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小浪屿拉锯战(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小浪屿上的局势一时间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哪怕是郑经拥有着全面压倒性的优势,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们是明军,是官军,必须对百姓们的生命负责。
而倭寇们显然就没有了这层顾忌。
相反,他们因为手中攥着这些百姓的性命,可以肆无忌惮的挑衅明军。
他们利用这种方式激怒明军,企图让明军失去理智。
因为一旦明军失去了理智,战斗力上就会打折扣,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这些对于倭寇来说都是红利,都是乐于看到的。
作为明军阵中最稳定的一环,火铳手的地位是很高的。
无论如何郑经不会让火铳手冲在最前。
在前面探路的肯定是刀盾手。
说白了这就是当初铁人军发展的产物。
铁人军固然好,但是太贵了,哪怕郑成功极盛之时也只能养得起几百人。
之后郑经对铁人军进行改良,集合戚家军的刀盾手的优点,弄出了一个全新的兵种。
这个兵种兼具铁人军和戚家军的优点,即不笨重也不昂贵,相反不仅是防御力还是进攻性都是一绝。
由他们在前面探路,是在合适不过了。
不过倭寇的铁炮(一种火铳)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有些竟让能够穿透刀盾手的盾牌。
明军逐渐开始出现了伤亡。
郑经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他不是一个冷血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他不想要看着百姓们惨死,又何尝想要看到自己麾下的将士惨死?
但是有些责任是需要抗在肩上的,由不得他们退缩。
“擂鼓助威!”
郑经亲自拿起鼓槌开始击鼓,希望借此能够激励士气。
这种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泄气的,只要明军强势压倒敌军,就能占据战场上的主动。
...
...
“老大,这些明贼真的是阴魂不散啊。”
织田庚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十分尴尬的说道。
“再这么下去我们的弹药可要消耗的差不多了。”
倭寇们确实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形,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弹药也是有限的。
他们这些日子来劫掠的商船不少,从中得到了一部分补给。但是商船能有多少弹药,这么大规模的消耗下确实不够用了。
“该死!那也不能退。弹药用完了就改用弓箭,这还用我教你吗?”
井上一郎狠狠的瞪了一眼织田庚,怒不可遏的骂道。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拼命的时候,就是弓箭射完了,拿起刀给老子砍。老子可不想脑袋被人砍下挂在城楼上示众。”
“嗨!”
织田庚见惹怒了井上一郎,连忙点头赔罪。
事实上倭寇们的箭术都很不错,在火器时代带来之前,倭国的武士们就是靠着这个本领互相攻讦的。
如今来到大明沿海后,倭寇们的这一传统手艺并没有拉下,此刻危难时机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在井上一郎的命令下,倭寇们已经将弓弩和箭篓提前准备好,只要火药和弹药用完,立即就可以使用弓箭实现无缝连接。
井上一郎虽然面上不说,但其实内心已经十分惊慌了。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抵挡多久。
明军的人数优势太大了,哪怕用车轮战的战术,一波波的碾压过去也不是他们可以支撑的了的。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粮食问题。
明军即便围而不攻,把他们困在山上就足够倭寇们喝一壶的了。
缺乏粮食,缺乏淡水,用不了几天倭寇们就会丧失战斗力。
一想到这里,井上一郎就觉得一股钻心的疼痛。
“真是该死!”
...
...
明军的刀盾手在向山上探路的过程中发现了十分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倭寇的火药似乎用尽了。
他们竟然改为射箭了。
这简直是天大的喜事啊。
如果说火铳的弹药还能够穿透他们的盾牌,弓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虽然说弓箭可以通过攒射调整角度,但这样一来力道也会下降不少。
盾牌基本上可以覆盖他们周身八九成,最不济也能够护住要害部位。
倭寇们也不过如此啊。
这个发现让刀盾手变得更加亢奋起来。
他们向上突击的速度也更快了。
刀盾手两两一组,这样彼此之间可以形成照应。
哪怕明军一方遭到突袭,另一方的士兵也可以及时形成补位。
在他们看来倭寇已经是黔驴技穷了。
“杀倭寇,杀倭寇!”
倭寇面对如此强力的突进,已经疲态尽显。
他们只能勉强搬出一些山上的石块砸下去以延缓明军的推进速度。
不得不说这一招的效果确实很不错。
巨大的石块从山上滚落,所经过之处皆是一阵惨呼。
明军的盾牌可以挡得住弓箭,但是万万阻挡不住落石的。
不少士兵们直接被滚石带到了山下,碾压成了一片肉泥。
骨头碎裂的嚓嚓声让人毛骨悚然,便是再坚毅的汉子也禁不住同伴惨死在眼前的这种冲击。
而且相较于攻城战,攻山战中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因为你不知道石块会从什么方向砸下来,你也不知道砸下来的石块有多少有多大。
而对于倭寇来说,这就要简单的多了。
因为山上本来就石头很多,可以说随手一扒拉就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们发现这个法子比火铳和弓箭更为有效后,纷纷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开始搬运石块砸明军了。
这个举动极大的改变了战场上的局势。
哪怕是钢筋铁打的人也禁不住落石的砸击。
他不仅可以摧毁肉体,还可以摧毁心灵。
明军第一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郑经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他十分清楚如果气势这一块被倭寇压制了,短时间内就无法登上山头。
多一分时间,山上的百姓就多一分危险。
郑经拿出他的单筒望远镜,想要看一看能否看出些端倪破绽来。
他仔细运镜,看了良久却是没有看到些什么。
山上的树林太密了,根本看不到隐藏其中的倭寇。
这些杀千刀的贼人,太会躲避了。
...
