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南宋第一卧底(中)

第845页

    第1964章:隔岸敌军应未眠、半梦半醒、一句惊天
    在这之后,只要再把它用锡纸包装密封就行了——由于技术原因,这种通州锡纸可比后世的锡纸要厚多了。
    这种压缩饼干,每一块大概都有后世的香烟盒大小,提供的热量差不多正好是一位战士的一顿饭那么多。
    这东西吃的时候,要是身边没水的话,就得一点一点的慢慢啃。谁要是吃着急了,准保会被噎得直翻白眼儿。
    不过它的另一种吃法还不错,就是煮一锅水,把这种压缩干粮拿几块砸碎了扔到里面煮开,就能熬成一锅粘稠的粥。
    这些压缩干粮用料十足,很受战士们的欢迎。虽然大家吃的时候经常拿它的硬度来开玩笑,说是一旦武器用光了,它完全可以用来把敌军砸倒。
    甚至在军营中,过了保质期的压缩干粮还被士兵们用小刀雕刻成了各种形状的工艺品。打磨抛光之后出现在通州的市场上,一度成为收藏家竞相收购的艺术品……你就知道它有多硬了。
    至于沈墨自己,他对这种大杂烩式的味道,实在是吃得够够的了。
    不过即便如此,眼下的战事艰苦而紧张,说不定下一刻全军就要陷入苦战。所以沈墨为了自己的体力着想,捏着鼻子也要把它吃下去再说。
    ……
    “怎么样老师,今天这一场,有五千人没有?”
    杨妙真看到沈墨吃粥吃得愁眉苦脸,笑着向这位老师问道。
    沈墨知道,杨妙真问的是今天早上这场突袭的战果。就他一边喝粥一边说道:“差不多吧,怎么也有四千多吧?”
    这一碗粥喝完了之后,沈墨身上见汗,再喝了两口热水之后,倒是觉得身上一下子精神了不少。
    “老师要是闻不得这个味道的话,妙真现在就把碗端走?”这时的杨妙真看了沈墨的表情,忍着笑说道。
    “那有啥用?我现在一打嗝都是一股这味儿……”沈墨一边儿咕嘟咕嘟的灌着水,一边没好气儿的朝着碗底儿嚷嚷道。
    “噗嗤”一声,杨妙真看着他老师这个样子,不由得失声笑了出来。
    ……
    等到杨妙真收拾了桌子之后,就见她掰着手指头算计道:“昨天是小七千,今天是小五千,大概有一万一千蒙古兵就这么没了,他们这三万人已经去了三分之一。”
    “照这么打下去,再来上几场,咱们就该打得他们全军覆没了吧?”
    “哪有那么简单?”就见沈墨吃饱了早饭,闭着眼睛躺在一堆皮毛上,皱着眉头说道:“蒙军狡猾奸诈,战术诡计多端,哪有那么容易就全军覆没?”
    “别看前两场打得异常顺利,那都是咱们之前精心准备,反复谋划才能争取到的这么一点优势。”
    “蒙古人的学习速度和适应能力,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要是因为之前的这两场战斗就生出了轻敌之心,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很有可能下一战,死的就是咱们……”
    当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的话语声渐渐小了下去,慢慢的没了声音。
    杨妙听到沈墨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就见她悄没声息的站了起来,轻手轻脚的一步步向着帐篷外退了出去。
    “过了午时之后,要是蒙古大营没有动静,立刻过来叫醒我!”
    就在杨妙真马上要退出营帐的时候,她忽然就听到了背后的老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是!”
    杨妙真立刻被她的老师吓了一跳,就见她答应了一声,一头雾水的走出了中军帐。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等到杨妙真若有所思的走出了几步远之后,她猛然间全身一个激灵!
    这时的她,一下子目瞪口呆的站在了原地!
    要是敌军有动静的话,自然统帅是要被叫醒的。可是老师刚才却说过了午时之后,敌军若是还没有动静,就要立刻叫醒他……这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老师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异常?
    ……
    此时,在沈墨大营东南方向,一千三百五十里处的辽东照散城。
    东夏和东辽两国联军大营的中军帐里,此时的耶律无极和蒲鲜合哥正一脸疑惑的相互对视了一眼。
    在他们的下方,正跪着一名使者。
    看这名使者的样子衣衫褴履,身上一股恶臭,长得就像个要饭的。
    当这位使者原原本本的把话说完之后,联军中的两位统帅却全都是一脸惊愕。
    原来今天早上从北面来的那支军队,竟然是来自东夏国境内的一支反贼军!
    它们的名字叫魔王军,首领是一个叫做梁二的家伙。
    在这之前,其实蒲鲜合哥就听过这支反贼军队的名字。
    在东夏国内出现了反贼,实际上应该和官军是势同水火。但是当初蒲鲜万奴活着的时候,和这支魔王军只有一河之隔,却并没出兵去攻打这些反贼。
    因为当时的蒲鲜万奴自顾不暇,生怕军队在山东军面前暴露目标,那时怎么可能还有剿匪这种心思?
    但是根据这位使者讲,在蒲鲜合哥带兵退过了图门江之后。山东人一腔怒火无处发泄,于是就把他们这只魔王军打得死去活来。
    最终,魔王军的首领梁二将军知道,自己在地形国内存身不住。也只好越过了国界逃往东辽。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