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总理何在?
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225章 总理何在?
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225章 总理何在?
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225章 总理何在?
> 帝国强大至此啊!
对于众望所归的即将继任为帝国第三任期总理大臣的张康仁和欧阳赓两位人选而言,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像唐绍仪那样稳定帝国的秩序和朝代的平稳过渡,而是积极、严厉的推行法治神,推行新文化的改革,推行新经济的崛起,推行真正的光复革命,推行更坚强的新外交,推行更壮丽的新建设。
他们应当感谢唐绍仪任期内留下的平稳过渡的宝贵遗产,也当积极进取和寻求更伟大的突破。
其实还有一个人是更为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宋彪一直比较亲睐的宋教仁,但在光复党控制内阁大部分席位的基础上,无论如何也无法推出一位民主党的内阁总理候选人。
……
1920年9月中旬,金秋时节,宋彪乘坐火车返回北京,但是这一次的他没有再回中南海,皇庭中央已经在历时十年的建造中完工,中央政府每年给予内廷总署的拨款不过四百万中圆,本不够这座皇庭中央的修建,所有开支几乎都是靠商界人士和国民的募捐,以及皇产内部的拨调。
中央最初定址是在云岗一带,章炳麟特意找到了几位风水大师,最后有一位据正式定称的“中央”建议重新定址在青龙湖,宋彪后来亲自去看了地形,感觉也是建在青龙湖的东北端比较合适,以内廷的名义在周边购地2万亩,纳税修改为皇家建筑用地之后。在这一带重新建造中央。
中央的总设计师有两位,一位是俄国著名的犹太裔设计师罗森,另一位是满清御用的廷总造工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胜,其他一些国内著名的园林大师,和俄、德在华的一些著名设计师都有参与。
基本格局是西式结构的底子,包括像廷的下水道、避难所和大局的框架来自于俄国,建筑风格的搭配。建筑的布局,园林的设计,装饰的选择大体还是国内的大工匠负责。整个设计过程中和圆明园的特点很像,很多方面都参考了东正教的圣莎屋大圣堂。
考虑这两年的一些特殊情况,在云岗原有的皇建筑的基础上改修了神武皇祠。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庙,允许国民前往这个地方朝拜上香之类的,神武皇祠没有明确的宗教特征,就是最传统的家族祠堂格局,安置了皇帝和皇后的长生位,皇室也委派了一名内侍官负责管理,也算是答谢国民的祝福吧。
等皇帝真的死了,这里就真是大家前来拜祭的地方了。
中央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建筑格局也非常恢弘,有中式。也有西式,大部分还是比较典型的帝国风,所谓帝国风有很强烈的秦汉时代的特征,也保留了从殷商时期就保留下来的重檐庑殿顶结构。
民国时期很多官方建筑都有庑殿顶结构,关键在于重檐和重檐的多少。中央的主殿是皇极殿,相比太和殿,它的庑殿顶更陡,弯度更大,四檐明显飞翘,而是底下三层汉白玉基座。三层楼宇搭配三层重檐。
所以,皇极殿不仅规模更大,而且更高,气势非常恢弘,全部采用汉白玉的石柱,一定程度上参考了雅典神庙的那种古希腊建筑风格,整个雕刻的风格转变的更为写实和现代主义,题材也不仅仅是围绕龙做文章。
除了皇极殿,其他的地方整体还是和宣政园时期有比较大的相似,特别是设置上,但和中南海深处城市中央不同,中央相对处于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而且周边土地都归属皇家的建筑用地,这一带也就是禁止外人进入的。
整个房山县和大兴县合并成京都县后,本身也就是一个大园林,中央军部在房山新镇一带,一直到凤凰亭地区,北部是皇家园林和廷地区,永定河西侧到新镇就是中央内阁政府和国会所在地,一些国立的饭店都分散在四周,便于国会期间招待,以及招待记者和报道团队,大兴县从一开始就被设置为中央帝国大学、中央军事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的所在地,包括其他的一些中央研究机构,比如像中央调查总局、中央国家银行、中央外国专家局、中央社会研究院、中央政治研究局、中央科学院、中央工程院都位于这里,国家情报总局则位于永定河西岸,和中央调查总局隔河相望,中央军事情报部则位于凤凰亭,中央保密局位于青龙湖南侧,也基本证明中央保密局和皇室的关系是最为密切,而中央调查总局则不受帝国内阁政府限制。
中央机构和皇庭耗费十年之久,这才乘着帝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搬迁到京都县,彻底摆脱了北京市内城的限制,对北京市民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地价掉落了不少。
全部的中央机构全部转移过来,差不多是1.4万人,加上妻儿子女,通过三年时间逐渐搬迁过来的总人口在4万人的规模,而京都县原有的居民则大致在三年前就转移到其他县。
经过这样的大调整,京都县就显得非常的寂静,游客是不能乱来的,整个县40%的地区是不能随意通行的,道路很宽敞,但是基本没有多少人。
这里就是这个189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帝国的中央政治中心,帝国的陪都则是在西安,西安的咸宁县改称西京县,未来会逐步完善整个建设规划,在战争紧急时期,如果有迁都的必要则立刻从皇室开始转移至西京县,避免战争之中会出现混乱局面。
