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这个打瞌睡的人正是朱祝,他回头看到晏龙,立刻失去了吐槽的兴趣。
生物AI不吃饭,不能共情。
你不是请半天假回宿舍了吗?晏龙调整手套,帮朱祝接了一杯水。
谢谢,唔,跟我家人通过视频了,他们已经被安排在几天后进入地下避难所,但是不想去,问了很多事情但是我没法解释。朱祝说到这里,表情颓丧,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居住在内陆地区也有危险。
新闻没说?
其实在一天前,南美洲突发强震,七小时内发生百余次余震,死伤惨重。
海啸袭向全球。
沿海地带的人们仓皇逃向内陆。
美洲、亚洲、欧洲都发布了对应的警告,认为在一个月之内,会有强震。
发生得太快了,大家都没有准备好。朱祝捏着水杯,愁眉不展。
别说其他地方,就连华夏境内都发生了多起混乱,总有人想趁机发财或者泄愤。
对普通人来说,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就变得不认识了,他们已经尽量把事情往严重里想,但是事情发展得比他们想的还可怕已经有人在网上公布,各国宇宙飞船陆续升空的事。
这事的动静很大,根本瞒不住。
特别是地球联邦的伊甸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的身影被人用天文望远镜捕捉,那个大小根本不可能是普通的探测器。
谣言纷纷,外网在盛传有钱人全部跑了、各国元首也都不在地球了,现在进行公开讲话的都是机器人等等,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冲击着人们的精神,恐慌像是瘟疫一样飞速散播。
停工休学,股市关停。
许多跨国公司宣布裁员所有海外分公司的职员,因为不可抗力,没有补偿,只有一封通知函。
这让更多的、依附这些企业而生的小公司陷入了绝境,尽管没有宣布倒闭,但是跟倒闭也差不多了。
一些人不能接受半辈子的辛劳化为乌有,跳楼自杀。
失去财产的人,本来就没有财产的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又引发了混乱。
至于抢劫、杀人,打砸店铺夺取物品的事更是多不胜数。
他们根本不想进避难所,因为平时下棋跳广场舞的老人都没获得名额,也不想离开家,说死也要死在家里。
朱祝苦笑,他明明之前旁敲侧击打过一些预防针的,然而灾难一来,先前说过的统统不顶用。
他们就追问我三个问题,一个是以后的退休金发不发,还有银行存款做不做数,第三个是想把我弟的女朋友接过来,实在不行送我弟去那个城市也行,否则两个小年轻以后见不着面,肯定没戏了说末日他们不懂,可是儿子能不能有对象结婚,这比天塌了还重要!
朱祝气急挥动勺子。
希望家人平安,安抚他们的情绪,对上的却是跟生存毫无关联的琐事。
两边搭不上话,还谈不拢。
朱祝抹了一把脸,然后颓丧地扒饭。
对了,陆笛呢?
学火星课程。
晏龙一边回答一边思索,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就默认他们密不可分?看到自己单独一人,就会询问陆笛的去向。
他觉得这条沟还不够宽,可是周围所有人都已经默认水渠的存在,并且没有任何产生怀疑?
这很奇妙。
叮。
晏龙低头看了一眼挂在手套上的电脑终端。
来自昆仑基地的信件。
发件人是岁闰。
这还是晏龙第一次收到来自兄弟姐妹的信。
岁闰的信很简短,没有漂亮的修辞,只是平铺直叙地写了她要执行任务,在几天后与昆仑号宇宙飞船一起升空,前往未知的旅途,这是一封告别信。
涂教授说,也许还会再见,在火星,或者别的星球,但总之不是地球,我诞生的时间很短,我没有亲眼见过这颗星球的许多风景就要离开它。按照人类的情绪,我应该为此难受,但我感觉不到这种想法,反而像是离开家门奔赴战场的士兵。
晏龙读到这里时停下来,慢慢揣摩这段话。
如果是他自己,会有什么想法呢?
