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她本来就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此时又因为对耶律阿齐的在意另有了一种敏锐。
契丹内部没有外人想的那样平静,他此次回契丹继承契丹之主的位置,说不定是一段生死之路。
红妃抿了抿嘴唇,看着镜中的自己,怔怔出神。
这个时候舱房外有人敲门了,是耶律阿齐。得到红妃允许之后,耶律阿齐走了进来。红妃抬头看他,他的脖子上包扎了一圈。是之前在水下的时候,有人要杀他,他本来能躲开的,但为了保护红妃,他躲得没那么及时,所有有一点儿伤到了。
说是小伤,但伤在那样要害的部位,还是有些心惊。
见红妃往自己脖子上看,耶律阿齐笑了笑:“不用担心,小伤而已。”
红妃摇头,然后伸出手来,比划了三根手指头:“三回了,我记着,我欠了世子三回了。”
“不能这般算,今次本就是因为我——”耶律阿齐想说什么,却被红妃的眼神制止了。
红妃就这样看着他,一些事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忽然道:“有很多人不想要世子回契丹,世子是在为如何安全返回契丹担心吗?”
第77章 夜奔(5)
八月初三,相国寺庙市,商贾汇聚,客似云来。
大相国寺在东京内城东南部,这里绝对是东京的地标性建筑。只不过让这座古刹拥有这样人气的并不是梵音,而是东京首屈一指的商业氛围...这里就是后世一线城市的商业中心,每月逢初一、初三、初八、十三、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八这些日子,就会开放庙市。
这个时候,国中、海外商品尽荟萃于此,胡商、高丽人、东瀛人...都来此做生意,京中百姓,也都喜欢来逛看一番。哪怕兜里没有银子呢,看看、看看也好。
“大相国寺到底有多少人?”耶律阿齐似乎不太来大相国寺庙市,此时看到眼前场景也是脱口而出。
旁边红妃拿着小团扇,遮了半张脸笑了起来:“总有数万罢!这两庑便能容纳上万人,到处是摩肩接踵的,人是少不了。”
红妃这样说着,已经走到大殿前的区域了——大相国寺庙市之时,贩卖各类商品的商贩都是分区域练摊的,书籍、文房四宝之类就安排在大殿前。
红妃在旧书摊前站了一会儿,本来只是随意翻翻的,没想到却翻出了一部《新唐书》。《新唐书》是本朝人编撰,中间隔了五代十国,再说唐朝事就有些不可靠了。但红妃还是挺喜欢《新唐书》的,因为文章好。
就像《史记》,因为史料的缺乏,以及太史公本人的个人倾向,有些内容也不太符合实际。但这不影响《史记》在历史上的地位,更不影响后人去读它。
一部《新唐书》并不稀奇,红妃自己本来就有一整套从《史记》开始、由官方修订的史书,其中自然也包括《新唐书》。让红妃觉得惊喜的是,这套《新唐书》上有许多笔记,用朱砂小字写在空隙之间,密密麻麻。
只看了一点儿,就觉得记笔记的不是庸人!
红妃翻来翻去,本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书籍原主人的记号...在古代这种教育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能显露出这种素养的,很大可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非要说的话,要么很有名气,要么名气一般,总归不太可能‘查无此人’。
然而最终也没有找到什么记号。
红妃很干脆地买下了这部《新唐书》,又请书摊主人请寺里管书摊的大和尚来。
“请大和尚做什么?”耶律阿齐脑袋挤到红妃旁边,和他一起看《新唐书》里的笔记。他是不太喜欢苦读,但也不是不学无术。或者说,平常国子监教授的,四书五经他是有怠慢,但学史他是比较用心的。
他觉得世界上很少有真正新鲜的事发生,大多数正在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过往的历史中找到差不多的。学史学的好的话,足够他聪明地应对一切事了——事实上,一个人不需要避免掉所有历史书上的教训,只需要能够避免一小部分,就足够过的成功了。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总在重复犯错。
“请大和尚帮忙买书啊!”红妃笑了笑,等来了一个身形魁梧的大和尚,便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禅师,奴拜您拜,请您帮忙留心一事。”这样说着,红妃指了指自己手中的书籍:“奴爱这般书中有笔记的旧书,欲托大相国寺代为收购这等书籍。只有一样,这笔记不能是凌乱凑数的,须得言辞有物,非是流俗才好。”
魁梧的大和尚打了个稽首,念了回佛号,才笑道:“女菩萨客气了,此事说来容易。寺中代人收购货品是常有的,自有定例...只是女菩萨也该知道,由寺中收购,常价是不能得的。”
大相国寺在此时,说是一家寺庙,还不如说是一个大型家族企业,用的是家族企业的方式管理、营业。到了特定的日子开庙市也就算了,做做担保人、放放贷款、干干掮客的活儿,这都是有的。
像红妃这样,需要某种特定的商品,市场上一时没有,又或者市场上有,但很零散,她懒得费那个功夫去淘,就可以请大相国寺来干这件事。
这样省心省力,要付出更多的钱财就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了。所以红妃点了点头,认可这一点:“常价两倍便是。”
至于大相国寺作为中间人的好处费,红妃没有开口,因为这些都含在两倍于常价的价格里了——这类生意能赚多少钱要看大相国寺的本事,他们如果有能力压低收购价,那常价两倍以下,有多少算多少,都是他们的。
--
契丹内部没有外人想的那样平静,他此次回契丹继承契丹之主的位置,说不定是一段生死之路。
红妃抿了抿嘴唇,看着镜中的自己,怔怔出神。
这个时候舱房外有人敲门了,是耶律阿齐。得到红妃允许之后,耶律阿齐走了进来。红妃抬头看他,他的脖子上包扎了一圈。是之前在水下的时候,有人要杀他,他本来能躲开的,但为了保护红妃,他躲得没那么及时,所有有一点儿伤到了。
说是小伤,但伤在那样要害的部位,还是有些心惊。
见红妃往自己脖子上看,耶律阿齐笑了笑:“不用担心,小伤而已。”
红妃摇头,然后伸出手来,比划了三根手指头:“三回了,我记着,我欠了世子三回了。”
“不能这般算,今次本就是因为我——”耶律阿齐想说什么,却被红妃的眼神制止了。
红妃就这样看着他,一些事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忽然道:“有很多人不想要世子回契丹,世子是在为如何安全返回契丹担心吗?”
