谁知道会不会撞上人家心情不好...再者,对师娘子这样的小娘子客气些,人家记得你的殷勤,今后若有事求到人家跟前,也好开口说话啊。”李尚书府的大管家是个满脸和气的人,他向来会做人。不管今后用不用得到这个人情,与人交好总归不会错。
小厮听他这样说,心里一面敬佩他的仔细与用心,感慨果然是做到大管家的人。另一面也觉得这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譬如他这样粗心懒散的,就是知道这样做有好处,也不能照此行事。
毕竟这不是一次两次的事,要有效果,那就得持之以恒!
另一边,红妃来到了‘陶然亭’。陶然亭是李府后院一座亭阁,说是‘亭’,却不是简单的八角亭子了事。地方宽阔,联通着廊庑不说,四面也不是透风的。四面有的是能开关的槅扇,黑漆的方眼格子,银条纱钉着,此时大敞四开,可以看见四面景色。
红妃来的时候,李尚书和赵循相对坐着,髹漆花褪小方桌另外两面也坐了两人。都是红妃曾经在各种场合见过,但并不相熟的。
另外,陶然亭对面卷棚下,安着一班乐工,三两个杂剧艺人,正咿咿呀呀唱着什么。隔着雨帘,这戏剧唱腔也变得格外渺然起来了。
红妃进到陶然亭中,李尚书就笑了,让人在他旁边加了一张彩画陶瓷鼓凳,请红妃坐下:“师娘子如今可不好请啊!如今你门前的台阶也高得很了,不像过去那样容易定下了。”
若是过去,他这里点红妃的名,真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现在也不是没法点,但李尚书不是那种红妃来一趟,说两句话就告辞,这样能满足的。红妃若来,他必得留红妃整个下午。
这样可不好排日程!
“门前台阶再高,也高不过尚书家的门槛啊。”红妃应了一句。
说实在的,这样的应答在女乐中算不得高明。但李尚书听的高兴,盖因大家都知道红妃并非是善于应对的女乐,她能配合打这种‘官腔’,让场面好看,已经说明她很重视你了。人就是这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有不同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