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页
这样的负重,可不是简简单单那种孔明灯似的热气球能够负担的。
……
沈墨的这种热气球,用的是通州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丝绸缝制而成。为了保证气密性,这些真丝上面还涂覆了一层极薄的硫化橡胶。
这种热气球的面料又轻盈又不透气,而且还十分坚韧,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这一大片的白色丝绸,每一寸可都是真丝的!
与此同时,这个热气球上的动力系统是喷灯喷嘴,它们能向着热气球撑起来的口部中间,充入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热空气。
由于是军事用途,所以这些灯和喷嘴也是经过反复试验,这才设计定型的。
在这之后,热气球上使用的能源也并非是沈墨早就掌握的蒸馏汽油工艺制造出来的汽柴油,而是液化石油气。
这些液化石油气,其实是在用原油加温蒸馏汽油和柴油的时候,产生的副产品。
实际上它里面主要的成分,就是高含量的甲烷和丙烷。
其实收集甲烷和丙烷这样的可燃气体,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最难的就是让它液化。这种的工艺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将它在高压状态下充入压力钢瓶就可以了。
所以接下来的这一步,就涉及到了整个热气球上最难以突破的一个技术壁垒——压力容器!
液化石油气在压力下变成液态的时候,可以使得它的体积减小到原来的二百五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它在常压下再度汽化之后,就可以变成液态体积乘以二百五十倍的可燃气体。
这些液化气产生的热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汽油和柴油,甚至达到了汽油的1.3到1.5倍之多。
至于使用它的时候也非常简单,只要将它从压力容器里,通过一个可调控的喷嘴释放出来,然后用始终喷发出火焰的煤油灯喷嘴将它点燃就行。
所以真正困难的其实就是压力容器,要说到这东西的制作有多难……那真是让沈墨苦恼得头发都要薅光了。
其实制作这样的压力容器,如果要是放在后世,哪怕就是一个区级的小厂都可以胜任,但是什么却偏偏不行。
因为沈墨的电力研发还在初级阶段,甚至远远不到能驱动一个电焊机的程度。
若是没有了金属焊接,那压力容器的制造,可就费了老鼻子劲了!
沈墨迫不得,已采用锻钢的方法制造钢瓶,同时还在钢瓶里加上了三层由紫铜制成的密封内胆,才造出了比后世普通瓦斯罐还要厚重的压力容器。
即便是这样,这种石油液化气罐实际上也只有男人的小腿粗细,再粗了他也做不出来。如今这些钢瓶正一捆一捆的放置在热气球的吊篮里面,被错综复杂的管道将它们连在一起。
说实话,在热气球试飞的时候,就连沈墨乘坐着它上天的时候,都有些胆战心惊。
所以这些热气球出场的时候,固然看起来是让人震撼无比,但是只有沈墨知道,它其实并不适合军用。
与其把说它作为一种武器,更不如说沈墨将它当成了一种震慑敌人的宣传品。
不管是用它攻克坚城,还是用它来横扫敌军,终归这种热气球上的载弹量都是极其有限的。十几箱手榴弹扔完了之后,这些热气球也就没了攻击力。
而且说到它不适合军用,还有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热气球根本就是不可控的。
一旦升上天空之后,它往哪个方向飘,完全就取决于老天爷刮什么风!
现在这些热气球上面的操控士兵,由于没有精密的空气压力表,所以在上面无法精确测算自己处于的海拔高度。
这样一来,在后世利用大气层内各个层级之间不同的气流风向,掌握运动方向的热气球操纵方法,就完全不适合这种古代简化版热气球的使用了。
第1997章:云霄不见长生天、汉家故地、岂容腥膻
所以当这些热气球完成了攻击之后,他们立刻就要在大量减重的热气球急速上升的情况下,立刻停止向气囊内充进热气。
直到热气球中的气体慢慢变凉之后,他们失去了升力才会逐渐下降,飘落到指不定什么地方降落九六。
像是这样的武器,如果要是在军队战争中使用,那纯粹就是开玩笑。
如果当时吹的是迎面而来的风,热气球升空之后就会被吹到自己的战阵后边,甚至都到不了敌人的头上。
而如果恰巧吹的是顺风,那么当热气球降落的时候……我想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了,它就会落在敌后!
所以像这样的东西,大概只适合在围城攻坚战中使用。或者是在如今老铁山这样,将对方牢牢困住的情况下才能够用上它。
就因为这个原因,沈墨把这种型号的热气球制造出了六个之后,他也就果断的停止了这种武器的继续升级换代。
在沈墨的心目中,最起码热气球也要达到像“齐柏林”飞艇那样,好歹能够转向飞行,在没有大风的情况下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样才有实际应用于战场上的价值。
……
可是即便如此,这六个热气球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空时,造成的震撼效果。也在敌我双方战士的心中,掀起了一片狂波巨澜!
此时此刻,所有的蒙古兵心里都在绝望的想着:“难道长生天已经抛弃我们了吗?”
“为什么敌军的武器竟然能在天空上飞翔,并且肆意的杀伤我们这些长生天的子民?”
