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虞秩认真地分析着,在说到六、七两位皇子时,还轻笑了一声。
六弟七弟年纪尚幼,便是父皇有心,也无力了。他偷偷找太医署的人了解过,他父皇的身体,是绝对撑不到二人长大的。
张贵妃见他提起天和帝的身体时嘴角浮起的那抹笑意,不由眉毛微皱,有些不悦。
莫要胡说,你父皇的身体如何岂是我们能知晓的?既然你觉得他们不足为惧,那本宫就放心了。
虞秩看他母亲神色有些倦怠,便告了辞。他现在已经另外出宫建府,一般来说无事是不能在宫中逗留太久的。
皇上又去了玉常宫?皇后正坐在桌前,拿着剪子剪花枝。听到这个消息时,她一个不慎,将枝头开得正艳的花剪下来一枝。她有些烦躁地将剪子推到一边,不再碰这个。
是啊娘娘,如今外头都在传,说圣上想从几位小皇子选一个封为太子呢!说话的宫女有些着急,咱们大皇子可还关在王府里呢。
住嘴,这也是你可以谈论的东西?腊梅,掌嘴。皇后看着这个宫女被拖下去掌嘴,心里舒服了几分。她只是让这人注意一下玉常宫的动静罢了,竟敢和她说这样的话。
不过,她说的确实也对,皇上最近公务繁忙,很少踏足后宫,一有时间还都去玉常宫看那三个孩子了,想来离他们被放出来也不远了。
来人啊,上午我吩咐炖的鸡汤可好了?皇后问了一句。
娘娘,好了,奴婢刚刚已经把它从御膳房取来了,正在炉子上温着呢。雪梅侍立一旁,恭敬地回答道。
将它带上,随本宫出去一趟。
是!雪梅应了声,然后便吩咐人找了个食盒将鸡汤装在里头,拎着它跟在皇后身后向外走去。
第483章 荒诞
圣上, 皇后娘娘求见。张福海低声在天和帝耳边禀报,他此刻正坐在玉常宫中,手里捧着一本书在看。
宣。
张福海得到首肯, 立刻亲自出了玉常宫去迎接皇后。
皇后笑着瞥了一眼身旁的宫女,那人瞬间会意,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悄悄递给了张福海。张福海不动声色地接过,然后领着她们往里走。
往常皇后也来过玉常宫,可自从三位皇子被关在里头后, 天和帝就派了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出入其中, 每日的膳食都放在门口, 由一个小太监出来提进去。
这使原本平平无奇的宫殿变得神秘起来, 皇后一边走一边默默打量着里头, 试图看出点什么来。
娘娘,到了,圣上就在里头。张福海适时出声提醒,皇后收回眼神,朝他笑了笑, 然后亲自提着食盒走了进去。
天和帝听见动静,放下手里的书本,上前接过食盒, 两人相视一笑,一副夫妻恩爱的样子。
皇后怎么知道朕在这里?喝了一碗鸡汤后, 两人开始聊天, 聊着聊着,天和帝突然问道。
皇后一惊,竟从这寻常的一句话中听出了质疑之意, 难不成皇上怀疑她窥视帝踪?
她强笑了一声,道:臣妾哪知道皇上在这里,不过是今日无事,突然想起三位小皇子来,他们在这宫里,也没母妃照料,不知是否消瘦了,这才熬了鸡汤过来,想着让人送进去给他们补补身子。
她越说越顺,接着说道:没想到刚到门口,便看见了您的銮驾在附近,于是遣人过来通传一声,看圣上是否准许臣妾进来。
原来如此,天和帝点头,皇后费心了,难为你时时想着他们,便是小六小七的母妃,也不曾送鸡汤过来。张福海,将剩下的鸡汤送进去给他们,就说是他们母后送过来的。吩咐完张福海,他又转头看向皇后,拍了拍她的手,道:有劳你了。
皇后温婉地笑了,一派慈母模样:臣妾身为国母,自然要将所有皇子都视如己出,这是臣妾的职责所在,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了,几位皇子到底做了什么,怎惹得您如此生气?
