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壮志凌云
重生之皇夫推不倒 作者:梓瑜
第25章 壮志凌云
宁月昭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心平气和地道:“你曾说你为蒋家荣华,愿和我做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全本言情小说】但是以蒋家今时今日的地位,即使你找一个如云儿那样的女子,也足以富贵一生。也许你现在还未遇到让你倾心的女子,等哪一****遇上了,你一定会后悔今日的决定。”
她如今正是欲和爱人相守却求不得,等蒋年哪天遇上了真心喜爱的人,到时候要怎么收场呢?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皇夫这个位置看起来无限荣光,实际上个中辛酸,非常人能想象,我不懂你为何如此执着于此。”
蒋年嘴角微微上扬,眸光深沉如海,他笑道:“殿下,蒋年所求并非是富贵一生。您还记得我曾经说过,我要的是海晏河清,天下承平吗?”
宁月昭点点头,略有不解地道:“记得,但是现在……”他们明明在谈感情的事,怎么突然转到家国天下的话题上了。
“没有但是!”
蒋年强势地打断了她的话,宁月昭想要再说什么,却一时语塞。
他们现在处在一处高地,蒋年将目光投向漫漫田野,“你不是想知道为何我今日要带你来这里吗?我现在就告诉你。”
宁月昭打量着他坚毅的容颜,心底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眼前这人好像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以绝世的傲然之姿张开了羽翼,仿佛马上就要冲上云霄。
蒋年向前几步,以一种俯瞰苍茫大地的态势扬声道:“你知道吗?金林村原来的田地要比现在大得多,可是因为村中多是老弱妇孺,只能任由大片的田地荒芜了。在大兴,许多的村庄都是如此。”
宁月昭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有些无奈地道:“我知道,可是北祁野心勃勃,边疆防御不能放松,那些被征召入伍的人,暂时还不能放他们回家耕作。”
边境连连战乱,多少骨肉至亲不得不分离,又有多少春闺梦里人成了无定河边骨。
蒋年侧身和她相对而立,指节分明的手掌扶住她的肩头,坚定的语气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我想要改变这一切!我之所以会在空暇时来此地教书,一来是不忍见那些孩子无人照管,另外我也希望能够教化于民,开启民智。【全本言情小说】你看看朝堂之上,几乎都是世家子弟,寒门庶子即使入了朝,也会因为没有根基而受排挤,无出头之日。”
宁月昭抬头,和他灼灼的目光相接。
的确,大兴的世家力量是极为强大的,设立科举取士的制度就是为了希望引入庶族力量,打破世家专权的局面。可是因为连年征战,大兴表面繁荣,实际上国库空虚,百姓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办法供家中子弟读书呢?
宁月昭沉吟了一下,道:“你有什么想法?”她知道蒋年今天既然开了这个头,必是有策略要说。
蒋年微微一笑,道:“我想兴办义学,为更多的寒门子弟开蒙。”
宁月昭摇摇头,“你的想法很好,可是银子从哪里来?”关于现行科举制度的弊病,她不是没有看到,但如何扶植庶族崛起,她苦思了许久,没有想出什么良策。
蒋年看着她,加大了些扶在她肩头的双手的力量,认真道:“降低商户的赋税,开放海防,鼓励民间经商。”
大兴对商户收重税,是以商业并不兴旺,多数人家靠的还是自给自足。
“不可能!”宁月昭浑身一震,挣开了他的双手,“商人重利轻义,靠的不过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朝廷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抑制了下来,怎么可能开放,还要降低税负,不可能!”
蒋年扳过她的肩膀,“我不是信口开河的,你也看到了,男人们都去当兵了,田地光靠这些老弱妇孺,种出来的粮食也只是勉强交税和糊口。金林村有我牵线搭桥,可以让蒋家布庄收她们的绣品,可是其他村子怎么办?”
宁月昭连连摇头,想了想道:“我们可以降低农户的赋税。”
蒋年放开了手,嘴角挑起一丝漫不经心的笑,“我朝的税负已经是历代最低的了,你还想再降多少?”
“这……”宁月昭皱了皱眉,“你突然提这个,我一时怎么答得上来,待回去和内阁商议后再定吧。”
蒋年并不打算给她逃避的空间,“国库吃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你降低了税负,那边疆的粮草供给从哪里来?”
