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命运的抉择

第731页

    由于受孙露的影响,杨绍清在来欧洲之前对牛津、剑桥之类的名校就已经神往已久了。面对玻意耳如此盛情的邀请,他当然是却之不恭。更何况17世纪的英伦三岛名家辈出,不去交流一番的话,实在是枉来欧洲走一场。可正当杨绍清要点头答应之时,会场的大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了。却见几个年轻人突然冲进了会场大声嚷嚷道:“开战了!开战了!荷兰向英国正式宣战了!”
    第43节 三大洋米字旗飘扬 太平洋金龙旗独秀
    公元1652年7月28日,荷兰三级议会一致通过决议,向英格兰共和国正式递交了宣战书。其实,此时此刻无论是哪儿一方宣战都已不重要了。双方有关海权争夺的第一炮,早在几个月前就已在大西洋打响了。这一年的5月,英国海军将领布莱克率领20多艘舰船在多佛尔海峡巡逻,迎面碰上荷兰海军上将特罗普率领的42艘为商船护航的军舰。英国海军要求荷兰海军向英国国旗致敬,遭到拒绝。于是双方展开了4个小时的激烈炮战。结果,荷兰人损失了2艘战舰,布莱克的旗舰“詹姆斯”号被射穿了70多个弹孔。此次势均力敌的遭遇战看似偶然,实则却是英国人处心积虑炮制的开场白。
    一心想要稳定海上霸主宝座的英国,清楚的意识到只有打击荷兰的海上势力,才能获得充分的贸易自由,使英国人变成世界上最富裕的民族。然而此时位居欧洲一流强国的荷兰,早已建立了庞大的海军舰队。其海军数量比英、法两国海军的总和还要多。为了改变英国海军落后面貌,护国主克伦威尔才一上台,便开始大刀阔斧着实施其规模巨大的海军建设计划来。为此他毫不吝惜的出售没收来的贵族财产,筹资建造了装炮100门、排水量1000多吨的大型战舰。(同一时期荷兰海军最大的战舰装炮仅40……50门。)此外,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的缔造者,克伦威尔还参照了新模范军的机构,改组并加强了海军机构各个部门,成立了专门负责海军事务的海军委员会。他一边加强海军训练,一边提高水兵的薪金和伙食标准,实行俘获和击沉敌船的奖金制度。一系列的军制改革,使英国海军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从一群独立不羁、参差不齐的杂牌军发展成为一支集中统一的武装力量。到战争爆发前夕,英国海军的实力已然大大超过了荷兰海军。成为了继中华帝国后,第二个实现海军正规化的国家。
    有了强大的舰队做后盾,英国顿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航海条例》、海上巡逻队,挑衅的举动一个接着一个。直惹得荷兰人率先坐不住递交了宣战书。此刻眼见尼德兰人开了第一炮,早已磨刀霍霍的英国人立即就来了一个遍地开花。他们在北海袭击荷兰的捕鲱船队;在地中海大肆洗劫荷兰商船;入波罗地海破坏荷兰与北欧的海上贸易;甚至还前往印度洋拦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宝船。顷刻间世界上每一处热门航线上几乎都能看见英国舰队的身影。正当英、荷两国在各大洋上为了争夺海上霸主宝座恶战连连之际。远在地球另一端太平洋上中华帝国则像一只蛰伏的猛虎一般冷冷地注视着身边所发生的骚动。
    8月的南洋群岛湿热难当,才刚下了一场雨,炙热的阳光又再一次光顾了小小的新加坡岛。蔚蓝色的港湾里懒洋洋地停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它们的主人此刻或许正在港口边的某家餐馆,大快朵颐着品尝刚刚从海里捕上来的海鲜。也可能左拥右抱着数个南洋美女猛灌甘蔗酒。总之无论南洋诸岛的港口如何繁忙,一旦到了正午那就只剩下了两个字——休息。
    不过这条定理对于南洋总督陈家明似乎并不成立。此时的他端坐在南洋宣慰司衙门的书房中正埋头批阅着从南洋各地送来的文书。外头虽是烈日当空,可书房里头却感觉极为清凉。其中的奥妙嘛,就是从地下深处汲取上来的冷水流过用大理石制成的天花板的缘故。正因为有了这套简易的“空调”系统,我们的陈总督才能在酷热难当的正午连续工作。
    眼见又处理完了一份文件,舒了口气的陈家明不由搁下了手中的毛笔。正当他要伸懒腰之时,门外响起了一阵拘谨的敲门声。于是他赶紧整了整容装,轻咳一声后,向门外点头道:“进来吧。”
    书房的大门嘎吱一声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身着青色丝袍,头发花白,留着山羊胡子,约莫五十来岁的老者。却见他垂首做了个揖,将手中带来的公文恭敬地递给对面的陈家明道:“总督大人,中爪哇的马打兰苏丹接受了朝廷组建联合舰队的要求。并诚心邀请我军派遣军事顾问前往马打兰莅临指导。”
    “洪先生辛苦了。这次能不废一兵一卒,就如此顺利的说服马打兰苏丹,全仗先生从中周旋。本官定会奏明朝廷为先生请功。”陈家明接过公文,满意的夸赞道。
    “总督大人言重了。带罪之人,无颜请功。还请大人将罪民的姓名从奏折中划去吧。”老者依旧低着头,固执的推辞道。
    不错,眼前的这个老者,正是当年明朝的蓟辽总督、满清的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洪承畴。当初监军府先是以叛国罪,毫无争议的判了他秋后问斩。可还没等到来年的秋天来临,天下便已经改朝换代了。随着新皇登基,天下大赦,秋后问斩随即又被改做了流放边疆。结果洪承畴这个天字第一号的“汉奸”便被流放到了帝国最南端的边疆南洋宣慰司。或许是因为南洋群岛本就是个龙蛇混杂的地方。南洋宣慰司对于洪承畴汉奸、叛国者的身份并没有中原那般反应强烈。南洋总督的陈家明还特意将他聘为编外人员,在宣慰司衙门当差。而实事也证明,洪承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在商务方面他虽不及商会成员。但他精通政务,善于同南洋诸国打交道。能游走于那些土王苏丹之间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宣慰司的既定目标。不过或许是出于自知之明,洪承畴每次完成任务都不会为自己请功。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