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幸好唐新岚留了金家老爷子的电话,打电话过去跟金老爷子说了一声,唐爸和唐新岚跟孙今妍一起坐着孙二叔的越野车,两位教授各自带着自己的弟子,三辆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一路向红泥沟奔去。
上唐村这几年虽然富裕了,但也难得见到这么好的车,见客人走了,有好事的便赶紧围拢过来,找唐妈打听这些人来村里到底干啥的,为啥连新村长都陪着。
自从闺女开始做生意之后,唐妈也知道了商业机密这回事,见村里人都来打听,她连半句话都没敢透露,只说是唐新岚的同学带着亲戚去隔壁镇上买茶叶,不认识路,叫她帮忙带路,新村长陪着,是因为恰好她二叔来看她,听说隔壁镇上有好茶叶,正好闲着没事,就跟过去看看热闹。
“隔壁镇?就是那个红泥沟吧?哈哈,那边能有啥好茶叶?他们山里自己大柴锅炒的土茶吧?我们现在都不喝那茶叶了,糙得很!还不如你这里卖的茉莉花茶呢。”村里人一听就觉得没趣了,又八卦说现在的城里人真是闲的发慌,到了乡下,看到什么都觉得是好东西,那些土茶他们往年也吃过,样子又不好看,这几年家里条件好点的,倒是宁可“附庸风雅”,买点花茶,拿玻璃杯泡一下,看着比土茶好看多了。
唐妈暗暗松了一口气,因恰好说到了花茶,这天下午,唐妈店里的茉莉花茶、玫瑰花茶倒是卖出去十几包。
村里人不知道的是,就在这天下午,农大的两位教授,一个捧着老金家自制的茶饼,一个抚摸着山间一株长了几百年的老茶树,激动的眼泪差点都掉下来了——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啊!这味道跟古籍里说的一模一样!”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么大一片古茶树!当地政府怎么搞的?居然瞒报?!”沈兴海激动中还带着愤慨,去年他们找省农业厅发了一个文,要求各级单位配合上报辖区内的古茶树现存情况,没想到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距离省城不过百里之地,居然生长着这么大一片树龄达数百年的古茶树没人上报!
“咳~沈教授,应该不是当地乡镇府故意瞒报,这片古茶树听说因为产量少,村里人早就不要了,要不是因为这山太高,估计早就被人砍掉当柴火烧了。”唐爸毕竟曾经做过村干部,知道基层干部不容易,怕沈兴海这种级别的教授回到省城,找上级领导一说,连累红泥沟镇的干部们遭殃,忙帮他们解释道。
沈兴海噎了一下,想到眼前这些古茶树差点被当成柴火砍回去烧了,立刻便忘了瞒报的事儿,反倒庆幸,幸亏这些茶树长得高,村里人懒得爬这么高来砍柴火……
担心古茶树的安危,沈兴海抱着茶树就不肯走了,弟子们没办法,只能一面打电话通知附近的分管部门赶紧派人来甄别保护,一面又打电话叫省城留守的其他同门,全体结束休假,赶紧带着家伙进山干活吧!
哦,顺便再去老师家,请师母帮忙收拾行李一并带过来:这批古茶树没有挂上保护牌之前,老师肯定不会离开的……
沈兴海不走,郑嘉树就更不能走了:树是死的,人是活的,万一有人趁他回去,从金老先生这里撬走了这门制茶工艺,那他得哭死!
两位大佬都不肯走,孙二叔也不由得紧张起来:难道这灰扑扑的茶饼子,还真有什么了不得的来历不成?难道是古时候献给哪个朝代帝王的贡品?
乖乖~要真是这样,那他也不能走!
第77章
不过,事实证明孙二叔真的是被茶叶圈子里的传奇营销故事毒害得不轻——老金家这茶饼还真不是什么皇家贡品,不过,在他们这帮文人看来,这茶饼的来历,倒是比皇家贡品有底蕴得多。
这茶饼的制法,据郑嘉树教授所言,是记载在华夏历史上某位书法大家的遗存书信里的,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文豪,身兼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等诸家于一体,在历史书上都占据了一小段“必背考点”,可见其地位之超然!
郑嘉树这些年一门心思考据古茶百家制法,借阅观摩过不少历史名人的手札书信之类的,其中就有这位书法家写给一位隐居故人的感谢信:据说这位书法家在朝中做官的时候因为年轻气盛,得罪了当朝权贵,不幸全家被发配到“烟瘴之地”,幼子还没到地方就夭折了,长子也染上了疫症。
就在此时,他的好基友,咳,隐居于某地的笔友,给他寄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茶饼,“采山间老茶,佐以小女自林中采集之幽兰”鞣制发酵而成,熏蒸茶饼的时候,还特意用了松柏枝叶、柑皮等,取其一缕清香,又耐长途跋涉,不易变质。
后世有学者考古了这封信,都说这位笔友是个厚道人,因其先前为爱女和书法家的长子订过娃娃亲,现在基友被发配烟瘴之地,笔友非但没有跟他划清界限,还在信中暗示,他们家愿意遵守婚约,让女儿嫁给基友的儿子——那句“小女自林中采集之幽兰”,就是最好的证据!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寓意坚贞不渝,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愿意亲手采集兰花替未来的公婆制作茶饼,而且还是被贬谪的罪臣,这在文人看来,便是时人最提倡的“忠贞”了。
“原来就是个定情信物……”孙二叔嘀咕了一声,默默在肚子里思索着,要不要干脆做成情侣礼盒呢?不不,好像有点土,现在年轻人都流行送花送包包什么的,没听说送个茶饼的呀,要不干脆把包装设计得喜庆点,走高端婚庆用品路线?
