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南宋第一卧底(中)

第1461页

    在平江这里,整个蚕丝的产业结构是这样的:所有的丝织行业一般可以分为大小两条线。
    其中小的那条线,就从农户自家养蚕开始。
    他们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养蚕的,在这期间购买桑叶的费用和蚕种烧炭之类,一切的花销都由自己垫付。
    在这之后,他们通常售卖了自己养出来的蚕茧,就算是完成了整个产销过程。
    当然了,在这期间他们也可以自己“作丝”,也就是以家庭作坊的方式,将茧子缫丝变成生丝,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
    在这之后,它们的蚕茧被卖到城里,然后就会有缫丝娘子将这些蚕茧变成洁白的蚕丝,之后就将生丝卖到“机户”的手中。
    所谓机户就是家庭织造作坊。他们用来织成丝绸的束综提花机从宋代开始就没变过,一直用到了1911年才被纹版提花机所取代,所以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先进的工艺设备。
    这些机户一般都会把蚕丝购买过来自行印染,之后就将它织成光亮闪烁的丝绸。在这之后他们只要售卖了自己织出来的丝织品,就算是完成了他们的这一段工作。
    这就是小门小户的线路,如果要说到大的一面。就有点复杂了。
    首先从蚕茧的生产那里,就不是一家一户的养蚕了,而是所谓的“蚕庄”养蚕。
    这种蚕庄就相当于后世的集约化农场,通常都是由一家豪门大户出资建成的一个庄园。
    在那里边的养蚕女其实都是雇工,她们赚取的也都是出卖劳动所得到的报酬。
    因为这些大户根本不愁资金,可以购买品质优良的桑叶和蚕种。而且通常会雇用精于养蚕技能的“蚕娘子”来养蚕。所以蚕庄的茧子质量一般都比较好。
    非但如此,而且蚕庄售卖茧子的数量也比一家一户要多很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就占有一定优势。
    蚕庄通常将自己养出来的蚕茧,卖给本地的织造工坊。当然这些工坊也是相对规模比较大的,里面有很多织机。
    在这之后,这些大工坊制造出来的丝绸,就和那些小门小户的机户织出来的绸缎一样,同时流入了丝绸商的手中。
    但是之前说得简单,这里面其实分工却是异常细致。
    光是桑蚕业,就可以分成:桑蚕户、桑圃户、蚕丝户几种。在织造印染方面更是有专业纺纱的纺纱户,和机工、织工、染户等等分别,真是复杂异常。
    总之,在这以后汇聚到一起的丝绸,就会被这里的丝绸商卖到全国各地去……基本上整个产业链就是这样。
    ……
    沈墨他们在这一路上谈谈说说,他一边听着顾宇哲向他汇报的整个蚕丝产业的情况,一边走入了一家家蚕户,观察着他们的生活状态。
    此时正值养蚕季,这些养蚕户家家都是关门闭户。若不是他这位丝客人来,蚕户几乎完全没有任何跟外界的交往。
    其实这是为了在养蚕时,尽量避免外界的病菌感染才这么做的。在古代虽然没有病菌这个概念,但是蚕娘子们也知道跟外界的人接触越少,蚕宝宝就会越健康。
    等到沈墨观察了一路,却发现桑蚕作为经济产物原本价值极高,可是他却并没有在蚕户们家里看到安宁富足的景象。
    那些养蚕娘子们身上都带着山水间的灵秀之气,由于手上常年接触蚕丝,皮肤更是细滑粉嫩异常。
    不过看得出来,她们身上的衣衫虽然异常干净,却是陈旧中带着补丁。家里的环境也显示出她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一见她们的样子,沈墨就知道这些“蚕娘子”,也是处在常年被压榨的环境之中。那些衣被天下,给无数人带来财富的丝绸,却并没有让她们得到应有的报偿!
    沈墨暗自想道,这就说明江南的桑蚕业,果然还是处在一个封闭和垄断的状态里!
    ……
    一路看来,沈墨见到了木渎天下驰名的景色,也为这里勤劳而美丽的蚕娘子所震惊,可是他的心情却好不起来。
    而沈墨一边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边想着顾宇哲向他汇报的桑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他现在最想要知道的就是,到底是谁、在用什么的方法,让这些养蚕户的生活困苦而无助?
    应该不是张九泰老爷子,他是丝客人出身。而且人品厚重仁义,他绝没有这么狠的心肠。
    这时的沈墨心里想着,看着天色将晚,随即也就开始回程。
    当他们重新回到了木渎镇,虽然安俊把本地的一些名产小吃买来给他老师品尝,可是沈墨的心情却依然没有恢复。
    等到入夜时分,安俊看到沈墨依然坐在院子里独自静思,于是这位年轻人也走了过去,静静的坐在沈墨的不远处。
    第2500章:姑苏台前几兴亡、钱家蚕庄、来了周桑
    当沈墨抬起头向他看去时,就见安俊笑着对他说道:“木渎此地的地名,您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说说看,”这时的沈墨淡淡的笑了笑。
    就见安俊说道:“那是在春秋末年,吴越纷争之际,越国打败了。”
    “于是当时的越王勾践使了一招美人计,把美女西施献给了吴王。”
    “之后的吴王夫差因为宠爱西施,特地为她在这里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了一座行宫,名字叫做馆娃宫,后来又在紫石山建了一座姑苏台。”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