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南宋第一卧底(中)

第1122页

    就在这一瞬间,无数绿豆大小的铁砂尖利的呼啸着,在他的阵地上空交错而过!
    一霎时,直径六十米的一大片圆形区域,几乎没有一处地方能得以幸免。到处都是扑面而来的呼啸铁砂,到处都是迸溅的鲜血和疯狂舞动的身体!
    整个金军阵地就像是沸腾的油锅里被浇上了一勺冷水。疯狂溅射的铁砂已经将这里变成了一个无人生还的……狂沙地狱!
    第2206章:奇计胸中蕴籍久、只待心魔、惊天怒吼
    在兀颜合勒的面前,火龙炮被铁砂敲打着发出了脆响。
    无数金军正在以各种怪异的姿态被击中。到处都是剧烈的爆炸和惨嚎,无数人在这片狂沙之中挣扎舞动!
    兀颜合勒觉得自己的身上,不知道有多少地方同时被灼热滚烫的铁砂穿过,就连他脸上的那只独眼也刹时间被铁砂打爆,使得他眼前立刻陷入了一片漆黑。
    就在兀颜合勒周身上下刺痛无比,轰然倒在地上的同时。他觉得自己疼痛难忍,却又无力挣扎。
    “这东西居然如此歹毒!它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兀颜合勒在他失去意识之前,还是没人替他解答这个问题。
    ……
    事情到了现在,所有的真相已经彻底清楚了。
    估计不知有多少人正一边叹气一边嘀咕着:我就知道那个地道里有鬼!在通州城下,怎么可能会出现一条无人防守的地道?
    事实上确实就是如此,其实这个计划早就是李慕渊蓄谋已久的。
    这个埋伏敌军的计策,如果在平时是很难实施的。因为地道里面缺乏防卫人员这件事,李慕渊很难为它找到合理的解释。
    不过在决战之际,这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首先就是李慕渊兵力不足,这一点金军将领的心中也非常清楚。所以在大战之际临时抽调兵力,导致地道里防守空虚,这就完全可以说得过去了。
    另外李慕渊也知道,在完颜合达被他一战击败之后,他一定正处于极度沮丧和痛苦之中。这时以他的心境,只要有一线机会能够获胜,他就去搏一下。
    所以这个平时敌军几乎不会上当的圈套里,如果再加上完颜合达的心理因素,就很容易利用对方心理失衡的机会,促成这次埋伏的成功。
    于是整个计划就这么开始了。
    李慕渊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撤退龙女要塞之内的所有重要人员,其中就包括他的几位师母在内。
    在这之后,野战医院内只剩下了轻伤员,还有由战士假扮的医生和护士。为了演的更逼真,李慕渊还特意在马圈里留下了五六十匹蒙古马,让地道里的金军侦察兵不会起疑心。
    不过李慕渊撤走要塞里的非战斗人员,其实只是为以防万一的手段而已。按照他的计划,他原本是想把所有的金军都炸死在地道里,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在龙女体育场里露头。
    不然在体育场里,步枪和火龙炮双方都在射程之内,不停飞射的铁砂子也是够招人烦的。
    ……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李慕渊也没想到,完颜合达竟然往地道里塞了那么多人!
    原本他早就埋设好,给三千人准备的一段地道炸弹,居然挤进来了五千人。于是当时执行计划的陆子安营长并没有立即发动炸弹,而是让这些敌军继续往里挤。
    陆子安心里非常清楚,地道里这一列长长的队伍中,后面的人肯定会不由自主的往前走,导致队伍越挤越紧。
    而且在金军的队伍前面,让他们出去一些人到外面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他的手里还有安俊给他做的那枚子母弹呢!
    就这样,这个原本应该在地道里被人炸死的完颜合达,就因为他多带了两千人,所以才得以幸运的从地道口里钻了出来。还带出来了两百支火龙炮和六百人的部队。
    在这之后,指挥这次战斗的陆子安营长收到消息,说地面上的情况已经刻不容缓,同时地道里的四千多金军也终于差不多都挤到了爆炸区内。直到这时,他才命令地道里的炸药起爆。
    当地道里的金军尽数被炸死,炸药的冲击波也过去之后。陆子安营长就亲自率领着一队人,从地道分支里的密室中冲出来。
    之后他就将这枚子母弹探出了地道口,完成了最后一击——这就是整个事件的经过。
    所以之前看似惊险的一幕,完全是为了全歼敌军的故布疑阵。由此也使得最终被炸死的那个金军万夫长兀颜合勒,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摸到了胜利女神的裙边。却最终在大喜大悲之际,白白空欢喜了一场!
    ……
    随即,李慕渊就收到了陆子安营长报告给他的消息。
    这一次诱敌深入的计策十分成功,消灭的金军人数超过了五千,而通州军这边付出的代价则是微乎其微。
    因为地道里面的地形十分理想,炸弹的冲击波会在四壁上反弹产生叠加效应,所以会使爆炸物的效能成倍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火药的利用率极高,使得他们这次伏击金军的战斗,真可谓是价格便宜又收获巨大。
    在这之后,李慕渊自然是命令人去收拾战场,重新给那条地下通道布置防御。
    而那位李二牛也因为他忠勇可嘉的行为,再一次得到了云鬟夫人的勉励和谢意,这自然不必去提。
    ……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