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南宋第一卧底(上)

第1251页

    “所以常九功才会临时被一张纸条指派过去负责接待。他只是临时委派。而那个宋国使者,才是真正知道内情的人!”
    “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只见锦云随即点了点头。
    ……
    “当然了,现在也不排除常九功这帮人,是蒙古派来的密谍。”只见沈墨接着说道:“不过我刚才的推论,把金国换成蒙古之后,也是一样成立的。”
    沈墨说完之后,向着锦云姑娘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
    “最后一件事,”就见锦云姑娘笑着向沈墨问道:“他们这两伙人约到了明天午时三刻见面。先生要是想让两伙人错开时间,分别和咱们的人见面,那怎么才能做到呢?”
    “那就简单了,”只见沈墨闻言,顿时笑了笑。
    “你怎么忘了?”这个时候,沈墨对着锦云笑道:“常九功为了接近海军,他住的地方就在石港场军港的附近。而那个宋国使者,却一定是在通州码头上岸,就住在通州城里!”
    “所以我只要让这两个城里明天打钟的时候,把通州的敲钟的时间提前一刻半钟,同时把石港场敲钟的时间,推后一刻半钟就行了。”
    “这样的话,我们就从中得到了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正好可以让相会的这两个人,把时间错开!”
    “反正就差这么一会功夫,他们也察觉不到。”只见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到了沈墨这个匪夷所思的主意,大家眼前一亮,这才明白了沈墨的全盘计划!
    ……
    在古代,一刻钟并不像现代指的是15分钟,而是20分钟。所以一个时辰等于两小时,又等于六刻钟。而一个小时就是整整三刻钟。
    所以,咱们说的午时三刻,指的并不是11:45,而是正好12点。
    可是明天白天的时候,两地的时钟经过沈墨这么一调整。一个提前了一点、一个拖后了一点,两地的时差就会正好相差三刻钟,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足以让沈墨派出去的人,冒充常九功跟宋国使者见面了。
    ……
    见到沈墨飞快的制定出了这样一个神奇的计划,屋里边的这些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由得全都对沈墨说的这个计划心中惊叹。
    同时,对于那个即将去冒充常九功的人选,大家也好奇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沈墨却把他的目光转向了一直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宋无悔!
    这一下,当即就把宋无悔吓了一跳!
    眼前的这些人,可以说除了林沅之外,每个人的水平都远远在他之上。
    宋无悔没想到,沈墨会把明天这个无比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来完成!
    在一个时辰之内,他要接连转换两次身份。先是假报常九功去接待宋国使者。在这之后,又要假冒宋国使者去接待常九功。
    这件极富考验的任务,如今就要落到他自己的身上!
    此时的宋无悔,忍不住开口向着沈墨问道:“我……能行吗?”
    第1079章:八月桂花香满城、天罗铺就、只待归雁
    “你知道一个顶级密谍是怎么产生的吗?”只见沈墨笑着对宋无悔说道。
    “当你的屁股曾经坐在火山口上一次以后,下次我再让你去坐通红的炉盖儿的时候,你就会觉得那就是小意思了!”
    沈墨说完之后,只见锦云、龙玉陵、乃至于武毅文全都笑了起来。
    如今的屋子里,只剩下一个忐忑不安的宋无悔,在那里愁得直往下薅自己的头发!
    ……
    时间过得飞快,犹如白驹过隙,眼看着就到了第二天。
    太阳渐渐升高,估计距离午时已经没多久了。
    通州城中心的钟鼓楼里有钟有鼓,专门是用来报时的。所谓“晨钟暮鼓”这个词,就是为此而设。
    古代的人,对时间观念却并不那么强,因为他们缺乏准确的计时仪器。
    所以,他们在描述时间的时候,所用的词句也非常含糊。基本上都是:“我在日落之前就会回来”之类的词。
    如果要是时间短一些,要么就是一炷香,要么就是一盏茶,总归是用各种形容词来尽可能的描述时间的长短。
    在沈墨的命令之下,从清晨开始每一次打点,敲钟人都会把时间稍稍往前挪一点儿。就这样等到了午时前后,时间已经足足向前抢了一刻半钟。
    所以午时的钟敲早了半个小时这种事,可以说满城上下没有人会注意到。
    ……
    沈墨带着人,早早就到了得月楼,这里沈墨早就已经命人做好了相应的布置。
    凌霄子的老婆望月长云,对于这种打洞偷听之类的手段最是擅长。因为她这个忍者的职业,与其说是用来暗杀的,不如说刺探情报的任务更重一些。
    所以在昨天晚上,趁着得月楼打烊的时间,望月长云就潜了进去,把楼上仅有的三间雅间之间用来相隔的木制板壁,全都给钻通了。
    等沈墨到了这里之后,他又检查了一下。
    只见雕花的板壁上面,几个小孔开得极为隐蔽,都是开在木壁花纹的沟槽深处。如果要是不凑过去仔细看的话,几乎完全看不出来。
    而透过这些小孔,沈墨他们可以看见隔壁所有的情景。
    除此之外,沈墨还特意带来了几副听诊器。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