--
上唐村这几年虽然富裕了,但也难得见到这么好的车,见客人走了,有好事的便赶紧围拢过来,找唐妈打听这些人来村里到底干啥的,为啥连新村长都陪着。
自从闺女开始做生意之后,唐妈也知道了商业机密这回事,见村里人都来打听,她连半句话都没敢透露,只说是唐新岚的同学带着亲戚去隔壁镇上买茶叶,不认识路,叫她帮忙带路,新村长陪着,是因为恰好她二叔来看她,听说隔壁镇上有好茶叶,正好闲着没事,就跟过去看看热闹。
“隔壁镇?就是那个红泥沟吧?哈哈,那边能有啥好茶叶?他们山里自己大柴锅炒的土茶吧?我们现在都不喝那茶叶了,糙得很!还不如你这里卖的茉莉花茶呢。”村里人一听就觉得没趣了,又八卦说现在的城里人真是闲的发慌,到了乡下,看到什么都觉得是好东西,那些土茶他们往年也吃过,样子又不好看,这几年家里条件好点的,倒是宁可“附庸风雅”,买点花茶,拿玻璃杯泡一下,看着比土茶好看多了。
唐妈暗暗松了一口气,因恰好说到了花茶,这天下午,唐妈店里的茉莉花茶、玫瑰花茶倒是卖出去十几包。
村里人不知道的是,就在这天下午,农大的两位教授,一个捧着老金家自制的茶饼,一个抚摸着山间一株长了几百年的老茶树,激动的眼泪差点都掉下来了——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啊!这味道跟古籍里说的一模一样!”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么大一片古茶树!当地政府怎么搞的?居然瞒报?!”沈兴海激动中还带着愤慨,去年他们找省农业厅发了一个文,要求各级单位配合上报辖区内的古茶树现存情况,没想到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距离省城不过百里之地,居然生长着这么大一片树龄达数百年的古茶树没人上报!
“咳~沈教授,应该不是当地乡镇府故意瞒报,这片古茶树听说因为产量少,村里人早就不要了,要不是因为这山太高,估计早就被人砍掉当柴火烧了。”唐爸毕竟曾经做过村干部,知道基层干部不容易,怕沈兴海这种级别的教授回到省城,找上级领导一说,连累红泥沟镇的干部们遭殃,忙帮他们解释道。
沈兴海噎了一下,想到眼前这些古茶树差点被当成柴火砍回去烧了,立刻便忘了瞒报的事儿,反倒庆幸,幸亏这些茶树长得高,村里人懒得爬这么高来砍柴火……
担心古茶树的安危,沈兴海抱着茶树就不肯走了,弟子们没办法,只能一面打电话通知附近的分管部门赶紧派人来甄别保护,一面又打电话叫省城留守的其他同门,全体结束休假,赶紧带着家伙进山干活吧!
哦,顺便再去老师家,请师母帮忙收拾行李一并带过来:这批古茶树没有挂上保护牌之前,老师肯定不会离开的……
沈兴海不走,郑嘉树就更不能走了:树是死的,人是活的,万一有人趁他回去,从金老先生这里撬走了这门制茶工艺,那他得哭死!
两位大佬都不肯走,孙二叔也不由得紧张起来:难道这灰扑扑的茶饼子,还真有什么了不得的来历不成?难道是古时候献给哪个朝代帝王的贡品?
乖乖~要真是这样,那他也不能走!
第77章
不过,事实证明孙二叔真的是被茶叶圈子里的传奇营销故事毒害得不轻——老金家这茶饼还真不是什么皇家贡品,不过,在他们这帮文人看来,这茶饼的来历,倒是比皇家贡品有底蕴得多。
这茶饼的制法,据郑嘉树教授所言,是记载在华夏历史上某位书法大家的遗存书信里的,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文豪,身兼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等诸家于一体,在历史书上都占据了一小段“必背考点”,可见其地位之超然!
郑嘉树这些年一门心思考据古茶百家制法,借阅观摩过不少历史名人的手札书信之类的,其中就有这位书法家写给一位隐居故人的感谢信:据说这位书法家在朝中做官的时候因为年轻气盛,得罪了当朝权贵,不幸全家被发配到“烟瘴之地”,幼子还没到地方就夭折了,长子也染上了疫症。
就在此时,他的好基友,咳,隐居于某地的笔友,给他寄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茶饼,“采山间老茶,佐以小女自林中采集之幽兰”鞣制发酵而成,熏蒸茶饼的时候,还特意用了松柏枝叶、柑皮等,取其一缕清香,又耐长途跋涉,不易变质。
后世有学者考古了这封信,都说这位笔友是个厚道人,因其先前为爱女和书法家的长子订过娃娃亲,现在基友被发配烟瘴之地,笔友非但没有跟他划清界限,还在信中暗示,他们家愿意遵守婚约,让女儿嫁给基友的儿子——那句“小女自林中采集之幽兰”,就是最好的证据!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寓意坚贞不渝,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愿意亲手采集兰花替未来的公婆制作茶饼,而且还是被贬谪的罪臣,这在文人看来,便是时人最提倡的“忠贞”了。
“原来就是个定情信物……”孙二叔嘀咕了一声,默默在肚子里思索着,要不要干脆做成情侣礼盒呢?不不,好像有点土,现在年轻人都流行送花送包包什么的,没听说送个茶饼的呀,要不干脆把包装设计得喜庆点,走高端婚庆用品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