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页
相比之前几任碌碌无为又胆小怯懦的朝鲜王来,李淏继位以来的政绩确实让他成为了堪比世宗(李朝第四代君王,以注重武备著称)的一代名君。然而自新政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算理想。李朝在税收增加的同时,政局却一再地动荡,各地的奴隶暴乱时有发生。如果君王的决策无厚非,而朝中也没有佞臣当道的话,那问题一定就出在外界。抱着这样的想法李朝君臣很快就将矛头一致指向了中华朝。认为正是中原那“无父无君”、“惟利是图”的歪风邪气影响了朝鲜原本淳朴的民风。而中原的那些奸商更是无孔不入地吸食着朝鲜的民脂民膏,让李朝辛苦发展起来的“新政”附之东流。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只是李淏君臣。与他们同病相怜者大有人在。这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则要首推倭国了。说起倭国与朝鲜的关系,那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总之地理上的特殊位置让两国结下了深仇大恨。然而现如今相同的窘境却让两家世仇“冰释前嫌”走到了一块儿。
“在下岛津恒忠受家父萨摩主之命特来觐见陛下。”朝鲜王宫深处的一处书房中,一个留着由兵卫髻的年轻男子恭敬地向朝鲜王行礼道。
“特使远道迩来一路辛苦了。”端坐在前的朝鲜王神情倨傲的点头道。在他看来萨摩不过是倭国的一个藩镇来此觐见自己本就该采用君臣之礼。若非看在对方是萨摩藩主之子的份上,李淏甚至都不会亲自来见他。
“家父一直以来都十分钦佩陛下的见识,称陛下为百年难遇的有道名君。今日得以亲睹陛下圣容恒忠受宠若惊。”眼见对方神色冷淡,岛津恒忠连忙再一次发挥了倭人卑躬屈膝的传统。
给岛津恒忠这么一奉承,李淏的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意。却见他随即颔首示意道:“萨摩藩的忠义勇猛是天下闻名。孤在朝鲜也已听说令尊锐意创新是个有为之主。不知贵藩主遣特使来我朝鲜所为何事?”
“陛下您真是过奖了。家父这次派在下前来乃是为了联手抗华之事。其实相关事宜之前贵国的大院君已与萨摩、长州等藩特使有过多次商议。家父与长州的毛利世伯希望能就此事取得陛下明确的表态。”岛津恒忠恭顺地说道。
“有关抗华一事,大院君已经向孤做了详细的汇报。孤本人也是考虑再三,觉得这事还得再端详端详。”李淏谨慎地说道。
“这么说陛下您还在犹豫吗!”一听朝鲜王不肯表态,岛津恒忠的语气明显变得强硬了起来。
“大胆!你知道自己在同谁说话吗!竟然如此无礼!”一旁的一个朝鲜大臣连忙呵斥道。
然而岛津恒忠却并不为所动。却见他紧盯面前的朝鲜王大义凛然地说道:“如果在下有冒犯陛下的地方,请陛下尽管降罪。但恒忠身负各藩重任,不得出个明确答复,恒忠只有切腹谢罪。”
面对岛津恒忠的以死相挟,在场的朝鲜大臣们一片哗然。可正当众人打算指责岛津恒忠之时,李淏却举手示意众臣安静。只见他微微扬起下巴注视着底下的年轻人肃然问道:“这么说令尊等已经决定起兵反抗天朝了?”
