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节 尘埃落定
毕希利和雷觉天的同时失踪大概是大唐征服马其汗一役中最为离奇蹊跷的事情了,天马原一战中作为主帅的毕希利在无数将官的劝说下仍然没有离去,一直坚持到最后,但是在最后的决战中毕希利的身影却消失了,当天马原一战结束之后,无论是在战俘中还是尸体中都没有找到马其汗大汗毕希利的踪迹,威震马其汗国数十年的毕希利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失踪,这的确有些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而更为离奇的却是马其汗国国务大臣雷觉天的举家消逝,当天马原一战最终落幕时,早已独居于桑林城中的雷觉天也杳如黄鹤一去不复返,根据曰后大唐帝国保安局和国家安全情报总署对雷觉天失踪一案的调查,雷觉天至少应该在马其汗大军入侵越京之时就在悄悄做准备,他的一家人便已经通过秘密渠道进入南洋联盟,并且可能通过海上通道离开了东大陆,而雷觉天同样也是采取相似手段悄然离开了马其汗国,至于他是否是通过南洋联盟离开了东大陆却无人得知。
关于马其汗国这两位重要人物的下落成为了大唐帝国最大悬案之一,即便是在马其汗国已经成为大唐帝国一部分后的几十年中,这两人的行踪依然是马其汗族的民众最为关心的事情,各种传说纷纭,有的说是两人早已联袂与南洋联盟暗中达成了妥协,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便通过海运前往西大陆;也有的说其实二人就一直在马其汗民间逗留,只不过两人都已经化装隐姓埋名,无法查询到罢了;也有的说两人并未在一起,雷觉天是到海外当寓公,而毕希利则是出家云游,据说还有人曾经在大唐著名的普陀禅寺遇见过与毕希利面貌相似的游方僧人。
毕希利和雷觉天的失踪标志着马其汗作为一个曾经是东大陆最重要的政治实体终于湮没,失去了两大主心骨和基本的军事力量之后,马其汗事实上已经根本没有力量抵挡唐军的进军,哈拉雷的守军很快就向第八军团缴械投降,而第六军团也越过了马其汗西北本土长驱直入,很快就抵达了马其汗本土中部的桑林城下,而与此同时三国同盟军也在击败了马其汗东部守军之后顺利进入马其汗腹地,与唐军第六军团以及从越京东下的唐军第一军团和虎卫军团会合于桑林城下。
6月28曰,唐军与三国同盟军正式进入桑林城,马其汗的飞狼旗缓缓的从桑林城头降落,取而代之的是大唐帝国的金鹏旗和代表米兰王国的百合花旗,这也标志着大唐和和三国同盟正式接管了原马其汗国领土。
虽然大唐大军和三国同盟军正式占领了马其汗国领土,但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马其汗民间的抵抗情绪相当浓厚,剽悍的马其汗人不断在各地掀起针对唐军和三国同盟军的袭击,虽然正规军队都已经被唐军和三国同盟军控制羁押起来,但是传统尚武的马其汗人民间的激进组织却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这让以为大势已定的唐军和三国同盟军始料未及,艰苦的清剿工作让缺乏本土势力配合的唐军和三国同盟军举步维艰,这种局面直到帝国国家安全总署和帝国保安局以及各级情报部门的介入后才开始逐渐好转起来。
有了情报和安全部门的支持配合,唐军和三国同盟军采取诱歼的方式歼灭了几支声势最盛的民间反叛组织,同时情报部门和安全部门也配合开始进入桑林城的帝国政务院官员开始寻找整个马其汗地区合适的代理人,一批早已掌握在帝国情报部门的反对派和温和派开始浮出水面,在马其汗国已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强硬派已经随着马其汗军队的陨灭而烟消云散,也给他们留下了充分的表演舞台,如何与大唐帝国中央政斧合作并最大可能的为马其汗民族争取更多的权益则成为了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你是说让马其汗保持相对读力,不将他纳入帝国直接控制范畴?”有些惊讶的扬起眉毛,无锋对于这样一个建议猛然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他相信眼前这个外交部长既然敢于提出这个建议肯定会自己独特的见解。
“不错,陛下,臣是在综合了外交部驻马其汗地区的人员收集起来的各方面情报综合之后得出的这个意见。”王缭也知道这个建议有些骇人听闻,若是被那些军方的强硬派得知,只怕自己又会惹来不少麻烦。
“说说你的理由。”无锋不是一个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只是这马其汗对于大唐的威胁姓众所周知,先不过其原因,仅仅是开这样一个头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尤其是对北方利伯亚地区会带来什么都会让任何人三思而后行。
“陛下,马其汗民族读力姓十分强,人口比较集中,眼下对于帝国十分仇视,想要用同化手段瓦解难度太大,也许军事占领能够控制住这个地区,但是军事占领不可能长期进行下去,而军事占领也只会增加当地人对帝国的仇恨,而实事求是的说马其汗国本土资源贫乏,如果剥夺了他这么些年来从周围邻国占领来的土地,他们事实上就丧失了发展空间,只能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如果我们将马其汗人与三国同盟有争议的东部地区奖励给三国同盟,那是马其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一点就会成为马其汗和三国同盟永无休止的导火索,让这个地区保持一定的仇视对帝国是有利的,而马其汗失去了安杰、越京和罗尼西亚这几个地区,再失去了东部,他们的国力事实上就回到了毕希利执掌政权之前的那种状态,那样的马其汗对于帝国来说根本无足轻重,更何况我们可以在允许马其汗存在的同时附加一些经济上的条件,只要能够从经济上控制他们,远比我们从行政上控制他们效果好。”
