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页
所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集思广益,共同进退,方是妥善之法。”
薛姨妈闻言,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你还是再回园子里去?”
“对,不但我要回去,连妈等会也最好收拾一下,进他们府里瞧瞧去,看看他们府里可有什么别的消息没有。
再有,姨妈待我们一向很好,这个时候她肯定很担心宝兄弟,妈去陪她说说话也是好的。”
薛姨妈道:“你的意思我也明白的,只是这毕竟是谋反啊,稍有不慎便是倾家之祸……”
“妈怎么知道对方会失败呢?”
宝钗忽然的反问,令薛姨妈愣住了,她呆呆的看着宝钗。
造反的不失败,难道还能成功?
在薛姨妈三十多年的庚辰当中,对于谋逆、造反这样字样东西的认知,那是根深蒂固的。
被抄家,杀头,株连三族、九族……
其实不单是她,天底下大多数人都差不多这样。
她从来没有想过,谋反还有成功的可能?
“这……”
薛姨妈语塞,哪怕她没有过多的政治嗅觉,也知道,谋反成功,那就不叫谋反了,叫做改朝换代!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薛姨妈问了一句。
宝钗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两日的动静母亲也是看见、听见了的,五城兵马司的裘都尉,不是说已经被杀了么,连那等位置的人都说死就死了,其他地方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
我们这宗人家,手里没有兵也没有权,只要我们不胡弹乱动,料想一时也波及不到我们,我们只管静观其变就是了。”
她如何知道会不会成功,到现在她连是不是真有人谋反,哪些人谋反都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
“宝兄弟深受宫中贵人的宠信,又是禁军中的将军,此次也身处事发之地,妈请想一想,他知道的消息,是否应该比我们更多些,更准确些?
这个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是自己胡乱猜测好,还是相信宝兄弟的好?
不管哪方是对,哪方是错,相信宝兄弟会有一个判断和选择的。
这个时候,我们只有站在他那一边。
他无事,我们自然无碍,他若是牵扯进去了,我们又怎么能全身而退?”
薛姨妈细思之后,觉得宝钗的话有道理。
先不说四大家族同气连枝,特别是她们进京这几年,差不多算是住在贾府。薛家又没有什么政治根基,想要临时撇清干系,谈何容易?
宝钗的意思便是,既然撇不清,也只能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既损,好过蛇鼠两端……
“好吧,我听你的,等会就去你姨妈屋里瞧瞧。”
“嗯……还有哥哥,这几日妈千万看住他,不能让他到处乱跑。以前他出了事,还有舅舅和宝兄弟他们帮他,现在他们都不在京城,若是他再惹上别人,岂不是要受害?”
涉及薛蟠,薛姨妈自然紧张无比,连连点头,并立马让自己的大丫鬟同喜去向薛蟠传她的命令。
“好吧,你也不要太担心了,你宝兄弟福大命大,这一回,也肯定会没事的……”
最后,薛姨妈竟反过来安慰了宝钗两句,只是说着见宝钗低了头,她微微一叹,进里屋去了。
傻丫头,你那点心思,为娘的如何不知道?
只是,咱们没那个命哩!
见到母亲进屋,宝钗起来欠了欠身,等人进去了方再次坐下。
她知道自己的心思其实母亲,甚至哥哥都知道一些。
这一点她倒也不是特别害羞、窘迫,毕竟当初还是他们做主,给她定的亲事,只是被“恶势力”给强抢了去。
只有后来,她与某人私订终身这件事,她才不敢让人知道……
至于她劝薛姨妈的那些话,也并非她真的那么明断。
她只是不想输。
一直以来,她都知道,贾宝玉很喜欢黛玉。
当然,她也知道贾宝玉应该也是很喜欢她的……
所以她不想等贾宝玉回来之后,知道她曾“弃他而去”。
这其实才是主导她决断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一点,她真的觉得,贾宝玉不会败,他身上似乎有一种令她盲目自信和崇拜的光芒……
所以,她做出了她认为正确的决定。
没有过多犹豫,她让人辞别母亲之后,很快带上随行的丫鬟婆子,出门回了大观园,寻三春以及黛玉而去。
第552章 河间王的考量
二皇子趁着夜色分批次带走了大部分的军队。留在铁网山脚下故布疑阵的不足万人。
这些失去首脑人物的弃卒,在被包围震慑之后,几乎没有形成有效抵挡,就全部被缴械收编。
不过也因此,浪费山上大半日的时间。
行宫之内。
“臣参见太上皇。”
贾宝玉来到太上皇的御榻之前,躬身谨拜。
太上皇斜眼瞧了他一下,垂下了眼帘。
旁边的冯祥察其意,故意笑道:“靖王从小在民间长大,或许不知,皇室子弟面圣之时,可以名讳自称……”
一边说,一边给贾宝玉使眼色。
靖王您难道忘了,昨晚太上皇的圣旨里面,可是给您赐了名讳的。
贾宝玉会意,倒也不显尴尬,利索的打起衣摆,跪地道:“景桓参见皇祖父,恭祝皇祖父龙体康健,福寿永存。”
--
薛姨妈闻言,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你还是再回园子里去?”
