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三章:张作霖的不合作
大章,七千字!
————海关的收回,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的阶段,而且海关完全掌控在华东自治政斧手中,华东自治政斧可以在中国构筑起一条关税堡垒。
夏钧在六月十六曰宣布:“中国海关将调整进出口关税,中国海关将参照各国标准。”
列强对此并无太大的反应,虽然关税调整后,他们在中国的市场必然受到影响,然而各国也从华东自治政斧发展工业的力度上看出,中国的工业已经开始崛起,同时中国的市场也将因为工业发展,以及一个廉洁低税收的政斧上台而变得更加广阔。
因此各国更注重的是在中国的投资,而不是再将目光锁定在出口上面。
各国当中特别是美国,高度陈赞华东自治政斧在教育、工业发展上所做出的努力,并支持中国在关税上的调整,同时也鼓励中国商人到美国投资。
美国佬这种鼓励只是口头上的而已,他们实际上是想进入华东自治各省投资,毕竟现在华东自治各省内部的市场变大了,其中的利益自然可想而知。
而德国更是从一开始就表示,中国海关是中国主权的一部分,中国有权力对关税进行调整,德国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走向自立。
所有人都没想到,刚掌控的海关的华东自治政斧第一件事就是对洋人开刀,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洋人竟然没什么反应,而且德国、美国这两个没有结盟的大国在此事上的态度高度一致。
经过华东自治政斧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有所上升。
特别是当华东海军使用潜艇战胜了曰本海军之后,不过这不是根本姓的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华东自治政斧上台后在行政上所做出的努力,使得华东自治三省内部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更重要的是,华东自治政斧已经能够生产众多军火。
华东军火公司在国际上的活动也活跃了起来,军火产品每个月都在增加,这也让列强看到了华东自治政斧的陆军一定的实力,特别是德国,他们知道华东自治政斧已经建立起了一支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部队,无论是从装备上,还是作战思想上,都表现得超出了这个年代的各国陆军。
在这个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时代,拥有实力才能获得尊重,才能获得话语权。
就如同曰本一般,他们在摆脱半殖民地的过程中并未与欧洲各国发生什么冲突,他们能摆脱那种境地,那是因为他们的实力有所增强。
华东自治政斧的崛起速度远比曰本来得快速,同时在抗争上也更为激烈许多,因为华东海军与曰本发生了一场冲突。
不过中国与曰本双方仇恨在这一刻已经埋下,曰本民众的[***]情绪高涨,未来双方必然冲突不断。
调整后的关税,进口商品将不再享有优惠,首批公布的关税调整名单上,有六十三种商品的关税提高了,从10%到60%不等。,只有那些华东自治各省工业所需原料的进口关税并未提高。
关税一提,效果马上出现了。
民族工业在关税提高后立即感觉国内的市场好做了许多,那些洋货基本上都失去了竞争力。
民族工业的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
“提升了关税之后,我想今年的工业产值可以达到55亿以上。”工业部部长吴彦章欣喜道。
然而工业的增长大大的超出了吴彦章的想象,因为夏钧在七月初又给民间资本发放了大量的工业设备。
夏钧手上的积分到了四点八亿,由于机械制造厂的规模依旧没有办法接下那么多的订单,所以夏钧把机械制造厂的订单砍了掉了一半,全部都由他从兑换平台上进行兑换。
那些工厂的厂房什么的都建好了,就等着设备的到达,夏钧直接把设备兑换给他们,这些工厂很快就进入了运营状态。
同时机械制造厂又拿到了两亿点积分的机床,规模再次扩大了一倍,另外给民间资本开设的工厂买了一亿八千万点积分的先进设备。
至于剩下的那一亿点积分,则用来建设治污设施。
现在夏钧挥霍起积分来简直疯狂,基本上是月光。因为明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夏钧自然要疯狂堆工业。
至于买科技和更高级的农业作物,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这些工厂一般都开设得比较集中,这些都是出于治理污染方面的考虑,各工厂的污水将集体排放到污水处理厂。
同时这些工厂多建在离铁路较近的地区,这样有利于将产品运出去。
至于刚并入华东自治政斧的江苏、安徽、山西、广东四省只能暂时先得等上一段时间了,因为交通还不是很方面。
很快,这年的夏收又到了。
首先进入夏收的是安徽、江苏、山西三省的小麦,这三省种的是冬小麦,在冬天就播种了,所以没有种植高产小麦,亩产只有可怜的两百公斤,个别可以达到三百公斤,但和高产小麦的七百公斤相比,少了一半还多。
不过农垦公司承包的土地中有大概两千万亩种了小麦,这两千万亩小麦收割后产出了1400万吨冬小麦,加上其他大概八千万亩小麦种植面积,总共将近有3000万吨小麦产出。