天和帝摇了摇头:他们犯得也不是什么大错,只是朕那天特别生气,一时冲动,便下了旨。
皇后心里一动,劝道:既然他们也知错了,圣上不如就把他们放出去吧,也省的两位妹妹日日记挂。
天和帝再次摇头,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脸上带着笑意,唤了一句张福海。张福海会意地转到后头,然后手里拿着一叠东西走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皇后不解地看过去,发现面前的是一叠纸,这叠纸上写满了字,字迹虽然不同,但都很工整,可见写它的人是花了些心思的。
这字,可是几位皇子写的?她猜测道,抬头看见天和帝带着些骄傲的眼神后,她确定了。
是啊,你看看,朕也是才发现,将他们关在这里进学竟比在外头要好得多,为了让他们多学点东西,朕一时半会是不会放他们出去的。皇后你再看看这些天和帝兴致勃勃地将纸摊开给皇后,还一张一张地说明,这是谁什么时候写的,一副慈爱老父亲为儿子得意的模样。
皇后勉强笑着点头,又跟着翻看了一会,看见天和帝这模样,她心里就像梗了一块骨头似的,十分难受。她坐了一会之后,实在待不住了,就借口身体有些不适准备告辞。
天和帝也没留她,只在她临走时说了句:皇后与稷儿真是母子连心啊,他前几天也受了风寒,现在都还没好呢,皇后若有空,也可以送点鸡汤过去给他尝一尝,想必他会好的快些。
皇后心里一凛,知道天和帝是在点拨她,匆匆应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一走,天和帝的脸就冷了下来,张福海走到他身边,掏出刚刚皇后打赏的那个锦囊递过去,小声地说:圣上,这是娘娘刚刚让雪梅给奴才的,奴才不敢自专。
天和帝自嘲地笑了笑:你收着便是吧,就当个寻常之人打赏的。
张福海低着头,内心大骇,他虽知道两人已有间隙,可没想到竟如此严重了,果真是天家无情吗?以往两人好时,娘娘的任何东西都是不能落入旁人之手的。
稷儿那里,最近有什么动静吗?天和帝拿起书又放下。
回圣上,秦王殿下虽没有每日抄国法,但也没有想着要出来,据派去的人交代,他最近有些喜怒不定,时不时便会突然暴怒,将房里的东西砸掉。张福海据实以告。
天和帝听罢,淡淡地道:由他去吧,以他的性子,也只能砸一砸东西了。老二那边呢?
赵王殿下近日随着工部一起办差,他们趁着京都还未下雪,修缮了几间善堂,用来防范未然。
京城之中,百姓是不是交口称赞?
张福海有些惊讶:圣上猜对了,民间确有传言,还赞赵王有有
天和帝看他不敢说,便接着说:有圣明君主之相,当立其为太子,以续大魏百年强盛?
圣上说的,与民间传言一般无二。不过赵王殿下立刻澄清,说这是圣上之意,他不过协同办差罢了。张福海当初听到这种诛心之论的时候差点没吓死,圣上可还在呢,民间便传出这种话来,幸好赵王没有居功,不然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民间是不是又赞他虚怀若谷,默默付出?
张福海激动点头:圣上又猜对了,您可真是料事如神呐!
天和帝被他夸张的样子逗笑了,笑完之后他又沉默了,似这种手段,他在年幼时便已见过了。当年他那位五皇叔,也是朝野上下人人都交口称赞的贤王,可最后呢,还不是他父皇继位。以蒙蔽欺骗的手段收拢来的人心,总有一天会被识破。
秦王府里,虞稷盯着桌上摆放的食盒,神情有些怪异。
这是我母后遣人送来的?说我生病了,给我补补身子?若不是说来人确实是他母后宫里出来的,他都要觉得是在诅咒他了,他好端端地生什么病?