此时的宋彪也是第一次正式的回驾中央,而且是带着皇室一起回来,在他之前,内廷、中央政府、中央军部都已经正式的迁移过去了。
比之宣政园。中央肯定是更为奢华辉煌。
他也心安理得,他毕竟不是国家主席,不靠税收过日子,皇室有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偷的,更不是抢的,他也没有必要假惺惺的做姿态。睡衣不用补了又补,出去却还到处住殿般的专用别墅。
没必要。
中央的布局是典型的中西合璧,也是在中国园林上第一次使用了城堡这样的建筑结构。皇室正常居住办公的地方是宣政,这是非常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办公楼,建筑风格很特别。非常像四合院,但它属于楼宇式的四合院,这个就有点像白金汉的那种特征,采用单檐庑殿顶。
回到中央之后,宋彪真花了几天的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居住地和殿,也是到处游玩一番,因为这个中央的园林是很有特点的,几乎是荟萃了中国园林南北的特点,也吸收了国外园林和古典建筑的很多特点。
所以,中央从开始建设就被称之为是帝国时代的圆明园。
很漂亮。
典雅天下。金碧辉煌。
在某种程度上就象征着帝国的这一时代。
在中央适应了几天之后,宋彪就在新的办公厅里召见唐绍仪、欧阳赓、张康仁三人,为什么召见他们,因为帝国的第三届内阁就在这一时期正式的确定下来,10月之前。下一任总理就要通过国会的选举,最后在皇帝这里批准确认,12月之前,总理要提交全部的内阁大臣名单,最迟明年1月份,总理要上任。明年3月份,总理要率领全部内阁成员接受皇帝的第一次训政,以及参加皇帝主持的最高国宴。
作为稳定的民主国家,这个行程是必须非常稳定的,一个环节乱了,后面都会乱了。
宋彪在庐山的这段时间呢,欧阳赓和张康仁一直都在拉票,他们首先得冲过党内选举这一关,因为国会议员的选举已经结束了,中国光复党在中央国会的377个席位中占据284个席位,这个席位水平几乎是能修改宪法了。
宋彪其实已经出手调整,任命了大量的民主党和其他党派的国会议员,但是光复党在唐绍仪的带领下确实是干的很不错,地方支持的力量非常大,包括党派在地方选举的竞争中,水平确实也高于其他党派。
中国民主党前身在同盟会时期的影响力多大啊,现在还是靠宋彪的平衡策略才维持了32个席位,维新会下滑的水平是最快的,现在梁启超和维新进步党已经不足为奇了,下一届的文教大臣肯定不会给他,已经没有联合执政的价值,只有梁启超一个人是国会议员。
现在的问题就是光复党内部支持欧阳赓和张康仁的票数差不多,张康仁是典型的帝党中坚,经济财政工作抓的非常厉害,有目共睹,欧阳赓在外交这个方面也是大放异彩,特别是这一次的中苏战争问题,立场很漂亮。
他们和唐绍仪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出身,欧阳赓还读完了耶鲁大学的法律专业,张康仁是哥伦比亚法学院毕业,同样是法律专业。
这个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因为年纪都差不多,两个人都正好在六旬上下,帝国现在是求稳,只要总理不出大错,基本都能干满两任,两任一结束就是70岁了,谁也等不起,能不能活到70岁还是问题呢,就算活到了70岁,下面那一批积极冲上来,欧阳锡、张锳绪、杨兆麟都不是省油的灯,连宋教仁、孙逸仙、梁启超也有心问鼎宝座。
现在不拼,那还什么时候来拼。
关键是皇帝也没有表态,两个人手心手背都是,放弃谁都舍不得。
但是这个问题确实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回到中央以后,大致休息和适应了几天,宋彪这天上午就将三个人都招到自己的办公厅里,准备和他们谈一谈啊,尽量还是内部决定吧,现在的帝国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民主机制,不能因为这种过于激烈的选举搞出了内斗和分裂。
等三人都进了办公厅,鞠躬敬礼之后,宋彪让人给他们三个人赐坐。允许他们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
宋彪并没有急着说话,先看了他们几眼,不知不觉都已是年过六旬的长者,想当年刚结识之时的他们可还是风华正茂,正是人生中最为鼎盛的中年岁月。
时光悠悠然的擦肩而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自己何尝不也是在一恍惚间就成了中年大叔。
想着这番心思。宋彪不由得在心里唏嘘感慨一番,颇觉得人生真如南柯一梦般的恍惚。
就这样的思量了片刻,他才先和唐绍仪说道:“总理在过去的两届任期中干的很不错。国民满意,朕也满意,只是宪法如此。最高连任两届,最多不得超过三届,你现在不管怎么说也得离任了。”
唐绍仪道:“依法治国,臣下自当服从宪法所约,过去十年恍惚而过,思量过去,反省过去,臣下也觉得无愧于心,如今退任总理之职,心中也没有太多的遗憾了。谢过皇帝这十年间的扶持和资助,臣下感激不尽。”
宋彪很高兴他能有这番姿态,道:“你为朕治理国家,劳苦功高,朕当然是要鼎力支持你。虽然在中苏战争期间。你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多多少少也在总理这个位置上给朕出了些难题,可毕竟都是过去的事,朕也不想再提。君主立宪之国,君主和总理之间有争议也是民主之体现。各尽其职而已,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也没有必要追究相互的职责。朕是开诚布公的和你谈及此事,也是希望你能理解朕的一些想法,朕知道你现在对光复党理事长和国会议长的位置看的很重,以你的声望,确实也比较合适,朕对此没有任何的异议,但朕希望你能开一个先河,从你开始形成一个惯例,那就是总理退任之后就开始担任中央帝大的校长。教育对于中国的意义有多大,中央帝大对于帝国又有多少的分量,你我心中都很清楚。”
