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页
后来,据长姐的陪嫁丫鬟称——
“太后娘娘不允,一意坚持无论如何都要保下长姐性命,然而彼时长姐已是气息将绝,无回寰余地……长姐便又求着说,无论孩子是生是死,她只想看上一眼,只求太后娘娘能圆了她这最后的心愿。”
这话的用意,显然还是为了“哄着”太后答应她将孩子尽快剖出,可如此之下,太后又怎忍心再拒绝?
好在这孩子福大命大,被剖出之时,虽是浑身发青,却竟还当真存有生机。
他想,长姐那时应当是笑着的……
“后来宫中来人询问情况,太后做下决定,向宫人瞒下了孩子平安生下之事,对外只道一尸两命……那时恰逢我家中二弟在京城附近游历,闻讯赶来,质问太后娘娘与新皇,阿姐之死可是另有蹊跷,为讨说法,因此大闹了一场——”
也正因是闹了这一场,才得以混淆了皇帝的视线。
那时皇帝还未登基,局面不稳,全然不敢再开罪他们吴家,百般表了愧疚之心,才安抚了二弟。
阿姐的丧事,也是二弟一手操办,未让皇室中人有接近阿姐尸身的机会。
后来父亲赶到了京城。
尚在襁褓中的阿渊,就这么被父亲亲自抱在怀中,坐在马车之内离京出城,一路无人敢靠近阻拦查验。
现下说来,一切似乎都是轻而易举的,可彼时的惊险,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太后娘娘才最清楚。
太后,和他们吴家——这二者但凡换成其他人,这个孩子,都断无可能得以悄无声息地保下来。
“……为何要将孩子藏起来?”燕王紧绷着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意。
若非是真真和母后察觉到了什么,何至于连他的孩子平安生下都不敢叫人知晓?
这些他当年一概不知,他回京时,一切早已被掩盖干净,摆在他面前的是——他的父皇,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在了。
“当时京中局势复杂动荡,王爷杳无音讯不知何时才能返京,太后娘娘所愿,不外乎是想保得阿渊平安。”
话至此处,吴景明眼神微冷了两分:“再有,当年长姐早产之事,本就十分蹊跷。”
燕王紧紧看着他:“还查到了什么?”
“当时王爷失去音信,身陷险境,生死未卜,军报传入京中之际,太后娘娘本欲瞒住阿姐,可那传信之人最先便将消息传回了燕王府。”
若说这只是巧合且罢,可之后他们还查到了一处关键。
“阿姐听闻后自是担忧不已,几乎夜不能寐,但即便如此,依旧知道顾念着腹中孩子——真正使得阿姐早产的,是阿姐‘偶然’从几名下人口中听到的几句谣言,让阿姐误以为王爷已经身死,还说尸身都找到了,只是当下未敢告知她,所有的人都在瞒着她。”
乍然听到这样的话,阿姐岂还能撑得住?
而当初正因是查明了这一点,他同父亲谈及此事时,恰被二妹听到了,才使得二妹下定决心进了宫。
“王爷认为,当年传到阿姐耳中的谣言,当真只是偶然吗?”
燕王放在茶桌之上的手握成了拳,那拳头甚至是颤抖着的。
当时那般紧张的局面之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可能是所谓偶然!
而若不是偶然,真真出事,便是受了他人算计!
时隔十八年,他不认为此时自己的怀疑还会是一时冲动不辨是非……而这些怀疑,在不曾听闻到今日这些话之前,也早已就在他心底扎了根。
但这些所谓算计纠葛,这一刻,并非是他心中最痛的存在。
他耳边俱是吴世子方才的那些话。
真真得知了他的“死讯”……
真真生产之时受尽折磨,真真求着母后破腹取子……
真真该有多怕,多疼?
可那样的时候,他却不曾陪在她身边护着她。
无数个日夜里,他都在想,当初究竟为何要自荐率兵去应那场战事,此战虽艰,可当真非他不可吗?这天下江山何曾缺他一人来护?
他该护着的是他的妻子!
身为人夫,他非但没能护她周全,甚至真真所经历的一切皆是因他而起!
这个折磨了他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念头再次出现在脑海中,想象中妻子离世前所遭遇的痛苦与恐惧,而自己仿佛就置身其中,偏偏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受苦,根本无力改变这一切……
诸多交杂的情绪犹如翻涌搅动着的巨澜,将他整个人都笼罩在其内无法喘息,燕王的唇铁青着,拿颤抖着的手掌紧紧捂住了胸口的位置。
“王爷——”
吴景明见似乎有些不对,一句话还没来得及问出口,便见原本脊背绷直坐在那里的男人身形一斜,整个人连同椅子都倒在了地上!
“砰!”
一声重物坠地的闷响声传来,后院的许明意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往那间亮着灯的雅室看去。
总不能还打起来了?
可三个人看着,分明也都不是多么冲动的人——且这种事情,怎也不至于要动手才对吧?
“……阿渊,快去!”
