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红楼梦同人]红楼大贵族

第207页

    贾宝玉笑了笑,却暗自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这丫头估计就是康乐坊的掌上明珠,对康乐坊有一定的感情。
    这样才对嘛,世上哪里来那么多的霸凌和虐待。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任何地方,都是可能存在温情的。
    当然,也许是因为杜秋娘真的天资太好,才能有这个待遇……
    一番玩笑之间,打消了杜秋娘在他面前最后的一丝自卑。天色大亮,贾宝玉已经看见外面太监们来回走动的身影。
    没有继续耽搁,贾宝玉在杜秋娘的伺候下穿戴整齐,又用太监们送进来的东西洗漱之后,便去辞别二皇子。
    二皇子对他自然是一番戏谑取笑,贾宝玉都受了。
    承蒙慷慨,拿了他这么大的好处,让他打趣一番也是应该的。
    贾宝玉脸皮太厚,二皇子打趣几句之后觉得没太多意思,也就不多留他。嘱咐他晚上再过来赴宴之后,便让太监送他离去。
    回到之前的厢房,贾宝玉没看见杜秋娘回来,又懒得干等,便问随行的太监杜秋娘住哪。
    太监以为贾宝玉是食髓知味,太钟爱杜秋娘,又忖度这是自家殿下喜闻乐见的事,便没犹豫,领着他往杜秋娘所居的院落而去。
    还没进院门,就听里头的太监一个劲的讨好声:
    “恭喜秋娘姑娘,贾大人可是殿下身边的红人,姑娘得了贾大人的宠爱,以后可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到时候,可不要忘了小的们这两日来的尽心服侍……”
    “小紫姑娘,这包袱太重,还是交给小的们吧,小的们保证给丝毫不损的送到马车上去……”
    “……”
    贾宝玉莞尔一笑,跨进院门,就见五六个小太监围着两个女子打转,不停的阿谀讨好。
    其中一人正是杜秋娘。
    杜秋娘早已经换了一件花枝招展的衣裳,显得很是高兴。手中拿着一个钱袋,从中取出一锭锭银子,打赏给讨好的太监们。
    太监们得赏之后自然开心的跪下千恩万谢。
    贾宝玉却顿时扶额。
    这娘儿们,才刚交代过她就忘了,她随手打赏出去的,居然是一锭锭五两制式以上的银子,本少爷出手都没这么阔绰。
    这个败家玩意儿!
    第132章 共食一汤
    二皇子至青州是为了养伤,而贾宝玉下青州则是为了方便理事,所以下处设在巡抚衙门。
    出了二皇子的行宫,迎面碰上叶晧要去觐见二皇子,两人便先后打了招呼。
    “这位是……?”
    贾宝玉身后跟着不少人,奈何杜秋娘实在太过于亮眼,哪怕正人君子如叶皓,咋见之下,也不禁有些呆了眼,下意识的问道。
    杜秋娘从小在风月之地长大,对于何时何地该如何表现深谙其道。
    叶晧年轻公子,换在以往她自然是微笑优雅的回应,只是此时她已经跟了贾宝玉,自然不能对旁人表现热情。
    也不说话,只是简单的屈身一礼,便往贾宝玉身后略站了站。
    贾宝玉略显尴尬。
    “殿下所赐,不得推辞……”
    旁人便罢了,叶晧可是太师亲孙子,以前经常到人家府上听课,蒙受圣人教诲……
    果然,叶晧顿时色变,看了贾宝玉一眼,再看了看杜秋娘。冷哼一声,随便拱了拱手,便不理贾宝玉,转身进了二皇子行宫。
    他不是厌恶送侍女这样的事,而是,贾宝玉可是他爷爷看中的孙女婿人选,也是他心底认可了的姐夫候选人。
    对人不对事,咋一看见贾宝玉身边有了别的女人,他能心平气和的才怪!
    看着叶晧拂袖而去,贾宝玉此时才猛然意识到,或许,二皇子故意挑了这么个大美人儿送他,还有这方面的考虑。
    苦笑了一下,贾宝玉摇摇头。
    人都收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杜秋娘观察到贾宝玉的神色,弱弱道:“秋娘是否给大人带来了烦恼?”
    叶晧一派贵气公子风度,却因为她给贾宝玉脸色看,让她有些担心。
    “没事的,他就是嫉妒殿下把你赐给我而没有赐给他。”
    贾宝玉随意地说道。
    秋娘顿时面色一红。
    心中,却是为贾宝玉的甜言感觉暖暖的。
    到了马车之前,贾宝玉先上车,然后伸手牵杜秋娘也上来。
    杜秋娘却顿了一下,看了马车旁边一眼,请求道:“大人,她是小紫,是以前一直服侍我的丫头,我想把她也带走,还请大人准允。”
    之前她准备赤条条而去。
    后来知道贾宝玉真的不介意她以前的身份,她便想把身边唯一值得信任的人带走。
    贾宝玉打量了一下底下的小丫头一眼,在对方惴惴不安的神色中,淡淡笑道:“说了值钱的东西都要带走,这丫头一看就值不少银子,自然不能落下。”
    下方的小丫头自然羞的没法见人,杜秋娘却是立马给了贾宝玉一个迷人的微笑,然后盈盈一福:“多谢大人~”
    ……
    二皇子行宫内的中秋晚宴,相当于此行赈灾诸事的酬功宴。
    凡是在此次赈灾事宜中有功的人,都得到了邀请。
    贾宝玉自然是首当其冲。
    并且,连昨晚二皇子单独宴请过贾宝玉,还将巡抚大人重金买来的花魁转送给了贾宝玉这件事,很多人都听说了。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