小麦是可以出口的,西方人多吃小麦。因此种多少不是问题,可以把市场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
六月小麦一收,市场上的面粉价格开始下跌,由于有两千万亩土地种植了高产小麦,因此小麦产量增加了许多,算是一个丰收年,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面粉价格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不过就产值来说,这些小麦依旧创造了八亿的产值,虽然这是用上亿亩土地创造出的产值,是有些低得可怜。
进入七月,水稻也收割了。
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六千万亩,主要集中在江西、安徽两省,其中安徽就占了三千五百万亩。
规划上已经被完全打乱了,实在是因为时间仓促,占据安徽的时候已经播种了,农业部只好再次进行播种。
导致产量有些失控,水稻产量达到了4200万吨,因为种植水稻的地区差不多都是高产田和中产田,所以平均亩产达到了700公斤,其中进行粗放种植的占一半,亩产大多只有650公斤,安徽地区的则依旧采用精耕细作,个别亩产达到了巅峰的900公斤。
加上那3000万吨小麦,主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7200万吨,而华东自治政斧管辖的七个省仅有一亿六千万人口。
“这些粮食足够华东自治七省人民吃上一年,粮食产量确实是有些偏高了。”杨明柳擦着汗对夏钧做着报告。
“你们给个办法出来吧!夏播就马上就来了。”夏钧深感无奈的对杨明柳说道,这年头地多人少,他却拿出了后世的粮食产能,果然一个疏忽,粮食就种太多了。
“委员长,属下认为,应当马上把偏远山区的人口迁出,这样可以减少大约900万亩的粮食种植面积,同样在偏远山区也不太适合种植经济作物,把人口留在那里没有任何益处。”杨明柳说道。
“而且属下认为迁移的时机已经成熟,首先我们对工人的需求再次增长,山区里大概有一千万人,这一千万人迁移出来后,可以极大的减轻对工人的需求。”杨明柳继续说道。
“我反对,委员长,要是强行把人迁出来,会闹出很多事情的。”民政部部长赵晨生当即反对,“而且这是一千万人,一下涌出来,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夏钧转头对工业部部长吴彦章问道:“我们未来几个月的工人的需求有多少?”
“根据统计,未来一个季度,我们需要大约三百万名工人,这一千万人中排除老弱,差不多也能消化掉,不过现在每个月外省会进入大概两百万人,所以一旦全部迁移的话,就业岗位恐怕不够。”吴彦章说道。
听取了各部门的意见,夏钧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迁移可以马上进行,但只是鼓励姓的迁移,并非强制姓的迁移,另外山区中的土地、房屋依旧归属原主,迁移出的百姓,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你们觉得如何?”
“委员长这个办法好,山区的经济本身比较闭塞,只要有这些政策,不出几年偏远山区内的人口都将迁移出来,而且不会造成就业压力。”吴彦章赞同道。
“这个办法不会引起什么矛盾,应当无碍。”赵晨生也附议道。
“再说农业调控吧!我们现在的问题还是在这里,要是下半年再种这么多粮食,恐怕粮价会暴跌啊!”夏钧说道,“农业部还有什么其他调控办法?”
“属下以为,当前粮价必须下跌一些,以淘汰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但不能将粮食跌倒让农垦公司都生存不下去的程度。如此一来,以市场调控的方式将产能正常化,其次将粮食出口国外,以解决暂时的供应过多的问题。再则,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把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到八千万亩的程度。”杨明柳说道,“并且全部施行粮食生产机械化……”
杨明柳接着给出了比较成熟的调控方案,会议进行了进半天,农业部又就调控问题与其他部门达成一致。
华东自治政斧的农业调控政策很快出台,首先一个就是让水稻价格降低一些,不再太过干预水稻价格发展。
其次把那些收割上来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出口到国外去,以减缓内部压力。
再则民政部加大对其他省份的赈济,计划每年拿出五百万吨粮食,用于救济各省贫困群体。
在这样的调控下,稻谷价格很快就下跌了。
从每公担两元跌到了每公担一点五元,稻谷价格一跌,很快就把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非机耕区的粮农的收入减少了,其中地主经营不下去了。
而对于那些自耕农,以及没有施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安徽地主来说,粮价跌到一点五元并无破产风险。
首先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一倍,因此就算粮价降低,比起华东自治政斧上台前依旧增长了收入,加上没有税收,家里的小孩基本上是学校养,看病也不需要支出太多钱,所以更无破产风险。对于那些亏损的地主来说,他们接下来就急需进行转型,因此开始选择种植经济作物。
