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不过红泥沟的风景却是极美的,沿着山边一条小溪,清澈见底,五月山花烂漫,桃花、杏花,山下好些已经落花结果子了,山里才刚开花,好些去河里洗衣裳的老阿姆还穿着夹袄呢。
镇上到金芸芸她们村的三轮车,坐一趟要五块钱,也难怪金芸芸说好些山里孩子舍不得坐车,都是步行十几里路去上学。
下了车,唐新岚被颠得浑身骨头架子都要散了,唐爸伸手扶着她,金芸芸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没一会儿她家里人就来了。
金芸芸的爸爸妈妈特意从山上跑下来迎接客人,她爸还挑着一副笸箩,把闺女带的猪肉、牛奶和酒都放进去,对着他们笑了笑,金芸芸的妈妈手里还拎着几瓶饮料和酒,大概是知道他们要来做客,临时在村里买的。
唐家父女俩也不是空手来的,唐妈现在开小卖部,家里走亲戚送礼都方便多了,拎着就能走,这次带的就是一提白酒,一箱八宝粥,金家住在半山腰,是一片呈扇形的土房子,中间三间是住人的,东边是厨房和一个杂物间,西边是一个猪圈一个鸡窝,现在家里就二老带着小孙女住着,金芸芸还有个弟弟,不过夫妻俩都出门打工去了,一年也难得回来一趟。
“快坐,吃茶!吃鸡蛋!”金妈妈忙从厨房把早就煮好的茶叶蛋和青豆茶端了出来,本地待客都要吃这两样,唐新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果然和金芸芸带给她的茶叶一样。
正好就着手里的茶,话题就聊到了茶叶上。金父听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唉声叹气起来。
早些年他们这里也曾富贵过的,那时候他们这里做一种老茶饼子,专门有茶叶贩子贩到草原上去,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慢慢就没人来了,听外面回来打工的说,现在外边都流行吃普洱还是红茶什么的,他们这儿的老式茶饼利润也低,渐渐的就无人问津了。
因为摘了也卖不了几个钱,这里的茶树都荒掉了,只有本地一些老人还会上山去摘一点,炒了自己喝,或者拿去廉价卖了,一斤茶叶的钱还不够买一斤猪肉的。
“叔叔,你家还有茶饼吗?”
“有啊,怎么没有?我跟你们说,陈年的茶饼子才好吃呢,我找一团出来给你们尝尝。”金父从外面取了一架梯子,唐爸忙过去帮他扶着,唐新岚仰着头,就看到他爬到屋顶上,原来他家上面还有个阁楼,金父爬进去,过了一会儿,就抱了一个稻草编织的篓子下来。
打开篓子,里面一个个扁圆的茶饼子,用稻草牢牢包着,拆开来,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老茶叶子的味道。
唐新岚早已打开了手机,默默把这一幕录了下来,茶饼拆开的瞬间,她还把镜头凑上去,拍了好长一段特写镜头。
她自己对茶叶没什么研究,也不知道这茶饼到底品质怎么样,不过她想,只要把视频放出去,总有懂茶的人知道这茶饼的价值。
不过,她也没打算只依靠网友,之前她有个高中同学在农大读研究生,她打算把视频拍下来发给她,让她帮忙去找农大研究茶叶的老师掌掌眼。
此时的小唐老板还不知道,她即将因为这几片看似不起眼的茶饼,再一次引来国家台的目光……
金父是个讲究人,拆开茶饼后,先连着下面的稻草一起搬到通风的地方,给茶叶透透气,然后找了一个干净的竹片,将一头削尖,小心翼翼的从茶饼上撬下来几片茶叶,拿出家里的黑陶茶壶,慢吞吞地煮起茶来。
古旧的土房子前,充满了年代感的黑陶茶壶,红泥小火炉,氤氲的水汽蒸腾着,这一刻,不知为何,唐新岚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觉:她有种预感,这茶饼,可能会火……
煮好的茶水口感醇厚,初尝或许有些不习惯,细细品味,居然能品出一丝淡淡的花香和不知名的清新香味,这?
“小老板舌头好灵啊!”金父苍老的脸上忍不住浮起一丝得意的笑容,“这茶饼是我家祖传的手艺,制饼的时候,茶叶里掺了山里的野生兰花,烘干的时候加了些柑子皮,这方子只有我们家有,别家的茶饼都没我家这个好吃。”
“我爸总念叨着要把这方子传给我弟呢,还说什么传男不传女……我弟根本不乐意学,初中毕业就跑出去打工了。”金芸芸偷偷凑到唐新岚耳边叽咕了两句。
老一辈总觉得只要学会了一门手艺,全家都饿不死,殊不知,现在已经不是捏着一个方子就能养活一个家族的时代了,东西做得再好,卖不上价钱,还不是要饿肚子?