他说的很坦诚,现在回想中苏战争之时,唐绍仪在某些事情上的不配合,确实也令他不爽,但是总理也有自己的难处,毕竟年年打下去的政府是扛不了多久的,唐绍仪也不是想让帝国战败,而是希望帝国见好就收。
要说惩罚的意味还是有点,可也不必要表露的很明确,说不定等第三届政府没有干好,宋彪还得请唐绍仪回来救场。
唐绍仪心里也清楚这些事,中央帝大的校长能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安排。
共和国时代,大学校长就是一坨屎,芝麻大的厅局处级干部,手中无权无势,能混上来的都是学术流氓,流氓是真,学术是假。
在这个帝国时代则还是保留着那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特色,也有民国那种熟悉的味道,你能当一个大学校长,那就像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岳阳书院的山长一样,那也是很不得了的社会地位,特别是中央帝大就更不得了啦。
中央帝大建校之初,宋彪以皇帝的身份给中央帝大写了一个校训,这个校训在此时的帝国时代是非常著名的,即“立志修身治国,怀天下苍生万物”,震旦大学的校训是“荟萃天下英,开创万物新生”,所以,这两所大学培养的也是帝国最为尖端和高明的人才,而帝大的指向更强,像帝大的财经学院、政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这可以说是专门为了培养帝国第一流的政客、法官和外交家。
帝大和震旦不一样,除了历史成绩,帝大通常不是很重视学员的笔试成绩,推荐分、面试分、笔试分各占13,能够到帝大读书的学员基本都是各所公私立高中、预科之中的活跃分子,都是一些天生就对政治和社会活动很感兴趣的青年。
既然皇帝要求是形成一个惯例,不是一个总理如此,唐绍仪也不便推辞,而且这个位置应该说还是很令人羡慕的,堪称是帝国未来英的导师,只是相对于光复党理事长和国会议长的位置要差了许多吧。
唐绍仪在心里掂量了一番,还是和宋彪答复道:“臣下必当不负皇上重托,为人师长,训导国之粹,此乃臣下莫大荣耀。”
宋彪就谢道:“你能这样想,朕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你的功劳是后面的总理很难赶得上的,只要你能开这个先河,后面就都好办了。中央帝大的位置空不出来,还可以去中国科技大学和其他的大学,总理都是如此,其他内阁大臣和省长也都更容易这么安排,你们的社会资源强大。当校长最大的好处就能够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筹集经费,办教育不能光靠政府,特别是办大学。因为政府的教育经费和拨款还是要更多的倾向于义务教育,就算是公立大学,那也要尽可能的多吸收一些社会捐助。所以。朕非常希望在这件事上形成一个社会风气和惯例,退任之后的高层官员都要以积极投身办教育为己任,以此为光荣,哪怕他们是跑过去沽名钓誉的,只要能给大学拉来社会赞助和好处,咱们就得多支持。”
唐绍仪感叹一声,觉得自己命苦,但还是答道:“皇上英明神武,思及长远,功在千秋。臣下鞠躬尽瘁而憾不能效忠久远。”
现在拍马屁,晚了,宋彪原本还真是没打算让他来引导这个风潮和先河。
安排了唐绍仪的退路之后,宋彪这才和张康仁、欧阳赓说道:“下面就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了,既然是君主立宪之帝国。对于你们谁出任总理之事,朕身为君主自然不需要过问,也没有过问的必要,你们心里其实都清楚,你们两个人不管是谁上台,对朕而言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这两届内阁之中。表现真的很不错的人也未必就只有你们两位,就朕个人而言,农业大臣王永江、工业大臣郑廷襄、交通大臣袁世凯、国土资源大臣宋教仁、税务总长欧阳锡,还有文教大臣梁启超,可以说都干的很漂亮啊,只不过你们身处闪亮的舞台,所有的成绩都被大家看到了而已。王永江这几年得罪的人比较多,郑廷襄在内阁之中资历尚欠,所以在党内都没有得到太多的提名。朕要和你们说的话很简单,谁先谁后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总理的位置也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键在于彼此的职责。考虑下一届中央政府所面临的国际压力比较大,外交棘手于内政,国家领土疆域大了,和外国的争议也更多了,不尽要维护国家利益,为帝国争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还要尽可能的继续开拓帝国在海外的利益,这些事也真的不容易,所以朕建议你们内部要有一个协商,下一届总理以外交为主。”
宋彪这番话一说,张康仁心中自然是很难过的,帝国能有今天,张康仁是功不可没啊,张康仁自己也觉得信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非他莫属,而且他在唐绍仪派和忠君派之间的争斗中,一直是保持中立的,而欧阳赓此前一直还是唐绍仪派。
欧阳赓心中高兴,可也不敢表露出来,只道:“皇上,若是臣下出任总理,当出访欧洲,同德国重建亲密的外交合作,同时继续加强中法同盟关系,尽可能在反制英日同盟的压制和牵制之时,维持和英国适当的和平往来,再访美国,争取美国之支持。此外,臣下当派遣外交副大臣前往苏俄,维持两国通商贸易,争取利用苏俄被各国封锁之局面扩大帝国在苏俄的利益,待帝国更强之时,再继续考虑加强对苏俄的压制和封锁。外交之上,亲法美而暗通德俄,制衡英日而不至于对抗,力保帝国在中东、中亚和南洋的利益,和各国维持合作为先,领导亚洲抗衡英俄为后。”
宋彪微微颔首,问道:“内政上呢?”
