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页
第26节 山西烽火(二)
位于晋东的五台山以其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而起,巍然耸立,峰顶平坦如台而得名。山上气候多寒,又别称“清凉山”。如今虽已进入六月可清晨山上的天气依然凉飕飕的。薄薄的晨光照在狭窄的校场上。一群士兵正紧张地操练着,头上沁出了汗水,身上散发着热气。校场一旁的点将台上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将领正神色凝重的看着眼前士兵的操练。他便是原明副将刘迁。在姜瓖在大同举事后刘迁毫不犹豫的老家四处招募乡勇以图起事。恰逢当时李虎所率的吕梁义军连克广灵、灵丘两县,清庭急调代州守军前去支援。刘迁瞄准代州守备空虚之机率领自己从五台、代州等地募集的亲兵一万余人围攻代州。只花了一天便攻下了雁门重镇代州。之后又连下繁峙、五台数县。消息传到大同举城欢庆,姜瓖为此特受刘迁为左大将军,略雁门关及代州、繁峙、五台等邑。一时间晋西各地抗清义士纷纷前来投效刘迁。代州义军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大到了五万余人。
然而轰轰烈烈的反清联盟却在入春之后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随着多尔衮不断的增兵山西目前除了晋北外山西其他府县的抗清烽火均已渐渐被清军压制了下去。让刘迁感到恼火的是本来晋中各县抗清局势一片大好。姜建勋的人马一度还打到了太原城下。将阿济格那胡狗逼得无处可逃。可偏偏就在此时宁武诸县却在是否接受隆武朝节制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论。大同义军明确表示反清联盟必须奉南方的隆武朝令行事。毕竟南京留都的隆武朝是大明的正统。但晋中以及晋东的有不少乡绅士人、明朝旧臣却强烈要求立在山西的明藩王韩王为帝。理由是南京随立唐王为帝但把持朝政的是一个女子。如此有违三纲五常的朝廷还有何威严可言,更不能代表大明正统。
刘迁自认是个粗人。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道理还是懂的。三纲五常他也知道。可是他更清楚当年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典故。他搞不明白那些做在地上嚎啕大哭着的所谓的大学士、巡抚大人们想法。靼子冲进自己家门烧杀掳掠了。难道所谓的三纲五常,能比沦陷的国土、遭难的百姓更重要吗。刘迁不知道他们口中女主乱政怎么个乱法。他只知道那些腐儒口中的妖女自己招募乡勇抵挡住了靼子南下的大军,平定了扰乱中原的李闯之乱。凭这点他刘迁就愿意听那孙首相的号令。
可惜有些时候,事情往往不是向人希望的方向上发展的。随着晋南诸县被清军镇压。晋中的反清义军也出现了分裂。不久之后交城、祁县、太谷、徐沟、平遥、介休等县就纷纷向靼子投降了。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中旬,清军在三日后向晋北地区大举围攻。并号称集结了50万大军围攻大同。(其实清军总共十万不到。)多尔衮一方面命尼堪留守太原坐镇晋中。阿济格、硕塞、瓦克达率镶白旗部围攻大同城。另一方面多尔衮自己则同满达海、岳乐、吴三桂、毕力克图、佟养量率清军主力从东、南、西三面向雁北各县进攻,妄图占领雁北各县,最后孤立大同。
把守雁门的刘迁部首当其冲的受到了清军的围攻。清总督佟养量借优势兵力率先进攻刘迁所属的代州县城。先后在平刑、雁门连挫败刘迁所率的代州义军。得不到周围义军支援的刘迁不得不放弃了代州城率领部众退入五台山。打算扼险据守等待从大同来的援军。虽然刘迁清楚现在大同城自己都处在危难之中。然而这些日子的战斗却让刘迁越打越心寒。清总督佟养量在义军叛将张勇的指引下翻山越岭逐寨进攻将刘迁部逼到了现在的黄香寨。当初数万人马的代州义军如今只剩下了千把人。山寨外是数倍于己的清军,山寨内是日渐少量缺水的弟兄。刘迁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坚持。不过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做好了同山寨共存亡的打算。
