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恩,这一点汤若望神甫也向摄政王提起过。他还介绍了一种新的编制给朝廷。”范文程点头答道。
“哦?新的编制。是什么编制?”揆一好奇的问道。
于是范文程便将汤若望那日所说的西班牙编制简单的复述了一下。这下轮到揆一的脸上露出了不屑。果然,汤若望那“半瓶水”肚子里就那么点货色。略带得意的揆一不紧不慢的说道:“噢,范大人。若是大清的士兵真的照汤若望神甫所说去做的话。估计他们在战场上会成为明军标准的靶子。上帝啊,40排的方阵!明军的炮兵闭着眼睛开炮都能砸死一大片人。只有愚蠢的西班牙人才会用这种老掉牙的方阵。范大人,我敢向上帝起誓。现在的欧洲没有人会在战场上使用这种阵形。西班牙编制早在30多年前就被淘汰了。”
范文程听罢又是一惊。汤若望那日虽然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后来摄政王同豫亲王多铎核实了一下发现这明军的阵形好象没那么多人啊。最多不过才三排而已。因此众人均是狐疑不已。如今听揆一这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对揆一不由的又尊敬了几分。于是范文程以谦虚的口吻问道:“那依揆一将军看大清的火枪兵当如何配置才好?”
被范文程“将军”二字这么一叫揆一骨头都轻了。他不过是个挂名的上校。这将军的头衔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也才有。当下便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大人,我们荷兰摩利士将军的编制比西班牙人的编制要合理得多。作为联军总司令的摩利士将军在独立战争时期将西班牙人打得灰头土脸。我们荷兰的编制中长矛步兵团的横排数为5排,这样所有的士兵就能够一次将全部兵器投向敌阵。每排约有50名长矛兵,士兵间距约3英尺。在这种队形的各个侧翼,是3个由滑膛枪士兵组成的排,每排40人,面对敌人编成四路纵队,每纵队10人。这样滑膛枪士兵射击完毕后就可以采用反方向行进方式,到最后一排去换装子弹。”
揆一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范文程。此刻的范文程只有一个劲点头的份。揆一知道这鞑靼官员完全被自己吸引住了。于是趁热打铁的继续说道:“不过这种阵型也有弱点。就是在对付敌人骑兵的正面冲锋时,滑膛枪士兵必须以长矛兵作掩护,艰难而杂乱地向后移动。当敌人向自己侧翼进攻时,必须把队形的正面转过来面向侧翼,这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当然有大清的骑兵阻击正面冲锋的敌骑兵并保护阵形的侧翼。也就没那么麻烦了。毕竟没有哪个国家的骑兵比得上大清的骑兵。”
揆一最后的一句话倒真是真心话。在欧洲人眼中东方人的骑兵简直就是个神话。从匈奴人的上帝之鞭到后来蒙古人的铁蹄哪一个不是恶魔的化身。对此范文程比揆一更有信心。汤若望所建议的编制还有一点让八旗将领不满的就是其中没有提及满清的骄傲——骑兵。如今揆一所说的荷兰编制详细的提到了骑兵。让骑兵同火枪兵组合使用在范文程看来更符合大清的情况。对揆一已经深信不已的范文程连忙向他邀请道:“揆一将军精通兵法。我大清如今正需要将军这样的奇才。不知将军可否留下助我大清一臂之力。”
“这当然是没问题的。能为大清训练合格的士兵对付南明是我的荣幸。大人放心,那些南明士兵只是拥有火枪的乌合之众。他们根本不是军人。我一定会在战场上让孙露那女人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斗!”揆一咬牙切齿的说道。台湾之战自己战败当众向孙露投降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为了挽回作为军人的荣誉揆一特地向总督迪曼请战来北上同清国洽谈合作事宜。为的就是找到机会一雪耻辱。不过以目前清军的实力还不够。于是揆一又向范文程建议道:“范大人。大清目前的火枪和火炮是远远不够满足日后战争需要的。荷兰可以向大清提供上好的武器。可以派出专业的军官帮助大清训练士兵。但这一切都要秘密进行。绝对不能让南明知晓。”
“这本官清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旦大清有了自己的火器军就不用再忌讳那些南夷了。到时候大清一举南下。荷兰从海上袭击南夷在沿海的老巢。这天下即可定矣。”范文程摇头晃脑的说道。仿佛清军铁蹄踏平江南就在眼前似的。可是他转儿又轻咳了一声说道:“不过揆一将军。我大清入关刚不久。百废待兴,朝廷有点捉襟见肘。这个火炮和火枪很贵吧?”
