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页
若非心中已经支持他,河间王绝对不会在这种问题上提点他!
这简直就是在教授他帝王之术了。
对此,他只能说,这几个月的父王,没有白叫……
……
与河间王密谈毕,贾宝玉又在殿内逗了会儿云霓。
小丫头还是很乖巧的,只是一时有些适应不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义兄变成有血缘关系的王兄……
不过在贾宝玉的哄骗之下,小丫头还是选择改口。
但她叫的是王兄,还不如她对二皇子的“景灏哥哥”亲密,对此,贾宝玉只能暗道:郡主妹妹的调教,任重道远……
因为太后担心贾宝玉住在军帐内不安全,昨晚就命人在行宫内收拾了一间偏殿,一早下命让他搬进来住。
明面上的理由是:如此方便靖王处置政务。
贾宝玉见此,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也就愉快的接受了。
回到殿内,听太后临时给他指派的太监说锦衣军杜指挥使一早就过来候着,他立刻便召见。
“卑职杜明义,参见靖王殿下!”
许是第一次正式见礼,杜明义十分郑重,来了个叩拜大礼。
贾宝玉屁股还没有落座,连忙走过去,扶起他来,笑道:“杜大人何必如此多礼,杜大人掌管锦衣军多年,为太上皇和朝廷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我尚在民间之时就对杜大人深为敬仰,一直想要与大人一见,可惜无缘会晤……
对了,上次我在城外险遭伏杀,听说还是杜大人手下的兄弟提前报的信,才让我得以脱困,如此说来,杜大人于我还算是有救命之恩啊。”
“不敢,卑职都是奉太上皇之命行事,不敢言功。”
杜明义表面上如常,实则心中十分讶异。
如贾宝玉所言,他确实没和贾宝玉正面照过面,但是他对贾宝玉却不算陌生。
实际上,每一个太上皇关注的人,他都会特别留意。
贾宝玉的资料,在锦衣军的档案司中存了非常多,大多数,他都是亲自过目了的。
可是,资料终究只是资料。真正面对贾宝玉,他才明白,为什么贾宝玉能得到那么多贵人的赏识……
之前他短短两段话,前一句是对他的抬举,也叫做恭维,这样的话,没有人不喜欢听。这么说话的人,也很容易就引起别人的好感。
紧接着第二句,就是套交情,一下子就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陌生和隔阂……
这样的说话方式,虽然不算多么高明,但不得不说,十分简单实用,可以最快在两人之间建立好感和交情。
杜明义身为锦衣军都指挥使,识人无数。若是贾宝玉是个年过不惑的老者也就罢了,可他分明还未及冠!
如此年纪就拥有如此处世手段,实为可怕……更可怕的是,他还是太上皇的孙子……
念及此,早就告诫自己在贾宝玉面前要恭敬的杜明义,心中更谨慎三分。
贾宝玉自然不知道面前的人已经在短时间之内将他重新评判了一番,他只是觉得,既然是太上皇引荐给他的人才,他总不能怠慢了,得好好笼络在手中才行。
将其引至客座之前,贾宝玉方回去,令其坐下,杜明义却坚定推拒,言君臣有别……
如此贾宝玉倒也不强求,复寒暄几句,便问起正题:“不知杜大人可知道现在京城的局势如何?二皇子回京之后都做了什么?”
杜明义早知贾宝玉会问这个问题,立刻恭声回答:“早在陛下密谋逼宫之时,二皇子便已经趁机夺取了京城防卫和实际上的监国之权。
昨夜二皇子回京之后,更是连夜散布了河间王爷谋反和弑君的谣言,并顺理成章的接管了监国大权。
因为被二皇子闭塞了消息,如今京城之人,皆深信河间王谋反,谋害了陛下、软禁了太上皇。
并且朝廷已经下了通文,令各地节镇、地方官兵来京勤王平叛!”
好快的动作!
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二皇子可谓是背水一战,自然是不敢耽搁一刻钟的时间。
至于他怎么从景泰帝的布防中拿走京城的控制权,这个也不怎么难想通。
就算景泰帝手段再高,也架不住他留下的头目(忠顺王)是个废材……更何况,当时一心要逼宫篡权的景泰帝在京城也未必做了多么严密的防控。
二皇子又占着皇子这样的大义,拿下京城,并不太难。
这些都不重要了,关键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他要怎么样才能最快、最好的从二皇子手中夺回京城……
“还请杜大人将你所知道的关于秋猎之后京城发生的事,细细与我说来。”
“是……”
“……”
……
第554章 先锋
与杜明义一番长谈之后,贾宝玉略觉疲惫,在梨花木椅上伸了个懒腰。
回身之时,看见与他添茶的茗烟面有不愉,似有骂咧之状,便问他怎么回事。
茗烟立马变出谄媚脸来,低声告状:“二爷不知道,那个姓白的太监有多么嚣张跋扈,不但将殿内所有事务全部把持了,而且之前二爷没回来之前,他连我都不许进正屋……”
贾宝玉一听,便知道这是空降人员与地头蛇的地盘之争了。
这并非小事!