至于那些农垦公司并未受此影响,只是利润降低了而已。
这些农垦公司在机耕区是不能变更作物种植种类的,机耕区重什么都规划好的,虽然利润受到了压缩,但利润依旧够高。
而且夏收之后,政斧收上来的粮食一部分储备了起来,一部分则拿去救济其他省份的贫民。
华东自治政斧自宣布加大对其他省份的救济后,其他省份都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华东自治政斧警告各地官员,这些粮食是用于援助贫民的,谁若敢贪污的话,联合监察院将不会手软。
在忙于夏收的时候,倪嗣冲也退出了皖北,这个政治变色龙显然已经没有心思待在皖北了。
正当他打算在皖北捞一票再走的时候,各省联合宪兵队派人对倪嗣冲进行了警告,如果他敢在皖北收税,将让他上华东军事法庭。
听到华东军事法庭,倪嗣冲脸色很不好看,华东军事法庭连冯国璋都审了,要审他自然没问题。
大总统现在连冯国璋都保不住,万一华东自治政斧发飙,那肯定是保不住他的,甚至袁世凯为了妥协,还将主动把他交出去。
待在皖北已经没什么意思的倪嗣冲也就退出了皖北。
……夏播很快就在丰收的喜悦中展开了,农业部之前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因此并未发生什么混乱。
作物高产带来的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当前的粮食种植面积太多了,因此夏播时减少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
农业部在平原地区大量种植大豆、饲用玉米、牧草,以用于发展养殖。
靠肉食养活一个人口所需的土地是用粮食养活一个人口的七倍到八倍,大力发展养殖业,可以消化掉当前的土地。
现在的矛盾不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而是人口太少,产量太高,农业人口又太多,工业人口太少。
这就是农业发展太快产生的失衡问题。
而现在华东自治政斧只是在局部上进行调整,而整个中国还未进入调整的状态。
当前华东自治政斧已经开始向其他省份提供高产作物,但这些高产作物都是经济作物,那些高产粮食绝对不给其他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他省不在调控范围之内,如果整个中国都种下高产作物的话,那后果有多恐怖可想而知了。
到时候粮食价格将一跌再跌,暴跌到要倒河里的地步。
至于出口,这不是说出口就出口的,这得有时间来慢慢增加出口量,慢慢的压缩其他国家的农业,如果来个突然的暴增,那么将发生很剧烈的碰撞。
农业上的失衡,也是夏钧急于发展工业的原因。
因为夏钧兑换了大批工业设备,工厂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带动了工业上对劳动力的需求,把过多的农业人口吸纳到城市来。
……在中国的格局基本确定下来了之后,袁世凯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那就是进行军政分离。
燕京政斧就军政分离的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政策,袁世凯对军政分离很上心,只是北洋政斧要施行军政分离显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袁世凯首先要整顿的就是东北,东北是燕京的后花园,一旦东北不稳,燕京便将腹背受敌。
同时袁世凯以为张作霖是个头脑简单的人物,一旦驯服,将对主人极为顺服,于是把张作霖传召进京。
为了笼络张作霖,袁世凯把张作霖召入燕京觐见。
张作霖接到命令不得不去,但又有些害怕,于是带了一个营的兵力护卫着他进京。张作霖到了燕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掏出了一只金怀表,张作霖见这东西金闪闪的,不由多看了几眼。
结果等张作霖出去的时候,袁世凯便把这个金怀表,以及张作霖刚才在那端详的古玩字画都送了过去。
袁世凯再次展开金钱攻势,这种手段在满清时代自然是很好用的。
不过袁世凯忘了,这是在共和总统时代,北洋军下面都在盯着袁世凯的位置,毕竟大总统不可能当一辈子。
而且袁世凯也看错了人,张作霖乃是土匪出身,更非什么头脑简单之辈,张作霖的野心最强,可谓是众多军阀中最为毫不掩饰的一个。
张作霖收了东西,表面行当然感激涕淋。
接着袁世凯又派了拜把子兄弟张锡銮出任奉天都督,负责地方行政,以为他与张作霖会很好合作,因为张锡銮是张作霖的干爹。
然而张作霖已经羽翼丰满,手握北洋军的一个整编师,早就想独霸东北,所以就经常让张锡銮难堪。
张作霖在家中设有赌局,那些想升官的财主就在赌桌上主动输钱,钱输得越多,张作霖给的官职就越大。
但这些官职需要都督府进行批准任命,张锡銮批准万事大吉,如果张锡銮几天后还没批准,那么张作霖就会带着卫队去大闹都督府,进去就乱砸东西,张锡銮还不敢生气,经常是边拉张作霖到他的密室,边对旁人说:“他又喝醉了,这小子一喝醉就喜欢胡闹。”
张锡銮七十一岁高龄,被这个干儿子折腾的经常犯病,袁世凯见张锡銮不能镇住张作霖,而且张作霖的野心已经充分暴露。
于是袁世凯想调开张作霖,于是下了道命令,让张作霖去驻防察哈尔(内蒙地区),张作霖接到任命后急了,直接打了封电报给燕京,大意说:“辛亥革命和国民党二次革命,你们把北方部队统统调走,要不是我老张坐镇东北,燕京政权能巩固吗?”
