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天子抵京(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大明永历十五年九月十三正午,大明天子乘坐的龙船抵达了通州码头。
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圣天子从大运河乘船行了半个月这才抵达京师。
忠王郑成功携世子郑经、总兵何守义、甘辉等文臣武将恭迎圣驾。
对大明来说,对永历朝廷来说这都是历史性的一刻,值得被铭记。
朱由榔更是心情激动,若不是顾念着天子威仪,他真的有可能庆祝一番。
但他很清楚以他现在的身份,必须做到威严如神佛,岿然不动。
他清晰的记得永历十二年的那个腊月,北风吹得人脊背发寒,朔风就像冰刀子一样在人的脸上刮。
刚刚抵达这个时代的朱由榔心情一度绝望,因为他也不知道能够在这个时代活到什么时候。
可靠着坚持靠着拼搏,靠着一干忠臣义士的舍生忘死,朱由榔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明不仅光复了江南,还光复了整个北地,光复了京畿!
若是放在以前,这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朱由榔却真真切切的做到了,这不是幻想而是事实!
当他的车架步入京师的城门时,他能够看到道路两侧围观的百姓。
京师的百姓们并没有感到惊恐,而是争相要看一看天子长什么样子。
很显然,郑成功把京师的秩序维持的很不错,百姓们并不惧怕明军。
这一点,朱由榔很满意。
朱由榔坐在马车上,掀开车帘朝道路两侧的百姓们招手。
这些都是大明的臣民,都是他朱由榔的子民啊。
就在大半个月前他们还在胡虏的统治下苟延残喘,但现在朱由榔可以张开双臂享受他们的欢呼。
“皇帝陛下万岁!”
“皇帝陛下英明神武!”
“大明万岁!”
不需要人事先组织,不需要一遍遍的排练,朱由榔能够看出这些百姓们都是真心的。
百姓们的心中有一杆秤,谁对他们好他们心中有数。
朱由榔甚至觉得维持秩序的军队没有必要,这样等于分割开了百姓和朱由榔。
但他也知道军队的将士们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
毕竟对于明军来说,大明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大明能有今天可谓殊为不易。天子的安全自然不能出现一丁点的问题。
由于围观的百姓实在太多,天子的车驾速度也变慢了许多。
但朱由榔并没有催促,他十分享受这种身处百姓之中的感觉。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天子车驾才进入皇城。
朱由榔环视着这巍峨的皇城城墙以及不远处的紫禁城,心情可谓百感交集。
与南京紫禁城相比,北边的这座紫禁城不算是大的,但代表的意义非同寻常。
因为大明除了太祖皇帝和建文帝,历代正统帝王都在此定都。
朱由榔能够光复京师,能够来到皇城也说明大明气数未尽,天命仍然在大明这边。
这在封建时代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正统性有了民心就能号令天下。
诚然朱由榔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属于根正苗红的类型,但他也很看重这方面。
如今京师缺乏的应该是一套文武班底。
尤其是文官,应该是十分缺乏的。
虽然朱由榔从南京带来了一套班子,但也只有几十人,要想在短期内填补这个空缺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朱由榔大致已经听说了清军提前跑路出关回到辽东经营的事情,他也不急着命人出关追击。
一来是明军全面北伐了大半年,已经是疲惫不堪。之前将士们一直是靠着一口气吊着,如今光复了京畿,这口气自然也就泄掉了。
疲惫感肯定会猛然之间涌上身来,不让将士们休息是不可能的。
二来天气已经转凉,气候也是入秋。
如今辽东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朱由榔可没有把握在入冬之前能够犁庭扫穴,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赌呢?
大明本就是盛世,不能给对手机会啊。
朱由榔可不想看到又一场萨尔浒惨败上演了。
还是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来的好。
休息个一个冬天,等到来年开春大军体力得到了恢复,春耕之后再出山海关进攻辽东,最快不出半年应该就能把辽东拿下。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这样朱由榔也算是在五年之内平定了东虏。
袁崇焕当年夸下海口五年平辽最终没能做到,但朱由榔却能做到,不知算不算是一种讽刺。
当然,朱由榔也很清楚大明能有今天离不开将士们的浴血奋战。
所以他迁都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赏群臣。
他准备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凌烟阁,在凌烟阁上命画师绘制二十四功臣像。
这些国之栋梁值得永世纪念,也让子孙后代们瞻仰他们祖先的容光。
郑成功、郑经、李定国、白文选、冯双礼、艾继业、李来亨、刘体纯、刘兴明、袁宗第、郝摇旗、贺珍、甘辉、何守义、于七、王二麻子、赵旭、李石头、王贺年...
一个个名字数过来朱由榔发现立下大功的将士们实在是太多了,或许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得好好挑选一番。
至于普通士兵们当然也得论功奖赏。
死去的将士则按照标准给予家眷抚恤。
他们为大明流了血,这血不能白流。
朱由榔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创立了皇明军校。这样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大明帝国培养将领。
而且这些将领肯定是效忠于天子的,不用担心忠诚的问题。
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后大明的军事实力会有更大的提升,进军西域,下南洋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想到这里朱由榔便觉得热血沸腾。
他这代人没法完成这些壮举也不要紧,他还有儿子。
朱慈煊是朱由榔一手培养的,论能力绝对不会差。
虽然可能达不到朱由榔的高度,但继承朱由榔的衣钵把大明引向昌盛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经济、科技、文化自然要齐头并进。
朱由榔希望大明发展成一个强大多元化的大帝国,而不是瘸腿王朝。
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王朝走向末路。
朱由榔千辛万苦才把大明引向了正轨,自然不希望他的大明留有遗憾。
...