欧阳赓不假思索的答道:“无他,唯依法治国而已。”
宋彪继续颔首。
欧阳赓也是这两年才在政治上显露出强硬派的特征,这个人本身也是比较厉害的,很有心计,他那时候当旧金山总领事的时候,清政府要他拒绝批复孙逸仙赴美,结果他还是强行将这个事情办了。
特别是在对一战和中苏战争的事情上,他的强硬姿态也是很得到大家的赞誉,特别是宋彪很欣赏,这也是因为帝国实力上升,统领外交工作的人要能敏锐的觉察到各国对华呈现退让姿态,你退让,我就要强硬。
欧阳赓在一战时期支持帝国增加出兵规模,他那时说了一个很有趣的话。他说“过去啊,我们见谁都怕,就怕别人找茬欺负我们,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让别人怕我们,他们不怕,我们就没有办法维护国家的利益”。他这番话对于整个外交部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就基本代表1917年之后的帝国外交在风格上日渐走向了强硬派。
对于内政,欧阳赓的想法和考虑到的东西并不多。但毕竟是帝党,在皇帝身边的时间和机会多,大体知道皇帝的想法。
如今帝国二十年内都未必有大战。前面十年的过渡期也已经走过来了,国力渐强,军政稳定,下面几届中央政府就不是单纯搞过渡,搞稳定,搞基建了,而是要在整个帝国的文化、政治、神、制度层面要推行更为强硬的风格,特别是要将皇帝所提倡的“隆礼尊贤为王,重法爱民为霸”的思想落实于实处。
宋彪考虑了一段时间,既觉得欧阳赓说的很对。又过于简单,就追问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欧阳赓想了想,慎重的答道:“臣下想从交通部和海关下手。”
宋彪当即批准道:“可以,是要动手了。”
袁世凯在交通大臣的位置上干的是很漂亮的,有目共睹。粤汉、黄河、北方、新疆、川汉、成天、福建、浙赣铁路的大修通,都是袁世凯任内十年干的事,可以用雷厉风行,效率惊人来形容。
可袁世凯毕竟是旧式的满清官僚出身,手腕和行事中都是满清朝廷大员的那种作风,有的地方办事逻辑不合法也就算了。毕竟帝国当时急于求成嘛,但是袁世凯手握重权,很多地方办的不干净。
比如说他知道每条铁路要途径的线路,总是会安排家人朋党提前购置土地,从中牟取暴利,这几年中赚了不少钱,私下还资助报纸,为自己谋取声誉和热议,想要靠这种手腕当总理。
袁世凯最初是在新政强国会,后来主动退会,实际是想要加入光复党,结果未能成功,只好跻身于立宪党,张謇在第一届工业大臣的任上出了一些问题,第二任就被郑廷襄所取代,使得袁世凯在立宪党内逐步取代了张謇的地位。
袁世凯对新政强国会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他原本希望是通过和皇帝表忠心,利用几个党派的联合支持推动自己当总理,但随着光复党在本次国会的选举中大获成功,此事也就只能是不了了之。
期间也有一些报纸评论过袁世凯在交通大臣任上牟取私利,袁世凯倒是不太当回事,只是最后几年有所收敛而已。
海关那边是梁士诒,这个人的野心也不小,和袁世凯堪称是狼狈为奸,做的事情也差不多。
如今帝国外事已了,现在收拾内政,显然不可能让他们继续逍遥下去,宋彪虽是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可他心里希望这个事情不仅要查,还要严查不殆,中央调查总局那边更是一直盯着,帝国此前制定的《反贪法案》又严厉,目前的证据足够这两人在牢里蹲上二十年之久,只是他们自己觉得位高权重不怕事而已。
既然欧阳赓这么说了,宋彪也就不再多问,和张康仁、欧阳赓说道:“推选总理的事情就你们自己党内决定吧,朕的意见呢,你们都不要对外说,以免影响其他人的决定,你们自己心里明白就行。朕还是那句话,不要将总理这个位置看的太重,帝国才是最重要的。”
话已至此,张康仁和欧阳赓心里也都明白皇帝是何样的意思。
不管第四任总理是谁来担任,第三任还是先让欧阳赓这个外相上台,尽可能先将帝国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外交风险处理妥当,以后的事情则是以后再说。
和唐绍仪、张康仁、欧阳赓三人谈了一个上午,宋彪基本算是将这个事情捋顺了,估计后面不会有太意外的情况出现,这就亲自起身送他们三人离开。
此后回到办公厅里,站在窗户前的宋彪心里感慨很多。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未来的大世界终究要走向何处,恐怕连他都难以揣摩清楚,《凡尔赛和约》和《中苏停战和约》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令宋彪真正忧虑的问题只是苏德结盟恐怕是难以避免,因为中法同盟的关系在很长时期内都不可能改变,苏德若不结盟,苏联反攻中国和德国反攻英法都是不可能的事,两国领导人就是再疯狂,再憎恨对方也必然要联手。
这真是两大独裁国家一联手,世界随之将要彻底黑暗了。
日本的海军和苏联的陆军联手,帝国危矣!
此时正值巅峰闪光之上的中华帝国,未来终将是在何处啊?
对宋彪而言,除了军事上的忧虑之外,他最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保证有一位意志坚定到足可支撑住帝国内政、外交的总理,在那战乱纷飞的黑暗时代里配合他征战天下!
他今年34岁,二十年后54岁,正是身为军事最高统帅的黄金岁月,那位总理呢?。。)
s
第225章 总理何在?在线阅读
第225章 总理何在?
肉文屋 /
第225章 总理何在?