--
……
沈墨的这种热气球,用的是通州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丝绸缝制而成。为了保证气密性,这些真丝上面还涂覆了一层极薄的硫化橡胶。
这种热气球的面料又轻盈又不透气,而且还十分坚韧,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这一大片的白色丝绸,每一寸可都是真丝的!
与此同时,这个热气球上的动力系统是喷灯喷嘴,它们能向着热气球撑起来的口部中间,充入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热空气。
由于是军事用途,所以这些灯和喷嘴也是经过反复试验,这才设计定型的。
在这之后,热气球上使用的能源也并非是沈墨早就掌握的蒸馏汽油工艺制造出来的汽柴油,而是液化石油气。
这些液化石油气,其实是在用原油加温蒸馏汽油和柴油的时候,产生的副产品。
实际上它里面主要的成分,就是高含量的甲烷和丙烷。
其实收集甲烷和丙烷这样的可燃气体,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最难的就是让它液化。这种的工艺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将它在高压状态下充入压力钢瓶就可以了。
所以接下来的这一步,就涉及到了整个热气球上最难以突破的一个技术壁垒——压力容器!
液化石油气在压力下变成液态的时候,可以使得它的体积减小到原来的二百五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它在常压下再度汽化之后,就可以变成液态体积乘以二百五十倍的可燃气体。
这些液化气产生的热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汽油和柴油,甚至达到了汽油的1.3到1.5倍之多。
至于使用它的时候也非常简单,只要将它从压力容器里,通过一个可调控的喷嘴释放出来,然后用始终喷发出火焰的煤油灯喷嘴将它点燃就行。
所以真正困难的其实就是压力容器,要说到这东西的制作有多难……那真是让沈墨苦恼得头发都要薅光了。
其实制作这样的压力容器,如果要是放在后世,哪怕就是一个区级的小厂都可以胜任,但是什么却偏偏不行。
因为沈墨的电力研发还在初级阶段,甚至远远不到能驱动一个电焊机的程度。
若是没有了金属焊接,那压力容器的制造,可就费了老鼻子劲了!
沈墨迫不得,已采用锻钢的方法制造钢瓶,同时还在钢瓶里加上了三层由紫铜制成的密封内胆,才造出了比后世普通瓦斯罐还要厚重的压力容器。
即便是这样,这种石油液化气罐实际上也只有男人的小腿粗细,再粗了他也做不出来。如今这些钢瓶正一捆一捆的放置在热气球的吊篮里面,被错综复杂的管道将它们连在一起。
说实话,在热气球试飞的时候,就连沈墨乘坐着它上天的时候,都有些胆战心惊。
所以这些热气球出场的时候,固然看起来是让人震撼无比,但是只有沈墨知道,它其实并不适合军用。
与其把说它作为一种武器,更不如说沈墨将它当成了一种震慑敌人的宣传品。
不管是用它攻克坚城,还是用它来横扫敌军,终归这种热气球上的载弹量都是极其有限的。十几箱手榴弹扔完了之后,这些热气球也就没了攻击力。
而且说到它不适合军用,还有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热气球根本就是不可控的。
一旦升上天空之后,它往哪个方向飘,完全就取决于老天爷刮什么风!
现在这些热气球上面的操控士兵,由于没有精密的空气压力表,所以在上面无法精确测算自己处于的海拔高度。
这样一来,在后世利用大气层内各个层级之间不同的气流风向,掌握运动方向的热气球操纵方法,就完全不适合这种古代简化版热气球的使用了。
第1997章:云霄不见长生天、汉家故地、岂容腥膻
所以当这些热气球完成了攻击之后,他们立刻就要在大量减重的热气球急速上升的情况下,立刻停止向气囊内充进热气。
直到热气球中的气体慢慢变凉之后,他们失去了升力才会逐渐下降,飘落到指不定什么地方降落九六。
像是这样的武器,如果要是在军队战争中使用,那纯粹就是开玩笑。
如果当时吹的是迎面而来的风,热气球升空之后就会被吹到自己的战阵后边,甚至都到不了敌人的头上。
而如果恰巧吹的是顺风,那么当热气球降落的时候……我想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了,它就会落在敌后!
所以像这样的东西,大概只适合在围城攻坚战中使用。或者是在如今老铁山这样,将对方牢牢困住的情况下才能够用上它。
就因为这个原因,沈墨把这种型号的热气球制造出了六个之后,他也就果断的停止了这种武器的继续升级换代。
在沈墨的心目中,最起码热气球也要达到像“齐柏林”飞艇那样,好歹能够转向飞行,在没有大风的情况下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样才有实际应用于战场上的价值。
……
可是即便如此,这六个热气球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空时,造成的震撼效果。也在敌我双方战士的心中,掀起了一片狂波巨澜!
此时此刻,所有的蒙古兵心里都在绝望的想着:“难道长生天已经抛弃我们了吗?”
“为什么敌军的武器竟然能在天空上飞翔,并且肆意的杀伤我们这些长生天的子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