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春日颂

第47页

    —
    在国外取景拍摄很贵,经费烧起来就像坐火箭,剧组二十来人只在剑桥郡只停留了两天便杀青了。
    至此,令嘉在剧组最后的戏份也拍摄结束,后续最多还有一些零散的镜头需要回国补。
    由于辛肯顿的公寓已经找到了出价合适的买主,剧组返回S市时正是周五,令嘉便只身在伦敦留下来,等周一签合同。
    中间空出周六一天,没有其他行程。
    清早,令嘉从酒店睡醒,只带了伞和随身的包,一个人乘地铁从泰晤士河到伦敦塔桥,将中学时代每天上学的路线、那些曾和沈之望一起去过的地方,重新走了一遍。
    像是重新用脚丈量了她年少时的每一寸记忆。
    在剧组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睡眠太少,偶尔还连轴转,她最近已经不再能常常梦见他了。
    从开始的悲痛欲绝到现在连伤感的空隙也抽不出来,令嘉所有的生活,已经被繁杂琐碎的事务以及对明天的忧虑填满。
    路过威斯敏斯特大桥时,突然下起了雨,雨雾细密朦胧,车流带着行过风拂起她的长发。
    令嘉撑起伞,将鬓发别至耳后,站在人行道上孤独地回望。
    远处是发暗的乌云被层层遮住的光线,那矗立着国会大厦和伦敦眼,还有塔桥的尖角。
    也就是这条路,那天他们吵了架,令嘉一个人打伞气冲冲朝前走,沈之望跟在后头淋雨,前后脚踩过她每一次踩过的水洼。
    直到她消了气,叫他前来撑伞。
    来时是两个人,现在他们走散了。
    伦敦是座永远不缺故事的城市,它既内敛含蓄,也兼具英国人的古典浪漫。
    行色匆匆与她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人生也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悲欢聚散。而车马人流中,她只是构成这座城市至小至渺、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下桥前,令嘉从一位老妇人那儿买了枝新鲜的红玫瑰。
    她把这支玫瑰放在了沈之望的墓前。
    整整四个月,令嘉直到重新站在墓前这一刻,才终于对自己承认了他已经永远长眠的事实。
    她不再幻想,也不再寄期望于他某天还会突然再出现。
    就像她母亲生下她那天就撒手人寰一样,人和人的缘分是有限的,现在,沈之望也永远地离开了,去了她无法触碰的世界。
    但无论如何,令嘉不后悔,她感激他们曾经相遇交叠、并肩牵手走过的岁月,所有的经历都让她变成了更好的人。
    只是剩下的日子,她最终只能一个人前行。
    —
    晚上回酒店,令嘉登陆了自沈之望去世后就不曾登陆过的社交账号,大号,才打开列表,页面便被瞬间涌进来的信息卡住了。
    她挑出关系亲近的朋友,三言两语解释了自己的近况。
    又一一回复剩下的同学、朋友,感谢她们的关心,自己目前还好。
    这些消息,令嘉之前是不敢看的。
    别人的每一句关心在她看来都异常残忍,提醒着所有她不愿承认的事实,但现在,她愿意接受大家的好意,打起精神,把每一件她还不适应事化作习以为常。
    临睡前,她给爸爸的责任护士打了一通视频电话。
    护士刚刚上班,令嘉隔着屏幕和爸爸絮絮叨叨几句,等护士都要推他去吃早饭了才匆匆挂断。
    令嘉洗了个澡,擦头发时凝视窗外,突然发现这家酒店还能远眺金丝雀码头。
    眼前的一幕和她几年前附近酒店拍摄的一张夜景角度很像。
    睡不着,但好像又没什么事做。
    她干脆花了五分钟,按年份把图片从图库里找出来。两张照片的金丝雀码头夜景对比起来,还真是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后一张质感更清晰些。
    令嘉还记得自己十五岁拍这张照片那天,是来附近参加高中同学的Party,刷卡买了一堆的东西太晚来不及搬回公寓,干脆就在附近酒店住下。
    景物还在,但人事心境已经完全变了。
    少女不知愁滋味,那时候的她尚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上哪一所学校,只遥想着要变成厉害的大学生,做个优雅聪明的人,而现在的令嘉,只想在下一个五年,还清所有的债务,努力生活,也照顾好爸爸。
    大半年没发过朋友圈,令嘉想了想,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上传,就当是种只有自己知道的鼓励。
    动态发出后,她便将手机调至睡眠模式,盖上被子睡着了。
    一觉睡到大天亮。
    令嘉迷迷糊糊拿起手机查看消息,突然发现在一长溜的消息列表里,傅承致点赞了自己的朋友圈。
    不止点赞,他还评论了——
    离合宜很近,起床可以下来喝咖啡。
    留言时间在两个小时以前。
    天哪,大佬也这么早就开始勤勉地工作了吗?
    签合同的时间约好在下午,令嘉早上确实没什么事。
    反正都要吃早餐,洗漱时,她干脆打开聊天框和傅承致确认了地点,步行过去只需要五分钟。
    然后又收拾了一下行李,将衣服按照连妙教的办法一一卷好,找出来伦敦那么多天,最后一套没上过身的干净衣服来。
    白衬衫松开两粒领扣,别在笔直的黑色牛仔长裤,白鞋,外边穿Burberry卡其色长风衣,这算是伦敦最常见的穿搭之一。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