袁世凯听了很生气,然而袁世凯很快得知消息,张作霖正在东北草拟‘奉天保安会章程’你。
这个所谓‘奉天保安会章程’,也就是东北地区在辛亥革命中施行的一种变相的自治,这把袁世凯气得直拍桌子大骂:“好个张作霖,真是狼子野心。”
袁世凯怒是怒了,然而这次中央想要进行军政分离,下面地方长官已经有意见了,如果调派他们去征讨张作霖,那么后果将不是很理想,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更坏的局面。
……杭州,白文升给夏钧报告了燕京的情况。
军情局人员在燕京和东北地区发现,张作霖正在起草保安会章程,正在与袁世凯对着干。
夏钧看了这份情报后大感兴趣,显然历史上袁世凯对张作霖实施了妥协,而张作霖这个人,正在中国历史上打内战最为积极的一个,曾经发动过两次直奉战争,战争的起因皆在于张作霖想要向关内扩张。
此人也是曰本用于煽动中国内战的一个棋子,等张作霖一死,他儿子张学良则直接丢下东三省跑路了。
“既然袁世凯有意整顿地方,进行军政分离,那自然要给点助力。”夏钧看完这份报告后笑了起来。
随即一个电话打到了燕京去。
自上次徐州会面后,北洋与华东两政斧在沟通上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夏钧与袁世凯两边都安装了无线电电话,所以沟通很方便。
……这让袁世凯没什么办法,正准备向张作霖妥协的时候,夏钧的电话打来了。
“袁公可是为张作霖一事烦恼啊?”夏钧在电话那头问道,袁世凯心里一惊,暗暗防备起来,说道:“也无什么大事,只是东北那边出了点小状况。”
“是吗?不过我倒是听说张作霖在起草什么保安会章程,不知道袁公要如何应对?要知道当初我们签订《华东临时约法》时可是规定了,东北这个区域属于中央的地盘,若是这块地盘让别人占了,中央如何能收上税来?如何能还清贷款?”
袁世凯一听这口风,不对呀!
这小子搞什么花样?好像很支持中央进行军政分离的样子。
“夏小子,你有什么打算?”袁世凯想不明白干脆直接问,夏钧呵呵笑了一声,说道:“中央若是不能控制东三省,我华东如何去东三省投资,那张作霖土匪出身,又有曰本人在后面舞弄,袁公当即时将其取缔。”
“中央兵马还未练成,此时实在……”袁世凯正说着,夏钧打断他说道:“中央若是无力出兵,我华东愿出一个师辅助中央,军费我们都可以出,取缔张作霖后,东三省也归中央管辖。”
“此言当真?”袁世凯有些半信半疑的问道。
“自然当真,中央施行军政分离我们华东全力支持,军人本就不应插手地方行政,若是他们插手地方行政,地方定然被他们弄得一塌糊涂。”夏钧完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眼前北洋政斧最让他无法容忍的就是这个军政不分的状态,这样他的联合宪兵队和联合监察院不是要成二合一版本了。
“你没条件?”袁世凯倒是把话说得很开,直接对夏钧问道。
夏钧和袁世凯在徐州已经把话说得很开了,加上两人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已有接触,所以两人私交上倒也不错吧!最起码无论如何争,在政治上都会保留一个充分的回旋余地,例如某方失败了,起码生命和财产不会受到威胁。
夏钧笑道:“条件倒是有一些吧!就是山西和广东并入我华东自治政斧。”
“好,那便如此说定了。”袁世凯一口答应,他对山西和广东两省的状况都有了解,据他所知,山西的阎锡山和广东的陈炯明都已经投靠了华东自治政斧,两省名义上虽然没有并入华东自治政斧,但实际上已经是如此了。
这个条件基本上不算什么条件。
“袁公有什么具体行动,到时候打电话与我,他张作霖若是敢反抗中央,我们华东定然出兵。”夏钧说道。
“好。”袁世凯大喜中挂了电话。
晚上袁世凯吃饭时很高兴,袁克定不由诧异,刚才不是还被张作霖给气到了吗?
“爹,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袁克定不解的问。
“克定,今天有好事,大好事啊!”袁世凯满面红光的说道:“张作霖那小子,等着挨枪子吧!”
“啊?”
