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50页

    另外两本,都是唐瑾没有听到过的书名。
    唐瑾弯了腰,看到唐老爷子手上拿着的是《大宋人物志叁》,明白唐老爷子一定是有心事了,于是问:“老爷你怎么突然不高兴了?”
    唐老爷子快速的看完手上找到的人物的那一部分,这才放下书,叹道:“乖乖,你真的要去考童子举吗?我发现了一些事情。”
    唐瑾白天的兴奋劲儿过去,又被唐老爷子虚惊了一场,心情虽然早都平静了很多,还是非常期待童子科的,小心的问:“是什么不好的事吗?”
    “童子科这么好的事,能有多少不好?这也不是不好,就是……”
    第27章 好看的第四章
    “是什么?”等不到唐老爷子回答,唐瑾追问着,他看出来唐老爷子有些迟疑。
    “童子科已有千年历史,出身童子科的人数不胜数,可是最后能走到高处的人却很少。”唐老爷子微微皱着眉,对着唐瑾问:“若是你童子科考过了,或许最终只是止步于举人进士,又或者官位只能比最初时上升一点,不能走到文官的最顶层,那样的话,你还考吗?”
    这话一下子问的唐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他这才发现,唐老爷子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不止是想让他考上进士举人,兴旺唐家这样简单,他更想让唐家兴旺到以前的地步,就算不能,也不能相差太远。
    唐瑾有志气,可他没有唐老爷子这么大的志气。
    如果家长对他说,好好念书,将来赚几百万年的年薪,将来当个县委书记,甚至是几千万的年薪,甚至市委书记,他都觉得没有什么。
    可若家长对他说,好好念书,将来成为行内翘楚坐在商界峰会上的餐桌上,成为全国皆知的商人,唐瑾……唐瑾觉得这期望太高,他可能做不到。
    就像唐老爷子给他说让他好好念书,科举入仕,他到时候当个县令或者知府他都觉得能努力到,可若唐老爷子的期望是成为一省大员或是二三品的高官,那么太过遥远的距离会给他不真实的感受。
    他的野心魄力,并不能跟唐老爷子相比。
    相处这几年,唐瑾跟唐老爷子也有了感情,他不想说什么话敷衍唐老爷子,或者明知做不到却去安慰他让他期待着。
    他先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用了温和的方式:“那老爷有没有考虑过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唐老爷子只是突然想起了这事,还没来得及想这些,被唐瑾提起起因,他倒是思考了起来。
    一会儿后,他叹道:“大抵是因为少年成名容易骄傲反倒是伤仲永;或是已经中了进士授了官因年龄小没有野心,在官场里出身不同受到别人排斥,等年龄大了早被影响的人不好了;又或许是人生来平凡满于现状不知努力慢慢的泯然众人,这些都是原因。”
    “那老爷觉得,我是满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吗?”唐瑾又问。别人停止不前,不代表自己也会停止不前啊。
    谁想到唐老爷子打量了唐瑾一眼,却是认真的点着头:“你是。”
    唐瑾:“……”不是老爷,在你心里我就是这样的?
    “你身上有种平和的气息,这是你生在李家村这样一个平和的地方也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可是乖乖,你不知道官场上的厮杀有多激烈残忍。”
    唐老爷子并不担心唐瑾听不懂,他对唐瑾也是一步步暗暗试过的,知道他懂很多东西。
    唐瑾却是想说,我身上的平和不是因为生在李家村,而是前世我生长在一个远离战争、饥饿、贫穷的社会,生活在一个医疗先进、科技神奇、人权平等的社会。
    他怀念那个社会,他也没有见识过太多这个社会的残忍,所以才这个样子。
    见唐瑾沉默着不出声,唐老爷子笑着摸了摸唐瑾的耳朵:“这样也不是不好,至少走的稳,安全。”
    “所以你担心我才会那样才突然不想让我去考童子科了?我就说你原本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了。”唐瑾也算明白了唐老爷子。
    “不是这样,童子科出身的人比之一般科举并不多,我担心的是你童子科的出身跟周围同僚不一样,在官场上同年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你若没有同年,或者同年不顶用,人家那些小团体都会排挤你,那么十年你怕是都升不了官。”
    唐老爷子觉得自己的顾虑很有道理。
    唐瑾也很认同这一点,可是认同你不代表你就是全部,他又好奇的问道:“那么老爷,童子科出身的人,有多少是很有名的人呢?”
    说起这一点一来,唐老爷子就从汉朝开始考虑了起来:“不说谢廉赵建章,二四孝中扇枕温衾的黄香你应该知道,他是东汉人,官至魏郡太守,他十二岁时就被授官;还有同样十二岁时通过童子科的司马朗,官至兖州刺史,是“司马八达”之一。”
    这两个人唐瑾当然知道,都是东汉的人,黄香还有因为博学还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称号,司马朗还是三国里的人物呢,没想到他们竟然也是童子科出身。
    “还有呢?更有名的呢?晏殊呢?”唐瑾追问。
    唐老爷子笑了,回想了一下知道的:“更有名的就有晏殊,他很厉害,七岁时宋真宗亲自考试后赐了他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还有杨亿,他七岁时宋太宗听说他的名号后亲自考查他后大加赞赏,后授秘书省正字,还特别赐了袍笏。更有名的是九岁的朱虎臣,宋高宗考试后赐他武状元。还有宋授、李淑都,这五人都出身于童子科,是宋朝著名的宰相。”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