“报,禀将军。寨子外面来了几个猎户说要求见将军。”一个亲兵匆忙的跑来禀告道。
“猎户?”刘迁眉头一皱道。
“大哥,这还用问。如今这山上山下围得象个铁桶似的连只苍蝇也飞不进来。哪儿会有什么猎户在山上啊。我看多半是靼子派上来说降的。”一旁的参将张五桂一听有人上山立刻拔出刀气势汹汹的说道:“哼,佟养量还真是不知死活。上次派来的那几个龟儿子还没杀够。这次又送来几个。大哥你等着。我现在就去砍了那几个狗娘养的让佟养量死了那条心。”
“等一下五桂。”刘迁连忙叫住了张五桂想了一下命令道:“去,放他们进来。先看看究竟是什么货色。若真是靼子的说客再剐了他也不迟。”
不一会儿几个兵丁就押着四个猎户模样的汉子走进了校场。他们头带斗笠身着皮衣。当兵丁引见刘迁后那几人也不下跪,依然笔挺的站在刘迁面前。那种气势根本不是猎户该有的。越看越不顺眼的张五桂此刻已经忍不住要上前好好教训这几个不识相的家伙了。却被刘迁一把给拦住了。只见刘迁一个抱拳道:“在下刘迁,敢问几位壮士尊姓大名?找在下所谓何事?”
却见为首的那个年轻人将斗笠轻轻一掀道:“刘将军,好久不见了。”
“李将军!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大同吗?”刘迁瞪大着眼睛惊讶的问道。
“你是吕梁山的李虎?”张五桂见刘迁如此表情立刻便想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份。整个反清联盟中如此年轻又能让刘迁有这种表情的将军就只有一个了。众所周知反清联盟中有三支义军最为强劲。一是姜建勋所率的大同义军,二是刘迁所率的代州义军,三便是李虎所率的吕梁山义军。
--
位于晋东的五台山以其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而起,巍然耸立,峰顶平坦如台而得名。山上气候多寒,又别称“清凉山”。如今虽已进入六月可清晨山上的天气依然凉飕飕的。薄薄的晨光照在狭窄的校场上。一群士兵正紧张地操练着,头上沁出了汗水,身上散发着热气。校场一旁的点将台上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将领正神色凝重的看着眼前士兵的操练。他便是原明副将刘迁。在姜瓖在大同举事后刘迁毫不犹豫的老家四处招募乡勇以图起事。恰逢当时李虎所率的吕梁义军连克广灵、灵丘两县,清庭急调代州守军前去支援。刘迁瞄准代州守备空虚之机率领自己从五台、代州等地募集的亲兵一万余人围攻代州。只花了一天便攻下了雁门重镇代州。之后又连下繁峙、五台数县。消息传到大同举城欢庆,姜瓖为此特受刘迁为左大将军,略雁门关及代州、繁峙、五台等邑。一时间晋西各地抗清义士纷纷前来投效刘迁。代州义军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大到了五万余人。
然而轰轰烈烈的反清联盟却在入春之后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随着多尔衮不断的增兵山西目前除了晋北外山西其他府县的抗清烽火均已渐渐被清军压制了下去。让刘迁感到恼火的是本来晋中各县抗清局势一片大好。姜建勋的人马一度还打到了太原城下。将阿济格那胡狗逼得无处可逃。可偏偏就在此时宁武诸县却在是否接受隆武朝节制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论。大同义军明确表示反清联盟必须奉南方的隆武朝令行事。毕竟南京留都的隆武朝是大明的正统。但晋中以及晋东的有不少乡绅士人、明朝旧臣却强烈要求立在山西的明藩王韩王为帝。理由是南京随立唐王为帝但把持朝政的是一个女子。如此有违三纲五常的朝廷还有何威严可言,更不能代表大明正统。