揆一虽然不懂成语。但范文程最后一句话他还是听懂了。就是说没钱啊。不过揆一倒没显得有多意外。对此东印度公司早有准备了。于是呼,揆一立刻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架势说道:“荷兰说过愿意为大清的一统大业献上点绵薄之力。所以价钱的事好商量。如果实在付不出的话可以用货物抵价。这大清如此大。相信一定有煤吧。羊毛也行啊。当然荷兰也有些小小的请求。这台湾本是荷兰所开发。如今被南明强行占去了。要是以后大清消灭了南明。荷兰希望能拿回台湾。更希望大清日后能开放南方沿海的城市便于两国交往。”
范文程一听立刻也来了兴趣。本来嘛,搞火器最麻烦的就是没钱。现在红毛夷说可以用煤和羊毛抵价。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北方有着丰富的煤矿。满清和蒙古又以游牧为主。煤和羊毛当然比银子好搞。只是他不知道红毛夷要这些干嘛。南方又不冷。至于台湾嘛。本来就是化外之地要与不要也没关系。只是开放南方的城市有些问题。毕竟那里连接着内陆。想了一圈的范文程觉得这实在是笔好买卖于是回道:“此事事关重大。还需等摄政王殿下回来后才能定夺。众位使臣暂时还是住在老夫府上以便避人耳目。”
--
“哦?新的编制。是什么编制?”揆一好奇的问道。
于是范文程便将汤若望那日所说的西班牙编制简单的复述了一下。这下轮到揆一的脸上露出了不屑。果然,汤若望那“半瓶水”肚子里就那么点货色。略带得意的揆一不紧不慢的说道:“噢,范大人。若是大清的士兵真的照汤若望神甫所说去做的话。估计他们在战场上会成为明军标准的靶子。上帝啊,40排的方阵!明军的炮兵闭着眼睛开炮都能砸死一大片人。只有愚蠢的西班牙人才会用这种老掉牙的方阵。范大人,我敢向上帝起誓。现在的欧洲没有人会在战场上使用这种阵形。西班牙编制早在30多年前就被淘汰了。”
范文程听罢又是一惊。汤若望那日虽然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后来摄政王同豫亲王多铎核实了一下发现这明军的阵形好象没那么多人啊。最多不过才三排而已。因此众人均是狐疑不已。如今听揆一这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对揆一不由的又尊敬了几分。于是范文程以谦虚的口吻问道:“那依揆一将军看大清的火枪兵当如何配置才好?”