悲伤并不现实,留恋这颗星球的情绪也很多余,事到临头,作为战士确实会向往星海,但内心深处更有强烈的情绪,希望除掉德尔塔。
打不赢,不代表不去想。
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就不停地做计划。
没法分身去处理这个威胁,就在实验空隙挤出时间。
表面上晏龙服从命令,并且认真劝说陆笛把精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实际上他自己从未放弃过针对德尔塔。
数据分析列了一个又一个文件夹,在火星量子试验小组内也默默地学习认为有用的知识,思索着怎样把新知识运用到战斗之中,回忆南极遭遇战的每个细节。
想累了就打开数据库随手画一张陆笛的衣服设计图换换脑子。
谁说以后就不会再遇到德尔塔?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昆仑号已经进入最后一次模拟调试阶段,据说推进加速的时候有一百种坠毁的风险,某种意义上说,我就等同于昆仑号的骨骼与大脑,我的敌人是无形的宇宙法则,等待我犯下错误。
当我进入太空,各种威胁与风险翻倍的增加,就像在没有边际的黑暗海域航行,每分每秒,都要警惕战场上的流弹。如果这是我奔赴的战场,我只是手持盾牌的人。
晏龙读完了信,在末尾回复了一句话:在你盾牌与骨骼保护下的人,有一天会制造出供你使用的武器。敌人无穷无尽,甚至无形无象,但我们要做到的只是两个字,活着。
活着,并且保护更多的人活下去。
就像朱祝这样的研究员没有多余的脑细胞去思考他父母的退休金,晏龙也没有多余时间思考外面的普通人怎样适应末世避难所或者宇宙飞船上的生活,因为有更大的难题放在他们面前。
他们已经习惯了去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事。
明悟这点,心底也不会有什么高人一等的自傲,只是尽己所能。
晏龙关了电脑终端,跟扒饭的朱祝打了个招呼,继续往前走。
机械设计部灯火通明。
抱歉,我想要之前失败的那个载体数据。
晏龙的声音只让这群满脸黑眼圈的研究员抬了一下头,然后大部分都像是没有接受到任何信息那样,继续低头工作或者吵架。
超算空出来了吗?我要跑一遍数据!
不行,纽带关节连续坏了两次,我们对变量考虑得还不够充分,这些公式都不能用。
没有更多的试验时间了,只能改设计方案全改!
晏龙利用自己的优势,穿过了争吵的人群。
他看见了新的设计图。
机械载体像是一只扁平的蝠翼生物,后面拖着细长的尾巴。
晏龙隐约有预感,这就是他与陆笛前往火星的量子飞行器了。
***
十天后。
倒计时,30、29
陆笛听着耳边的倒计时,忽然问晏龙:你紧张吗?
还好,三次模拟实验都很成功,你在担心?我没感觉到你这方面的情绪。
不是,陆笛下意识地摸着脑袋,毕竟是出球出差,我就想知道你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在想什么?
晏龙沉默了一秒,然后说:我在想季厘出球出差的时候没给我写信。
啊?
3、2、量子传输启动!
作者有话要说:晏龙:表面不计较,确实也没想起来,但是被岁闰的信提醒了
晏龙:季厘一声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第131章 日记
出国曾是一件大事, 轻易是做不到的。
后来只要办个旅游签证,一千来块钱就能去东南亚某国的海滨沙滩溜达一圈,于是出国这个词的含金量就下降了。特别是在商都这种新兴科技城市, 少说也有十分之一的人出过国,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并不是没钱,而是没时间。
陆笛也没想到自己加入商都执行队之后,竟然完成了三个月出国, 半年后出球的神奇成就。
这就离谱。
毕竟培养一个宇航员还得三年。
陆笛心情复杂地回头望了一眼那个散发着蓝色光芒的量子传输台, 以及停在那里外观像是鳐鱼的黑色飞行器。
呃, 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的日记, 但是每个登陆火星的科学研究人员都必须要写,据说这是个传统。好消息是可以不讲究语法修辞造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陆笛费劲地用手套戳着键盘。
这个手套是简化版的,看起来更像是机械义肢,只有五个金属手指头,没有任何电子元件,依靠能量传感器来牵动纽带。
陆笛在键盘上输入4月15日的日期,想了想,又给前面加上了地球时间。
陆笛回忆自己紧急考试通过的火星课程,火星上的一天是24小时30分左右, 跟地球差不多但是不能直接根据日出日落来套用地球历法,还得经过计算。
好吧, 这算是球差,时差的升级版。陆笛自言自语。
别人可以使用摄像头拍日记,他与晏龙只能敲键盘。
登陆火星已经半小时,十分钟前清醒进行粒子态分离,目测没有后遗症, 但还没有结束保护观察期,暂时没法离开这个舱室进入火星科考站
陆笛正在埋头敲键盘,忽然听到晏龙在后面问他:手套哪里不适合?再给你改改?