拿食盒进来的侍从小声回答:回王爷,这确实是皇后宫里的腊梅姑姑亲自送到门外的,她还说,娘娘听说您生病后担心不已,让您千万照顾好自己。
多么感人的母子情,可身为被关爱的孩子,虞稷只是扯了扯嘴角,心里不知是何感受。
要说他母后是关心则乱,未经核实就送了碗鸡汤过来,那也说的过去。可他仍觉得讽刺,什么时候他母后知道他的事情要靠听说了?而且他记得,父皇的圣旨中,只是不许他出去,可没说不让人进来。
这鸡汤他本想让人倒掉,可想了想还是作罢,留着晚上用膳时吃吧。
虞稷走后,天和帝派的人就写了封密信传了进去,得到消息的张福海又第一时间把这件事禀报给了天和帝。
我让你找的人找到了吗?天和帝听完,从满桌的奏折上抬起了头问道。
张福海道:奴才已经有线索了,应该马上就能找到了。
那就好,继续派人盯着这几处。
是!张福海转身出去安排,天和帝叹了口气,起身走到一旁的画架上,取下了一幅。
他将画展开,里头画的正是他初次见到皇后的情景。那时,他只是一个病弱王爷,而她,是五品官嫡女。他们在一场春日宴初见,彼时她被人陷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上台献艺。
她却不像普通女子一样惊慌失措,而是落落大方,就地取材,素手折了几枝花,巧妙地插在瓶中,引得众人为她折服。因为在这种场合,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那些都显得太过媚俗,这样清雅别致,既献了艺,化解了一场尴尬,又不落俗套,使人印象深刻。也是那天起,皇后就入了他的心。
还记得他们成亲后,她日日都会摆一瓶花在内寝,一走进去芳香满室,和那些腻人的熏香完全不同。有一次他回房没看见花,便问她原因,她当时说摆弄花草是妾身非常愉悦之时才会做的事。他当时瞬间了悟,于是为晚归之事向她赔罪。
琴瑟和鸣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切却已物是人非。想到那天在皇后宫中看到她亲手所制的花,天和帝心底一阵阵凉意上涌,什么样的母亲才会在儿子被千夫所指时感到愉悦?
因那天所见,于是他心生怀疑,这些天都让人盯着她们。然后他发现,往常对虞稷千娇百宠的皇后,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去看过,也不曾送东西过去嘘寒问暖。今日他故意说虞稷受了风寒,身为母亲竟丝毫没有存疑,显然是不知道他任何消息的。
虞稷是他和皇后唯一的孩子,也是她在痛失两胎后唯一存活的那个。以往天和帝稍微训斥他两句,皇后就会百般维护,口口声声都说稷儿就是她的命根子,她这一辈子不指望其他,只要他身体康健便心满意足。天和帝虽无奈,但思及皇后生育虞稷后身子受损,再也不能有孕,也就默许了她的做法。
现在想来,她怕的大概并不是虞稷被罚坏身体,而是怕他被逼着上进吧?不过,在一切真相未查清楚之前,天和帝不会有任何动作。他也希望,那样荒诞的事情不会真的发生在他们身上。
第484章 流言
近来, 京城中突然出现很多流言,也不知道是哪儿传出来的,但似乎人人都说得很笃定, 仿佛他们亲耳听到的一般。
听说圣上属意六皇子为太子呢,前两天还在朝上当众夸奖,说他天资聪颖,将来大有可为。一人低声说道,言辞间带着些许得意, 为这听来的第一手消息。
不对,六皇子太小了, 明明是要立三皇子为太子, 圣上说他是所有皇子中最肖他的。马上就有人反驳他了。
你们说的都不对, 七皇子才是未来的天下之主, 他的母妃是贵妃娘娘,听说皇上最为宠爱她了。其他人也不服,他听说的和他们根本不一样。
人们为了各自的说法争论不休,原来太子之位的热门人选二皇子却好像突然之间就销声匿迹了一般,一旦提起就会被人以别的话题揭过。
流言越演越烈, 终于让那些大臣们也坐不住了。御史台的人在常朝时率先上折,请天和帝确定下太子人选,以堵外头悠悠众口。
其他大臣们附议, 他们也希望能早点册封太子,理由是国无幼主, 民心动荡不安, 才致使流言蜚语传得到处都是。
天和帝看着下面的官员们,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当初说立太子一事关乎整个国家社稷,既是国家社稷之事, 那百姓们讨论几句又何妨?再说了,你们一天到晚都逼着朕早些立太子,是觉着朕活不长久了吗?朕继位才五年,便想让朕退位让贤了?