宁月昭退无可退,深深吸了一口气,稍退一步,“那你说怎么办?”
蒋年听出了她语气中的不悦,但仍坚持道:“你别小看这些乡村妇孺,她们虽然力气不如男子,可是她们都有一双巧手,若是开放商户禁令,会有更多的布庄来定她们的货。另一方面降低了税负,会有更多的人经商,实际上朝廷得到的税收会更多,国库不就充盈了吗?”
宁月昭震撼地看着他,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论调。她想了想,道:“还是不行,人人都去从商了,谁来种地,没有粮食,我大兴的子民吃什么?”
蒋年见她已经开始听进去,不由带了些喜色,道:“不会让百姓饿死的,她们又不是不种地了。再说了,边关不是还有数十万将士吗?”
宁月昭只得再次重申,“边关的将士是用来保家卫国的,不能放他们回来种田。”
“我何时说要他们回来种田了。”蒋年笑着摇摇头,“边关又不是没有土地,军镇也有田地。他们可以就地屯田,种出来的粮食可以补充粮草,减轻国库的负担。若是边关起了战事,披甲就可上阵,岂不两全其美?”
宁月昭看向蒋年,他清俊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狂热,如墨玉般的眸子里流淌着华光。清风拂过,衣袍激荡,宁月昭感觉到了一种从心底传来的鼓动和共鸣。
从前不是没有人想过用鼓励经商的办法来充盈国库,而且禁令刚刚开放之初,的确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没过多久,商人为了追逐利益,哄抬物价,投机倒把。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亏得倾家荡产,引发了社会动荡。朝廷为了维稳,立马恢复了禁令。
经商有赚有赔,更重要的是,鼓励经商之后。原本靠租种田地为生的佃户也蠢蠢欲动,这使耕读传世的几大世家不满。是以鼓励从商的政令才存在了不过短短数月,便宣告终结。至于禁止海上通商,则是因为不堪倭寇侵扰沿海居民。
沉默了一会儿,宁月昭打破了平静,抬眸看向蒋年,轻声道:“你想怎么做?”
知道她已不再反对,蒋年受到了巨大的鼓舞,继续道,“欲速则不达,我们要一步一步来。改制科举是第一步,扶植寒门庶族,制衡几大贵族世家;戍边屯田,增加军队粮草补给,是为了减轻国库负担,这与改制科举要一起抓。”
宁月昭沉吟了一阵,点点头道:“所以我说,这两个建议没有问题,只是具体如何实行,还有待内阁共同商议。可是开放海禁和倭寇扰民之间的矛盾,你要怎么解决?还有解除从商的禁令,必定会遭到几大世家的压制,你要如何应对?”
蒋年笑道:“海上通商,古已有之,汉唐的丝绸之路便是先例,实施海禁固然可以减少流寇对沿海的侵扰,但并不能杜绝,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富国强兵。目前我们的兵力都集中在西北处,是以海防稍弱。归根结底还是银钱供给不足,等有了强壮的兵马,就能在沿海设立边防关卡,区区倭寇,何足为惧。”
宁月昭认同地点了点头,接着他的话继续说下去,“一旦寒门庶族足以制衡几大世家后,就算他们想要阻止从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当他们看到经商的好处后,自然而然会受利益驱动而投身经商,恐怕到时候他们巴不得朝廷多多鼓励经商,你的想法是这样的吗?”
蒋年轻轻一笑,赞许地道:“殿下英明。关于有人因为经商家破人亡的问题其实也好办。经商本来就是冒险,朝廷也不能光开了栅栏不管放牧,相应的规制商人行为的政令也要一起颁布,以免造成****。”
宁月昭仿佛看到了蒋年为她描绘得大兴未来的盛世之象,心中蠢蠢欲动。按捺下心头的激动,宁月昭冷静地提醒了他一句,“自古改革变法的,没有不流血的。你想好要做晁错了吗?”
晁错为汉景帝内史,是其智囊。他上书景帝,主张削减诸侯分地,重农贵粟。由此引发了诸侯不满,爆发了七国之乱。景帝为平息叛乱,只能将晁错腰斩于东市。
她这是在提醒他不要急功近利,以免惹得狗急跳墙吗?
想道这里,蒋年不禁弯唇一笑,“古往今来主张改革的,好像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倘若我因此死了,殿下可会伤心?”