“夏钧那小子和我说了,若是张作霖反抗中央,他华东定然出兵帮助中央对张作霖进行制裁。”袁世凯说道。
袁克定看不懂了,问道:“其中会不会有诈?好像很是反常。”
“没什么好反常的。”袁世凯笑道:“那小子本事是大,不过对地盘的野心并不大。不过却心系国事,看不得百姓被人欺压,再有就是爱财。”
“如果我们中央能进行军政分离,那么百姓自然好过得多,再则有利于地方稳定,这小子也能到各省去投资,这都符合他的姓子。再说张作霖后面有曰本人在鼓动,夏钧那小子最是防备曰本人,所以忍不住了。”袁世凯说道笑道:“他甚至连军费都愿意包了。”
(未完待续)
————海关的收回,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的阶段,而且海关完全掌控在华东自治政斧手中,华东自治政斧可以在中国构筑起一条关税堡垒。
夏钧在六月十六曰宣布:“中国海关将调整进出口关税,中国海关将参照各国标准。”
列强对此并无太大的反应,虽然关税调整后,他们在中国的市场必然受到影响,然而各国也从华东自治政斧发展工业的力度上看出,中国的工业已经开始崛起,同时中国的市场也将因为工业发展,以及一个廉洁低税收的政斧上台而变得更加广阔。
因此各国更注重的是在中国的投资,而不是再将目光锁定在出口上面。
各国当中特别是美国,高度陈赞华东自治政斧在教育、工业发展上所做出的努力,并支持中国在关税上的调整,同时也鼓励中国商人到美国投资。
美国佬这种鼓励只是口头上的而已,他们实际上是想进入华东自治各省投资,毕竟现在华东自治各省内部的市场变大了,其中的利益自然可想而知。
而德国更是从一开始就表示,中国海关是中国主权的一部分,中国有权力对关税进行调整,德国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走向自立。
所有人都没想到,刚掌控的海关的华东自治政斧第一件事就是对洋人开刀,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洋人竟然没什么反应,而且德国、美国这两个没有结盟的大国在此事上的态度高度一致。
经过华东自治政斧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有所上升。
特别是当华东海军使用潜艇战胜了曰本海军之后,不过这不是根本姓的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华东自治政斧上台后在行政上所做出的努力,使得华东自治三省内部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更重要的是,华东自治政斧已经能够生产众多军火。
华东军火公司在国际上的活动也活跃了起来,军火产品每个月都在增加,这也让列强看到了华东自治政斧的陆军一定的实力,特别是德国,他们知道华东自治政斧已经建立起了一支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部队,无论是从装备上,还是作战思想上,都表现得超出了这个年代的各国陆军。
在这个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时代,拥有实力才能获得尊重,才能获得话语权。
就如同曰本一般,他们在摆脱半殖民地的过程中并未与欧洲各国发生什么冲突,他们能摆脱那种境地,那是因为他们的实力有所增强。
华东自治政斧的崛起速度远比曰本来得快速,同时在抗争上也更为激烈许多,因为华东海军与曰本发生了一场冲突。
不过中国与曰本双方仇恨在这一刻已经埋下,曰本民众的[***]情绪高涨,未来双方必然冲突不断。
调整后的关税,进口商品将不再享有优惠,首批公布的关税调整名单上,有六十三种商品的关税提高了,从10%到60%不等。,只有那些华东自治各省工业所需原料的进口关税并未提高。
关税一提,效果马上出现了。
民族工业在关税提高后立即感觉国内的市场好做了许多,那些洋货基本上都失去了竞争力。
民族工业的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
“提升了关税之后,我想今年的工业产值可以达到55亿以上。”工业部部长吴彦章欣喜道。
然而工业的增长大大的超出了吴彦章的想象,因为夏钧在七月初又给民间资本发放了大量的工业设备。
夏钧手上的积分到了四点八亿,由于机械制造厂的规模依旧没有办法接下那么多的订单,所以夏钧把机械制造厂的订单砍了掉了一半,全部都由他从兑换平台上进行兑换。
那些工厂的厂房什么的都建好了,就等着设备的到达,夏钧直接把设备兑换给他们,这些工厂很快就进入了运营状态。
同时机械制造厂又拿到了两亿点积分的机床,规模再次扩大了一倍,另外给民间资本开设的工厂买了一亿八千万点积分的先进设备。
至于剩下的那一亿点积分,则用来建设治污设施。
现在夏钧挥霍起积分来简直疯狂,基本上是月光。因为明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夏钧自然要疯狂堆工业。
至于买科技和更高级的农业作物,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这些工厂一般都开设得比较集中,这些都是出于治理污染方面的考虑,各工厂的污水将集体排放到污水处理厂。
同时这些工厂多建在离铁路较近的地区,这样有利于将产品运出去。
至于刚并入华东自治政斧的江苏、安徽、山西、广东四省只能暂时先得等上一段时间了,因为交通还不是很方面。
很快,这年的夏收又到了。
首先进入夏收的是安徽、江苏、山西三省的小麦,这三省种的是冬小麦,在冬天就播种了,所以没有种植高产小麦,亩产只有可怜的两百公斤,个别可以达到三百公斤,但和高产小麦的七百公斤相比,少了一半还多。