这话带着些许笑意,可在场的大臣们听了却无一人觉得好笑,他们扑通一声齐齐跪倒在地,众口一声:圣上明鉴,臣等不敢有此不臣之心。
这等诛心之言,他们如何敢认下?
一片寂静中,天和帝突然笑出声来:诸位爱卿这是做什么?朕不过开个玩笑罢了,何必这么惊慌失措。立储之事,非同小可,岂是几天就能决定下来的?还请爱卿们稍安勿躁。
接着,他又说了几句旁的话,朝臣们噤若寒蝉,再不敢提任何要求,很快,天和帝就宣布散朝了。
经天和帝这么一通吓,朝臣们走出宫门时腿都还是软的,估计近段时间是不敢再提立储的事了。
有些敏感之人,也从天和帝的态度中嗅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圣上真的好像从没想过要立二皇子为太子,即使他有大臣们的支持,也无济于事。
有些本就不是一心支持二皇子,只是碍于当时无可选之人的臣子动心了。在他们看来,年幼的皇子自然要比二皇子更加好一些。
二皇子那边的人太多,就算他们投靠过去,也比不上一开始的那些人,还不如扶持小皇子上位,那才是真正的从龙之功呢!
有这样想法的一般都是些立场不坚定之人,可这样的人也有他们的用处。走的人多了,虞秩也没有一开始那样淡定了。
导致他有些心浮气躁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身边人给他分析了一下那些留流言的出处。在那人看来,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好好的京城百姓怎会突然传出储位人选,还说的那么信誓旦旦,这其中必有人在后头推波助澜。
关于推波助澜之人,他的手下给出了几种猜测。
一,这是大皇子那边的人传出来的。因他这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自己不好出面与二皇子争夺,便故意将这滩水搅浑,让他们自乱阵脚。等过一段时间,风声平息后,他再出来渔翁得利。
恋耽美
六弟七弟年纪尚幼,便是父皇有心,也无力了。他偷偷找太医署的人了解过,他父皇的身体,是绝对撑不到二人长大的。
张贵妃见他提起天和帝的身体时嘴角浮起的那抹笑意,不由眉毛微皱,有些不悦。
莫要胡说,你父皇的身体如何岂是我们能知晓的?既然你觉得他们不足为惧,那本宫就放心了。
虞秩看他母亲神色有些倦怠,便告了辞。他现在已经另外出宫建府,一般来说无事是不能在宫中逗留太久的。
皇上又去了玉常宫?皇后正坐在桌前,拿着剪子剪花枝。听到这个消息时,她一个不慎,将枝头开得正艳的花剪下来一枝。她有些烦躁地将剪子推到一边,不再碰这个。
是啊娘娘,如今外头都在传,说圣上想从几位小皇子选一个封为太子呢!说话的宫女有些着急,咱们大皇子可还关在王府里呢。
住嘴,这也是你可以谈论的东西?腊梅,掌嘴。皇后看着这个宫女被拖下去掌嘴,心里舒服了几分。她只是让这人注意一下玉常宫的动静罢了,竟敢和她说这样的话。
不过,她说的确实也对,皇上最近公务繁忙,很少踏足后宫,一有时间还都去玉常宫看那三个孩子了,想来离他们被放出来也不远了。
来人啊,上午我吩咐炖的鸡汤可好了?皇后问了一句。
娘娘,好了,奴婢刚刚已经把它从御膳房取来了,正在炉子上温着呢。雪梅侍立一旁,恭敬地回答道。
将它带上,随本宫出去一趟。
是!雪梅应了声,然后便吩咐人找了个食盒将鸡汤装在里头,拎着它跟在皇后身后向外走去。
第483章 荒诞
圣上, 皇后娘娘求见。张福海低声在天和帝耳边禀报,他此刻正坐在玉常宫中,手里捧着一本书在看。
宣。
张福海得到首肯, 立刻亲自出了玉常宫去迎接皇后。
皇后笑着瞥了一眼身旁的宫女,那人瞬间会意,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悄悄递给了张福海。张福海不动声色地接过,然后领着她们往里走。
往常皇后也来过玉常宫,可自从三位皇子被关在里头后, 天和帝就派了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出入其中, 每日的膳食都放在门口, 由一个小太监出来提进去。
这使原本平平无奇的宫殿变得神秘起来, 皇后一边走一边默默打量着里头, 试图看出点什么来。
娘娘,到了,圣上就在里头。张福海适时出声提醒,皇后收回眼神,朝他笑了笑, 然后亲自提着食盒走了进去。
天和帝听见动静,放下手里的书本,上前接过食盒, 两人相视一笑,一副夫妻恩爱的样子。
皇后怎么知道朕在这里?喝了一碗鸡汤后, 两人开始聊天, 聊着聊着,天和帝突然问道。
皇后一惊,竟从这寻常的一句话中听出了质疑之意, 难不成皇上怀疑她窥视帝踪?