第25章 壮志凌云
言情海
第25章 壮志凌云
宁月昭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心平气和地道:“你曾说你为蒋家荣华,愿和我做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全本言情小说】但是以蒋家今时今日的地位,即使你找一个如云儿那样的女子,也足以富贵一生。也许你现在还未遇到让你倾心的女子,等哪一****遇上了,你一定会后悔今日的决定。”
她如今正是欲和爱人相守却求不得,等蒋年哪天遇上了真心喜爱的人,到时候要怎么收场呢?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皇夫这个位置看起来无限荣光,实际上个中辛酸,非常人能想象,我不懂你为何如此执着于此。”
蒋年嘴角微微上扬,眸光深沉如海,他笑道:“殿下,蒋年所求并非是富贵一生。您还记得我曾经说过,我要的是海晏河清,天下承平吗?”
宁月昭点点头,略有不解地道:“记得,但是现在……”他们明明在谈感情的事,怎么突然转到家国天下的话题上了。
“没有但是!”
蒋年强势地打断了她的话,宁月昭想要再说什么,却一时语塞。
他们现在处在一处高地,蒋年将目光投向漫漫田野,“你不是想知道为何我今日要带你来这里吗?我现在就告诉你。”
宁月昭打量着他坚毅的容颜,心底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眼前这人好像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以绝世的傲然之姿张开了羽翼,仿佛马上就要冲上云霄。
蒋年向前几步,以一种俯瞰苍茫大地的态势扬声道:“你知道吗?金林村原来的田地要比现在大得多,可是因为村中多是老弱妇孺,只能任由大片的田地荒芜了。在大兴,许多的村庄都是如此。”
宁月昭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有些无奈地道:“我知道,可是北祁野心勃勃,边疆防御不能放松,那些被征召入伍的人,暂时还不能放他们回家耕作。”
边境连连战乱,多少骨肉至亲不得不分离,又有多少春闺梦里人成了无定河边骨。
蒋年侧身和她相对而立,指节分明的手掌扶住她的肩头,坚定的语气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我想要改变这一切!我之所以会在空暇时来此地教书,一来是不忍见那些孩子无人照管,另外我也希望能够教化于民,开启民智。【全本言情小说】你看看朝堂之上,几乎都是世家子弟,寒门庶子即使入了朝,也会因为没有根基而受排挤,无出头之日。”
宁月昭抬头,和他灼灼的目光相接。
的确,大兴的世家力量是极为强大的,设立科举取士的制度就是为了希望引入庶族力量,打破世家专权的局面。可是因为连年征战,大兴表面繁荣,实际上国库空虚,百姓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办法供家中子弟读书呢?
宁月昭沉吟了一下,道:“你有什么想法?”她知道蒋年今天既然开了这个头,必是有策略要说。
蒋年微微一笑,道:“我想兴办义学,为更多的寒门子弟开蒙。”
宁月昭摇摇头,“你的想法很好,可是银子从哪里来?”关于现行科举制度的弊病,她不是没有看到,但如何扶植庶族崛起,她苦思了许久,没有想出什么良策。
蒋年看着她,加大了些扶在她肩头的双手的力量,认真道:“降低商户的赋税,开放海防,鼓励民间经商。”
大兴对商户收重税,是以商业并不兴旺,多数人家靠的还是自给自足。
“不可能!”宁月昭浑身一震,挣开了他的双手,“商人重利轻义,靠的不过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朝廷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抑制了下来,怎么可能开放,还要降低税负,不可能!”
蒋年扳过她的肩膀,“我不是信口开河的,你也看到了,男人们都去当兵了,田地光靠这些老弱妇孺,种出来的粮食也只是勉强交税和糊口。金林村有我牵线搭桥,可以让蒋家布庄收她们的绣品,可是其他村子怎么办?”
宁月昭连连摇头,想了想道:“我们可以降低农户的赋税。”
蒋年放开了手,嘴角挑起一丝漫不经心的笑,“我朝的税负已经是历代最低的了,你还想再降多少?”
“这……”宁月昭皱了皱眉,“你突然提这个,我一时怎么答得上来,待回去和内阁商议后再定吧。”
蒋年并不打算给她逃避的空间,“国库吃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你降低了税负,那边疆的粮草供给从哪里来?”
