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当时的纳兰明珠刚升刑部尚书,正是官途顺利的时候。纳兰性德身为他的长子,婚事自然是百般重视。
纳兰明珠虽然没有明着说要毁约,但到了儿子该成亲的年龄,迟迟不议亲,反倒是给儿子纳了两房妾室。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采取了硬拖的方式,等着对方先提出毁约。
纳兰性德就是在这个时候与他阿玛闹僵的。虽然最终纳兰明珠让了步,仍是把卢氏娶进了门。可卢氏进门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莫要说是被婆母妯娌亲戚们看不起,就连妾室都敢不把她放在眼里。
虽然卢氏从不诉苦,但没有不透风的墙。纳兰性德对此种情况,也略有耳闻,可他一个男人对宅子里的事也不好经常插手。为此常常郁结。和康熙聊家常谈心的时候,难免.流露出一二。还曾向康熙求助过,他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帮他夫人解困。
两人谈论了大半晚上,也没谈论出来个结果。
纳兰性德是康熙唯一能称得上朋友的人,真心想帮他想出个办法来,但他说的几种办法,都被纳兰性德否定了。
比如,敲打敲打纳兰明珠,让他管管家里的事。纳兰性德说,没用。他也曾找他阿玛谈过,他阿玛说,内宅的事还是要内宅解决,自己也管不了内宅的事。
比如,给卢氏封诰命。纳兰性德说,不行。这只会让别人更笑话她。再说,她也接受不了施舍性质的封赏。
虽然纳兰性德如是说,康熙仍是寻了个理由,封卢氏为三品淑人。正如纳兰性德所言,封为命妇之后,卢氏在纳兰家的地位,并未有任何改变。
这还没找到解困的办法呢,人死了。
康熙心里充满说不出的空落和怨怒。不想看到纳兰家的人,更不想看到纳兰明珠。重又坐回原地方,沉声吩咐梁九功:“让钱太医和魏太医过去。另外再去找找胡太医。”
“哪个胡太医?”梁九功问。现在太医院只有一个小胡太医,还是专管女科。
“辞官养老那个。”康熙又道,“去向王掞传朕的口谕,让他拟一份追封卢氏为一品夫人的圣旨。待会儿朕就回乾清宫。”
“喳”
梁九功应声退下。
关于卢氏这件事,康熙原来一直持两种态度。
一种是,他觉得纳兰明珠先前的做法也没错,自古婚姻讲求门当户对。两家人差不多的身份地位,同样在朝为官,这样以来,两家人也能够相互扶持,相互照应。
再就是两个人的家境地位在差不多的高度,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才少。
另一种态度是,他觉得纳兰若容的坚持是对的。为人之道当以信为本,既是小时候订了亲,就应该信守承诺娶人家。何况纳兰若容和卢氏情投意合。
这世间,是不缺女子,但缺少情投意合之人。如若这个情投意合的,又是枕边人,那将是一件再美不过的事了。
这两种态度放在若容和卢氏身上,明显是不能共存。康熙曾思考过,有没有一个办法,把这种矛盾彻底解决掉。一时没想出来,就丢在一边了。
毕竟需要他思考的事情多。需要他费心的事,随便提出来一件,与卢氏相比,都能把卢氏的事比得渺小,微不足道。
可话又说回来,怎么能这样相比呢?
容若是他的朋友。朋友的事,小事也是大事,更何况是朋友的大事。
康熙长叹了口气。
早知道有今日,他说什么都会把手边的事暂且放放,好好和容若商谈出来一条行得通的路来。唉,现在是说什么都晚了。
感叹完了别人,康熙又十分庆幸,他的贵妃身世很好,人也能干懂事。他们之间,就不存在这些门第的问题,他也不用整日操贵妃的心。
她一个人在后宫里,也能过得很好。
不但自己过的很好,还能帮他照顾着太后太妃们、嫔妃们和孩子们……
对面的人,勾头盘坐着,两只手搭在膝盖上。整个人都散发着沉重的沮丧和忧郁。像只垂头丧气的公鸡,又像是一棵霜打的茄子。
康熙的这种状态,让佟宝珠觉得十分的陌生。
她竭力想了想那些宽慰人的段子,缓声道:“从前有一位书生,他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终于盼到可以成亲的年龄,未婚妻却与别人成亲了。
从此书生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眼看着命不保矣,一个过路的僧人化缘到他家。给他看了一面镜子。镜子中,路边躺着一名没穿衣服的女尸。
有人看一眼,面无表情地走了;有人摇摇头走了;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她盖上,走了;有个人挖了个坑把她埋了。
镜子里的画面又一转。书生看到,和未婚妻成亲的人正是埋女尸的人。
僧人说:女尸是你未婚妻的前世。前世你借给了她一件衣服,这一世她与你相恋,来还你上一世的恩情。你们的缘分已尽。她最终要报答的是,前世埋她的人……”
康熙抬起头,满眼疑问地望着神色庄重的佟宝珠。
佟宝珠抿了抿嘴唇,“皇上也知道,佛家讲因果。凡有果必有因。或许前世里卢氏欠容若大人恩情,这一世她来报恩了。与容若大人相恋,并把容若大人的诗词推到巅峰。”
接着又道:“就像是东坡居士,他虽然做过很多事,有很多的成就,但他最大的成就是诗词,最好的一首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每次读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
