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恐怖 > [网王]如何成为名侦探

第15页

    “毛利老师,请问我的笔记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毛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破案的·小五郎,咳了两声,说:“不愧是我的徒弟,第一次记录就这么完美,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遇到案件继续这样记录就可以了,不过还是要记得给我检查,免得哪次记录出现差错。”
    检查是假,毛利小五郎想知道自己是如何破案的才是真。他向人家吹牛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案件,自己早就想增加素材了,奈何自己破的案反倒要问其他人情况实在是太奇怪了,有失名侦探的面子。这不,心心念念了好久的机会终于送上门了,毛利小五郎才不会错过。
    安室透说:“可以容许我看一下日夏小姐的笔记吗,我虽然也有记录学习,但总觉得自己的记录条理性不够。”
    柯南在这件事上跟安室透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在毛利小五郎将笔记本递还回去时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蛋糕没有引起大家的兴趣,笔记反而做到了。
    学生时代常常将自己笔记借给社团在及格线下部员的弥生很习惯这类事,她只是提前为经验丰富的两个人打了预防针:“我的记录可能有些夸大其词的地方,还请你们不要介意。”
    “能得到这个学习的机会我感激还来不及。”安室透客气地回话。
    字迹工整,现场情况详细,甚至于没有去过案发现场都能单单凭借文字描述在脑海中模拟出案发地的情况。侦查时的举动和心理历程也很符合一个聪明的初学者的表现——如果聪明的她不是刻意通过文字误导其他人。
    翻到最后的“毛利先生破案过程”部分,安室透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夸大其词。
    虽然线索都被记录下来,但占据纸张的大部分,都是在“不着痕迹”地吹捧毛利小五郎。
    这让打了四份工的安室透再一次感受到了竞争压力。
    看来他必须精进一下彩虹屁功底了,不然在日夏弥生不遗余力的渗透下,早晚有一天他这个徒弟将成为明日黄花。
    作者有话要说:
    弥生:学会了吗
    安室透:学废了
    第11章 名侦探第十一步
    冬日,黑夜渐长。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相较昨日,路上的积雪一点都不见少。
    分别前,毛利小五郎嘱托弥生一定要记得将今日的案件好好记录。
    没错,他们又撞见了命案。在一家餐厅吃晚餐的过程中,旁边一桌的客人中毒身亡。当然,现在案件已经被毛利小五郎顺利解决了。如往常一样,解决者毛利小五郎一点都没有自己破案的印象。好在,现在有一个能将他伟大事迹完美记录下来的弥生。
    弥生笑着向毛利小五郎保证,冲他们挥了挥手,跟安室透一起走了。
    理由简单至极,他们都要去电车站,没道理不结伴而行。
    至于安室透为什么没将自己的车开出来,据他说是昨天回家的路上出了一些意外,车子现在还在修理厂维修。
    并排着走在一起,为了不让气氛尴尬,弥生率先找了话题,“我听刚才的警察先生说,毛利老师碰见案件的频率很高。安室先生跟着毛利老师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不知道安室先生所知道的毛利老师最多一天解决了多少起案件?”
    “最多的一天啊,”安室透仔细在脑海回忆了一会儿,确定自己没数错后,才给了弥生一个准确的数字,“一天解决了五个案件。”
    虽说弥生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比一日三餐还有多两个数字的五,还是一时震惊得被说不出任何话语。
    怪不得目暮警官这两次在现场看到毛利先生眼神中都透着九分谴责一分无奈。
    安室透很能理解弥生的心态,毕竟他还亲眼见证了这五起案件,知道这些案件无缝衔接得有多么的精妙。
    “因为毛利先生是很容易被案件吸引过去的体质吧。”安室透说。
    除了安室透说的原因,也没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释在毛利小五郎身边发生的这么多起案件的原因。
    一天记录五起案件,万一出现差错……
    包里的笔记本顿时变得烫手。
    “希望毛利先生以后每天少被案件吸引……”弥生迟疑了一下,变更了自己的愿望,“还是世界完全和平下来吧。”
    光是东京,最近的案件发生数量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这才是毛利小五郎频繁撞见案件的根源所在。
    安室透开玩笑道:“不过那样的的话,侦探似乎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吧。”
    “这样不是很好吗。”
    如果光结合安室透和弥生的这两句对话,还以为弥生对侦探这一职业有不满,巴不得它能消失。
    弥生轻快地向前走着,“侦探可是最希望阻止案件发生的职业之一啊。”
    理想主义者。
    靠职业去判断一个人的思想,极其不科学。
    世界上有像毛利小五郎那样的侦探,也有为了名气自己制造出事件的侦探。
    黑衣组织里有琴酒那样忠心耿耿为组织办事的人,也有安室透这样一心一意摧毁组织的卧底。
    想到最近组织的消息,安室透脚上的动作慢了一拍,踩入了弥生被光线拉长的影子里。
    弥生仿佛感受到了一般,以右脚脚跟为支撑,向后一转。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