“对,不但我要回去,连妈等会也最好收拾一下,进他们府里瞧瞧去,看看他们府里可有什么别的消息没有。
再有,姨妈待我们一向很好,这个时候她肯定很担心宝兄弟,妈去陪她说说话也是好的。”
薛姨妈道:“你的意思我也明白的,只是这毕竟是谋反啊,稍有不慎便是倾家之祸……”
“妈怎么知道对方会失败呢?”
宝钗忽然的反问,令薛姨妈愣住了,她呆呆的看着宝钗。
造反的不失败,难道还能成功?
在薛姨妈三十多年的庚辰当中,对于谋逆、造反这样字样东西的认知,那是根深蒂固的。
被抄家,杀头,株连三族、九族……
其实不单是她,天底下大多数人都差不多这样。
她从来没有想过,谋反还有成功的可能?
“这……”
薛姨妈语塞,哪怕她没有过多的政治嗅觉,也知道,谋反成功,那就不叫谋反了,叫做改朝换代!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薛姨妈问了一句。
宝钗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两日的动静母亲也是看见、听见了的,五城兵马司的裘都尉,不是说已经被杀了么,连那等位置的人都说死就死了,其他地方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
我们这宗人家,手里没有兵也没有权,只要我们不胡弹乱动,料想一时也波及不到我们,我们只管静观其变就是了。”
她如何知道会不会成功,到现在她连是不是真有人谋反,哪些人谋反都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
“宝兄弟深受宫中贵人的宠信,又是禁军中的将军,此次也身处事发之地,妈请想一想,他知道的消息,是否应该比我们更多些,更准确些?
这个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是自己胡乱猜测好,还是相信宝兄弟的好?
不管哪方是对,哪方是错,相信宝兄弟会有一个判断和选择的。
这个时候,我们只有站在他那一边。
他无事,我们自然无碍,他若是牵扯进去了,我们又怎么能全身而退?”
薛姨妈细思之后,觉得宝钗的话有道理。
先不说四大家族同气连枝,特别是她们进京这几年,差不多算是住在贾府。薛家又没有什么政治根基,想要临时撇清干系,谈何容易?
宝钗的意思便是,既然撇不清,也只能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既损,好过蛇鼠两端……
“好吧,我听你的,等会就去你姨妈屋里瞧瞧。”
“嗯……还有哥哥,这几日妈千万看住他,不能让他到处乱跑。以前他出了事,还有舅舅和宝兄弟他们帮他,现在他们都不在京城,若是他再惹上别人,岂不是要受害?”
涉及薛蟠,薛姨妈自然紧张无比,连连点头,并立马让自己的大丫鬟同喜去向薛蟠传她的命令。
“好吧,你也不要太担心了,你宝兄弟福大命大,这一回,也肯定会没事的……”
最后,薛姨妈竟反过来安慰了宝钗两句,只是说着见宝钗低了头,她微微一叹,进里屋去了。
傻丫头,你那点心思,为娘的如何不知道?
只是,咱们没那个命哩!
见到母亲进屋,宝钗起来欠了欠身,等人进去了方再次坐下。
她知道自己的心思其实母亲,甚至哥哥都知道一些。
这一点她倒也不是特别害羞、窘迫,毕竟当初还是他们做主,给她定的亲事,只是被“恶势力”给强抢了去。
只有后来,她与某人私订终身这件事,她才不敢让人知道……
至于她劝薛姨妈的那些话,也并非她真的那么明断。
她只是不想输。
一直以来,她都知道,贾宝玉很喜欢黛玉。
当然,她也知道贾宝玉应该也是很喜欢她的……
所以她不想等贾宝玉回来之后,知道她曾“弃他而去”。
这其实才是主导她决断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一点,她真的觉得,贾宝玉不会败,他身上似乎有一种令她盲目自信和崇拜的光芒……
所以,她做出了她认为正确的决定。
没有过多犹豫,她让人辞别母亲之后,很快带上随行的丫鬟婆子,出门回了大观园,寻三春以及黛玉而去。
第552章 河间王的考量
二皇子趁着夜色分批次带走了大部分的军队。留在铁网山脚下故布疑阵的不足万人。
这些失去首脑人物的弃卒,在被包围震慑之后,几乎没有形成有效抵挡,就全部被缴械收编。
不过也因此,浪费山上大半日的时间。
行宫之内。
“臣参见太上皇。”
贾宝玉来到太上皇的御榻之前,躬身谨拜。
太上皇斜眼瞧了他一下,垂下了眼帘。
旁边的冯祥察其意,故意笑道:“靖王从小在民间长大,或许不知,皇室子弟面圣之时,可以名讳自称……”
一边说,一边给贾宝玉使眼色。
靖王您难道忘了,昨晚太上皇的圣旨里面,可是给您赐了名讳的。
贾宝玉会意,倒也不显尴尬,利索的打起衣摆,跪地道:“景桓参见皇祖父,恭祝皇祖父龙体康健,福寿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