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页
眼见杨辛荣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赵志诚冲他卖了个关子笑了笑道:“这位公子乃是中原人氏。还是到了里头向大家一起介绍吧。”
耳听赵志诚如此回答,杨辛荣也只好按耐下了心中的好奇。不过他还是下意识地偷偷瞥了几眼这位神秘的宾客。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此人看上去十分的眼熟,但一时又说不上在哪儿见过。就在杨辛荣暗自回想之际一干人等不觉间已经穿过由数十盏大红灯笼装点的长廊来到了会馆大厅。却见十来桌丰盛的席宴一路从大厅摆到了花园,朱红的桌布、朱红色的帷幕,到处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让任何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在不经意间被浓浓的中国式喜庆气氛所感染。
而当杨辛荣与赵志诚信步走到花园时,这种喜庆的气氛瞬间就爆发了开来。只见在场就坐的中国宾客无一例外地都站起了身恭敬而又不失热情地欢迎起自家的子弟兵来。见此情形,赵志诚的心头不由为之一暖,当即激动地向在场的众人抱拳道:“赵志诚不过一介武夫,受大家如此盛情实在愧不敢当。惟有日后加倍努力,才能报答诸位对我将士的一番厚爱。”
“赵总教头你与众弟兄为我等保家护院,我等无以为报,只能略备点酒菜犒劳一下咱们的子弟兵而己。”其中一个农场主代表在场众人恭敬地作了个揖道。
“诸位言重了。赵志诚等只是尽了点绵薄之力,保家卫国本就是我等汉家儿郎应尽的责任。我等虽身处海外,但只要有我汉人所驻之处,便是有我汉家!便是我汉家儿郎所保之地!”赵志诚昂首丈言道。他的一番话话立刻就引来了在场众人一阵热烈的鼓掌。但赵志诚并没有就此停下自己的演讲。却见他又跟着向众人发言道:“不过我等身处海外终究也是人单势薄,夷人动不动就会借机欺负咱们。”
“是啊。西边的突厥人不就把咱们的船只赶出了港口吗!”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抱怨了一声,立即就引来了其他人的一致附和。出于宣传的原因,中原的许多人都习惯将土耳其人喊做突厥人。这一来是叫着顺口,二来则是在潜意识中提醒国人那个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庞大帝国与中国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渊源。
“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在西边确实遇到了极其不公正的待遇。我们的船只被赶出港口,我们的侨民被驱逐出境。而这一切,突厥人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给我们。面对如此野蛮、无理的行径,难道我们要忍气吞声吗!”赵志诚加重了话气反问道。
虽然赵志诚的话语十分能蛊惑人心,那些华商也确实在暗地里不止一次抱怨过奥斯曼帝国的无理与傲慢。但真要他们实打实地去对付奥斯曼人,在场的一干人等立刻就全都缩了回去。事实上,他们更愿意以暗中出资的方式让别人为他们出头。这不赵志诚的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周顺就苦着脸向其大叹哭经道:“赵总教头。咱们也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可您刚才也说了咱们在海外人单势薄,而朝廷现在又忙着倭国的事,哪儿有时间来管咱们呢。”
“谁说朝廷不管我们了?”赵志诚剑眉一扫,说罢便将身后的那位男子介绍给众人道:“诸位。这位就是朝廷新近派来统领印度洋舰队的郑森郑提督。”
给赵志诚这么一提醒,杨辛荣这才回想起了郑森的身份。说起来,当年皇夫杨韶清从欧洲归国时还曾在安曼停歇过一段时间,杨辛荣便是在那个时候与郑森碰过几次面。但是由于杨辛荣身份卑微当时连同郑大公子说话的机会都不曾有过。加之时日己久,被加勒此海风吹得一身古铜又留起小胡子的郑森在外貌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杨辛荣还是赶忙上前句其致歉道:“下官刚才未曾认出提督,还请提督恕罪。”
“杨大人不必介意。其实本提督也知道自己变老变黑了不少。郑森摸着自己的小胡子打趣的说道。
“提督您真是说笑了。”杨辛荣陪了个笑脸道。但对局势的关心还是压倒了刚开始的尴尬。
却见杨辛荣转了一下眼球,跟着便言归正传地向郑森探问:“不知提督大人您这次驾临安曼可是为了奥斯曼封港一事?”