她强笑了一声,道:臣妾哪知道皇上在这里,不过是今日无事,突然想起三位小皇子来,他们在这宫里,也没母妃照料,不知是否消瘦了,这才熬了鸡汤过来,想着让人送进去给他们补补身子。
她越说越顺,接着说道:没想到刚到门口,便看见了您的銮驾在附近,于是遣人过来通传一声,看圣上是否准许臣妾进来。
原来如此,天和帝点头,皇后费心了,难为你时时想着他们,便是小六小七的母妃,也不曾送鸡汤过来。张福海,将剩下的鸡汤送进去给他们,就说是他们母后送过来的。吩咐完张福海,他又转头看向皇后,拍了拍她的手,道:有劳你了。
皇后温婉地笑了,一派慈母模样:臣妾身为国母,自然要将所有皇子都视如己出,这是臣妾的职责所在,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了,几位皇子到底做了什么,怎惹得您如此生气?
天和帝摇了摇头:他们犯得也不是什么大错,只是朕那天特别生气,一时冲动,便下了旨。
皇后心里一动,劝道:既然他们也知错了,圣上不如就把他们放出去吧,也省的两位妹妹日日记挂。
天和帝再次摇头,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脸上带着笑意,唤了一句张福海。张福海会意地转到后头,然后手里拿着一叠东西走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皇后不解地看过去,发现面前的是一叠纸,这叠纸上写满了字,字迹虽然不同,但都很工整,可见写它的人是花了些心思的。
这字,可是几位皇子写的?她猜测道,抬头看见天和帝带着些骄傲的眼神后,她确定了。
是啊,你看看,朕也是才发现,将他们关在这里进学竟比在外头要好得多,为了让他们多学点东西,朕一时半会是不会放他们出去的。皇后你再看看这些天和帝兴致勃勃地将纸摊开给皇后,还一张一张地说明,这是谁什么时候写的,一副慈爱老父亲为儿子得意的模样。
皇后勉强笑着点头,又跟着翻看了一会,看见天和帝这模样,她心里就像梗了一块骨头似的,十分难受。她坐了一会之后,实在待不住了,就借口身体有些不适准备告辞。
天和帝也没留她,只在她临走时说了句:皇后与稷儿真是母子连心啊,他前几天也受了风寒,现在都还没好呢,皇后若有空,也可以送点鸡汤过去给他尝一尝,想必他会好的快些。
皇后心里一凛,知道天和帝是在点拨她,匆匆应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一走,天和帝的脸就冷了下来,张福海走到他身边,掏出刚刚皇后打赏的那个锦囊递过去,小声地说:圣上,这是娘娘刚刚让雪梅给奴才的,奴才不敢自专。
天和帝自嘲地笑了笑:你收着便是吧,就当个寻常之人打赏的。
张福海低着头,内心大骇,他虽知道两人已有间隙,可没想到竟如此严重了,果真是天家无情吗?以往两人好时,娘娘的任何东西都是不能落入旁人之手的。
稷儿那里,最近有什么动静吗?天和帝拿起书又放下。
回圣上,秦王殿下虽没有每日抄国法,但也没有想着要出来,据派去的人交代,他最近有些喜怒不定,时不时便会突然暴怒,将房里的东西砸掉。张福海据实以告。
天和帝听罢,淡淡地道:由他去吧,以他的性子,也只能砸一砸东西了。老二那边呢?