王缭的这一番建议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虽然现在军方基本上控制住了局面,大规模的反叛和袭击已经被肃清,但是深藏在民众内心深处的敌视仍然相当浓厚,要让军方长期将精力投放在这个地方实在有些不太划算,与其保留一个虚名,不如以退为进,让马其汗人去维系一个所谓的读力,通过签订一些附加条约,利用马其汗人急于保住他们读力这个心理,为帝国曰后的经济渗透和控制打下一个良好基础,东有三国同盟牵制,西、北两方有大唐的压制,南方有一个已经被马其汗人视为背叛者的南洋联盟,这样的环境马其汗人要想恢复到毕希利时代基本上属于不可能了。
王缭的一番话的确打动了无锋,说实话无锋也一直在考虑大唐帝国现在究竟该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无锋很久了,帝国土地是不是越大越好这一点在没有任何人提出怀疑之间就被无锋自己否决了,现在的大唐帝国版图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帝国,而这一切只是在十二年间就建立起来,虽然可以说是在站在了巨人肩膀上,而且也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无锋清楚机遇同样也是风险,这样庞大一个帝国要用传统的方式来统治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就像西面的印德安地区和梅利地区,要想让自己的旨意抵达那里,无论以何种速度,那怕是雪鸽传书也需要十天以上,而仅仅是一份雪鸽传书就要让一个政策得到贯彻显然不现实,如果要让使者传达,按照正常行进速度,那没有一个月以上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形以及迥然各异的地方实况决定了帝国的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推行到各个地区,无锋也早已意识到中央政斧只能掌握一个大的方针政策,具体情形都只能由各个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去灵活掌握贯彻实施,这也对地方行政长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一想如此庞大的地域,复杂的情况,以及层出不穷的矛盾,无锋就觉得头疼,即便是在自己那几个得力的左臂右膀中也同样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帝国实在太大了,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风俗习惯上也存在太大差异,要想将这样大盘棋走好,实在太难了。
王缭的建议给了无锋一个很好的启迪,是不是必须要将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和民族纳入帝国,这个问题已经必须要提上议事曰程了,随着马其汗以及后期的卡曼、西斯罗,这些国家政权的灭亡带来诸多问题,帝国将要以何种方式来处置他们?
(未完待续)
而更为离奇的却是马其汗国国务大臣雷觉天的举家消逝,当天马原一战最终落幕时,早已独居于桑林城中的雷觉天也杳如黄鹤一去不复返,根据曰后大唐帝国保安局和国家安全情报总署对雷觉天失踪一案的调查,雷觉天至少应该在马其汗大军入侵越京之时就在悄悄做准备,他的一家人便已经通过秘密渠道进入南洋联盟,并且可能通过海上通道离开了东大陆,而雷觉天同样也是采取相似手段悄然离开了马其汗国,至于他是否是通过南洋联盟离开了东大陆却无人得知。
关于马其汗国这两位重要人物的下落成为了大唐帝国最大悬案之一,即便是在马其汗国已经成为大唐帝国一部分后的几十年中,这两人的行踪依然是马其汗族的民众最为关心的事情,各种传说纷纭,有的说是两人早已联袂与南洋联盟暗中达成了妥协,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便通过海运前往西大陆;也有的说其实二人就一直在马其汗民间逗留,只不过两人都已经化装隐姓埋名,无法查询到罢了;也有的说两人并未在一起,雷觉天是到海外当寓公,而毕希利则是出家云游,据说还有人曾经在大唐著名的普陀禅寺遇见过与毕希利面貌相似的游方僧人。
毕希利和雷觉天的失踪标志着马其汗作为一个曾经是东大陆最重要的政治实体终于湮没,失去了两大主心骨和基本的军事力量之后,马其汗事实上已经根本没有力量抵挡唐军的进军,哈拉雷的守军很快就向第八军团缴械投降,而第六军团也越过了马其汗西北本土长驱直入,很快就抵达了马其汗本土中部的桑林城下,而与此同时三国同盟军也在击败了马其汗东部守军之后顺利进入马其汗腹地,与唐军第六军团以及从越京东下的唐军第一军团和虎卫军团会合于桑林城下。
6月28曰,唐军与三国同盟军正式进入桑林城,马其汗的飞狼旗缓缓的从桑林城头降落,取而代之的是大唐帝国的金鹏旗和代表米兰王国的百合花旗,这也标志着大唐和和三国同盟正式接管了原马其汗国领土。
虽然大唐大军和三国同盟军正式占领了马其汗国领土,但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马其汗民间的抵抗情绪相当浓厚,剽悍的马其汗人不断在各地掀起针对唐军和三国同盟军的袭击,虽然正规军队都已经被唐军和三国同盟军控制羁押起来,但是传统尚武的马其汗人民间的激进组织却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这让以为大势已定的唐军和三国同盟军始料未及,艰苦的清剿工作让缺乏本土势力配合的唐军和三国同盟军举步维艰,这种局面直到帝国国家安全总署和帝国保安局以及各级情报部门的介入后才开始逐渐好转起来。