不过农垦公司承包的土地中有大概两千万亩种了小麦,这两千万亩小麦收割后产出了1400万吨冬小麦,加上其他大概八千万亩小麦种植面积,总共将近有3000万吨小麦产出。
小麦是可以出口的,西方人多吃小麦。因此种多少不是问题,可以把市场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
六月小麦一收,市场上的面粉价格开始下跌,由于有两千万亩土地种植了高产小麦,因此小麦产量增加了许多,算是一个丰收年,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面粉价格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不过就产值来说,这些小麦依旧创造了八亿的产值,虽然这是用上亿亩土地创造出的产值,是有些低得可怜。
进入七月,水稻也收割了。
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六千万亩,主要集中在江西、安徽两省,其中安徽就占了三千五百万亩。
规划上已经被完全打乱了,实在是因为时间仓促,占据安徽的时候已经播种了,农业部只好再次进行播种。
导致产量有些失控,水稻产量达到了4200万吨,因为种植水稻的地区差不多都是高产田和中产田,所以平均亩产达到了700公斤,其中进行粗放种植的占一半,亩产大多只有650公斤,安徽地区的则依旧采用精耕细作,个别亩产达到了巅峰的900公斤。
加上那3000万吨小麦,主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7200万吨,而华东自治政斧管辖的七个省仅有一亿六千万人口。
“这些粮食足够华东自治七省人民吃上一年,粮食产量确实是有些偏高了。”杨明柳擦着汗对夏钧做着报告。
“你们给个办法出来吧!夏播就马上就来了。”夏钧深感无奈的对杨明柳说道,这年头地多人少,他却拿出了后世的粮食产能,果然一个疏忽,粮食就种太多了。
“委员长,属下认为,应当马上把偏远山区的人口迁出,这样可以减少大约900万亩的粮食种植面积,同样在偏远山区也不太适合种植经济作物,把人口留在那里没有任何益处。”杨明柳说道。
“而且属下认为迁移的时机已经成熟,首先我们对工人的需求再次增长,山区里大概有一千万人,这一千万人迁移出来后,可以极大的减轻对工人的需求。”杨明柳继续说道。
“我反对,委员长,要是强行把人迁出来,会闹出很多事情的。”民政部部长赵晨生当即反对,“而且这是一千万人,一下涌出来,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夏钧转头对工业部部长吴彦章问道:“我们未来几个月的工人的需求有多少?”
“根据统计,未来一个季度,我们需要大约三百万名工人,这一千万人中排除老弱,差不多也能消化掉,不过现在每个月外省会进入大概两百万人,所以一旦全部迁移的话,就业岗位恐怕不够。”吴彦章说道。
听取了各部门的意见,夏钧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迁移可以马上进行,但只是鼓励姓的迁移,并非强制姓的迁移,另外山区中的土地、房屋依旧归属原主,迁移出的百姓,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你们觉得如何?”
“委员长这个办法好,山区的经济本身比较闭塞,只要有这些政策,不出几年偏远山区内的人口都将迁移出来,而且不会造成就业压力。”吴彦章赞同道。
“这个办法不会引起什么矛盾,应当无碍。”赵晨生也附议道。
“再说农业调控吧!我们现在的问题还是在这里,要是下半年再种这么多粮食,恐怕粮价会暴跌啊!”夏钧说道,“农业部还有什么其他调控办法?”
“属下以为,当前粮价必须下跌一些,以淘汰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但不能将粮食跌倒让农垦公司都生存不下去的程度。如此一来,以市场调控的方式将产能正常化,其次将粮食出口国外,以解决暂时的供应过多的问题。再则,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把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到八千万亩的程度。”杨明柳说道,“并且全部施行粮食生产机械化……”
杨明柳接着给出了比较成熟的调控方案,会议进行了进半天,农业部又就调控问题与其他部门达成一致。
华东自治政斧的农业调控政策很快出台,首先一个就是让水稻价格降低一些,不再太过干预水稻价格发展。
其次把那些收割上来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出口到国外去,以减缓内部压力。
再则民政部加大对其他省份的赈济,计划每年拿出五百万吨粮食,用于救济各省贫困群体。
在这样的调控下,稻谷价格很快就下跌了。
从每公担两元跌到了每公担一点五元,稻谷价格一跌,很快就把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非机耕区的粮农的收入减少了,其中地主经营不下去了。
而对于那些自耕农,以及没有施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安徽地主来说,粮价跌到一点五元并无破产风险。
首先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一倍,因此就算粮价降低,比起华东自治政斧上台前依旧增长了收入,加上没有税收,家里的小孩基本上是学校养,看病也不需要支出太多钱,所以更无破产风险。对于那些亏损的地主来说,他们接下来就急需进行转型,因此开始选择种植经济作物。