赵王殿下近日随着工部一起办差,他们趁着京都还未下雪,修缮了几间善堂,用来防范未然。
京城之中,百姓是不是交口称赞?
张福海有些惊讶:圣上猜对了,民间确有传言,还赞赵王有有
天和帝看他不敢说,便接着说:有圣明君主之相,当立其为太子,以续大魏百年强盛?
圣上说的,与民间传言一般无二。不过赵王殿下立刻澄清,说这是圣上之意,他不过协同办差罢了。张福海当初听到这种诛心之论的时候差点没吓死,圣上可还在呢,民间便传出这种话来,幸好赵王没有居功,不然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民间是不是又赞他虚怀若谷,默默付出?
张福海激动点头:圣上又猜对了,您可真是料事如神呐!
天和帝被他夸张的样子逗笑了,笑完之后他又沉默了,似这种手段,他在年幼时便已见过了。当年他那位五皇叔,也是朝野上下人人都交口称赞的贤王,可最后呢,还不是他父皇继位。以蒙蔽欺骗的手段收拢来的人心,总有一天会被识破。
秦王府里,虞稷盯着桌上摆放的食盒,神情有些怪异。
这是我母后遣人送来的?说我生病了,给我补补身子?若不是说来人确实是他母后宫里出来的,他都要觉得是在诅咒他了,他好端端地生什么病?
拿食盒进来的侍从小声回答:回王爷,这确实是皇后宫里的腊梅姑姑亲自送到门外的,她还说,娘娘听说您生病后担心不已,让您千万照顾好自己。
多么感人的母子情,可身为被关爱的孩子,虞稷只是扯了扯嘴角,心里不知是何感受。
要说他母后是关心则乱,未经核实就送了碗鸡汤过来,那也说的过去。可他仍觉得讽刺,什么时候他母后知道他的事情要靠听说了?而且他记得,父皇的圣旨中,只是不许他出去,可没说不让人进来。
这鸡汤他本想让人倒掉,可想了想还是作罢,留着晚上用膳时吃吧。
虞稷走后,天和帝派的人就写了封密信传了进去,得到消息的张福海又第一时间把这件事禀报给了天和帝。
我让你找的人找到了吗?天和帝听完,从满桌的奏折上抬起了头问道。
张福海道:奴才已经有线索了,应该马上就能找到了。
那就好,继续派人盯着这几处。
是!张福海转身出去安排,天和帝叹了口气,起身走到一旁的画架上,取下了一幅。
他将画展开,里头画的正是他初次见到皇后的情景。那时,他只是一个病弱王爷,而她,是五品官嫡女。他们在一场春日宴初见,彼时她被人陷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上台献艺。
她却不像普通女子一样惊慌失措,而是落落大方,就地取材,素手折了几枝花,巧妙地插在瓶中,引得众人为她折服。因为在这种场合,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那些都显得太过媚俗,这样清雅别致,既献了艺,化解了一场尴尬,又不落俗套,使人印象深刻。也是那天起,皇后就入了他的心。
还记得他们成亲后,她日日都会摆一瓶花在内寝,一走进去芳香满室,和那些腻人的熏香完全不同。有一次他回房没看见花,便问她原因,她当时说摆弄花草是妾身非常愉悦之时才会做的事。他当时瞬间了悟,于是为晚归之事向她赔罪。
琴瑟和鸣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切却已物是人非。想到那天在皇后宫中看到她亲手所制的花,天和帝心底一阵阵凉意上涌,什么样的母亲才会在儿子被千夫所指时感到愉悦?