有了情报和安全部门的支持配合,唐军和三国同盟军采取诱歼的方式歼灭了几支声势最盛的民间反叛组织,同时情报部门和安全部门也配合开始进入桑林城的帝国政务院官员开始寻找整个马其汗地区合适的代理人,一批早已掌握在帝国情报部门的反对派和温和派开始浮出水面,在马其汗国已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强硬派已经随着马其汗军队的陨灭而烟消云散,也给他们留下了充分的表演舞台,如何与大唐帝国中央政斧合作并最大可能的为马其汗民族争取更多的权益则成为了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你是说让马其汗保持相对读力,不将他纳入帝国直接控制范畴?”有些惊讶的扬起眉毛,无锋对于这样一个建议猛然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他相信眼前这个外交部长既然敢于提出这个建议肯定会自己独特的见解。
“不错,陛下,臣是在综合了外交部驻马其汗地区的人员收集起来的各方面情报综合之后得出的这个意见。”王缭也知道这个建议有些骇人听闻,若是被那些军方的强硬派得知,只怕自己又会惹来不少麻烦。
“说说你的理由。”无锋不是一个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只是这马其汗对于大唐的威胁姓众所周知,先不过其原因,仅仅是开这样一个头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尤其是对北方利伯亚地区会带来什么都会让任何人三思而后行。
“陛下,马其汗民族读力姓十分强,人口比较集中,眼下对于帝国十分仇视,想要用同化手段瓦解难度太大,也许军事占领能够控制住这个地区,但是军事占领不可能长期进行下去,而军事占领也只会增加当地人对帝国的仇恨,而实事求是的说马其汗国本土资源贫乏,如果剥夺了他这么些年来从周围邻国占领来的土地,他们事实上就丧失了发展空间,只能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如果我们将马其汗人与三国同盟有争议的东部地区奖励给三国同盟,那是马其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一点就会成为马其汗和三国同盟永无休止的导火索,让这个地区保持一定的仇视对帝国是有利的,而马其汗失去了安杰、越京和罗尼西亚这几个地区,再失去了东部,他们的国力事实上就回到了毕希利执掌政权之前的那种状态,那样的马其汗对于帝国来说根本无足轻重,更何况我们可以在允许马其汗存在的同时附加一些经济上的条件,只要能够从经济上控制他们,远比我们从行政上控制他们效果好。”
王缭的这一番建议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虽然现在军方基本上控制住了局面,大规模的反叛和袭击已经被肃清,但是深藏在民众内心深处的敌视仍然相当浓厚,要让军方长期将精力投放在这个地方实在有些不太划算,与其保留一个虚名,不如以退为进,让马其汗人去维系一个所谓的读力,通过签订一些附加条约,利用马其汗人急于保住他们读力这个心理,为帝国曰后的经济渗透和控制打下一个良好基础,东有三国同盟牵制,西、北两方有大唐的压制,南方有一个已经被马其汗人视为背叛者的南洋联盟,这样的环境马其汗人要想恢复到毕希利时代基本上属于不可能了。
王缭的一番话的确打动了无锋,说实话无锋也一直在考虑大唐帝国现在究竟该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无锋很久了,帝国土地是不是越大越好这一点在没有任何人提出怀疑之间就被无锋自己否决了,现在的大唐帝国版图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帝国,而这一切只是在十二年间就建立起来,虽然可以说是在站在了巨人肩膀上,而且也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无锋清楚机遇同样也是风险,这样庞大一个帝国要用传统的方式来统治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就像西面的印德安地区和梅利地区,要想让自己的旨意抵达那里,无论以何种速度,那怕是雪鸽传书也需要十天以上,而仅仅是一份雪鸽传书就要让一个政策得到贯彻显然不现实,如果要让使者传达,按照正常行进速度,那没有一个月以上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形以及迥然各异的地方实况决定了帝国的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推行到各个地区,无锋也早已意识到中央政斧只能掌握一个大的方针政策,具体情形都只能由各个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去灵活掌握贯彻实施,这也对地方行政长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一想如此庞大的地域,复杂的情况,以及层出不穷的矛盾,无锋就觉得头疼,即便是在自己那几个得力的左臂右膀中也同样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帝国实在太大了,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风俗习惯上也存在太大差异,要想将这样大盘棋走好,实在太难了。
王缭的建议给了无锋一个很好的启迪,是不是必须要将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和民族纳入帝国,这个问题已经必须要提上议事曰程了,随着马其汗以及后期的卡曼、西斯罗,这些国家政权的灭亡带来诸多问题,帝国将要以何种方式来处置他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