刘迁自认是个粗人。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道理还是懂的。三纲五常他也知道。可是他更清楚当年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典故。他搞不明白那些做在地上嚎啕大哭着的所谓的大学士、巡抚大人们想法。靼子冲进自己家门烧杀掳掠了。难道所谓的三纲五常,能比沦陷的国土、遭难的百姓更重要吗。刘迁不知道他们口中女主乱政怎么个乱法。他只知道那些腐儒口中的妖女自己招募乡勇抵挡住了靼子南下的大军,平定了扰乱中原的李闯之乱。凭这点他刘迁就愿意听那孙首相的号令。
可惜有些时候,事情往往不是向人希望的方向上发展的。随着晋南诸县被清军镇压。晋中的反清义军也出现了分裂。不久之后交城、祁县、太谷、徐沟、平遥、介休等县就纷纷向靼子投降了。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中旬,清军在三日后向晋北地区大举围攻。并号称集结了50万大军围攻大同。(其实清军总共十万不到。)多尔衮一方面命尼堪留守太原坐镇晋中。阿济格、硕塞、瓦克达率镶白旗部围攻大同城。另一方面多尔衮自己则同满达海、岳乐、吴三桂、毕力克图、佟养量率清军主力从东、南、西三面向雁北各县进攻,妄图占领雁北各县,最后孤立大同。
把守雁门的刘迁部首当其冲的受到了清军的围攻。清总督佟养量借优势兵力率先进攻刘迁所属的代州县城。先后在平刑、雁门连挫败刘迁所率的代州义军。得不到周围义军支援的刘迁不得不放弃了代州城率领部众退入五台山。打算扼险据守等待从大同来的援军。虽然刘迁清楚现在大同城自己都处在危难之中。然而这些日子的战斗却让刘迁越打越心寒。清总督佟养量在义军叛将张勇的指引下翻山越岭逐寨进攻将刘迁部逼到了现在的黄香寨。当初数万人马的代州义军如今只剩下了千把人。山寨外是数倍于己的清军,山寨内是日渐少量缺水的弟兄。刘迁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坚持。不过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做好了同山寨共存亡的打算。
“报,禀将军。寨子外面来了几个猎户说要求见将军。”一个亲兵匆忙的跑来禀告道。
“猎户?”刘迁眉头一皱道。
“大哥,这还用问。如今这山上山下围得象个铁桶似的连只苍蝇也飞不进来。哪儿会有什么猎户在山上啊。我看多半是靼子派上来说降的。”一旁的参将张五桂一听有人上山立刻拔出刀气势汹汹的说道:“哼,佟养量还真是不知死活。上次派来的那几个龟儿子还没杀够。这次又送来几个。大哥你等着。我现在就去砍了那几个狗娘养的让佟养量死了那条心。”
“等一下五桂。”刘迁连忙叫住了张五桂想了一下命令道:“去,放他们进来。先看看究竟是什么货色。若真是靼子的说客再剐了他也不迟。”
不一会儿几个兵丁就押着四个猎户模样的汉子走进了校场。他们头带斗笠身着皮衣。当兵丁引见刘迁后那几人也不下跪,依然笔挺的站在刘迁面前。那种气势根本不是猎户该有的。越看越不顺眼的张五桂此刻已经忍不住要上前好好教训这几个不识相的家伙了。却被刘迁一把给拦住了。只见刘迁一个抱拳道:“在下刘迁,敢问几位壮士尊姓大名?找在下所谓何事?”
却见为首的那个年轻人将斗笠轻轻一掀道:“刘将军,好久不见了。”
“李将军!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大同吗?”刘迁瞪大着眼睛惊讶的问道。
“你是吕梁山的李虎?”张五桂见刘迁如此表情立刻便想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份。整个反清联盟中如此年轻又能让刘迁有这种表情的将军就只有一个了。众所周知反清联盟中有三支义军最为强劲。一是姜建勋所率的大同义军,二是刘迁所率的代州义军,三便是李虎所率的吕梁山义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