第225章 总理何在?
第225章 总理何在?
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225章 总理何在?
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225章 总理何在?
> 帝国强大至此啊!
对于众望所归的即将继任为帝国第三任期总理大臣的张康仁和欧阳赓两位人选而言,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像唐绍仪那样稳定帝国的秩序和朝代的平稳过渡,而是积极、严厉的推行法治神,推行新文化的改革,推行新经济的崛起,推行真正的光复革命,推行更坚强的新外交,推行更壮丽的新建设。
他们应当感谢唐绍仪任期内留下的平稳过渡的宝贵遗产,也当积极进取和寻求更伟大的突破。
其实还有一个人是更为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宋彪一直比较亲睐的宋教仁,但在光复党控制内阁大部分席位的基础上,无论如何也无法推出一位民主党的内阁总理候选人。
……
1920年9月中旬,金秋时节,宋彪乘坐火车返回北京,但是这一次的他没有再回中南海,皇庭中央已经在历时十年的建造中完工,中央政府每年给予内廷总署的拨款不过四百万中圆,本不够这座皇庭中央的修建,所有开支几乎都是靠商界人士和国民的募捐,以及皇产内部的拨调。
中央最初定址是在云岗一带,章炳麟特意找到了几位风水大师,最后有一位据正式定称的“中央”建议重新定址在青龙湖,宋彪后来亲自去看了地形,感觉也是建在青龙湖的东北端比较合适,以内廷的名义在周边购地2万亩,纳税修改为皇家建筑用地之后。在这一带重新建造中央。
中央的总设计师有两位,一位是俄国著名的犹太裔设计师罗森,另一位是满清御用的廷总造工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胜,其他一些国内著名的园林大师,和俄、德在华的一些著名设计师都有参与。
基本格局是西式结构的底子,包括像廷的下水道、避难所和大局的框架来自于俄国,建筑风格的搭配。建筑的布局,园林的设计,装饰的选择大体还是国内的大工匠负责。整个设计过程中和圆明园的特点很像,很多方面都参考了东正教的圣莎屋大圣堂。
考虑这两年的一些特殊情况,在云岗原有的皇建筑的基础上改修了神武皇祠。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庙,允许国民前往这个地方朝拜上香之类的,神武皇祠没有明确的宗教特征,就是最传统的家族祠堂格局,安置了皇帝和皇后的长生位,皇室也委派了一名内侍官负责管理,也算是答谢国民的祝福吧。
等皇帝真的死了,这里就真是大家前来拜祭的地方了。
中央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建筑格局也非常恢弘,有中式。也有西式,大部分还是比较典型的帝国风,所谓帝国风有很强烈的秦汉时代的特征,也保留了从殷商时期就保留下来的重檐庑殿顶结构。
民国时期很多官方建筑都有庑殿顶结构,关键在于重檐和重檐的多少。中央的主殿是皇极殿,相比太和殿,它的庑殿顶更陡,弯度更大,四檐明显飞翘,而是底下三层汉白玉基座。三层楼宇搭配三层重檐。
所以,皇极殿不仅规模更大,而且更高,气势非常恢弘,全部采用汉白玉的石柱,一定程度上参考了雅典神庙的那种古希腊建筑风格,整个雕刻的风格转变的更为写实和现代主义,题材也不仅仅是围绕龙做文章。
除了皇极殿,其他的地方整体还是和宣政园时期有比较大的相似,特别是设置上,但和中南海深处城市中央不同,中央相对处于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而且周边土地都归属皇家的建筑用地,这一带也就是禁止外人进入的。
整个房山县和大兴县合并成京都县后,本身也就是一个大园林,中央军部在房山新镇一带,一直到凤凰亭地区,北部是皇家园林和廷地区,永定河西侧到新镇就是中央内阁政府和国会所在地,一些国立的饭店都分散在四周,便于国会期间招待,以及招待记者和报道团队,大兴县从一开始就被设置为中央帝国大学、中央军事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的所在地,包括其他的一些中央研究机构,比如像中央调查总局、中央国家银行、中央外国专家局、中央社会研究院、中央政治研究局、中央科学院、中央工程院都位于这里,国家情报总局则位于永定河西岸,和中央调查总局隔河相望,中央军事情报部则位于凤凰亭,中央保密局位于青龙湖南侧,也基本证明中央保密局和皇室的关系是最为密切,而中央调查总局则不受帝国内阁政府限制。
中央机构和皇庭耗费十年之久,这才乘着帝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搬迁到京都县,彻底摆脱了北京市内城的限制,对北京市民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地价掉落了不少。
全部的中央机构全部转移过来,差不多是1.4万人,加上妻儿子女,通过三年时间逐渐搬迁过来的总人口在4万人的规模,而京都县原有的居民则大致在三年前就转移到其他县。
经过这样的大调整,京都县就显得非常的寂静,游客是不能乱来的,整个县40%的地区是不能随意通行的,道路很宽敞,但是基本没有多少人。
这里就是这个189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帝国的中央政治中心,帝国的陪都则是在西安,西安的咸宁县改称西京县,未来会逐步完善整个建设规划,在战争紧急时期,如果有迁都的必要则立刻从皇室开始转移至西京县,避免战争之中会出现混乱局面。
此时的宋彪也是第一次正式的回驾中央,而且是带着皇室一起回来,在他之前,内廷、中央政府、中央军部都已经正式的迁移过去了。