大拇指这里有点僵硬,敲空格键有点别扭。陆笛停下输入,抬手给晏龙看。
晏龙戴着一个奇怪的头盔,眼睛的部位是蓝色光屏。
与其说他戴着,不如说他在使用这个载体。
头盔连接着鳐鱼飞行器内部,便于他操纵里面的机械进行简单变形,取出携带的材料,飞快地组装出自己需要的东西。
包括但不限于陆笛使用的金属指套、圆球机器人等等。
行了。
晏龙重新调好指套,递还给陆笛。
你是要把我们的全部家当组装出来吗?陆笛伸头张望,他发现不止有室内使用的防干扰用金属球,还有很多光看零件不知道什么用途的玩意。
晏龙顿了顿,继续埋头干活。
嗯。
这算是回答了,陆笛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是自己刚才抖的机灵太冷了吗?
全副家当?没毛病啊!
精神体没了这些载体就跟幽灵一样瞎飘,多重要啊!
算了,继续写日记。
被晏龙提醒,我才发现自己离开地球的时候没给陆云他们写信,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而且写了好像也没用。
陆笛思考了半分钟,把最后一句话删掉。
我一直是站出来面对危险的人格,到了承担责任的时候,大家默认这是我的工作,谁会因为工作特意写一封信说明呢?就像陆云一直沉睡,如果她醒来,我们也不想告诉她来到商都之后找工作有多么困难,房东有多么刁钻,高昂的拔智齿费用,还有莫名其妙出现在地铁里的恐龙
而是会昂着头对着陆云说,生活其实并不难,大家齐心协力,咬牙熬一熬就解决了。
所以应该是知道这个世界末日吗,我就随便参加了一个试验,临时抱佛脚考了几门课,然后完成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任务,人类文明就继续保存了呃,我模拟了一次这个口气,觉得自己好像很欠揍的样子。
陆笛想到这里,忍不住笑起来。
欠揍没事,反正打不过。
我就喜欢他们既生气,又惧怕我的样子。
陆笛想到了蒋竽扭曲的表情,张簧惊讶赞叹的脸,还有胡琴欲言又止站在中间不知道怎么调停的为难。
就在他沉浸其中的时候,后背突然被晏龙戳了一下这感觉很微妙,仿佛清水落入流沙,轻轻荡开,又违背物理法则的轻松抽离。
哎?
陆笛疑惑地望向晏龙。
那边有录音按钮,日记能以音频的形势存在。晏龙委婉地提醒。
陆笛立刻拒绝:胡说八道,日记怎么能念出来?
晏龙沉默了一阵,然后说:别人还录视频呢,也是念的。
不行不行,这个舱室太小了。
陆笛想,晏龙会听到的。
别催,我马上就写好了。
陆笛缩到角落,继续敲键盘:按理说第一段日记应该写初到火星的感想,很遗憾我没有。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就像人坐飞机到外国,第一印象是这个国家吗?不,是机场啊!
他环顾四周,补充,这个机场太小了。
因为科考站的空间问题,所以比地球登机口的规模小了很多,简直是个狭窄的房间,勉强布置了量子传输的环境。
没有地球的资源丰富财大气粗,很多仪器还是改造的。
仿佛从商都坐飞机到了非洲!
陆笛一头黑线都要具象化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通讯器里传来的声音,欢迎我与晏龙来到火星,我一点切实的感觉都没有可能模拟实验做多了吧,总觉得这里不是火星,下一秒夏教授就会站到我们面前,让我们说一段话判断我们的思维状态是否正常。
陆笛敲完了顺手统计了个字数,赫然发现有一千多字。
陆笛:
他记得陆云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叫学生写日记,每天200字,学生们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胡编乱造。
怎么到他这里,随随便便就奔着千字大关去了?