第77章 夜奔(5)
八月初三,相国寺庙市,商贾汇聚,客似云来。
大相国寺在东京内城东南部,这里绝对是东京的地标性建筑。只不过让这座古刹拥有这样人气的并不是梵音,而是东京首屈一指的商业氛围...这里就是后世一线城市的商业中心,每月逢初一、初三、初八、十三、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八这些日子,就会开放庙市。
这个时候,国中、海外商品尽荟萃于此,胡商、高丽人、东瀛人...都来此做生意,京中百姓,也都喜欢来逛看一番。哪怕兜里没有银子呢,看看、看看也好。
“大相国寺到底有多少人?”耶律阿齐似乎不太来大相国寺庙市,此时看到眼前场景也是脱口而出。
旁边红妃拿着小团扇,遮了半张脸笑了起来:“总有数万罢!这两庑便能容纳上万人,到处是摩肩接踵的,人是少不了。”
红妃这样说着,已经走到大殿前的区域了——大相国寺庙市之时,贩卖各类商品的商贩都是分区域练摊的,书籍、文房四宝之类就安排在大殿前。
红妃在旧书摊前站了一会儿,本来只是随意翻翻的,没想到却翻出了一部《新唐书》。《新唐书》是本朝人编撰,中间隔了五代十国,再说唐朝事就有些不可靠了。但红妃还是挺喜欢《新唐书》的,因为文章好。
就像《史记》,因为史料的缺乏,以及太史公本人的个人倾向,有些内容也不太符合实际。但这不影响《史记》在历史上的地位,更不影响后人去读它。
一部《新唐书》并不稀奇,红妃自己本来就有一整套从《史记》开始、由官方修订的史书,其中自然也包括《新唐书》。让红妃觉得惊喜的是,这套《新唐书》上有许多笔记,用朱砂小字写在空隙之间,密密麻麻。
只看了一点儿,就觉得记笔记的不是庸人!
红妃翻来翻去,本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书籍原主人的记号...在古代这种教育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能显露出这种素养的,很大可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非要说的话,要么很有名气,要么名气一般,总归不太可能‘查无此人’。
然而最终也没有找到什么记号。
红妃很干脆地买下了这部《新唐书》,又请书摊主人请寺里管书摊的大和尚来。
“请大和尚做什么?”耶律阿齐脑袋挤到红妃旁边,和他一起看《新唐书》里的笔记。他是不太喜欢苦读,但也不是不学无术。或者说,平常国子监教授的,四书五经他是有怠慢,但学史他是比较用心的。
他觉得世界上很少有真正新鲜的事发生,大多数正在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过往的历史中找到差不多的。学史学的好的话,足够他聪明地应对一切事了——事实上,一个人不需要避免掉所有历史书上的教训,只需要能够避免一小部分,就足够过的成功了。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总在重复犯错。
“请大和尚帮忙买书啊!”红妃笑了笑,等来了一个身形魁梧的大和尚,便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禅师,奴拜您拜,请您帮忙留心一事。”这样说着,红妃指了指自己手中的书籍:“奴爱这般书中有笔记的旧书,欲托大相国寺代为收购这等书籍。只有一样,这笔记不能是凌乱凑数的,须得言辞有物,非是流俗才好。”
魁梧的大和尚打了个稽首,念了回佛号,才笑道:“女菩萨客气了,此事说来容易。寺中代人收购货品是常有的,自有定例...只是女菩萨也该知道,由寺中收购,常价是不能得的。”
大相国寺在此时,说是一家寺庙,还不如说是一个大型家族企业,用的是家族企业的方式管理、营业。到了特定的日子开庙市也就算了,做做担保人、放放贷款、干干掮客的活儿,这都是有的。
像红妃这样,需要某种特定的商品,市场上一时没有,又或者市场上有,但很零散,她懒得费那个功夫去淘,就可以请大相国寺来干这件事。
这样省心省力,要付出更多的钱财就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了。所以红妃点了点头,认可这一点:“常价两倍便是。”
至于大相国寺作为中间人的好处费,红妃没有开口,因为这些都含在两倍于常价的价格里了——这类生意能赚多少钱要看大相国寺的本事,他们如果有能力压低收购价,那常价两倍以下,有多少算多少,都是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