比之宣政园。中央肯定是更为奢华辉煌。
他也心安理得,他毕竟不是国家主席,不靠税收过日子,皇室有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偷的,更不是抢的,他也没有必要假惺惺的做姿态。睡衣不用补了又补,出去却还到处住殿般的专用别墅。
没必要。
中央的布局是典型的中西合璧,也是在中国园林上第一次使用了城堡这样的建筑结构。皇室正常居住办公的地方是宣政,这是非常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办公楼,建筑风格很特别。非常像四合院,但它属于楼宇式的四合院,这个就有点像白金汉的那种特征,采用单檐庑殿顶。
回到中央之后,宋彪真花了几天的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居住地和殿,也是到处游玩一番,因为这个中央的园林是很有特点的,几乎是荟萃了中国园林南北的特点,也吸收了国外园林和古典建筑的很多特点。
所以,中央从开始建设就被称之为是帝国时代的圆明园。
很漂亮。
典雅天下。金碧辉煌。
在某种程度上就象征着帝国的这一时代。
在中央适应了几天之后,宋彪就在新的办公厅里召见唐绍仪、欧阳赓、张康仁三人,为什么召见他们,因为帝国的第三届内阁就在这一时期正式的确定下来,10月之前。下一任总理就要通过国会的选举,最后在皇帝这里批准确认,12月之前,总理要提交全部的内阁大臣名单,最迟明年1月份,总理要上任。明年3月份,总理要率领全部内阁成员接受皇帝的第一次训政,以及参加皇帝主持的最高国宴。
作为稳定的民主国家,这个行程是必须非常稳定的,一个环节乱了,后面都会乱了。
宋彪在庐山的这段时间呢,欧阳赓和张康仁一直都在拉票,他们首先得冲过党内选举这一关,因为国会议员的选举已经结束了,中国光复党在中央国会的377个席位中占据284个席位,这个席位水平几乎是能修改宪法了。
宋彪其实已经出手调整,任命了大量的民主党和其他党派的国会议员,但是光复党在唐绍仪的带领下确实是干的很不错,地方支持的力量非常大,包括党派在地方选举的竞争中,水平确实也高于其他党派。
中国民主党前身在同盟会时期的影响力多大啊,现在还是靠宋彪的平衡策略才维持了32个席位,维新会下滑的水平是最快的,现在梁启超和维新进步党已经不足为奇了,下一届的文教大臣肯定不会给他,已经没有联合执政的价值,只有梁启超一个人是国会议员。
现在的问题就是光复党内部支持欧阳赓和张康仁的票数差不多,张康仁是典型的帝党中坚,经济财政工作抓的非常厉害,有目共睹,欧阳赓在外交这个方面也是大放异彩,特别是这一次的中苏战争问题,立场很漂亮。
他们和唐绍仪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出身,欧阳赓还读完了耶鲁大学的法律专业,张康仁是哥伦比亚法学院毕业,同样是法律专业。
这个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因为年纪都差不多,两个人都正好在六旬上下,帝国现在是求稳,只要总理不出大错,基本都能干满两任,两任一结束就是70岁了,谁也等不起,能不能活到70岁还是问题呢,就算活到了70岁,下面那一批积极冲上来,欧阳锡、张锳绪、杨兆麟都不是省油的灯,连宋教仁、孙逸仙、梁启超也有心问鼎宝座。
现在不拼,那还什么时候来拼。
关键是皇帝也没有表态,两个人手心手背都是,放弃谁都舍不得。
但是这个问题确实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回到中央以后,大致休息和适应了几天,宋彪这天上午就将三个人都招到自己的办公厅里,准备和他们谈一谈啊,尽量还是内部决定吧,现在的帝国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民主机制,不能因为这种过于激烈的选举搞出了内斗和分裂。
等三人都进了办公厅,鞠躬敬礼之后,宋彪让人给他们三个人赐坐。允许他们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
宋彪并没有急着说话,先看了他们几眼,不知不觉都已是年过六旬的长者,想当年刚结识之时的他们可还是风华正茂,正是人生中最为鼎盛的中年岁月。
时光悠悠然的擦肩而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自己何尝不也是在一恍惚间就成了中年大叔。
想着这番心思。宋彪不由得在心里唏嘘感慨一番,颇觉得人生真如南柯一梦般的恍惚。
就这样的思量了片刻,他才先和唐绍仪说道:“总理在过去的两届任期中干的很不错。国民满意,朕也满意,只是宪法如此。最高连任两届,最多不得超过三届,你现在不管怎么说也得离任了。”
唐绍仪道:“依法治国,臣下自当服从宪法所约,过去十年恍惚而过,思量过去,反省过去,臣下也觉得无愧于心,如今退任总理之职,心中也没有太多的遗憾了。谢过皇帝这十年间的扶持和资助,臣下感激不尽。”
宋彪很高兴他能有这番姿态,道:“你为朕治理国家,劳苦功高,朕当然是要鼎力支持你。虽然在中苏战争期间。你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多多少少也在总理这个位置上给朕出了些难题,可毕竟都是过去的事,朕也不想再提。君主立宪之国,君主和总理之间有争议也是民主之体现。各尽其职而已,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也没有必要追究相互的职责。朕是开诚布公的和你谈及此事,也是希望你能理解朕的一些想法,朕知道你现在对光复党理事长和国会议长的位置看的很重,以你的声望,确实也比较合适,朕对此没有任何的异议,但朕希望你能开一个先河,从你开始形成一个惯例,那就是总理退任之后就开始担任中央帝大的校长。教育对于中国的意义有多大,中央帝大对于帝国又有多少的分量,你我心中都很清楚。”