恋耽美
生物AI不吃饭,不能共情。
你不是请半天假回宿舍了吗?晏龙调整手套,帮朱祝接了一杯水。
谢谢,唔,跟我家人通过视频了,他们已经被安排在几天后进入地下避难所,但是不想去,问了很多事情但是我没法解释。朱祝说到这里,表情颓丧,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居住在内陆地区也有危险。
新闻没说?
其实在一天前,南美洲突发强震,七小时内发生百余次余震,死伤惨重。
海啸袭向全球。
沿海地带的人们仓皇逃向内陆。
美洲、亚洲、欧洲都发布了对应的警告,认为在一个月之内,会有强震。
发生得太快了,大家都没有准备好。朱祝捏着水杯,愁眉不展。
别说其他地方,就连华夏境内都发生了多起混乱,总有人想趁机发财或者泄愤。
对普通人来说,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就变得不认识了,他们已经尽量把事情往严重里想,但是事情发展得比他们想的还可怕已经有人在网上公布,各国宇宙飞船陆续升空的事。
这事的动静很大,根本瞒不住。
特别是地球联邦的伊甸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的身影被人用天文望远镜捕捉,那个大小根本不可能是普通的探测器。
谣言纷纷,外网在盛传有钱人全部跑了、各国元首也都不在地球了,现在进行公开讲话的都是机器人等等,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冲击着人们的精神,恐慌像是瘟疫一样飞速散播。
停工休学,股市关停。
许多跨国公司宣布裁员所有海外分公司的职员,因为不可抗力,没有补偿,只有一封通知函。
这让更多的、依附这些企业而生的小公司陷入了绝境,尽管没有宣布倒闭,但是跟倒闭也差不多了。
一些人不能接受半辈子的辛劳化为乌有,跳楼自杀。
失去财产的人,本来就没有财产的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又引发了混乱。
至于抢劫、杀人,打砸店铺夺取物品的事更是多不胜数。
他们根本不想进避难所,因为平时下棋跳广场舞的老人都没获得名额,也不想离开家,说死也要死在家里。
朱祝苦笑,他明明之前旁敲侧击打过一些预防针的,然而灾难一来,先前说过的统统不顶用。
他们就追问我三个问题,一个是以后的退休金发不发,还有银行存款做不做数,第三个是想把我弟的女朋友接过来,实在不行送我弟去那个城市也行,否则两个小年轻以后见不着面,肯定没戏了说末日他们不懂,可是儿子能不能有对象结婚,这比天塌了还重要!
朱祝气急挥动勺子。
希望家人平安,安抚他们的情绪,对上的却是跟生存毫无关联的琐事。
两边搭不上话,还谈不拢。
朱祝抹了一把脸,然后颓丧地扒饭。
对了,陆笛呢?
学火星课程。
晏龙一边回答一边思索,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就默认他们密不可分?看到自己单独一人,就会询问陆笛的去向。
他觉得这条沟还不够宽,可是周围所有人都已经默认水渠的存在,并且没有任何产生怀疑?
这很奇妙。
叮。
晏龙低头看了一眼挂在手套上的电脑终端。
来自昆仑基地的信件。
发件人是岁闰。
这还是晏龙第一次收到来自兄弟姐妹的信。
岁闰的信很简短,没有漂亮的修辞,只是平铺直叙地写了她要执行任务,在几天后与昆仑号宇宙飞船一起升空,前往未知的旅途,这是一封告别信。
涂教授说,也许还会再见,在火星,或者别的星球,但总之不是地球,我诞生的时间很短,我没有亲眼见过这颗星球的许多风景就要离开它。按照人类的情绪,我应该为此难受,但我感觉不到这种想法,反而像是离开家门奔赴战场的士兵。
晏龙读到这里时停下来,慢慢揣摩这段话。
如果是他自己,会有什么想法呢?