纳兰明珠虽然没有明着说要毁约,但到了儿子该成亲的年龄,迟迟不议亲,反倒是给儿子纳了两房妾室。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采取了硬拖的方式,等着对方先提出毁约。
纳兰性德就是在这个时候与他阿玛闹僵的。虽然最终纳兰明珠让了步,仍是把卢氏娶进了门。可卢氏进门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莫要说是被婆母妯娌亲戚们看不起,就连妾室都敢不把她放在眼里。
虽然卢氏从不诉苦,但没有不透风的墙。纳兰性德对此种情况,也略有耳闻,可他一个男人对宅子里的事也不好经常插手。为此常常郁结。和康熙聊家常谈心的时候,难免.流露出一二。还曾向康熙求助过,他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帮他夫人解困。
两人谈论了大半晚上,也没谈论出来个结果。
纳兰性德是康熙唯一能称得上朋友的人,真心想帮他想出个办法来,但他说的几种办法,都被纳兰性德否定了。
比如,敲打敲打纳兰明珠,让他管管家里的事。纳兰性德说,没用。他也曾找他阿玛谈过,他阿玛说,内宅的事还是要内宅解决,自己也管不了内宅的事。
比如,给卢氏封诰命。纳兰性德说,不行。这只会让别人更笑话她。再说,她也接受不了施舍性质的封赏。
虽然纳兰性德如是说,康熙仍是寻了个理由,封卢氏为三品淑人。正如纳兰性德所言,封为命妇之后,卢氏在纳兰家的地位,并未有任何改变。
这还没找到解困的办法呢,人死了。
康熙心里充满说不出的空落和怨怒。不想看到纳兰家的人,更不想看到纳兰明珠。重又坐回原地方,沉声吩咐梁九功:“让钱太医和魏太医过去。另外再去找找胡太医。”
“哪个胡太医?”梁九功问。现在太医院只有一个小胡太医,还是专管女科。
“辞官养老那个。”康熙又道,“去向王掞传朕的口谕,让他拟一份追封卢氏为一品夫人的圣旨。待会儿朕就回乾清宫。”
“喳”
梁九功应声退下。
关于卢氏这件事,康熙原来一直持两种态度。
一种是,他觉得纳兰明珠先前的做法也没错,自古婚姻讲求门当户对。两家人差不多的身份地位,同样在朝为官,这样以来,两家人也能够相互扶持,相互照应。
再就是两个人的家境地位在差不多的高度,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才少。
另一种态度是,他觉得纳兰若容的坚持是对的。为人之道当以信为本,既是小时候订了亲,就应该信守承诺娶人家。何况纳兰若容和卢氏情投意合。
这世间,是不缺女子,但缺少情投意合之人。如若这个情投意合的,又是枕边人,那将是一件再美不过的事了。
这两种态度放在若容和卢氏身上,明显是不能共存。康熙曾思考过,有没有一个办法,把这种矛盾彻底解决掉。一时没想出来,就丢在一边了。
毕竟需要他思考的事情多。需要他费心的事,随便提出来一件,与卢氏相比,都能把卢氏的事比得渺小,微不足道。
可话又说回来,怎么能这样相比呢?
容若是他的朋友。朋友的事,小事也是大事,更何况是朋友的大事。
康熙长叹了口气。
早知道有今日,他说什么都会把手边的事暂且放放,好好和容若商谈出来一条行得通的路来。唉,现在是说什么都晚了。
感叹完了别人,康熙又十分庆幸,他的贵妃身世很好,人也能干懂事。他们之间,就不存在这些门第的问题,他也不用整日操贵妃的心。
她一个人在后宫里,也能过得很好。
不但自己过的很好,还能帮他照顾着太后太妃们、嫔妃们和孩子们……
对面的人,勾头盘坐着,两只手搭在膝盖上。整个人都散发着沉重的沮丧和忧郁。像只垂头丧气的公鸡,又像是一棵霜打的茄子。
康熙的这种状态,让佟宝珠觉得十分的陌生。
她竭力想了想那些宽慰人的段子,缓声道:“从前有一位书生,他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终于盼到可以成亲的年龄,未婚妻却与别人成亲了。
从此书生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眼看着命不保矣,一个过路的僧人化缘到他家。给他看了一面镜子。镜子中,路边躺着一名没穿衣服的女尸。
有人看一眼,面无表情地走了;有人摇摇头走了;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她盖上,走了;有个人挖了个坑把她埋了。
镜子里的画面又一转。书生看到,和未婚妻成亲的人正是埋女尸的人。
僧人说:女尸是你未婚妻的前世。前世你借给了她一件衣服,这一世她与你相恋,来还你上一世的恩情。你们的缘分已尽。她最终要报答的是,前世埋她的人……”
康熙抬起头,满眼疑问地望着神色庄重的佟宝珠。
佟宝珠抿了抿嘴唇,“皇上也知道,佛家讲因果。凡有果必有因。或许前世里卢氏欠容若大人恩情,这一世她来报恩了。与容若大人相恋,并把容若大人的诗词推到巅峰。”
接着又道:“就像是东坡居士,他虽然做过很多事,有很多的成就,但他最大的成就是诗词,最好的一首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每次读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