被范文程“将军”二字这么一叫揆一骨头都轻了。他不过是个挂名的上校。这将军的头衔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也才有。当下便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大人,我们荷兰摩利士将军的编制比西班牙人的编制要合理得多。作为联军总司令的摩利士将军在独立战争时期将西班牙人打得灰头土脸。我们荷兰的编制中长矛步兵团的横排数为5排,这样所有的士兵就能够一次将全部兵器投向敌阵。每排约有50名长矛兵,士兵间距约3英尺。在这种队形的各个侧翼,是3个由滑膛枪士兵组成的排,每排40人,面对敌人编成四路纵队,每纵队10人。这样滑膛枪士兵射击完毕后就可以采用反方向行进方式,到最后一排去换装子弹。”
揆一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范文程。此刻的范文程只有一个劲点头的份。揆一知道这鞑靼官员完全被自己吸引住了。于是趁热打铁的继续说道:“不过这种阵型也有弱点。就是在对付敌人骑兵的正面冲锋时,滑膛枪士兵必须以长矛兵作掩护,艰难而杂乱地向后移动。当敌人向自己侧翼进攻时,必须把队形的正面转过来面向侧翼,这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当然有大清的骑兵阻击正面冲锋的敌骑兵并保护阵形的侧翼。也就没那么麻烦了。毕竟没有哪个国家的骑兵比得上大清的骑兵。”
揆一最后的一句话倒真是真心话。在欧洲人眼中东方人的骑兵简直就是个神话。从匈奴人的上帝之鞭到后来蒙古人的铁蹄哪一个不是恶魔的化身。对此范文程比揆一更有信心。汤若望所建议的编制还有一点让八旗将领不满的就是其中没有提及满清的骄傲——骑兵。如今揆一所说的荷兰编制详细的提到了骑兵。让骑兵同火枪兵组合使用在范文程看来更符合大清的情况。对揆一已经深信不已的范文程连忙向他邀请道:“揆一将军精通兵法。我大清如今正需要将军这样的奇才。不知将军可否留下助我大清一臂之力。”
“这当然是没问题的。能为大清训练合格的士兵对付南明是我的荣幸。大人放心,那些南明士兵只是拥有火枪的乌合之众。他们根本不是军人。我一定会在战场上让孙露那女人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斗!”揆一咬牙切齿的说道。台湾之战自己战败当众向孙露投降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为了挽回作为军人的荣誉揆一特地向总督迪曼请战来北上同清国洽谈合作事宜。为的就是找到机会一雪耻辱。不过以目前清军的实力还不够。于是揆一又向范文程建议道:“范大人。大清目前的火枪和火炮是远远不够满足日后战争需要的。荷兰可以向大清提供上好的武器。可以派出专业的军官帮助大清训练士兵。但这一切都要秘密进行。绝对不能让南明知晓。”
“这本官清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旦大清有了自己的火器军就不用再忌讳那些南夷了。到时候大清一举南下。荷兰从海上袭击南夷在沿海的老巢。这天下即可定矣。”范文程摇头晃脑的说道。仿佛清军铁蹄踏平江南就在眼前似的。可是他转儿又轻咳了一声说道:“不过揆一将军。我大清入关刚不久。百废待兴,朝廷有点捉襟见肘。这个火炮和火枪很贵吧?”
揆一虽然不懂成语。但范文程最后一句话他还是听懂了。就是说没钱啊。不过揆一倒没显得有多意外。对此东印度公司早有准备了。于是呼,揆一立刻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架势说道:“荷兰说过愿意为大清的一统大业献上点绵薄之力。所以价钱的事好商量。如果实在付不出的话可以用货物抵价。这大清如此大。相信一定有煤吧。羊毛也行啊。当然荷兰也有些小小的请求。这台湾本是荷兰所开发。如今被南明强行占去了。要是以后大清消灭了南明。荷兰希望能拿回台湾。更希望大清日后能开放南方沿海的城市便于两国交往。”
范文程一听立刻也来了兴趣。本来嘛,搞火器最麻烦的就是没钱。现在红毛夷说可以用煤和羊毛抵价。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北方有着丰富的煤矿。满清和蒙古又以游牧为主。煤和羊毛当然比银子好搞。只是他不知道红毛夷要这些干嘛。南方又不冷。至于台湾嘛。本来就是化外之地要与不要也没关系。只是开放南方的城市有些问题。毕竟那里连接着内陆。想了一圈的范文程觉得这实在是笔好买卖于是回道:“此事事关重大。还需等摄政王殿下回来后才能定夺。众位使臣暂时还是住在老夫府上以便避人耳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