悲伤并不现实,留恋这颗星球的情绪也很多余,事到临头,作为战士确实会向往星海,但内心深处更有强烈的情绪,希望除掉德尔塔。
打不赢,不代表不去想。
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就不停地做计划。
没法分身去处理这个威胁,就在实验空隙挤出时间。
表面上晏龙服从命令,并且认真劝说陆笛把精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实际上他自己从未放弃过针对德尔塔。
数据分析列了一个又一个文件夹,在火星量子试验小组内也默默地学习认为有用的知识,思索着怎样把新知识运用到战斗之中,回忆南极遭遇战的每个细节。
想累了就打开数据库随手画一张陆笛的衣服设计图换换脑子。
谁说以后就不会再遇到德尔塔?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昆仑号已经进入最后一次模拟调试阶段,据说推进加速的时候有一百种坠毁的风险,某种意义上说,我就等同于昆仑号的骨骼与大脑,我的敌人是无形的宇宙法则,等待我犯下错误。
当我进入太空,各种威胁与风险翻倍的增加,就像在没有边际的黑暗海域航行,每分每秒,都要警惕战场上的流弹。如果这是我奔赴的战场,我只是手持盾牌的人。
晏龙读完了信,在末尾回复了一句话:在你盾牌与骨骼保护下的人,有一天会制造出供你使用的武器。敌人无穷无尽,甚至无形无象,但我们要做到的只是两个字,活着。
活着,并且保护更多的人活下去。
就像朱祝这样的研究员没有多余的脑细胞去思考他父母的退休金,晏龙也没有多余时间思考外面的普通人怎样适应末世避难所或者宇宙飞船上的生活,因为有更大的难题放在他们面前。
他们已经习惯了去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事。
明悟这点,心底也不会有什么高人一等的自傲,只是尽己所能。
晏龙关了电脑终端,跟扒饭的朱祝打了个招呼,继续往前走。
机械设计部灯火通明。
抱歉,我想要之前失败的那个载体数据。
晏龙的声音只让这群满脸黑眼圈的研究员抬了一下头,然后大部分都像是没有接受到任何信息那样,继续低头工作或者吵架。
超算空出来了吗?我要跑一遍数据!
不行,纽带关节连续坏了两次,我们对变量考虑得还不够充分,这些公式都不能用。
没有更多的试验时间了,只能改设计方案全改!
晏龙利用自己的优势,穿过了争吵的人群。
他看见了新的设计图。
机械载体像是一只扁平的蝠翼生物,后面拖着细长的尾巴。
晏龙隐约有预感,这就是他与陆笛前往火星的量子飞行器了。
***
十天后。
倒计时,30、29
陆笛听着耳边的倒计时,忽然问晏龙:你紧张吗?
还好,三次模拟实验都很成功,你在担心?我没感觉到你这方面的情绪。
不是,陆笛下意识地摸着脑袋,毕竟是出球出差,我就想知道你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在想什么?
晏龙沉默了一秒,然后说:我在想季厘出球出差的时候没给我写信。
啊?
3、2、量子传输启动!
作者有话要说:晏龙:表面不计较,确实也没想起来,但是被岁闰的信提醒了
晏龙:季厘一声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第131章 日记
出国曾是一件大事, 轻易是做不到的。
后来只要办个旅游签证,一千来块钱就能去东南亚某国的海滨沙滩溜达一圈,于是出国这个词的含金量就下降了。特别是在商都这种新兴科技城市, 少说也有十分之一的人出过国,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并不是没钱,而是没时间。
陆笛也没想到自己加入商都执行队之后,竟然完成了三个月出国, 半年后出球的神奇成就。
这就离谱。
毕竟培养一个宇航员还得三年。
陆笛心情复杂地回头望了一眼那个散发着蓝色光芒的量子传输台, 以及停在那里外观像是鳐鱼的黑色飞行器。
呃, 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的日记, 但是每个登陆火星的科学研究人员都必须要写,据说这是个传统。好消息是可以不讲究语法修辞造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陆笛费劲地用手套戳着键盘。
这个手套是简化版的,看起来更像是机械义肢,只有五个金属手指头,没有任何电子元件,依靠能量传感器来牵动纽带。
陆笛在键盘上输入4月15日的日期,想了想,又给前面加上了地球时间。
陆笛回忆自己紧急考试通过的火星课程,火星上的一天是24小时30分左右, 跟地球差不多但是不能直接根据日出日落来套用地球历法,还得经过计算。
好吧, 这算是球差,时差的升级版。陆笛自言自语。
别人可以使用摄像头拍日记,他与晏龙只能敲键盘。
登陆火星已经半小时,十分钟前清醒进行粒子态分离,目测没有后遗症, 但还没有结束保护观察期,暂时没法离开这个舱室进入火星科考站
陆笛正在埋头敲键盘,忽然听到晏龙在后面问他:手套哪里不适合?再给你改改?