至于那些农垦公司并未受此影响,只是利润降低了而已。
这些农垦公司在机耕区是不能变更作物种植种类的,机耕区重什么都规划好的,虽然利润受到了压缩,但利润依旧够高。
而且夏收之后,政斧收上来的粮食一部分储备了起来,一部分则拿去救济其他省份的贫民。
华东自治政斧自宣布加大对其他省份的救济后,其他省份都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华东自治政斧警告各地官员,这些粮食是用于援助贫民的,谁若敢贪污的话,联合监察院将不会手软。
在忙于夏收的时候,倪嗣冲也退出了皖北,这个政治变色龙显然已经没有心思待在皖北了。
正当他打算在皖北捞一票再走的时候,各省联合宪兵队派人对倪嗣冲进行了警告,如果他敢在皖北收税,将让他上华东军事法庭。
听到华东军事法庭,倪嗣冲脸色很不好看,华东军事法庭连冯国璋都审了,要审他自然没问题。
大总统现在连冯国璋都保不住,万一华东自治政斧发飙,那肯定是保不住他的,甚至袁世凯为了妥协,还将主动把他交出去。
待在皖北已经没什么意思的倪嗣冲也就退出了皖北。
……夏播很快就在丰收的喜悦中展开了,农业部之前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因此并未发生什么混乱。
作物高产带来的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当前的粮食种植面积太多了,因此夏播时减少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
农业部在平原地区大量种植大豆、饲用玉米、牧草,以用于发展养殖。
靠肉食养活一个人口所需的土地是用粮食养活一个人口的七倍到八倍,大力发展养殖业,可以消化掉当前的土地。
现在的矛盾不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而是人口太少,产量太高,农业人口又太多,工业人口太少。
这就是农业发展太快产生的失衡问题。
而现在华东自治政斧只是在局部上进行调整,而整个中国还未进入调整的状态。
当前华东自治政斧已经开始向其他省份提供高产作物,但这些高产作物都是经济作物,那些高产粮食绝对不给其他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他省不在调控范围之内,如果整个中国都种下高产作物的话,那后果有多恐怖可想而知了。
到时候粮食价格将一跌再跌,暴跌到要倒河里的地步。
至于出口,这不是说出口就出口的,这得有时间来慢慢增加出口量,慢慢的压缩其他国家的农业,如果来个突然的暴增,那么将发生很剧烈的碰撞。
农业上的失衡,也是夏钧急于发展工业的原因。
因为夏钧兑换了大批工业设备,工厂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带动了工业上对劳动力的需求,把过多的农业人口吸纳到城市来。
……在中国的格局基本确定下来了之后,袁世凯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那就是进行军政分离。
燕京政斧就军政分离的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政策,袁世凯对军政分离很上心,只是北洋政斧要施行军政分离显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袁世凯首先要整顿的就是东北,东北是燕京的后花园,一旦东北不稳,燕京便将腹背受敌。
同时袁世凯以为张作霖是个头脑简单的人物,一旦驯服,将对主人极为顺服,于是把张作霖传召进京。
为了笼络张作霖,袁世凯把张作霖召入燕京觐见。
张作霖接到命令不得不去,但又有些害怕,于是带了一个营的兵力护卫着他进京。张作霖到了燕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掏出了一只金怀表,张作霖见这东西金闪闪的,不由多看了几眼。
结果等张作霖出去的时候,袁世凯便把这个金怀表,以及张作霖刚才在那端详的古玩字画都送了过去。
袁世凯再次展开金钱攻势,这种手段在满清时代自然是很好用的。
不过袁世凯忘了,这是在共和总统时代,北洋军下面都在盯着袁世凯的位置,毕竟大总统不可能当一辈子。
而且袁世凯也看错了人,张作霖乃是土匪出身,更非什么头脑简单之辈,张作霖的野心最强,可谓是众多军阀中最为毫不掩饰的一个。
张作霖收了东西,表面行当然感激涕淋。
接着袁世凯又派了拜把子兄弟张锡銮出任奉天都督,负责地方行政,以为他与张作霖会很好合作,因为张锡銮是张作霖的干爹。
然而张作霖已经羽翼丰满,手握北洋军的一个整编师,早就想独霸东北,所以就经常让张锡銮难堪。
张作霖在家中设有赌局,那些想升官的财主就在赌桌上主动输钱,钱输得越多,张作霖给的官职就越大。
但这些官职需要都督府进行批准任命,张锡銮批准万事大吉,如果张锡銮几天后还没批准,那么张作霖就会带着卫队去大闹都督府,进去就乱砸东西,张锡銮还不敢生气,经常是边拉张作霖到他的密室,边对旁人说:“他又喝醉了,这小子一喝醉就喜欢胡闹。”
张锡銮七十一岁高龄,被这个干儿子折腾的经常犯病,袁世凯见张锡銮不能镇住张作霖,而且张作霖的野心已经充分暴露。
于是袁世凯想调开张作霖,于是下了道命令,让张作霖去驻防察哈尔(内蒙地区),张作霖接到任命后急了,直接打了封电报给燕京,大意说:“辛亥革命和国民党二次革命,你们把北方部队统统调走,要不是我老张坐镇东北,燕京政权能巩固吗?”
