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页
我皇室确实该给父亲和祖父一个交代,即便他们不姓谢又如何?做了谢家诸多子孙不能成之事,我谢氏子孙唯有羞愧,唯有感激!”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这件事他不打算追究,他觉得他爹,他爷爷,就是亲爹,亲爷爷,希望旁人也能按照他的意思来,别叽叽歪歪。
总之,这件事谁都有错,糟了天罚的闵安帝有错,当时不争气的皇子宗亲有错,意气用事的老国公有错,就是人宗家父子没错。
要不然怎么办呢?
宗家父子有错?有错就要更正,怎么更正?自然是消灭错误。
怎么消灭?
派兵攻打?别开玩笑了,天下间还有谁是黑铁骑的对手?去打他们,谁有这个勇气,谁有这个能力?
在史书上抹除他们存在过的痕迹?别搞笑了,人家的闲人阁,盛世榜,可不是什么简单的野鸡榜,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周边番邦国的认可,每月月初,谁人不关心盛世榜排名的改变?
这样已经摸不清深浅的组织,领头人还是两个当过皇帝的家伙,谁有把握能干掉对方?
都不敢说这个大话。
单从利益角度出发,这两位必须和他们一个阵营,必须是纯洁无瑕的,别人都能有错,就这两位不能错。
否则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
倒是直接大方承认了,在天下人面前,在史书上,也能博一个温和宽容的好名声。
从感情角度出发,更加没有反对这两位的理由,在这两位手底下做事,可真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若说群臣这辈子能有史书留名的机会,怕也就在这两位手底下干过的几件大事了。
原本是一件能引起朝野震荡,天下皆惊的大事,就在皇帝和朝臣们默契的配合下,轻拿轻放,过去的悄无声息。
消息传到民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皇室和朝堂上诸人想的那般复杂。
民间百姓的心思更加淳朴,谁让他们家有余粮,免于战乱,吃饱穿暖,孩子能读书,商人通四海,日子平稳安乐,谁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老爷。
你说做到这些的菩萨姓宗不姓谢?
那又有啥关系,只要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他就是想改姓王八蛋我们也管不着啊!
再说了,现如今的皇帝老爷姓啥,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压根儿就不清楚好吗!别说皇帝老爷姓啥,就是知县老爷姓甚名谁,也不是我们该关心的事儿哇!最多知道里正姓啥就不错啦!
你说传承,说礼法,说君臣父子,说伦理纲常,说窃国贼?对不起,听不懂,也不想懂。
反正我们就认太平帝和怀武帝,再也没有比这两位更让人安心的皇帝了!
民间反而是对这个消息接受的最快的,甚至很快便有戏曲传说开始传唱。
说的是那“为报恩舍身进皇宫,治天下辛劳三十载”。
说的是那“功成身退回江湖,闲人阁上盛世榜”。
更说的是那“两代帝王早禅位,心有天下逍遥游”。
两人更是在当下便被人称为“民间皇帝”,意思是从民间去,最后到民间来,因为最了解百姓需要什么,所以在位时便尽量做什么。
做了让百姓感激的事,得到了百姓前所未有的拥护,甚至在整个大周王朝,这两位都是最闪耀,避不开的两颗明珠,后世但凡讲到大周,必不可少的要提及这二位的一生功绩。
在朝做了什么便不多说,史书自有记载。
在野也没少了折腾,闲人阁做的事情可一点儿都不闲,甚至忙的很。
包括后来的巨贾榜,地方官员榜的出现,以及为这些人的成功发行的个人志,出的回忆录,都是为许多人打开了另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门。
在打开这扇大门之前,闲人阁首先解锁了又一个财富密码。
想要将盛世榜以最快的速度传阅天下,便要有一条自己独特的,安全的,高效的,便捷的方式,这个方式,时砚选择了快递。
于是大周除了官方驿站之外,府城之间,县城之间,甚至乡镇之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快递站点。
这些站点以高效快速还便宜的方式,快速占领了民间市场,让官方驿站只剩下传递官方消息这一个用途。
后来出现了好几次民间驿站消息先于官方命令到达当事人手中,给当事人做足了应对准备,造成了不小损失。导致官方不得不抓紧时间改革驿站的传递方式。
发展到后来,南方大旱的时候,朝廷的赈灾粮食,直接委托给闲人快递帮忙转运,损耗小,时间快,效率高,赈灾的钦差大臣只需要轻车简行赶往当地便可,比朝廷官方组织人手运送粮食来的及时太多了。
谁都知道闲人快递是闲人阁的产业,闲人阁在民间的名声,是真的没话说,此事一出,坊间说书先生又有了新的话题。
正所谓“闲人快递千里运粮,民间帝王心怀百姓!”
搞的朝堂上那些大人物们常常一惊一乍的,以为这两位越老越能折腾的退休帝王有重回朝堂,大展雄风的想法呢!吓得小心肝儿一颤一颤。
要时砚说,真没这么多事情,人想多了就容易吓着自己。原因也没外界传的那般复杂。
快递的出现,只是单纯因为有一天中午,他爹面对满桌子的菜肴感叹了一句:“这个时节,头一批的庵波罗果应该进宫了吧?”