小时候她和她弟放假上山帮忙采茶叶,一斤能换一包干脆面,那时候觉得采茶可真赚钱,长大了再想想,摘一斤茶叶的时间,搁在城里,哪怕是做钟点工呢,都能换好几箱干脆面了,有了对比,年轻人就都不肯再留下来伺候这片茶山了。
中午,唐新岚和唐爸在金家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哪怕再偏心儿子,金父金母也不像陈二妮那样,恨不得拿闺女的血肉去喂养儿子,实际上,听说女儿在唐新岚的作坊里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块钱,唐新岚还同意让她带着娃娃去上班,老夫妻俩都感激得不行,这一点,从桌上的饭菜就能看得出来了。
金母杀了一只大肥鸡,一半炖了黄灿灿的鸡汤,另一半用自家晒的野菌子红烧了,还有一大碗红烧肉,一条红烧大鲤鱼,两碟卤菜,一个韭菜炒鸡蛋,一大碗梅干菜扣肉,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差点连饭碗都放不下了。
--
镇上到金芸芸她们村的三轮车,坐一趟要五块钱,也难怪金芸芸说好些山里孩子舍不得坐车,都是步行十几里路去上学。
下了车,唐新岚被颠得浑身骨头架子都要散了,唐爸伸手扶着她,金芸芸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没一会儿她家里人就来了。
金芸芸的爸爸妈妈特意从山上跑下来迎接客人,她爸还挑着一副笸箩,把闺女带的猪肉、牛奶和酒都放进去,对着他们笑了笑,金芸芸的妈妈手里还拎着几瓶饮料和酒,大概是知道他们要来做客,临时在村里买的。
唐家父女俩也不是空手来的,唐妈现在开小卖部,家里走亲戚送礼都方便多了,拎着就能走,这次带的就是一提白酒,一箱八宝粥,金家住在半山腰,是一片呈扇形的土房子,中间三间是住人的,东边是厨房和一个杂物间,西边是一个猪圈一个鸡窝,现在家里就二老带着小孙女住着,金芸芸还有个弟弟,不过夫妻俩都出门打工去了,一年也难得回来一趟。
“快坐,吃茶!吃鸡蛋!”金妈妈忙从厨房把早就煮好的茶叶蛋和青豆茶端了出来,本地待客都要吃这两样,唐新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果然和金芸芸带给她的茶叶一样。
正好就着手里的茶,话题就聊到了茶叶上。金父听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唉声叹气起来。
早些年他们这里也曾富贵过的,那时候他们这里做一种老茶饼子,专门有茶叶贩子贩到草原上去,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慢慢就没人来了,听外面回来打工的说,现在外边都流行吃普洱还是红茶什么的,他们这儿的老式茶饼利润也低,渐渐的就无人问津了。
因为摘了也卖不了几个钱,这里的茶树都荒掉了,只有本地一些老人还会上山去摘一点,炒了自己喝,或者拿去廉价卖了,一斤茶叶的钱还不够买一斤猪肉的。
“叔叔,你家还有茶饼吗?”
“有啊,怎么没有?我跟你们说,陈年的茶饼子才好吃呢,我找一团出来给你们尝尝。”金父从外面取了一架梯子,唐爸忙过去帮他扶着,唐新岚仰着头,就看到他爬到屋顶上,原来他家上面还有个阁楼,金父爬进去,过了一会儿,就抱了一个稻草编织的篓子下来。
打开篓子,里面一个个扁圆的茶饼子,用稻草牢牢包着,拆开来,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老茶叶子的味道。
唐新岚早已打开了手机,默默把这一幕录了下来,茶饼拆开的瞬间,她还把镜头凑上去,拍了好长一段特写镜头。
她自己对茶叶没什么研究,也不知道这茶饼到底品质怎么样,不过她想,只要把视频放出去,总有懂茶的人知道这茶饼的价值。
不过,她也没打算只依靠网友,之前她有个高中同学在农大读研究生,她打算把视频拍下来发给她,让她帮忙去找农大研究茶叶的老师掌掌眼。
此时的小唐老板还不知道,她即将因为这几片看似不起眼的茶饼,再一次引来国家台的目光……
金父是个讲究人,拆开茶饼后,先连着下面的稻草一起搬到通风的地方,给茶叶透透气,然后找了一个干净的竹片,将一头削尖,小心翼翼的从茶饼上撬下来几片茶叶,拿出家里的黑陶茶壶,慢吞吞地煮起茶来。
古旧的土房子前,充满了年代感的黑陶茶壶,红泥小火炉,氤氲的水汽蒸腾着,这一刻,不知为何,唐新岚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觉:她有种预感,这茶饼,可能会火……
煮好的茶水口感醇厚,初尝或许有些不习惯,细细品味,居然能品出一丝淡淡的花香和不知名的清新香味,这?
“小老板舌头好灵啊!”金父苍老的脸上忍不住浮起一丝得意的笑容,“这茶饼是我家祖传的手艺,制饼的时候,茶叶里掺了山里的野生兰花,烘干的时候加了些柑子皮,这方子只有我们家有,别家的茶饼都没我家这个好吃。”
“我爸总念叨着要把这方子传给我弟呢,还说什么传男不传女……我弟根本不乐意学,初中毕业就跑出去打工了。”金芸芸偷偷凑到唐新岚耳边叽咕了两句。
老一辈总觉得只要学会了一门手艺,全家都饿不死,殊不知,现在已经不是捏着一个方子就能养活一个家族的时代了,东西做得再好,卖不上价钱,还不是要饿肚子?
小时候她和她弟放假上山帮忙采茶叶,一斤能换一包干脆面,那时候觉得采茶可真赚钱,长大了再想想,摘一斤茶叶的时间,搁在城里,哪怕是做钟点工呢,都能换好几箱干脆面了,有了对比,年轻人就都不肯再留下来伺候这片茶山了。
中午,唐新岚和唐爸在金家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哪怕再偏心儿子,金父金母也不像陈二妮那样,恨不得拿闺女的血肉去喂养儿子,实际上,听说女儿在唐新岚的作坊里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块钱,唐新岚还同意让她带着娃娃去上班,老夫妻俩都感激得不行,这一点,从桌上的饭菜就能看得出来了。
金母杀了一只大肥鸡,一半炖了黄灿灿的鸡汤,另一半用自家晒的野菌子红烧了,还有一大碗红烧肉,一条红烧大鲤鱼,两碟卤菜,一个韭菜炒鸡蛋,一大碗梅干菜扣肉,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差点连饭碗都放不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