...
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圣天子从大运河乘船行了半个月这才抵达京师。
忠王郑成功携世子郑经、总兵何守义、甘辉等文臣武将恭迎圣驾。
对大明来说,对永历朝廷来说这都是历史性的一刻,值得被铭记。
朱由榔更是心情激动,若不是顾念着天子威仪,他真的有可能庆祝一番。
但他很清楚以他现在的身份,必须做到威严如神佛,岿然不动。
他清晰的记得永历十二年的那个腊月,北风吹得人脊背发寒,朔风就像冰刀子一样在人的脸上刮。
刚刚抵达这个时代的朱由榔心情一度绝望,因为他也不知道能够在这个时代活到什么时候。
可靠着坚持靠着拼搏,靠着一干忠臣义士的舍生忘死,朱由榔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明不仅光复了江南,还光复了整个北地,光复了京畿!
若是放在以前,这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朱由榔却真真切切的做到了,这不是幻想而是事实!
当他的车架步入京师的城门时,他能够看到道路两侧围观的百姓。
京师的百姓们并没有感到惊恐,而是争相要看一看天子长什么样子。
很显然,郑成功把京师的秩序维持的很不错,百姓们并不惧怕明军。
这一点,朱由榔很满意。
朱由榔坐在马车上,掀开车帘朝道路两侧的百姓们招手。
这些都是大明的臣民,都是他朱由榔的子民啊。
就在大半个月前他们还在胡虏的统治下苟延残喘,但现在朱由榔可以张开双臂享受他们的欢呼。
“皇帝陛下万岁!”
“皇帝陛下英明神武!”
“大明万岁!”
不需要人事先组织,不需要一遍遍的排练,朱由榔能够看出这些百姓们都是真心的。
百姓们的心中有一杆秤,谁对他们好他们心中有数。
朱由榔甚至觉得维持秩序的军队没有必要,这样等于分割开了百姓和朱由榔。
但他也知道军队的将士们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
毕竟对于明军来说,大明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大明能有今天可谓殊为不易。天子的安全自然不能出现一丁点的问题。
由于围观的百姓实在太多,天子的车驾速度也变慢了许多。
但朱由榔并没有催促,他十分享受这种身处百姓之中的感觉。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天子车驾才进入皇城。
朱由榔环视着这巍峨的皇城城墙以及不远处的紫禁城,心情可谓百感交集。
与南京紫禁城相比,北边的这座紫禁城不算是大的,但代表的意义非同寻常。
因为大明除了太祖皇帝和建文帝,历代正统帝王都在此定都。
朱由榔能够光复京师,能够来到皇城也说明大明气数未尽,天命仍然在大明这边。
这在封建时代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正统性有了民心就能号令天下。
诚然朱由榔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属于根正苗红的类型,但他也很看重这方面。
如今京师缺乏的应该是一套文武班底。
尤其是文官,应该是十分缺乏的。
虽然朱由榔从南京带来了一套班子,但也只有几十人,要想在短期内填补这个空缺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朱由榔大致已经听说了清军提前跑路出关回到辽东经营的事情,他也不急着命人出关追击。
一来是明军全面北伐了大半年,已经是疲惫不堪。之前将士们一直是靠着一口气吊着,如今光复了京畿,这口气自然也就泄掉了。
疲惫感肯定会猛然之间涌上身来,不让将士们休息是不可能的。
二来天气已经转凉,气候也是入秋。
如今辽东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朱由榔可没有把握在入冬之前能够犁庭扫穴,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赌呢?
大明本就是盛世,不能给对手机会啊。
朱由榔可不想看到又一场萨尔浒惨败上演了。
还是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来的好。
休息个一个冬天,等到来年开春大军体力得到了恢复,春耕之后再出山海关进攻辽东,最快不出半年应该就能把辽东拿下。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这样朱由榔也算是在五年之内平定了东虏。
袁崇焕当年夸下海口五年平辽最终没能做到,但朱由榔却能做到,不知算不算是一种讽刺。
当然,朱由榔也很清楚大明能有今天离不开将士们的浴血奋战。
所以他迁都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赏群臣。
他准备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凌烟阁,在凌烟阁上命画师绘制二十四功臣像。
这些国之栋梁值得永世纪念,也让子孙后代们瞻仰他们祖先的容光。
郑成功、郑经、李定国、白文选、冯双礼、艾继业、李来亨、刘体纯、刘兴明、袁宗第、郝摇旗、贺珍、甘辉、何守义、于七、王二麻子、赵旭、李石头、王贺年...
一个个名字数过来朱由榔发现立下大功的将士们实在是太多了,或许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得好好挑选一番。
至于普通士兵们当然也得论功奖赏。
死去的将士则按照标准给予家眷抚恤。
他们为大明流了血,这血不能白流。
朱由榔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创立了皇明军校。这样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大明帝国培养将领。
而且这些将领肯定是效忠于天子的,不用担心忠诚的问题。
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后大明的军事实力会有更大的提升,进军西域,下南洋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想到这里朱由榔便觉得热血沸腾。
他这代人没法完成这些壮举也不要紧,他还有儿子。
朱慈煊是朱由榔一手培养的,论能力绝对不会差。
虽然可能达不到朱由榔的高度,但继承朱由榔的衣钵把大明引向昌盛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经济、科技、文化自然要齐头并进。
朱由榔希望大明发展成一个强大多元化的大帝国,而不是瘸腿王朝。
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王朝走向末路。
朱由榔千辛万苦才把大明引向了正轨,自然不希望他的大明留有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