因那天所见,于是他心生怀疑,这些天都让人盯着她们。然后他发现,往常对虞稷千娇百宠的皇后,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去看过,也不曾送东西过去嘘寒问暖。今日他故意说虞稷受了风寒,身为母亲竟丝毫没有存疑,显然是不知道他任何消息的。
虞稷是他和皇后唯一的孩子,也是她在痛失两胎后唯一存活的那个。以往天和帝稍微训斥他两句,皇后就会百般维护,口口声声都说稷儿就是她的命根子,她这一辈子不指望其他,只要他身体康健便心满意足。天和帝虽无奈,但思及皇后生育虞稷后身子受损,再也不能有孕,也就默许了她的做法。
现在想来,她怕的大概并不是虞稷被罚坏身体,而是怕他被逼着上进吧?不过,在一切真相未查清楚之前,天和帝不会有任何动作。他也希望,那样荒诞的事情不会真的发生在他们身上。
第484章 流言
近来, 京城中突然出现很多流言,也不知道是哪儿传出来的,但似乎人人都说得很笃定, 仿佛他们亲耳听到的一般。
听说圣上属意六皇子为太子呢,前两天还在朝上当众夸奖,说他天资聪颖,将来大有可为。一人低声说道,言辞间带着些许得意, 为这听来的第一手消息。
不对,六皇子太小了, 明明是要立三皇子为太子, 圣上说他是所有皇子中最肖他的。马上就有人反驳他了。
你们说的都不对, 七皇子才是未来的天下之主, 他的母妃是贵妃娘娘,听说皇上最为宠爱她了。其他人也不服,他听说的和他们根本不一样。
人们为了各自的说法争论不休,原来太子之位的热门人选二皇子却好像突然之间就销声匿迹了一般,一旦提起就会被人以别的话题揭过。
流言越演越烈, 终于让那些大臣们也坐不住了。御史台的人在常朝时率先上折,请天和帝确定下太子人选,以堵外头悠悠众口。
其他大臣们附议, 他们也希望能早点册封太子,理由是国无幼主, 民心动荡不安, 才致使流言蜚语传得到处都是。
天和帝看着下面的官员们,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当初说立太子一事关乎整个国家社稷,既是国家社稷之事, 那百姓们讨论几句又何妨?再说了,你们一天到晚都逼着朕早些立太子,是觉着朕活不长久了吗?朕继位才五年,便想让朕退位让贤了?
这话带着些许笑意,可在场的大臣们听了却无一人觉得好笑,他们扑通一声齐齐跪倒在地,众口一声:圣上明鉴,臣等不敢有此不臣之心。
这等诛心之言,他们如何敢认下?
一片寂静中,天和帝突然笑出声来:诸位爱卿这是做什么?朕不过开个玩笑罢了,何必这么惊慌失措。立储之事,非同小可,岂是几天就能决定下来的?还请爱卿们稍安勿躁。
接着,他又说了几句旁的话,朝臣们噤若寒蝉,再不敢提任何要求,很快,天和帝就宣布散朝了。
经天和帝这么一通吓,朝臣们走出宫门时腿都还是软的,估计近段时间是不敢再提立储的事了。
有些敏感之人,也从天和帝的态度中嗅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圣上真的好像从没想过要立二皇子为太子,即使他有大臣们的支持,也无济于事。
有些本就不是一心支持二皇子,只是碍于当时无可选之人的臣子动心了。在他们看来,年幼的皇子自然要比二皇子更加好一些。
二皇子那边的人太多,就算他们投靠过去,也比不上一开始的那些人,还不如扶持小皇子上位,那才是真正的从龙之功呢!
有这样想法的一般都是些立场不坚定之人,可这样的人也有他们的用处。走的人多了,虞秩也没有一开始那样淡定了。
导致他有些心浮气躁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身边人给他分析了一下那些留流言的出处。在那人看来,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好好的京城百姓怎会突然传出储位人选,还说的那么信誓旦旦,这其中必有人在后头推波助澜。
关于推波助澜之人,他的手下给出了几种猜测。
一,这是大皇子那边的人传出来的。因他这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自己不好出面与二皇子争夺,便故意将这滩水搅浑,让他们自乱阵脚。等过一段时间,风声平息后,他再出来渔翁得利。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