大拇指这里有点僵硬,敲空格键有点别扭。陆笛停下输入,抬手给晏龙看。
晏龙戴着一个奇怪的头盔,眼睛的部位是蓝色光屏。
与其说他戴着,不如说他在使用这个载体。
头盔连接着鳐鱼飞行器内部,便于他操纵里面的机械进行简单变形,取出携带的材料,飞快地组装出自己需要的东西。
包括但不限于陆笛使用的金属指套、圆球机器人等等。
行了。
晏龙重新调好指套,递还给陆笛。
你是要把我们的全部家当组装出来吗?陆笛伸头张望,他发现不止有室内使用的防干扰用金属球,还有很多光看零件不知道什么用途的玩意。
晏龙顿了顿,继续埋头干活。
嗯。
这算是回答了,陆笛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是自己刚才抖的机灵太冷了吗?
全副家当?没毛病啊!
精神体没了这些载体就跟幽灵一样瞎飘,多重要啊!
算了,继续写日记。
被晏龙提醒,我才发现自己离开地球的时候没给陆云他们写信,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而且写了好像也没用。
陆笛思考了半分钟,把最后一句话删掉。
我一直是站出来面对危险的人格,到了承担责任的时候,大家默认这是我的工作,谁会因为工作特意写一封信说明呢?就像陆云一直沉睡,如果她醒来,我们也不想告诉她来到商都之后找工作有多么困难,房东有多么刁钻,高昂的拔智齿费用,还有莫名其妙出现在地铁里的恐龙
而是会昂着头对着陆云说,生活其实并不难,大家齐心协力,咬牙熬一熬就解决了。
所以应该是知道这个世界末日吗,我就随便参加了一个试验,临时抱佛脚考了几门课,然后完成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任务,人类文明就继续保存了呃,我模拟了一次这个口气,觉得自己好像很欠揍的样子。
陆笛想到这里,忍不住笑起来。
欠揍没事,反正打不过。
我就喜欢他们既生气,又惧怕我的样子。
陆笛想到了蒋竽扭曲的表情,张簧惊讶赞叹的脸,还有胡琴欲言又止站在中间不知道怎么调停的为难。
就在他沉浸其中的时候,后背突然被晏龙戳了一下这感觉很微妙,仿佛清水落入流沙,轻轻荡开,又违背物理法则的轻松抽离。
哎?
陆笛疑惑地望向晏龙。
那边有录音按钮,日记能以音频的形势存在。晏龙委婉地提醒。
陆笛立刻拒绝:胡说八道,日记怎么能念出来?
晏龙沉默了一阵,然后说:别人还录视频呢,也是念的。
不行不行,这个舱室太小了。
陆笛想,晏龙会听到的。
别催,我马上就写好了。
陆笛缩到角落,继续敲键盘:按理说第一段日记应该写初到火星的感想,很遗憾我没有。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就像人坐飞机到外国,第一印象是这个国家吗?不,是机场啊!
他环顾四周,补充,这个机场太小了。
因为科考站的空间问题,所以比地球登机口的规模小了很多,简直是个狭窄的房间,勉强布置了量子传输的环境。
没有地球的资源丰富财大气粗,很多仪器还是改造的。
仿佛从商都坐飞机到了非洲!
陆笛一头黑线都要具象化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通讯器里传来的声音,欢迎我与晏龙来到火星,我一点切实的感觉都没有可能模拟实验做多了吧,总觉得这里不是火星,下一秒夏教授就会站到我们面前,让我们说一段话判断我们的思维状态是否正常。
陆笛敲完了顺手统计了个字数,赫然发现有一千多字。
陆笛:
他记得陆云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叫学生写日记,每天200字,学生们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胡编乱造。
怎么到他这里,随随便便就奔着千字大关去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