宁月昭退无可退,深深吸了一口气,稍退一步,“那你说怎么办?”
蒋年听出了她语气中的不悦,但仍坚持道:“你别小看这些乡村妇孺,她们虽然力气不如男子,可是她们都有一双巧手,若是开放商户禁令,会有更多的布庄来定她们的货。另一方面降低了税负,会有更多的人经商,实际上朝廷得到的税收会更多,国库不就充盈了吗?”
宁月昭震撼地看着他,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论调。她想了想,道:“还是不行,人人都去从商了,谁来种地,没有粮食,我大兴的子民吃什么?”
蒋年见她已经开始听进去,不由带了些喜色,道:“不会让百姓饿死的,她们又不是不种地了。再说了,边关不是还有数十万将士吗?”
宁月昭只得再次重申,“边关的将士是用来保家卫国的,不能放他们回来种田。”
“我何时说要他们回来种田了。”蒋年笑着摇摇头,“边关又不是没有土地,军镇也有田地。他们可以就地屯田,种出来的粮食可以补充粮草,减轻国库的负担。若是边关起了战事,披甲就可上阵,岂不两全其美?”
宁月昭看向蒋年,他清俊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狂热,如墨玉般的眸子里流淌着华光。清风拂过,衣袍激荡,宁月昭感觉到了一种从心底传来的鼓动和共鸣。
从前不是没有人想过用鼓励经商的办法来充盈国库,而且禁令刚刚开放之初,的确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没过多久,商人为了追逐利益,哄抬物价,投机倒把。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亏得倾家荡产,引发了社会动荡。朝廷为了维稳,立马恢复了禁令。
经商有赚有赔,更重要的是,鼓励经商之后。原本靠租种田地为生的佃户也蠢蠢欲动,这使耕读传世的几大世家不满。是以鼓励从商的政令才存在了不过短短数月,便宣告终结。至于禁止海上通商,则是因为不堪倭寇侵扰沿海居民。
沉默了一会儿,宁月昭打破了平静,抬眸看向蒋年,轻声道:“你想怎么做?”
知道她已不再反对,蒋年受到了巨大的鼓舞,继续道,“欲速则不达,我们要一步一步来。改制科举是第一步,扶植寒门庶族,制衡几大贵族世家;戍边屯田,增加军队粮草补给,是为了减轻国库负担,这与改制科举要一起抓。”
宁月昭沉吟了一阵,点点头道:“所以我说,这两个建议没有问题,只是具体如何实行,还有待内阁共同商议。可是开放海禁和倭寇扰民之间的矛盾,你要怎么解决?还有解除从商的禁令,必定会遭到几大世家的压制,你要如何应对?”
蒋年笑道:“海上通商,古已有之,汉唐的丝绸之路便是先例,实施海禁固然可以减少流寇对沿海的侵扰,但并不能杜绝,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富国强兵。目前我们的兵力都集中在西北处,是以海防稍弱。归根结底还是银钱供给不足,等有了强壮的兵马,就能在沿海设立边防关卡,区区倭寇,何足为惧。”
宁月昭认同地点了点头,接着他的话继续说下去,“一旦寒门庶族足以制衡几大世家后,就算他们想要阻止从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当他们看到经商的好处后,自然而然会受利益驱动而投身经商,恐怕到时候他们巴不得朝廷多多鼓励经商,你的想法是这样的吗?”
蒋年轻轻一笑,赞许地道:“殿下英明。关于有人因为经商家破人亡的问题其实也好办。经商本来就是冒险,朝廷也不能光开了栅栏不管放牧,相应的规制商人行为的政令也要一起颁布,以免造成****。”
宁月昭仿佛看到了蒋年为她描绘得大兴未来的盛世之象,心中蠢蠢欲动。按捺下心头的激动,宁月昭冷静地提醒了他一句,“自古改革变法的,没有不流血的。你想好要做晁错了吗?”
晁错为汉景帝内史,是其智囊。他上书景帝,主张削减诸侯分地,重农贵粟。由此引发了诸侯不满,爆发了七国之乱。景帝为平息叛乱,只能将晁错腰斩于东市。
她这是在提醒他不要急功近利,以免惹得狗急跳墙吗?
想道这里,蒋年不禁弯唇一笑,“古往今来主张改革的,好像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倘若我因此死了,殿下可会伤心?”
第25章 壮志凌云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