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朱由检在上面看着下面这些考生调色盘的脸色,觉得自己果然萌萌哒,能为难住这些弄懂四书五经的人是件倍爽的事情。
雨化田在卫所中想着早上看到一眼的殿试题目,也露出了一个笑容,希望考生们能招架住朱由检的恶趣味。
☆、第九十七章 (二更)
底下的考生们就算对于这个题目有满腹的抱怨,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卷了。
明朝的发展到了这个时候,对于沿海的关注真心不多。成祖当年的郑和下西洋已经是前尘如烟,后来的倭.寇侵边还有海禁政策让大海隔开了大明与外界的交流。
当然如果谈到大明对于大海的看法,不能从朱棣开始算起,而是要追根溯源到朱元璋身上才行。这位对于商贸的态度真的是不好,他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也试图牢牢束缚住整个大明可能发生的变动,在最初的皇室训诫中,朱元璋就定下话来,‘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按照朱元璋的话,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因为明朝建立之初其他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来围困大明,并且有太多的倭寇骚扰沿海,所以那个时候朱元璋绝对不喜欢与大海打交道。他也认为那些大海之外的国家,本就是弹丸小国也是番邦之地,根本没有什么良田沃土,对大明既没有大的威胁,也没有大的帮助,所以不要与他们来往,特别是民间私人是绝对不让做海上生意的。
即便是有贸易,也只是朝贡贸易,就算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为了自由通商。
然而,大势所趋不是一个人阻挡了的,特别当那些也是利益所趋的时候。16世纪日本发现了银矿,大明的流通货币正是白银,于是商人想把它运进来,但是海禁的这道坎拦住了他们,于是他们只能开始非法走私。
朝廷当然要管制,在这样的争斗中,沿海的氏族开始想办法武装起来,又正好恰逢日本的割据将军们都想要扩充人手,于是大明沿海的氏族发展成了海盗,顺理成章地与日本联手了,也就有了倭寇侵边。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直到1567年,隆庆皇帝登基后才开放了海禁,虽然只是一个小港口,但是隆庆开关打破了民间不能私人海上贸易的藩篱,事实也证明了这样一道小口子,却收获了许多的真金白银。
可以说直到1630年,朱由检对着这群不知海事的考生时,在没有商税的明朝,就靠着那些田赋入国库,还要养着宗室又是接连的打仗,如果没有这一百年来海上利润给明朝的财政帮了一个大忙,要不早就入不敷出了。
可惜好景不长,就算有了一道小口子被打开了,朝廷在海上的力量越来越弱,并且当年的开放政策中严格禁止了与日本通商,理由自然是因为那里是海盗与倭寇的大本营,怎么可以与那里做生意。于是就要在大明之外的地方找一个中转地,自然就是台湾。
同时这个时候,欧洲人来到了大明的沿海,于是在走私与中转地之后,他们有了第三个选择,就是让欧洲人做中转点,来到这里的葡萄牙人也很快找到了立足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看出来在台湾一带的海盗,与欧洲来的葡萄人、荷兰人之间,不是合作伙伴而更多是竞争的关系。
然而就算民间斗成了一锅粥,朝廷自己在海上的力量却每况愈下,同时他们的眼中始终没有纠正那个理念,海上贸易或者是商贸都似乎是歪门邪道,不值得用心对待。对于这样的现状,朱由检不去多想背后究竟是朝臣眼光所限,还是几任的君王无道,或者还有那藏在深处聪明人之间的心照不宣。因为这个东西赚钱,所以不让皇上接触到,反而要闷声不肯的大发财。这些都不重要,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理由,现实是朝廷可战的海军几乎是零。
就在一个月前,荷兰人趁着大明沿海的海盗内讧突袭了厦门,可是更加搞笑的是就在几天前朱由检接到了要封赏荷兰人的奏章,理由是荷兰人帮忙平息了李魁奇这位海盗的势力。
对于现在厦门与台湾一带的几支海盗势力,你说他们是土匪也不尽然,但是你说他们与朝廷是一条心的,那也不可能。势力最大的郑芝龙在朱由检登基的第二年就归顺了朝廷,但是那种归顺只是名义上的。
说起这些海盗的事情简直是一团乱麻,从里面勉强理出一个头绪来,只能归结成为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奔向利益的人。郑芝龙许是怀揣过劫富济贫的理念,从几艘破船走到一个横行台湾海峡的海盗头子,他下令不许伤害百姓,更是严格规范了自己的手下,福建一带就有上万因为饥荒的百姓投奔于他。
而当荷兰来到大明沿海,希望可以从中获利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后,与郑芝龙当然也对上过。朝廷也拉拢荷兰,企图对抗郑芝龙,不过明显郑芝龙更技高一筹突袭了厦门。三年前朱由检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郑芝龙,朝廷也是采取了招安的方法,这之后郑芝龙就是朝廷的官员,可以招兵买马,授权他平定台湾海峡之事。
海峡上当然不只他一个海盗,郑芝龙归顺了朝廷,他手下曾经的指挥官李魁奇又被一群海盗推选为新的掌舵人,也是这次朝廷又联合了荷兰人击溃的人。可是李魁奇之所以会这么快被击败,也是因为海盗内讧,刘斌与他反目了,当李魁奇被抓,刘斌又做了海盗头子,开始与郑芝龙对着干了。