“回陛下,并不是我等要背叛天朝,而是他中华欺人太甚。就在去年我们岛津氏世袭的封地九州被华人强行改做了秦津。面对如此蛮横无理之举,德川幕府非但没有严词拒绝,还帮着华人一起向萨摩藩施压。不仅如此,这次中华朝还提出要天皇陛下更改封号为倭王。数百年来中原各个王朝从来没有提出过如此无理过分的要求。虽然目前德川幕府并没有答应华人的要求。但以幕府一贯怯懦的个性,接受这一屈辱条件只是时间问题。”岛津恒忠一脸愤然地说道。萨摩藩是倭国著名的强藩,素以民风彪悍著称,全藩有三分之一的男子是武士。此次九州被强行改名的事被萨摩上下视做奇耻大辱。而天皇改封号一事则进一步刺激了倭国武士们敏感的神经。在武士道及“尊皇攘华”的召唤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倭国武士汇聚反华呼声强烈的萨摩、长州二藩。
“有关萨摩的遭遇,孤也是深表遗憾。而今的中华朝确实比不得前朝。但是中华朝终究是我等的宗主啊。”深有感触的李淏长长地叹了口气道。
“陛下您真很在乎中华朝宗主的身份吗?如果是那样的话陛下您又为何要瞒着中华朝留下那位特殊的客人呢?”岛津恒忠一针见血地反问让在场朝鲜君臣的脸色顿时就为之一变。
原来,李朝在三年前迎来一群行踪诡秘的客人。其中一个男子向朝鲜方面宣称自己是明朝桂王朱由榔。面对这位从天而降的明朝王爷,李朝上下一边忙着封锁消息,一边则派人对其身份进行了严格的核查。然而相关的调查没多久就被朝鲜王下令停止了,并奉若神明地将那位桂王爷被请入了深宫。由于事关重大朝鲜方面对这件事一直保持着缄默。直到此次与倭国人密谋时才有所透露。却不想竟会被倭人反倒一耙,用此事来威胁自己。
此时的李淏一面在心中暗自咒骂倭人无耻,一面则强装镇定不以为意地回答道:“明朝待我朝鲜恩重如山。而今中原已改朝换代,孤见前朝王爷无处栖身,这才出与道义将其收留。”
对于朝鲜人的虚伪岛津恒忠充满了鄙夷。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怯懦的表现。真正的武士就应该爱憎分明,要拿出实际行动。而不是像这群朝鲜人那样整天只知道动嘴皮子。不过鄙视归鄙视,对于倭国来说朝鲜现在仍是他们不可获缺的重要盟友。岛津恒忠明白朝鲜人并不是不恨中原的华人,他们只不过还缺少做个决断的勇气罢了。想到这里,岛津恒忠又换了一副嘴脸道:“只可惜陛下您的高尚并不能让中华朝理解。对那个女主来说陛下您的这一举动乃是不臣之举。当然中华朝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此事。可谁又能保证这件事能一直瞒下去呢。况且而今的中华比从前的满州人更好战。以陛下您的英明不会觉察不到这其中的危机。否则贵国又何须屯兵十万于鸭绿江畔呢。”
--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只是李淏君臣。与他们同病相怜者大有人在。这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则要首推倭国了。说起倭国与朝鲜的关系,那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总之地理上的特殊位置让两国结下了深仇大恨。然而现如今相同的窘境却让两家世仇“冰释前嫌”走到了一块儿。
“在下岛津恒忠受家父萨摩主之命特来觐见陛下。”朝鲜王宫深处的一处书房中,一个留着由兵卫髻的年轻男子恭敬地向朝鲜王行礼道。
“特使远道迩来一路辛苦了。”端坐在前的朝鲜王神情倨傲的点头道。在他看来萨摩不过是倭国的一个藩镇来此觐见自己本就该采用君臣之礼。若非看在对方是萨摩藩主之子的份上,李淏甚至都不会亲自来见他。
“家父一直以来都十分钦佩陛下的见识,称陛下为百年难遇的有道名君。今日得以亲睹陛下圣容恒忠受宠若惊。”眼见对方神色冷淡,岛津恒忠连忙再一次发挥了倭人卑躬屈膝的传统。
给岛津恒忠这么一奉承,李淏的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意。却见他随即颔首示意道:“萨摩藩的忠义勇猛是天下闻名。孤在朝鲜也已听说令尊锐意创新是个有为之主。不知贵藩主遣特使来我朝鲜所为何事?”
