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命运的抉择

第502页

    “哦?萨布素,你想到什么法子了吗?”巴海象是抓住了根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追问萨布素道。
    却见萨布素认真而又自信的回道:“将军,属下愿意代表将军出使明营。”
    第21节 支援
    在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合处耸立着一处不大的城池。蒙古语称其为“哈喇泡”,当地人称其为海兰泡,意思是黑泡子。此地世居着赫哲、达斡尔等诸多东北少数民族。甚至还有一部分努尔哈赤统一东北时,因不肯归顺而逃入深山老林的女真部族,满洲人叫他们巴拉人。总之这是一片几乎与世隔绝的土地,当地的部族头人除了每年通过宁古塔将军向北京城里的大汗皇帝上缴贡品外,便不再过问外界的世事了。然而这些年原本安宁的黑龙江沿岸却被炮火给击碎了。先是从北方出现的罗刹恶鬼频频劫掠乡里。现在由从南方又来了一支打着龙旗的强悍军队。
    这是一群同样拥有着锐利的火炮,和比罗刹鬼更为恐怖的火枪的军队。若不是这群人说着汉话,张得也是一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模样,当地的百姓还真以为罗刹鬼从南方打来了。之后这支军队在四处分发的告示也证明了他们的身份——大明帝国第十五野战师。黑龙江沿岸的部族不明白大明什么时候又回辽东了,也不知道大清国现在究竟怎样了。但面对荷枪实弹的明军,大多数部族还是选择了臣服。少数与满清关系密切的部族虽没有臣服,却也只是远远的观望明军,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
    于是在八月的一个晴朗早晨,身为宁古塔总管笔帖式的萨布素,只能站在插有红底金龙旗的海兰泡城下,以一个使节的身份求见明军统帅。城头上守城的军官才刚进城门通报不久,可底下等待着的萨布素却觉得已经过了老长时间了。他胯下那匹雪青马,亦不时地低下头,啃咬主人的膝盖。这次的谈判关系着宁古塔部和巴尔达齐部的生死存亡。无论是和,是战,自己至少都要拖住汉人,好让巴海将军能有时间先解救雅克萨之围。巴尔达齐部很可能支持不了几天了。此刻心中虽很不是滋味,但马背上的萨布素依然挺直着腰杆、高昂着头颅。他不想在气势上输给对方,更不想让汉人看出自己心中的不安和焦虑。
    “是的,要镇定,只要拖住汉人三天就行了。”正当萨布素在一个劲的暗自给自己打气时,城门忽然开了。却见从城池里跑出了两队军容严整的士兵迅速分列在了城门两侧。阳光下泛着青光的刺刀与士兵笔挺的军姿都让萨布素吃惊不小。那种肃杀的气势和精良的装备让他都有些怀疑自己出使的是否是明军的营寨。一想到清军不久之后就要同这样军队交手,萨布素顿时变得心事重重起来。可就在他的心象水桶一般七上八下时。却见一个年轻的军官策马径直走到他面前礼貌的询问道:“请问哪一位是萨布素将军?”
    “在下就是宁古塔总管笔帖式萨布素,奉宁古塔将军之命特来求见贵军统帅。”萨布素一个拱手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萨布素将军,我们师长已经恭候多时了。请随我进城吧。”年轻的军官敬礼邀请道。
    萨布素礼貌的点了点头随那军官一同入了城。比起数个月前,现在的海兰泡似乎并没什么不同。大街上各族的百姓还是象往常那样忙碌着自己的生计。似乎只有城头上的战旗和偶尔巡逻而过的士兵,才显示出这座城池已被明军占领的事实。觉得心里老不是滋味的萨布素不知不觉的到达了明军的大营。才刚下马的他立即就被眼前的情景给再次吸引了。那是一字排开着的六门火炮,一旁的几个炮兵正细心呵护着这几个大家伙。火炮,是火炮!这炮可比罗刹鬼的火炮要大多了。真的轰起来一定威力巨大吧。要是这炮是自己的该有多好啊。可火炮旁的战旗很快就让萨布素清醒了过来。这是明军的火炮,是要用来对付自己的火炮。一想到这儿,沮丧的萨布素发现自己确实没什么筹码能同对方来讨价还价。看来现在也只有趁汉人初来咋到的机会,先讹一讹他们了。一想到此萨布素立刻又恢复到了刚才傲慢的神情,摆出了一副水火不侵的模样。
    在那年轻军官的指引下萨布素很快就被带到了一间厢房之中。让他略感意外的是房中只有两个约莫二、三十岁的将领。一个端坐在太师椅上,另一个则垂手站在一旁。却见那年轻军官指那位坐着的将军向萨布素介绍:“萨布素将军,这位就是我们的李定国师长,是我们的统帅。”
    统帅?萨布素怎么瞅着眼前的这个统帅都太过年轻了。大概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吧。难道他就是明军的统帅?满脸狐疑的萨布素并未就此行礼,而是操着生硬的汉语问道:“阁下就是李定国将军?对不起,我并没有冒犯将军的意思。但还是请将军先拿出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萨布素的问话让一旁的年轻军官不由楞了一下。他还从未见过有人敢同师长如此说话的呢。就在他想要训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鞑子时,李定国却耸了耸肩满不在乎的回道:“既然你不相信我是李定国,而我也无法证明自己,不如我们就到此为止吧。”
    眼见李定国起身要走,萨布素连忙向其行了个打千礼道:“将军,我绝没有冒犯将军的意思,但事关重大,末将需将这份信函亲手交与李定国将军。还望将军见谅。”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