袁世凯听了很生气,然而袁世凯很快得知消息,张作霖正在东北草拟‘奉天保安会章程’你。
这个所谓‘奉天保安会章程’,也就是东北地区在辛亥革命中施行的一种变相的自治,这把袁世凯气得直拍桌子大骂:“好个张作霖,真是狼子野心。”
袁世凯怒是怒了,然而这次中央想要进行军政分离,下面地方长官已经有意见了,如果调派他们去征讨张作霖,那么后果将不是很理想,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更坏的局面。
……杭州,白文升给夏钧报告了燕京的情况。
军情局人员在燕京和东北地区发现,张作霖正在起草保安会章程,正在与袁世凯对着干。
夏钧看了这份情报后大感兴趣,显然历史上袁世凯对张作霖实施了妥协,而张作霖这个人,正在中国历史上打内战最为积极的一个,曾经发动过两次直奉战争,战争的起因皆在于张作霖想要向关内扩张。
此人也是曰本用于煽动中国内战的一个棋子,等张作霖一死,他儿子张学良则直接丢下东三省跑路了。
“既然袁世凯有意整顿地方,进行军政分离,那自然要给点助力。”夏钧看完这份报告后笑了起来。
随即一个电话打到了燕京去。
自上次徐州会面后,北洋与华东两政斧在沟通上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夏钧与袁世凯两边都安装了无线电电话,所以沟通很方便。
……这让袁世凯没什么办法,正准备向张作霖妥协的时候,夏钧的电话打来了。
“袁公可是为张作霖一事烦恼啊?”夏钧在电话那头问道,袁世凯心里一惊,暗暗防备起来,说道:“也无什么大事,只是东北那边出了点小状况。”
“是吗?不过我倒是听说张作霖在起草什么保安会章程,不知道袁公要如何应对?要知道当初我们签订《华东临时约法》时可是规定了,东北这个区域属于中央的地盘,若是这块地盘让别人占了,中央如何能收上税来?如何能还清贷款?”
袁世凯一听这口风,不对呀!
这小子搞什么花样?好像很支持中央进行军政分离的样子。
“夏小子,你有什么打算?”袁世凯想不明白干脆直接问,夏钧呵呵笑了一声,说道:“中央若是不能控制东三省,我华东如何去东三省投资,那张作霖土匪出身,又有曰本人在后面舞弄,袁公当即时将其取缔。”
“中央兵马还未练成,此时实在……”袁世凯正说着,夏钧打断他说道:“中央若是无力出兵,我华东愿出一个师辅助中央,军费我们都可以出,取缔张作霖后,东三省也归中央管辖。”
“此言当真?”袁世凯有些半信半疑的问道。
“自然当真,中央施行军政分离我们华东全力支持,军人本就不应插手地方行政,若是他们插手地方行政,地方定然被他们弄得一塌糊涂。”夏钧完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眼前北洋政斧最让他无法容忍的就是这个军政不分的状态,这样他的联合宪兵队和联合监察院不是要成二合一版本了。
“你没条件?”袁世凯倒是把话说得很开,直接对夏钧问道。
夏钧和袁世凯在徐州已经把话说得很开了,加上两人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已有接触,所以两人私交上倒也不错吧!最起码无论如何争,在政治上都会保留一个充分的回旋余地,例如某方失败了,起码生命和财产不会受到威胁。
夏钧笑道:“条件倒是有一些吧!就是山西和广东并入我华东自治政斧。”
“好,那便如此说定了。”袁世凯一口答应,他对山西和广东两省的状况都有了解,据他所知,山西的阎锡山和广东的陈炯明都已经投靠了华东自治政斧,两省名义上虽然没有并入华东自治政斧,但实际上已经是如此了。
这个条件基本上不算什么条件。
“袁公有什么具体行动,到时候打电话与我,他张作霖若是敢反抗中央,我们华东定然出兵。”夏钧说道。
“好。”袁世凯大喜中挂了电话。
晚上袁世凯吃饭时很高兴,袁克定不由诧异,刚才不是还被张作霖给气到了吗?
“爹,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袁克定不解的问。
“克定,今天有好事,大好事啊!”袁世凯满面红光的说道:“张作霖那小子,等着挨枪子吧!”
“啊?”
“夏钧那小子和我说了,若是张作霖反抗中央,他华东定然出兵帮助中央对张作霖进行制裁。”袁世凯说道。
袁克定看不懂了,问道:“其中会不会有诈?好像很是反常。”
“没什么好反常的。”袁世凯笑道:“那小子本事是大,不过对地盘的野心并不大。不过却心系国事,看不得百姓被人欺压,再有就是爱财。”
“如果我们中央能进行军政分离,那么百姓自然好过得多,再则有利于地方稳定,这小子也能到各省去投资,这都符合他的姓子。再说张作霖后面有曰本人在鼓动,夏钧那小子最是防备曰本人,所以忍不住了。”袁世凯说道笑道:“他甚至连军费都愿意包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