...
哪怕是郑经拥有着全面压倒性的优势,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们是明军,是官军,必须对百姓们的生命负责。
而倭寇们显然就没有了这层顾忌。
相反,他们因为手中攥着这些百姓的性命,可以肆无忌惮的挑衅明军。
他们利用这种方式激怒明军,企图让明军失去理智。
因为一旦明军失去了理智,战斗力上就会打折扣,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这些对于倭寇来说都是红利,都是乐于看到的。
作为明军阵中最稳定的一环,火铳手的地位是很高的。
无论如何郑经不会让火铳手冲在最前。
在前面探路的肯定是刀盾手。
说白了这就是当初铁人军发展的产物。
铁人军固然好,但是太贵了,哪怕郑成功极盛之时也只能养得起几百人。
之后郑经对铁人军进行改良,集合戚家军的刀盾手的优点,弄出了一个全新的兵种。
这个兵种兼具铁人军和戚家军的优点,即不笨重也不昂贵,相反不仅是防御力还是进攻性都是一绝。
由他们在前面探路,是在合适不过了。
不过倭寇的铁炮(一种火铳)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有些竟让能够穿透刀盾手的盾牌。
明军逐渐开始出现了伤亡。
郑经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他不是一个冷血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他不想要看着百姓们惨死,又何尝想要看到自己麾下的将士惨死?
但是有些责任是需要抗在肩上的,由不得他们退缩。
“擂鼓助威!”
郑经亲自拿起鼓槌开始击鼓,希望借此能够激励士气。
这种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泄气的,只要明军强势压倒敌军,就能占据战场上的主动。
...
...
“老大,这些明贼真的是阴魂不散啊。”
织田庚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十分尴尬的说道。
“再这么下去我们的弹药可要消耗的差不多了。”
倭寇们确实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形,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弹药也是有限的。
他们这些日子来劫掠的商船不少,从中得到了一部分补给。但是商船能有多少弹药,这么大规模的消耗下确实不够用了。
“该死!那也不能退。弹药用完了就改用弓箭,这还用我教你吗?”
井上一郎狠狠的瞪了一眼织田庚,怒不可遏的骂道。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拼命的时候,就是弓箭射完了,拿起刀给老子砍。老子可不想脑袋被人砍下挂在城楼上示众。”
“嗨!”
织田庚见惹怒了井上一郎,连忙点头赔罪。
事实上倭寇们的箭术都很不错,在火器时代带来之前,倭国的武士们就是靠着这个本领互相攻讦的。
如今来到大明沿海后,倭寇们的这一传统手艺并没有拉下,此刻危难时机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在井上一郎的命令下,倭寇们已经将弓弩和箭篓提前准备好,只要火药和弹药用完,立即就可以使用弓箭实现无缝连接。
井上一郎虽然面上不说,但其实内心已经十分惊慌了。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抵挡多久。
明军的人数优势太大了,哪怕用车轮战的战术,一波波的碾压过去也不是他们可以支撑的了的。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粮食问题。
明军即便围而不攻,把他们困在山上就足够倭寇们喝一壶的了。
缺乏粮食,缺乏淡水,用不了几天倭寇们就会丧失战斗力。
一想到这里,井上一郎就觉得一股钻心的疼痛。
“真是该死!”
...
...
明军的刀盾手在向山上探路的过程中发现了十分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倭寇的火药似乎用尽了。
他们竟然改为射箭了。
这简直是天大的喜事啊。
如果说火铳的弹药还能够穿透他们的盾牌,弓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虽然说弓箭可以通过攒射调整角度,但这样一来力道也会下降不少。
盾牌基本上可以覆盖他们周身八九成,最不济也能够护住要害部位。
倭寇们也不过如此啊。
这个发现让刀盾手变得更加亢奋起来。
他们向上突击的速度也更快了。
刀盾手两两一组,这样彼此之间可以形成照应。
哪怕明军一方遭到突袭,另一方的士兵也可以及时形成补位。
在他们看来倭寇已经是黔驴技穷了。
“杀倭寇,杀倭寇!”
倭寇面对如此强力的突进,已经疲态尽显。
他们只能勉强搬出一些山上的石块砸下去以延缓明军的推进速度。
不得不说这一招的效果确实很不错。
巨大的石块从山上滚落,所经过之处皆是一阵惨呼。
明军的盾牌可以挡得住弓箭,但是万万阻挡不住落石的。
不少士兵们直接被滚石带到了山下,碾压成了一片肉泥。
骨头碎裂的嚓嚓声让人毛骨悚然,便是再坚毅的汉子也禁不住同伴惨死在眼前的这种冲击。
而且相较于攻城战,攻山战中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因为你不知道石块会从什么方向砸下来,你也不知道砸下来的石块有多少有多大。
而对于倭寇来说,这就要简单的多了。
因为山上本来就石头很多,可以说随手一扒拉就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们发现这个法子比火铳和弓箭更为有效后,纷纷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开始搬运石块砸明军了。
这个举动极大的改变了战场上的局势。
哪怕是钢筋铁打的人也禁不住落石的砸击。
他不仅可以摧毁肉体,还可以摧毁心灵。
明军第一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郑经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他十分清楚如果气势这一块被倭寇压制了,短时间内就无法登上山头。
多一分时间,山上的百姓就多一分危险。
郑经拿出他的单筒望远镜,想要看一看能否看出些端倪破绽来。
他仔细运镜,看了良久却是没有看到些什么。
山上的树林太密了,根本看不到隐藏其中的倭寇。
这些杀千刀的贼人,太会躲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