他说的很坦诚,现在回想中苏战争之时,唐绍仪在某些事情上的不配合,确实也令他不爽,但是总理也有自己的难处,毕竟年年打下去的政府是扛不了多久的,唐绍仪也不是想让帝国战败,而是希望帝国见好就收。
要说惩罚的意味还是有点,可也不必要表露的很明确,说不定等第三届政府没有干好,宋彪还得请唐绍仪回来救场。
唐绍仪心里也清楚这些事,中央帝大的校长能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安排。
共和国时代,大学校长就是一坨屎,芝麻大的厅局处级干部,手中无权无势,能混上来的都是学术流氓,流氓是真,学术是假。
在这个帝国时代则还是保留着那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特色,也有民国那种熟悉的味道,你能当一个大学校长,那就像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岳阳书院的山长一样,那也是很不得了的社会地位,特别是中央帝大就更不得了啦。
中央帝大建校之初,宋彪以皇帝的身份给中央帝大写了一个校训,这个校训在此时的帝国时代是非常著名的,即“立志修身治国,怀天下苍生万物”,震旦大学的校训是“荟萃天下英,开创万物新生”,所以,这两所大学培养的也是帝国最为尖端和高明的人才,而帝大的指向更强,像帝大的财经学院、政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这可以说是专门为了培养帝国第一流的政客、法官和外交家。
帝大和震旦不一样,除了历史成绩,帝大通常不是很重视学员的笔试成绩,推荐分、面试分、笔试分各占13,能够到帝大读书的学员基本都是各所公私立高中、预科之中的活跃分子,都是一些天生就对政治和社会活动很感兴趣的青年。
既然皇帝要求是形成一个惯例,不是一个总理如此,唐绍仪也不便推辞,而且这个位置应该说还是很令人羡慕的,堪称是帝国未来英的导师,只是相对于光复党理事长和国会议长的位置要差了许多吧。
唐绍仪在心里掂量了一番,还是和宋彪答复道:“臣下必当不负皇上重托,为人师长,训导国之粹,此乃臣下莫大荣耀。”
宋彪就谢道:“你能这样想,朕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你的功劳是后面的总理很难赶得上的,只要你能开这个先河,后面就都好办了。中央帝大的位置空不出来,还可以去中国科技大学和其他的大学,总理都是如此,其他内阁大臣和省长也都更容易这么安排,你们的社会资源强大。当校长最大的好处就能够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筹集经费,办教育不能光靠政府,特别是办大学。因为政府的教育经费和拨款还是要更多的倾向于义务教育,就算是公立大学,那也要尽可能的多吸收一些社会捐助。所以。朕非常希望在这件事上形成一个社会风气和惯例,退任之后的高层官员都要以积极投身办教育为己任,以此为光荣,哪怕他们是跑过去沽名钓誉的,只要能给大学拉来社会赞助和好处,咱们就得多支持。”
唐绍仪感叹一声,觉得自己命苦,但还是答道:“皇上英明神武,思及长远,功在千秋。臣下鞠躬尽瘁而憾不能效忠久远。”
现在拍马屁,晚了,宋彪原本还真是没打算让他来引导这个风潮和先河。
安排了唐绍仪的退路之后,宋彪这才和张康仁、欧阳赓说道:“下面就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了,既然是君主立宪之帝国。对于你们谁出任总理之事,朕身为君主自然不需要过问,也没有过问的必要,你们心里其实都清楚,你们两个人不管是谁上台,对朕而言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这两届内阁之中。表现真的很不错的人也未必就只有你们两位,就朕个人而言,农业大臣王永江、工业大臣郑廷襄、交通大臣袁世凯、国土资源大臣宋教仁、税务总长欧阳锡,还有文教大臣梁启超,可以说都干的很漂亮啊,只不过你们身处闪亮的舞台,所有的成绩都被大家看到了而已。王永江这几年得罪的人比较多,郑廷襄在内阁之中资历尚欠,所以在党内都没有得到太多的提名。朕要和你们说的话很简单,谁先谁后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总理的位置也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键在于彼此的职责。考虑下一届中央政府所面临的国际压力比较大,外交棘手于内政,国家领土疆域大了,和外国的争议也更多了,不尽要维护国家利益,为帝国争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还要尽可能的继续开拓帝国在海外的利益,这些事也真的不容易,所以朕建议你们内部要有一个协商,下一届总理以外交为主。”
宋彪这番话一说,张康仁心中自然是很难过的,帝国能有今天,张康仁是功不可没啊,张康仁自己也觉得信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非他莫属,而且他在唐绍仪派和忠君派之间的争斗中,一直是保持中立的,而欧阳赓此前一直还是唐绍仪派。
欧阳赓心中高兴,可也不敢表露出来,只道:“皇上,若是臣下出任总理,当出访欧洲,同德国重建亲密的外交合作,同时继续加强中法同盟关系,尽可能在反制英日同盟的压制和牵制之时,维持和英国适当的和平往来,再访美国,争取美国之支持。此外,臣下当派遣外交副大臣前往苏俄,维持两国通商贸易,争取利用苏俄被各国封锁之局面扩大帝国在苏俄的利益,待帝国更强之时,再继续考虑加强对苏俄的压制和封锁。外交之上,亲法美而暗通德俄,制衡英日而不至于对抗,力保帝国在中东、中亚和南洋的利益,和各国维持合作为先,领导亚洲抗衡英俄为后。”
宋彪微微颔首,问道:“内政上呢?”