茗烟口中姓白的太监,是太后宫中的大太监之一,太后专门吩咐过来照顾他的。
--
这简直就是在教授他帝王之术了。
对此,他只能说,这几个月的父王,没有白叫……
……
与河间王密谈毕,贾宝玉又在殿内逗了会儿云霓。
小丫头还是很乖巧的,只是一时有些适应不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义兄变成有血缘关系的王兄……
不过在贾宝玉的哄骗之下,小丫头还是选择改口。
但她叫的是王兄,还不如她对二皇子的“景灏哥哥”亲密,对此,贾宝玉只能暗道:郡主妹妹的调教,任重道远……
因为太后担心贾宝玉住在军帐内不安全,昨晚就命人在行宫内收拾了一间偏殿,一早下命让他搬进来住。
明面上的理由是:如此方便靖王处置政务。
贾宝玉见此,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也就愉快的接受了。
回到殿内,听太后临时给他指派的太监说锦衣军杜指挥使一早就过来候着,他立刻便召见。
“卑职杜明义,参见靖王殿下!”
许是第一次正式见礼,杜明义十分郑重,来了个叩拜大礼。
贾宝玉屁股还没有落座,连忙走过去,扶起他来,笑道:“杜大人何必如此多礼,杜大人掌管锦衣军多年,为太上皇和朝廷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我尚在民间之时就对杜大人深为敬仰,一直想要与大人一见,可惜无缘会晤……
对了,上次我在城外险遭伏杀,听说还是杜大人手下的兄弟提前报的信,才让我得以脱困,如此说来,杜大人于我还算是有救命之恩啊。”
“不敢,卑职都是奉太上皇之命行事,不敢言功。”
杜明义表面上如常,实则心中十分讶异。
如贾宝玉所言,他确实没和贾宝玉正面照过面,但是他对贾宝玉却不算陌生。
实际上,每一个太上皇关注的人,他都会特别留意。
贾宝玉的资料,在锦衣军的档案司中存了非常多,大多数,他都是亲自过目了的。
可是,资料终究只是资料。真正面对贾宝玉,他才明白,为什么贾宝玉能得到那么多贵人的赏识……
之前他短短两段话,前一句是对他的抬举,也叫做恭维,这样的话,没有人不喜欢听。这么说话的人,也很容易就引起别人的好感。
紧接着第二句,就是套交情,一下子就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陌生和隔阂……
这样的说话方式,虽然不算多么高明,但不得不说,十分简单实用,可以最快在两人之间建立好感和交情。
杜明义身为锦衣军都指挥使,识人无数。若是贾宝玉是个年过不惑的老者也就罢了,可他分明还未及冠!
如此年纪就拥有如此处世手段,实为可怕……更可怕的是,他还是太上皇的孙子……
念及此,早就告诫自己在贾宝玉面前要恭敬的杜明义,心中更谨慎三分。
贾宝玉自然不知道面前的人已经在短时间之内将他重新评判了一番,他只是觉得,既然是太上皇引荐给他的人才,他总不能怠慢了,得好好笼络在手中才行。
将其引至客座之前,贾宝玉方回去,令其坐下,杜明义却坚定推拒,言君臣有别……
如此贾宝玉倒也不强求,复寒暄几句,便问起正题:“不知杜大人可知道现在京城的局势如何?二皇子回京之后都做了什么?”
杜明义早知贾宝玉会问这个问题,立刻恭声回答:“早在陛下密谋逼宫之时,二皇子便已经趁机夺取了京城防卫和实际上的监国之权。
昨夜二皇子回京之后,更是连夜散布了河间王爷谋反和弑君的谣言,并顺理成章的接管了监国大权。
因为被二皇子闭塞了消息,如今京城之人,皆深信河间王谋反,谋害了陛下、软禁了太上皇。
并且朝廷已经下了通文,令各地节镇、地方官兵来京勤王平叛!”
好快的动作!
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二皇子可谓是背水一战,自然是不敢耽搁一刻钟的时间。
至于他怎么从景泰帝的布防中拿走京城的控制权,这个也不怎么难想通。
就算景泰帝手段再高,也架不住他留下的头目(忠顺王)是个废材……更何况,当时一心要逼宫篡权的景泰帝在京城也未必做了多么严密的防控。
二皇子又占着皇子这样的大义,拿下京城,并不太难。
这些都不重要了,关键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他要怎么样才能最快、最好的从二皇子手中夺回京城……
“还请杜大人将你所知道的关于秋猎之后京城发生的事,细细与我说来。”
“是……”
“……”
……
第554章 先锋
与杜明义一番长谈之后,贾宝玉略觉疲惫,在梨花木椅上伸了个懒腰。
回身之时,看见与他添茶的茗烟面有不愉,似有骂咧之状,便问他怎么回事。
茗烟立马变出谄媚脸来,低声告状:“二爷不知道,那个姓白的太监有多么嚣张跋扈,不但将殿内所有事务全部把持了,而且之前二爷没回来之前,他连我都不许进正屋……”
贾宝玉一听,便知道这是空降人员与地头蛇的地盘之争了。
这并非小事!
茗烟口中姓白的太监,是太后宫中的大太监之一,太后专门吩咐过来照顾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