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南宋第一卧底(中)

第811页

    “才不是呢!我怎么能让先生去做刺客?”
    就见这时的沈墨听到了嵇安的话,他立刻就笑了出来。
    只见他笑着嵇安说道:“先生天纵之才、文武兼备,根本不用做什么准备。”
    “嵇先生理应立于朝堂之上,做个群臣之首……这不是您拿起来就能干的事儿吗?”
    “啊?”
    听到了沈墨的话,就见这位嵇安先生陡然愣了一下。却像是丈二金刚一样,百般摸不着头脑!
    ……
    与此同时,就在沈墨跟嵇安先生作这番对话的时候。
    位于胡里改的杨妙真就在当天早上拔营起寨,经过了一天的急行军,她已经率兵来到了距离蒲鲜万奴大营三十里!
    杨妙真的决定做得十分果断,她经过计算,等远在会宁府的老师沈墨接到了蒲鲜万奴位置的消息,然后再向她发回作战命令。这中间的过程,正好需要两天时间!
    经过了这两天的耽搁,蒲鲜万奴还停留在原地的可能性就会极大的减小。有可能当杨妙真规规矩矩的等来了命令再出发的时候,蒲鲜万奴早就不知跑哪儿去了!
    所以杨妙真手中纵然只有一万山东军部队,她还是异常果敢地率军出发,毫不犹豫的带领部队对上了东夏国王蒲鲜万奴!
    杨妙真的果断与勇敢,正是这个时代的将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和后世无线电波满天飞,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上级命令的战争相比。在古代这个通信极度不灵的时代,作为一名合格将帅必须要有的一项优良品质,就是“临机决断”。
    留在原地等待上级的命令,虽然绝不可能犯错,但是也有极大的可能会贻误战机。
    而杨妙真在经过了这一段时间,和他的老师沈墨学习了兵法之后。这位杨姑娘已经在战略布局和战术应用上,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她当然知道,眼前她面临的是一个难得的战机,所以杨妙真果断的抓住了它!
    ……
    而沈墨这边,他可以说是看着杨妙真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对于这位女弟子的想法和思路,以及她即将做出的决定,全都在沈墨的心中了然于胸。
    说实话,沈墨现在已经都能在地图上看到,杨妙真在经过了一夜的思考之后,率领全体山东军开拔,向着蒲鲜万奴大营扑去的路线了!
    第1935章:万军阵中梨花乱、杀伐果敢、好谋无断
    所以沈墨毫不犹豫的调动了距离胡里改最近的另一支万人队,由王云峰率领向着胡里改方向急进,疾速策应杨妙真的行动。
    所以在这个微妙的时刻,这距离遥远的一对师徒,双方谁也没有让对方失望。他们默契的做出九六了同样的决定!
    ……
    当杨妙真经过了一夜休息,于次日一早再次向前行军的时候。她手下的精锐斥候队已经掌握到了蒲鲜万奴军队的行踪。
    同时,杨妙真也得到了关于对面这支敌军的确切消息——这是一支人数为七万人的东夏精锐大军!
    在蒲鲜万奴的率领下,他们果然还停留在原本的大营附近没走——杨妙真这次真的成功的抓住了敌军!
    原本蒲鲜万奴带领的七万人,有差不多一万折损在了图们江边。
    可是随后,他在这里停留的这三天里,又陆续有各地的部队汇聚而来,使他的东夏大军人数再度超过了七万。
    与此同时,杨妙真的斥候侦察战场形势的行动,也立刻引起了蒲鲜万奴的注意。他已经发觉正有一只敌军部队,正向自己这边急速赶来。
    正当蒲鲜万奴心中犹豫彷徨,不知道该急速撤退还是上去迎战的时候。这时他又接到了斥候发来的第二次回报……对面的那支山东军,人数只有一万人!
    这次的蒲鲜万奴,心中倒是更加犹豫起来。
    如果人数如此悬殊,这样的战场形态,看起来他倒是可以上前迎战,把对方这支军队一口吃下去。
    况且他们这两支部队所处的位置地势极其偏远,对面的这支山东军很难得到后方陆续赶来的支援和策应。
    这场看似可以打一打的仗,却让此时的蒲鲜万奴心中反复权衡,依然没有打定主意!
    ……
    好谋而无断,犹豫又天真。通过此时蒲鲜万奴的反应就可以知道,他实在不是一个带兵打仗的料。
    难怪当年,他以数倍的优势兵力去攻打东辽的耶律留哥。结果却两次被人家击败,连老婆都让人抢走给睡了。
    此时,正在蒲鲜万奴犹豫不决的时候,杨妙真却毫不迟疑的领兵疾进,一直来到了蒲鲜万奴集合起来的军阵正前方,五里外的地方。
    随后杨妙真对照着地图,验证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山势。
    她直接将军事地图递给了手下的将领令飞扬,让他立刻领军到大路南边,一座孤零零的小山上扎营。
    ……
    这时的令飞扬,本来有些疑惑不解。
    在山上扎营之后,虽然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但是这座小山无依无靠,一旦被敌军围困,就很有可能形成长久被困之势。
    到那个时候别说防守了,他们在山上就连水源都是难以为继!
    正当令飞扬想要开口劝谏杨妙真的时候,他却一低头,看到了杨妙真递过来的地图。
    只见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画满了铅笔道。在那座小山的位置上,还被反复做了很多次标记。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