欧阳赓不假思索的答道:“无他,唯依法治国而已。”
宋彪继续颔首。
欧阳赓也是这两年才在政治上显露出强硬派的特征,这个人本身也是比较厉害的,很有心计,他那时候当旧金山总领事的时候,清政府要他拒绝批复孙逸仙赴美,结果他还是强行将这个事情办了。
特别是在对一战和中苏战争的事情上,他的强硬姿态也是很得到大家的赞誉,特别是宋彪很欣赏,这也是因为帝国实力上升,统领外交工作的人要能敏锐的觉察到各国对华呈现退让姿态,你退让,我就要强硬。
欧阳赓在一战时期支持帝国增加出兵规模,他那时说了一个很有趣的话。他说“过去啊,我们见谁都怕,就怕别人找茬欺负我们,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让别人怕我们,他们不怕,我们就没有办法维护国家的利益”。他这番话对于整个外交部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就基本代表1917年之后的帝国外交在风格上日渐走向了强硬派。
对于内政,欧阳赓的想法和考虑到的东西并不多。但毕竟是帝党,在皇帝身边的时间和机会多,大体知道皇帝的想法。
如今帝国二十年内都未必有大战。前面十年的过渡期也已经走过来了,国力渐强,军政稳定,下面几届中央政府就不是单纯搞过渡,搞稳定,搞基建了,而是要在整个帝国的文化、政治、神、制度层面要推行更为强硬的风格,特别是要将皇帝所提倡的“隆礼尊贤为王,重法爱民为霸”的思想落实于实处。
宋彪考虑了一段时间,既觉得欧阳赓说的很对。又过于简单,就追问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欧阳赓想了想,慎重的答道:“臣下想从交通部和海关下手。”
宋彪当即批准道:“可以,是要动手了。”
袁世凯在交通大臣的位置上干的是很漂亮的,有目共睹。粤汉、黄河、北方、新疆、川汉、成天、福建、浙赣铁路的大修通,都是袁世凯任内十年干的事,可以用雷厉风行,效率惊人来形容。
可袁世凯毕竟是旧式的满清官僚出身,手腕和行事中都是满清朝廷大员的那种作风,有的地方办事逻辑不合法也就算了。毕竟帝国当时急于求成嘛,但是袁世凯手握重权,很多地方办的不干净。
比如说他知道每条铁路要途径的线路,总是会安排家人朋党提前购置土地,从中牟取暴利,这几年中赚了不少钱,私下还资助报纸,为自己谋取声誉和热议,想要靠这种手腕当总理。
袁世凯最初是在新政强国会,后来主动退会,实际是想要加入光复党,结果未能成功,只好跻身于立宪党,张謇在第一届工业大臣的任上出了一些问题,第二任就被郑廷襄所取代,使得袁世凯在立宪党内逐步取代了张謇的地位。
袁世凯对新政强国会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他原本希望是通过和皇帝表忠心,利用几个党派的联合支持推动自己当总理,但随着光复党在本次国会的选举中大获成功,此事也就只能是不了了之。
期间也有一些报纸评论过袁世凯在交通大臣任上牟取私利,袁世凯倒是不太当回事,只是最后几年有所收敛而已。
海关那边是梁士诒,这个人的野心也不小,和袁世凯堪称是狼狈为奸,做的事情也差不多。
如今帝国外事已了,现在收拾内政,显然不可能让他们继续逍遥下去,宋彪虽是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可他心里希望这个事情不仅要查,还要严查不殆,中央调查总局那边更是一直盯着,帝国此前制定的《反贪法案》又严厉,目前的证据足够这两人在牢里蹲上二十年之久,只是他们自己觉得位高权重不怕事而已。
既然欧阳赓这么说了,宋彪也就不再多问,和张康仁、欧阳赓说道:“推选总理的事情就你们自己党内决定吧,朕的意见呢,你们都不要对外说,以免影响其他人的决定,你们自己心里明白就行。朕还是那句话,不要将总理这个位置看的太重,帝国才是最重要的。”
话已至此,张康仁和欧阳赓心里也都明白皇帝是何样的意思。
不管第四任总理是谁来担任,第三任还是先让欧阳赓这个外相上台,尽可能先将帝国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外交风险处理妥当,以后的事情则是以后再说。
和唐绍仪、张康仁、欧阳赓三人谈了一个上午,宋彪基本算是将这个事情捋顺了,估计后面不会有太意外的情况出现,这就亲自起身送他们三人离开。
此后回到办公厅里,站在窗户前的宋彪心里感慨很多。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未来的大世界终究要走向何处,恐怕连他都难以揣摩清楚,《凡尔赛和约》和《中苏停战和约》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令宋彪真正忧虑的问题只是苏德结盟恐怕是难以避免,因为中法同盟的关系在很长时期内都不可能改变,苏德若不结盟,苏联反攻中国和德国反攻英法都是不可能的事,两国领导人就是再疯狂,再憎恨对方也必然要联手。
这真是两大独裁国家一联手,世界随之将要彻底黑暗了。
日本的海军和苏联的陆军联手,帝国危矣!
此时正值巅峰闪光之上的中华帝国,未来终将是在何处啊?
对宋彪而言,除了军事上的忧虑之外,他最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保证有一位意志坚定到足可支撑住帝国内政、外交的总理,在那战乱纷飞的黑暗时代里配合他征战天下!
他今年34岁,二十年后54岁,正是身为军事最高统帅的黄金岁月,那位总理呢?。。)
s
第225章 总理何在?在线阅读
第225章 总理何在?
肉文屋 /
第225章 总理何在?
第225章 总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