听得这道隐隐传出的催促声,许明意心知必然是出事了,赶忙往前堂行去。
此时堂中已无客人在,茶馆的门也已经闭起不再迎客。
她刚至楼梯处,便见吴恙大步下楼而来。
--
“太后娘娘不允,一意坚持无论如何都要保下长姐性命,然而彼时长姐已是气息将绝,无回寰余地……长姐便又求着说,无论孩子是生是死,她只想看上一眼,只求太后娘娘能圆了她这最后的心愿。”
这话的用意,显然还是为了“哄着”太后答应她将孩子尽快剖出,可如此之下,太后又怎忍心再拒绝?
好在这孩子福大命大,被剖出之时,虽是浑身发青,却竟还当真存有生机。
他想,长姐那时应当是笑着的……
“后来宫中来人询问情况,太后做下决定,向宫人瞒下了孩子平安生下之事,对外只道一尸两命……那时恰逢我家中二弟在京城附近游历,闻讯赶来,质问太后娘娘与新皇,阿姐之死可是另有蹊跷,为讨说法,因此大闹了一场——”
也正因是闹了这一场,才得以混淆了皇帝的视线。
那时皇帝还未登基,局面不稳,全然不敢再开罪他们吴家,百般表了愧疚之心,才安抚了二弟。
阿姐的丧事,也是二弟一手操办,未让皇室中人有接近阿姐尸身的机会。
后来父亲赶到了京城。
尚在襁褓中的阿渊,就这么被父亲亲自抱在怀中,坐在马车之内离京出城,一路无人敢靠近阻拦查验。
现下说来,一切似乎都是轻而易举的,可彼时的惊险,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太后娘娘才最清楚。
太后,和他们吴家——这二者但凡换成其他人,这个孩子,都断无可能得以悄无声息地保下来。
“……为何要将孩子藏起来?”燕王紧绷着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意。
若非是真真和母后察觉到了什么,何至于连他的孩子平安生下都不敢叫人知晓?
这些他当年一概不知,他回京时,一切早已被掩盖干净,摆在他面前的是——他的父皇,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在了。
“当时京中局势复杂动荡,王爷杳无音讯不知何时才能返京,太后娘娘所愿,不外乎是想保得阿渊平安。”
话至此处,吴景明眼神微冷了两分:“再有,当年长姐早产之事,本就十分蹊跷。”
燕王紧紧看着他:“还查到了什么?”
“当时王爷失去音信,身陷险境,生死未卜,军报传入京中之际,太后娘娘本欲瞒住阿姐,可那传信之人最先便将消息传回了燕王府。”
若说这只是巧合且罢,可之后他们还查到了一处关键。
“阿姐听闻后自是担忧不已,几乎夜不能寐,但即便如此,依旧知道顾念着腹中孩子——真正使得阿姐早产的,是阿姐‘偶然’从几名下人口中听到的几句谣言,让阿姐误以为王爷已经身死,还说尸身都找到了,只是当下未敢告知她,所有的人都在瞒着她。”
乍然听到这样的话,阿姐岂还能撑得住?
而当初正因是查明了这一点,他同父亲谈及此事时,恰被二妹听到了,才使得二妹下定决心进了宫。
“王爷认为,当年传到阿姐耳中的谣言,当真只是偶然吗?”
燕王放在茶桌之上的手握成了拳,那拳头甚至是颤抖着的。
当时那般紧张的局面之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可能是所谓偶然!
而若不是偶然,真真出事,便是受了他人算计!
时隔十八年,他不认为此时自己的怀疑还会是一时冲动不辨是非……而这些怀疑,在不曾听闻到今日这些话之前,也早已就在他心底扎了根。
但这些所谓算计纠葛,这一刻,并非是他心中最痛的存在。
他耳边俱是吴世子方才的那些话。
真真得知了他的“死讯”……
真真生产之时受尽折磨,真真求着母后破腹取子……
真真该有多怕,多疼?
可那样的时候,他却不曾陪在她身边护着她。
无数个日夜里,他都在想,当初究竟为何要自荐率兵去应那场战事,此战虽艰,可当真非他不可吗?这天下江山何曾缺他一人来护?
他该护着的是他的妻子!
身为人夫,他非但没能护她周全,甚至真真所经历的一切皆是因他而起!
这个折磨了他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念头再次出现在脑海中,想象中妻子离世前所遭遇的痛苦与恐惧,而自己仿佛就置身其中,偏偏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受苦,根本无力改变这一切……
诸多交杂的情绪犹如翻涌搅动着的巨澜,将他整个人都笼罩在其内无法喘息,燕王的唇铁青着,拿颤抖着的手掌紧紧捂住了胸口的位置。
“王爷——”
吴景明见似乎有些不对,一句话还没来得及问出口,便见原本脊背绷直坐在那里的男人身形一斜,整个人连同椅子都倒在了地上!
“砰!”
一声重物坠地的闷响声传来,后院的许明意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往那间亮着灯的雅室看去。
总不能还打起来了?
可三个人看着,分明也都不是多么冲动的人——且这种事情,怎也不至于要动手才对吧?
“……阿渊,快去!”
听得这道隐隐传出的催促声,许明意心知必然是出事了,赶忙往前堂行去。
此时堂中已无客人在,茶馆的门也已经闭起不再迎客。
她刚至楼梯处,便见吴恙大步下楼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