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舒遥听他语气笃定,倒也放心几分,只是窦家人这般作为,和搬弄是非的小人也没什么区别。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男女主连找茬的法子都一样,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绑死在一起太可惜了!
“你在想什么?”陆子瑜扯了扯嘴角,“该不会庆幸今天不用去了吧?”
舒遥斜了他一眼,他不说她还没想到呢!
“我是觉得,就该让梁艳秋和窦建国配在一起,免得又祸害了其他人。”
陆子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与其让他们闲着找麻烦,还不如给他们找点事做做。”说着他把钥匙递给舒遥,“我今天不去学校了,你这几天也不用过来,等我解决了陆家人再说。”
舒遥心下了然,陆家兴师动众前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刚才还试图强闯进来,意思是这里他们也有份,陆子瑜又不能真的把人打死,这里暂时是不能住了。
“那你去店里吗?”
陆子瑜摇摇头:“我还是住宿舍好,学校他们不容易进去,真要闹事也不用担心。”
“那好吧,你自己小心点。”
两人收拾妥当,陆子瑜先行离开,陆家人随即跟着他走了,舒遥这才锁了门去学校。
当天晚些时候,舒遥就听说陆家人到学校来闹过事,只是陆子瑜并不在校内,他们吵吵嚷嚷了一阵,才不甘不愿地被请走。
如此两天,舒遥一直没见到陆子瑜,他的舍友只说他每天熄灯前才回寝室,白天根本见不到人。而陆家人每天都要到学校闹一场,要不是陆子瑜被老师看中,搞不好都得被学校劝退。
舒遥试图联系陆子瑜,但对方那天走得匆忙,似乎没有带通讯器,她只好安慰自己,谁吃亏也不可能是陆子瑜吃亏。
后来,陆家人还试图找过舒遥,但舒遥并没有去见他们,对方便扬言要去她店里捣乱。
舒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报警称自己受到了人身威胁,把人证物证一交,陆家人都被请去了喝茶。
而就是这一天,陆子瑜终于出现了。
一见面,他就将舒遥打量了一遍,犹不放心地问道:“他们没伤到你吧?”
舒遥摇摇头:“我都没见他们,他们也伤不到我,倒是你,究竟做什么去了?”
陆子瑜没有明说,他指了指天上,隐晦地说:“给人当月老去了。”
“呃……”舒遥很快反应过来,刚要开口,就见对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陆子瑜笑了笑说:“别问,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然而,两天过后,舒遥先一步在报纸上看到了陆子瑜的消息,有人用大版篇幅写了一篇名为《人品和学问,孰轻孰重?》的文章,矛头直指曾经的省状元陆子瑜。
文章用了大量词藻抨击陆子瑜的人品,说他们不孝父母,不敬兄长,不友爱弟妹,是个人品败坏的伪君子,又举例许多有名的历史反面人物,直接将陆子瑜视为他们的一丘之貉,直言如此品行不端之人,根本不配状元之名,最后还呼吁学校将人开除掉,以此来肃清学风学纪。
对于这些片面之词,陆子瑜并不以为然,见舒遥担心,还反过来安慰她:“我又不在乎名声,让他们说去好了,学校也不可能真的开除我。”
舒遥对此并不认同,这个时候的报纸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家对上面的文章论点几乎是深信不疑,因此报纸一经发售,陆子瑜等于是被人架在了火上煎烤。
她看了眼撰稿人,立刻找人打听了一番,结果得知对方竟是窦建国的熟人。
这下事情就很清楚了,那些人想要发动舆论攻势,让陆子瑜下不了台,甚至以此来毁了他!
舒遥当然不能放任不管,她对陆子瑜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算你不在乎名声,但我不愿意看到你被人污蔑!”
“那我要怎么做?”陆子瑜抓了抓脑袋,一脸苦恼地说,“难道要我和他们一个个解释吗?”
舒遥摇了摇头:“不用解释,解释只会越描越黑,既然他们敢做初一,我们就做十五,谁还没点把柄不成?”
陆子瑜顿时兴味盎然,追问道:“你要怎么做?”
舒遥的办法很简单,借力打力,对方把陆子瑜的身世交代了一清二楚,那她就添上一把火,给大家增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快,一篇匿名求助被登上了报纸,名字就叫做《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
文章以幼儿的语气,描述了自己出生即被抛弃的悲惨身世,语言极尽凄婉,可谓见者流泪,闻者伤心。在文章的最后,求助人希望有好心人可以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而留下的线索中,清晰地标明了幼儿被遗弃的地点。
与此同时,另一家报纸也刊登了一篇爆料,名为《双胞胎的身世之疑》。
这篇爆料以双胞胎母亲的身份,讲述了自己面对亲生孩子时的种种疑惑,从最初生下双生子的“惊喜过望”,到后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疑窦,一点点揭示了双胞胎极有可能不是她的亲生孩子。最后她表示,自己无意中得到过线索,自己的亲生孩子可能被丈夫一家人给调包了,至于原因她百思不得其解,只希望有知情人可以告诉她真相,她只想和自己的亲生孩子团聚。
两篇文章一前一后发表,虽说有太过巧合的嫌疑,但后者时间地点都被隐去,只有同时看到两篇文章,且思维活跃的人才会将其联系到一起去。
--
“你在想什么?”陆子瑜扯了扯嘴角,“该不会庆幸今天不用去了吧?”