“陛下您真是过奖了。家父这次派在下前来乃是为了联手抗华之事。其实相关事宜之前贵国的大院君已与萨摩、长州等藩特使有过多次商议。家父与长州的毛利世伯希望能就此事取得陛下明确的表态。”岛津恒忠恭顺地说道。
“有关抗华一事,大院君已经向孤做了详细的汇报。孤本人也是考虑再三,觉得这事还得再端详端详。”李淏谨慎地说道。
“这么说陛下您还在犹豫吗!”一听朝鲜王不肯表态,岛津恒忠的语气明显变得强硬了起来。
“大胆!你知道自己在同谁说话吗!竟然如此无礼!”一旁的一个朝鲜大臣连忙呵斥道。
然而岛津恒忠却并不为所动。却见他紧盯面前的朝鲜王大义凛然地说道:“如果在下有冒犯陛下的地方,请陛下尽管降罪。但恒忠身负各藩重任,不得出个明确答复,恒忠只有切腹谢罪。”
面对岛津恒忠的以死相挟,在场的朝鲜大臣们一片哗然。可正当众人打算指责岛津恒忠之时,李淏却举手示意众臣安静。只见他微微扬起下巴注视着底下的年轻人肃然问道:“这么说令尊等已经决定起兵反抗天朝了?”
“回陛下,并不是我等要背叛天朝,而是他中华欺人太甚。就在去年我们岛津氏世袭的封地九州被华人强行改做了秦津。面对如此蛮横无理之举,德川幕府非但没有严词拒绝,还帮着华人一起向萨摩藩施压。不仅如此,这次中华朝还提出要天皇陛下更改封号为倭王。数百年来中原各个王朝从来没有提出过如此无理过分的要求。虽然目前德川幕府并没有答应华人的要求。但以幕府一贯怯懦的个性,接受这一屈辱条件只是时间问题。”岛津恒忠一脸愤然地说道。萨摩藩是倭国著名的强藩,素以民风彪悍著称,全藩有三分之一的男子是武士。此次九州被强行改名的事被萨摩上下视做奇耻大辱。而天皇改封号一事则进一步刺激了倭国武士们敏感的神经。在武士道及“尊皇攘华”的召唤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倭国武士汇聚反华呼声强烈的萨摩、长州二藩。
“有关萨摩的遭遇,孤也是深表遗憾。而今的中华朝确实比不得前朝。但是中华朝终究是我等的宗主啊。”深有感触的李淏长长地叹了口气道。
“陛下您真很在乎中华朝宗主的身份吗?如果是那样的话陛下您又为何要瞒着中华朝留下那位特殊的客人呢?”岛津恒忠一针见血地反问让在场朝鲜君臣的脸色顿时就为之一变。
原来,李朝在三年前迎来一群行踪诡秘的客人。其中一个男子向朝鲜方面宣称自己是明朝桂王朱由榔。面对这位从天而降的明朝王爷,李朝上下一边忙着封锁消息,一边则派人对其身份进行了严格的核查。然而相关的调查没多久就被朝鲜王下令停止了,并奉若神明地将那位桂王爷被请入了深宫。由于事关重大朝鲜方面对这件事一直保持着缄默。直到此次与倭国人密谋时才有所透露。却不想竟会被倭人反倒一耙,用此事来威胁自己。
此时的李淏一面在心中暗自咒骂倭人无耻,一面则强装镇定不以为意地回答道:“明朝待我朝鲜恩重如山。而今中原已改朝换代,孤见前朝王爷无处栖身,这才出与道义将其收留。”
对于朝鲜人的虚伪岛津恒忠充满了鄙夷。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怯懦的表现。真正的武士就应该爱憎分明,要拿出实际行动。而不是像这群朝鲜人那样整天只知道动嘴皮子。不过鄙视归鄙视,对于倭国来说朝鲜现在仍是他们不可获缺的重要盟友。岛津恒忠明白朝鲜人并不是不恨中原的华人,他们只不过还缺少做个决断的勇气罢了。想到这里,岛津恒忠又换了一副嘴脸道:“只可惜陛下您的高尚并不能让中华朝理解。对那个女主来说陛下您的这一举动乃是不臣之举。当然中华朝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此事。可谁又能保证这件事能一直瞒下去呢。况且而今的中华比从前的满州人更好战。以陛下您的英明不会觉察不到这其中的危机。否则贵国又何须屯兵十万于鸭绿江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