--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这件事他不打算追究,他觉得他爹,他爷爷,就是亲爹,亲爷爷,希望旁人也能按照他的意思来,别叽叽歪歪。
总之,这件事谁都有错,糟了天罚的闵安帝有错,当时不争气的皇子宗亲有错,意气用事的老国公有错,就是人宗家父子没错。
要不然怎么办呢?
宗家父子有错?有错就要更正,怎么更正?自然是消灭错误。
怎么消灭?
派兵攻打?别开玩笑了,天下间还有谁是黑铁骑的对手?去打他们,谁有这个勇气,谁有这个能力?
在史书上抹除他们存在过的痕迹?别搞笑了,人家的闲人阁,盛世榜,可不是什么简单的野鸡榜,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周边番邦国的认可,每月月初,谁人不关心盛世榜排名的改变?
这样已经摸不清深浅的组织,领头人还是两个当过皇帝的家伙,谁有把握能干掉对方?
都不敢说这个大话。
单从利益角度出发,这两位必须和他们一个阵营,必须是纯洁无瑕的,别人都能有错,就这两位不能错。
否则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
倒是直接大方承认了,在天下人面前,在史书上,也能博一个温和宽容的好名声。
从感情角度出发,更加没有反对这两位的理由,在这两位手底下做事,可真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若说群臣这辈子能有史书留名的机会,怕也就在这两位手底下干过的几件大事了。
原本是一件能引起朝野震荡,天下皆惊的大事,就在皇帝和朝臣们默契的配合下,轻拿轻放,过去的悄无声息。
消息传到民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皇室和朝堂上诸人想的那般复杂。
民间百姓的心思更加淳朴,谁让他们家有余粮,免于战乱,吃饱穿暖,孩子能读书,商人通四海,日子平稳安乐,谁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老爷。
你说做到这些的菩萨姓宗不姓谢?
那又有啥关系,只要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他就是想改姓王八蛋我们也管不着啊!
再说了,现如今的皇帝老爷姓啥,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压根儿就不清楚好吗!别说皇帝老爷姓啥,就是知县老爷姓甚名谁,也不是我们该关心的事儿哇!最多知道里正姓啥就不错啦!
你说传承,说礼法,说君臣父子,说伦理纲常,说窃国贼?对不起,听不懂,也不想懂。
反正我们就认太平帝和怀武帝,再也没有比这两位更让人安心的皇帝了!
民间反而是对这个消息接受的最快的,甚至很快便有戏曲传说开始传唱。
说的是那“为报恩舍身进皇宫,治天下辛劳三十载”。
说的是那“功成身退回江湖,闲人阁上盛世榜”。
更说的是那“两代帝王早禅位,心有天下逍遥游”。
两人更是在当下便被人称为“民间皇帝”,意思是从民间去,最后到民间来,因为最了解百姓需要什么,所以在位时便尽量做什么。
做了让百姓感激的事,得到了百姓前所未有的拥护,甚至在整个大周王朝,这两位都是最闪耀,避不开的两颗明珠,后世但凡讲到大周,必不可少的要提及这二位的一生功绩。
在朝做了什么便不多说,史书自有记载。
在野也没少了折腾,闲人阁做的事情可一点儿都不闲,甚至忙的很。
包括后来的巨贾榜,地方官员榜的出现,以及为这些人的成功发行的个人志,出的回忆录,都是为许多人打开了另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门。
在打开这扇大门之前,闲人阁首先解锁了又一个财富密码。
想要将盛世榜以最快的速度传阅天下,便要有一条自己独特的,安全的,高效的,便捷的方式,这个方式,时砚选择了快递。
于是大周除了官方驿站之外,府城之间,县城之间,甚至乡镇之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快递站点。
这些站点以高效快速还便宜的方式,快速占领了民间市场,让官方驿站只剩下传递官方消息这一个用途。
后来出现了好几次民间驿站消息先于官方命令到达当事人手中,给当事人做足了应对准备,造成了不小损失。导致官方不得不抓紧时间改革驿站的传递方式。
发展到后来,南方大旱的时候,朝廷的赈灾粮食,直接委托给闲人快递帮忙转运,损耗小,时间快,效率高,赈灾的钦差大臣只需要轻车简行赶往当地便可,比朝廷官方组织人手运送粮食来的及时太多了。
谁都知道闲人快递是闲人阁的产业,闲人阁在民间的名声,是真的没话说,此事一出,坊间说书先生又有了新的话题。
正所谓“闲人快递千里运粮,民间帝王心怀百姓!”
搞的朝堂上那些大人物们常常一惊一乍的,以为这两位越老越能折腾的退休帝王有重回朝堂,大展雄风的想法呢!吓得小心肝儿一颤一颤。
要时砚说,真没这么多事情,人想多了就容易吓着自己。原因也没外界传的那般复杂。
快递的出现,只是单纯因为有一天中午,他爹面对满桌子的菜肴感叹了一句:“这个时节,头一批的庵波罗果应该进宫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