“不错,本提督这次正是奉女皇陛下之命前来恢复印度洋秩序的。”郑森把头一扬,朝着帝国的方向拱手道。
一听对方是女皇陛下派来的特使,在场的农场主与商贾们哪儿敢造次,刷地一声就通通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着完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叩首谢恩之后,郑森跟着又宣布道:“女皇陛下,要本提督转告诸位,朝廷从来没有放弃过帝国在海外的侨民,也不会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天朝的国民。不过,现在朝廷还处在非常时期,因此在倭国平定之前,朝廷需要诸位恪守帝国国民的义务,为帝国的军队提供一切所需的帮助。”
“草民等谨遵万岁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包括杨辛容与赵志诚在内的一干人等再一次恭敬地叩首道。言辞之间众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须知他们中的不少人前了一刻还在为自己在印度洋的未来忐忑不安,可现在郑森的寥寥数语却让他们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来自女皇的声音。而女皇陛下从来让他们失望过。
接下来的宴席当人是在极其喜庆的气氛中进行的。人们兴高采烈的互相碰杯、道贺,既是在为刚刚到来的新年庆祝,也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好“景气”欢呼。而郑森与赵志诚自然也就成了这场宴会中的主角。日落之后宴会也随之进入了下一个高潮。为了给来参加宴会的宾客们以回家的感觉,商务馆还特地请来戏团为众人演出助兴。虽然台上演的是峥南地区的南戏,可对来自中原各地的游子们来说能看见家乡的布景就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
--
耳听赵志诚如此回答,杨辛荣也只好按耐下了心中的好奇。不过他还是下意识地偷偷瞥了几眼这位神秘的宾客。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此人看上去十分的眼熟,但一时又说不上在哪儿见过。就在杨辛荣暗自回想之际一干人等不觉间已经穿过由数十盏大红灯笼装点的长廊来到了会馆大厅。却见十来桌丰盛的席宴一路从大厅摆到了花园,朱红的桌布、朱红色的帷幕,到处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让任何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在不经意间被浓浓的中国式喜庆气氛所感染。
而当杨辛荣与赵志诚信步走到花园时,这种喜庆的气氛瞬间就爆发了开来。只见在场就坐的中国宾客无一例外地都站起了身恭敬而又不失热情地欢迎起自家的子弟兵来。见此情形,赵志诚的心头不由为之一暖,当即激动地向在场的众人抱拳道:“赵志诚不过一介武夫,受大家如此盛情实在愧不敢当。惟有日后加倍努力,才能报答诸位对我将士的一番厚爱。”
“赵总教头你与众弟兄为我等保家护院,我等无以为报,只能略备点酒菜犒劳一下咱们的子弟兵而己。”其中一个农场主代表在场众人恭敬地作了个揖道。
“诸位言重了。赵志诚等只是尽了点绵薄之力,保家卫国本就是我等汉家儿郎应尽的责任。我等虽身处海外,但只要有我汉人所驻之处,便是有我汉家!便是我汉家儿郎所保之地!”赵志诚昂首丈言道。他的一番话话立刻就引来了在场众人一阵热烈的鼓掌。但赵志诚并没有就此停下自己的演讲。却见他又跟着向众人发言道:“不过我等身处海外终究也是人单势薄,夷人动不动就会借机欺负咱们。”
“是啊。西边的突厥人不就把咱们的船只赶出了港口吗!”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抱怨了一声,立即就引来了其他人的一致附和。出于宣传的原因,中原的许多人都习惯将土耳其人喊做突厥人。这一来是叫着顺口,二来则是在潜意识中提醒国人那个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庞大帝国与中国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渊源。
“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在西边确实遇到了极其不公正的待遇。我们的船只被赶出港口,我们的侨民被驱逐出境。而这一切,突厥人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给我们。面对如此野蛮、无理的行径,难道我们要忍气吞声吗!”赵志诚加重了话气反问道。
虽然赵志诚的话语十分能蛊惑人心,那些华商也确实在暗地里不止一次抱怨过奥斯曼帝国的无理与傲慢。但真要他们实打实地去对付奥斯曼人,在场的一干人等立刻就全都缩了回去。事实上,他们更愿意以暗中出资的方式让别人为他们出头。这不赵志诚的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周顺就苦着脸向其大叹哭经道:“赵总教头。咱们也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可您刚才也说了咱们在海外人单势薄,而朝廷现在又忙着倭国的事,哪儿有时间来管咱们呢。”
“谁说朝廷不管我们了?”赵志诚剑眉一扫,说罢便将身后的那位男子介绍给众人道:“诸位。这位就是朝廷新近派来统领印度洋舰队的郑森郑提督。”
给赵志诚这么一提醒,杨辛荣这才回想起了郑森的身份。说起来,当年皇夫杨韶清从欧洲归国时还曾在安曼停歇过一段时间,杨辛荣便是在那个时候与郑森碰过几次面。但是由于杨辛荣身份卑微当时连同郑大公子说话的机会都不曾有过。加之时日己久,被加勒此海风吹得一身古铜又留起小胡子的郑森在外貌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杨辛荣还是赶忙上前句其致歉道:“下官刚才未曾认出提督,还请提督恕罪。”
“杨大人不必介意。其实本提督也知道自己变老变黑了不少。郑森摸着自己的小胡子打趣的说道。
“提督您真是说笑了。”杨辛荣陪了个笑脸道。但对局势的关心还是压倒了刚开始的尴尬。
却见杨辛荣转了一下眼球,跟着便言归正传地向郑森探问:“不知提督大人您这次驾临安曼可是为了奥斯曼封港一事?”
“不错,本提督这次正是奉女皇陛下之命前来恢复印度洋秩序的。”郑森把头一扬,朝着帝国的方向拱手道。
一听对方是女皇陛下派来的特使,在场的农场主与商贾们哪儿敢造次,刷地一声就通通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着完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叩首谢恩之后,郑森跟着又宣布道:“女皇陛下,要本提督转告诸位,朝廷从来没有放弃过帝国在海外的侨民,也不会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天朝的国民。不过,现在朝廷还处在非常时期,因此在倭国平定之前,朝廷需要诸位恪守帝国国民的义务,为帝国的军队提供一切所需的帮助。”
“草民等谨遵万岁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包括杨辛容与赵志诚在内的一干人等再一次恭敬地叩首道。言辞之间众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须知他们中的不少人前了一刻还在为自己在印度洋的未来忐忑不安,可现在郑森的寥寥数语却让他们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来自女皇的声音。而女皇陛下从来让他们失望过。
接下来的宴席当人是在极其喜庆的气氛中进行的。人们兴高采烈的互相碰杯、道贺,既是在为刚刚到来的新年庆祝,也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好“景气”欢呼。而郑森与赵志诚自然也就成了这场宴会中的主角。日落之后宴会也随之进入了下一个高潮。为了给来参加宴会的宾客们以回家的感觉,商务馆还特地请来戏团为众人演出助兴。虽然台上演的是峥南地区的南戏,可对来自中原各地的游子们来说能看见家乡的布景就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