舒遥斜了他一眼,他不说她还没想到呢!
“我是觉得,就该让梁艳秋和窦建国配在一起,免得又祸害了其他人。”
陆子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与其让他们闲着找麻烦,还不如给他们找点事做做。”说着他把钥匙递给舒遥,“我今天不去学校了,你这几天也不用过来,等我解决了陆家人再说。”
舒遥心下了然,陆家兴师动众前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刚才还试图强闯进来,意思是这里他们也有份,陆子瑜又不能真的把人打死,这里暂时是不能住了。
“那你去店里吗?”
陆子瑜摇摇头:“我还是住宿舍好,学校他们不容易进去,真要闹事也不用担心。”
“那好吧,你自己小心点。”
两人收拾妥当,陆子瑜先行离开,陆家人随即跟着他走了,舒遥这才锁了门去学校。
当天晚些时候,舒遥就听说陆家人到学校来闹过事,只是陆子瑜并不在校内,他们吵吵嚷嚷了一阵,才不甘不愿地被请走。
如此两天,舒遥一直没见到陆子瑜,他的舍友只说他每天熄灯前才回寝室,白天根本见不到人。而陆家人每天都要到学校闹一场,要不是陆子瑜被老师看中,搞不好都得被学校劝退。
舒遥试图联系陆子瑜,但对方那天走得匆忙,似乎没有带通讯器,她只好安慰自己,谁吃亏也不可能是陆子瑜吃亏。
后来,陆家人还试图找过舒遥,但舒遥并没有去见他们,对方便扬言要去她店里捣乱。
舒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报警称自己受到了人身威胁,把人证物证一交,陆家人都被请去了喝茶。
而就是这一天,陆子瑜终于出现了。
一见面,他就将舒遥打量了一遍,犹不放心地问道:“他们没伤到你吧?”
舒遥摇摇头:“我都没见他们,他们也伤不到我,倒是你,究竟做什么去了?”
陆子瑜没有明说,他指了指天上,隐晦地说:“给人当月老去了。”
“呃……”舒遥很快反应过来,刚要开口,就见对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陆子瑜笑了笑说:“别问,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然而,两天过后,舒遥先一步在报纸上看到了陆子瑜的消息,有人用大版篇幅写了一篇名为《人品和学问,孰轻孰重?》的文章,矛头直指曾经的省状元陆子瑜。
文章用了大量词藻抨击陆子瑜的人品,说他们不孝父母,不敬兄长,不友爱弟妹,是个人品败坏的伪君子,又举例许多有名的历史反面人物,直接将陆子瑜视为他们的一丘之貉,直言如此品行不端之人,根本不配状元之名,最后还呼吁学校将人开除掉,以此来肃清学风学纪。
对于这些片面之词,陆子瑜并不以为然,见舒遥担心,还反过来安慰她:“我又不在乎名声,让他们说去好了,学校也不可能真的开除我。”
舒遥对此并不认同,这个时候的报纸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家对上面的文章论点几乎是深信不疑,因此报纸一经发售,陆子瑜等于是被人架在了火上煎烤。
她看了眼撰稿人,立刻找人打听了一番,结果得知对方竟是窦建国的熟人。
这下事情就很清楚了,那些人想要发动舆论攻势,让陆子瑜下不了台,甚至以此来毁了他!
舒遥当然不能放任不管,她对陆子瑜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算你不在乎名声,但我不愿意看到你被人污蔑!”
“那我要怎么做?”陆子瑜抓了抓脑袋,一脸苦恼地说,“难道要我和他们一个个解释吗?”
舒遥摇了摇头:“不用解释,解释只会越描越黑,既然他们敢做初一,我们就做十五,谁还没点把柄不成?”
陆子瑜顿时兴味盎然,追问道:“你要怎么做?”
舒遥的办法很简单,借力打力,对方把陆子瑜的身世交代了一清二楚,那她就添上一把火,给大家增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快,一篇匿名求助被登上了报纸,名字就叫做《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
文章以幼儿的语气,描述了自己出生即被抛弃的悲惨身世,语言极尽凄婉,可谓见者流泪,闻者伤心。在文章的最后,求助人希望有好心人可以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而留下的线索中,清晰地标明了幼儿被遗弃的地点。
与此同时,另一家报纸也刊登了一篇爆料,名为《双胞胎的身世之疑》。
这篇爆料以双胞胎母亲的身份,讲述了自己面对亲生孩子时的种种疑惑,从最初生下双生子的“惊喜过望”,到后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疑窦,一点点揭示了双胞胎极有可能不是她的亲生孩子。最后她表示,自己无意中得到过线索,自己的亲生孩子可能被丈夫一家人给调包了,至于原因她百思不得其解,只希望有知情人可以告诉她真相,她只想和自己的亲生孩子团聚。
两篇文章一前一后发表,虽说有太过巧合的嫌疑,但后者时间地点都被隐去,只有同时看到两篇文章,且思维活跃的人才会将其联系到一起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