--
雨化田在卫所中想着早上看到一眼的殿试题目,也露出了一个笑容,希望考生们能招架住朱由检的恶趣味。
☆、第九十七章 (二更)
底下的考生们就算对于这个题目有满腹的抱怨,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卷了。
明朝的发展到了这个时候,对于沿海的关注真心不多。成祖当年的郑和下西洋已经是前尘如烟,后来的倭.寇侵边还有海禁政策让大海隔开了大明与外界的交流。
当然如果谈到大明对于大海的看法,不能从朱棣开始算起,而是要追根溯源到朱元璋身上才行。这位对于商贸的态度真的是不好,他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也试图牢牢束缚住整个大明可能发生的变动,在最初的皇室训诫中,朱元璋就定下话来,‘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按照朱元璋的话,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因为明朝建立之初其他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来围困大明,并且有太多的倭寇骚扰沿海,所以那个时候朱元璋绝对不喜欢与大海打交道。他也认为那些大海之外的国家,本就是弹丸小国也是番邦之地,根本没有什么良田沃土,对大明既没有大的威胁,也没有大的帮助,所以不要与他们来往,特别是民间私人是绝对不让做海上生意的。
即便是有贸易,也只是朝贡贸易,就算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为了自由通商。
然而,大势所趋不是一个人阻挡了的,特别当那些也是利益所趋的时候。16世纪日本发现了银矿,大明的流通货币正是白银,于是商人想把它运进来,但是海禁的这道坎拦住了他们,于是他们只能开始非法走私。
朝廷当然要管制,在这样的争斗中,沿海的氏族开始想办法武装起来,又正好恰逢日本的割据将军们都想要扩充人手,于是大明沿海的氏族发展成了海盗,顺理成章地与日本联手了,也就有了倭寇侵边。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直到1567年,隆庆皇帝登基后才开放了海禁,虽然只是一个小港口,但是隆庆开关打破了民间不能私人海上贸易的藩篱,事实也证明了这样一道小口子,却收获了许多的真金白银。
可以说直到1630年,朱由检对着这群不知海事的考生时,在没有商税的明朝,就靠着那些田赋入国库,还要养着宗室又是接连的打仗,如果没有这一百年来海上利润给明朝的财政帮了一个大忙,要不早就入不敷出了。
可惜好景不长,就算有了一道小口子被打开了,朝廷在海上的力量越来越弱,并且当年的开放政策中严格禁止了与日本通商,理由自然是因为那里是海盗与倭寇的大本营,怎么可以与那里做生意。于是就要在大明之外的地方找一个中转地,自然就是台湾。
同时这个时候,欧洲人来到了大明的沿海,于是在走私与中转地之后,他们有了第三个选择,就是让欧洲人做中转点,来到这里的葡萄牙人也很快找到了立足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看出来在台湾一带的海盗,与欧洲来的葡萄人、荷兰人之间,不是合作伙伴而更多是竞争的关系。
然而就算民间斗成了一锅粥,朝廷自己在海上的力量却每况愈下,同时他们的眼中始终没有纠正那个理念,海上贸易或者是商贸都似乎是歪门邪道,不值得用心对待。对于这样的现状,朱由检不去多想背后究竟是朝臣眼光所限,还是几任的君王无道,或者还有那藏在深处聪明人之间的心照不宣。因为这个东西赚钱,所以不让皇上接触到,反而要闷声不肯的大发财。这些都不重要,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理由,现实是朝廷可战的海军几乎是零。
就在一个月前,荷兰人趁着大明沿海的海盗内讧突袭了厦门,可是更加搞笑的是就在几天前朱由检接到了要封赏荷兰人的奏章,理由是荷兰人帮忙平息了李魁奇这位海盗的势力。
对于现在厦门与台湾一带的几支海盗势力,你说他们是土匪也不尽然,但是你说他们与朝廷是一条心的,那也不可能。势力最大的郑芝龙在朱由检登基的第二年就归顺了朝廷,但是那种归顺只是名义上的。
说起这些海盗的事情简直是一团乱麻,从里面勉强理出一个头绪来,只能归结成为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奔向利益的人。郑芝龙许是怀揣过劫富济贫的理念,从几艘破船走到一个横行台湾海峡的海盗头子,他下令不许伤害百姓,更是严格规范了自己的手下,福建一带就有上万因为饥荒的百姓投奔于他。
而当荷兰来到大明沿海,希望可以从中获利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后,与郑芝龙当然也对上过。朝廷也拉拢荷兰,企图对抗郑芝龙,不过明显郑芝龙更技高一筹突袭了厦门。三年前朱由检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郑芝龙,朝廷也是采取了招安的方法,这之后郑芝龙就是朝廷的官员,可以招兵买马,授权他平定台湾海峡之事。
海峡上当然不只他一个海盗,郑芝龙归顺了朝廷,他手下曾经的指挥官李魁奇又被一群海盗推选为新的掌舵人,也是这次朝廷又联合了荷兰人击溃的人。可是李魁奇之所以会这么快被击败,也是因为海盗内讧,刘斌与他反目了,当李魁奇被抓,刘斌又做了海盗头子,开始与郑芝龙对着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