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命运的抉择

第1080页

    “正因为倭国舰队至今一次都没露过脸所以才更让人觉得可疑。本座早就听说那帮矮子勒紧裤腰带在天朝的眼皮底下造了几艘三桅战舰。还号称是什么‘神风舰队’。你想想以倭人的那爱现的德行,他们会舍得让自己当了裤子造起来的舰队藏起来不见人吗。所以本座更相信那帮倭人此刻正躲在角落伺机偷袭我们。尚上尉不觉得这更符合倭人的性格吗?”施琅鄙夷着分析道。
    “施将军说得是。这些倭人凶残而又卑劣。特别是那个萨摩藩更是多次威胁过琉球。若非有天朝的保护,小臣惟恐琉球早已遭这群暴徒的涂炭了。”一提到萨摩藩尚贞的语气明显就变得激动起来。由于倭国萨摩藩靠近琉球群岛。历史上琉球曾不止一次受到过该藩的威胁。万历年间还曾一度迫使过琉球向其称臣。但随着岭南势力的崛起,琉球早在甲申之变之前就已摆脱了萨摩藩控制。但只要一想到那段屈辱的历史,尚贞仍然会忍不住血气翻涌。
    眼看着琉球世子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施琅心想既然如此那你们不如干脆就并入我天朝算了。事实上,目前的琉球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早已与中华帝国溶为一体。琉球王的封号成了琉球作为一个国家唯一的标志。因此在施琅看来这一连串小小的岛屿与帝国的省份并无差异。不过这样的话此刻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毕竟帝国海军还要仰仗琉球作为基地以便可以随时袭扰倭国的南部沿海。于是,施琅跟着神情倨傲地附和道:“萨摩的岛津家确实是个祸害。像这样的乱臣贼子我天朝绝不会让他们继续留在这世上!”
    有道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就在施琅与尚贞谈论倭国舰队之时,旗舰上的通讯兵突然接到了从护卫舰发来的讯息。却见通讯兵赶紧向施琅禀告道:“报告提督,东南方约12海里处发现一支打菊花旗帜的不明舰队!”
    “菊花旗帜?不明舰队?”施琅听罢微微皱起了眉头。在他的印象中似乎没有哪儿一国的舰队打这样旗帜。可还未等他下令证实对方的身份,却听一旁的尚贞跟着惊呼道:“是倭人!一定是倭国的叛军!”
    “哦?你能肯定?”施琅回头问道。
    “是的将军。属下绝对能肯定。倭国王室的标志就菊花。德川幕府的舰队从不用此标志。惟有倒幕派号称‘尊王攘华’才会将此菊花绣于自己的战旗之上。”尚贞斩钉截铁地肯定道。
    眼见尚贞说得如此坚决,本就抱定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施琅便当机立断地下令道:“传令!侦察护卫舰编队立刻归队。舰队组成战斗队形,把帆都给我张起来!方向东南全速前进!”
    随着施琅一声令下,中华舰队即刻便在第一时间改变了队形。由施琅亲自指挥敖广号6艘战舰,剩余6艘战舰则由张蟒少将率飞虎号担任后卫。当中华舰队张满所有的平帆疾行穿过敌舰前进路线以徒借助有利风向之时,东南方向上的那支舰队亦满帆全速沿西-西北航向航行迩来。正如尚贞所言这支打着菊花旗帜的舰队正是倒幕派引以为傲的神风舰队。虽然说这支舰队是萨摩诸藩花大笔金钱潜心打造而出的“梦幻舰队”。可迄今为止神风舰队还没有经历过一次正式的实战。在中华舰队肆虐南部诸岛的三月,这支神风舰队更是在东躲西藏中度过的。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舰队上下自然是怨声载道。不少年轻的海上武士不仅连连修书向倒幕派上层请战,甚至不惜通过剖腹等举动来表明其誓死为天皇效忠的决心。正所谓工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痛苦的蛰伏之后,神风舰队终于接到了它的第一个任务——截杀中华军主力舰队。
    为了次战斗,倒幕军方面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不惜牺牲大量人员派遣众多忍者潜入中华朝的军港刺探军情。还用鱼船做掩护在近海监视中华舰队的动向。这才好不容易探听到中华舰队总指挥施琅亲率12艘战舰从琉球经大隅海峡北上名古屋的消息。在倒幕军看来这无疑是一条让人怦然心动的讯息。虽然对武士道的狂热让倒幕军经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疯狂举动。但他们在内心深处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华帝国始终心存畏惧。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倒幕派上层最终将赌注押在了击杀敌军主将身上。以弱小的神风舰队对战势力雄厚的中华海军或许绝无胜算。可在小范围内集结优势兵力截杀敌军主帅其胜算就大了许多。抱着这样的想法倒幕军团集结了包括神风舰队在内的50艘战舰于狭长的大隅海峡。
    虽说神风舰队人数众多但其中除了春田号、大和号、日之丸号等五艘主力战舰拥有40门以上的火炮,其余战舰配置火炮均不足20余门。有些战舰上甚至仅安置了一、两门小型火炮。这样的火力当然远远不及由拥有100门火炮的敖顺号所带领的中华舰队。
    对此作为舰队指挥官的桦山龙一十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此刻天刚过正午,风向开始由原先的南-西南转变为西南。桦山龙一站在旗舰大和号上望着远处气势汹汹朝自己的直冲迩来的中华舰队神色显得异常凝重。因为从中华舰队的举动以及风向的变化上,他敏感地感觉到情况对自己这边并不利。在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桦山龙一可以肯定目前的风向对中华舰队机动十分有利。于是他当即便果断地下令道:“全体收帆减速,转舵向右占据下风位置!”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