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旧恩

第506页

    他曾以为让出继承人的身份,让叔父继承父亲遗留下的一切,已经是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等到韩珲的死讯传回京城,他才突然意识到,当初伏先生强令叔父继任家主,是何等英明的决定。
    韩漱石亲手炸死了韩琳,是他对韩家做的最坏的一件事。
    这件事带来的最大影响不是韩琳身死、韩家陷入无主的混乱,而是对韩家亲缘的致命伤害。
    韩家麾下大部分将领都是血亲子弟,同族之人聚集效命,以家族为核心共谋利益。韩漱石以父杀子,亲缘断绝,使韩家上下离心。为何支脉甘愿为嫡脉牺牲?为何庶系甘愿为嫡系充作马前卒?这里边固然有利益作祟,可是,礼教的核心乃是一个仁字。仁者爱人。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父兄不能亲爱子弟,子弟也不会恭顺父兄,礼教崩坏,家族离散。
    韩家两位家主接连去世,士气溃散,家中各脉彼此不能相服,已有分裂之兆。
    若是伏传在京,韩珠文也不至于这么被动艰难。
    难处就在于伏传不在!
    伏先生不仅远在西乡,且没有马上回来的意思。
    韩珠文能够理解伏传不即刻回京的打算。他的祖父可不是盏省油的灯。若是西乡之事处置不好,韩漱石在西乡又放风放话蛊惑人心,说不得韩家顷刻之间就要分裂。
    谢青鹤虽然在京,可他与伏传不同。他没有跟着韩琳一起打天下,跟韩家上下也不大熟悉,武力值虽然在那里摆着,实则根本不能与宛如定海神针的伏传相比。
    而且,谢青鹤选择入宫为幼帝教授丹青,他也未必愿意出手稳住韩家局势。
    这种情况下,眼见韩家暗流汹涌,田家和萧家拐弯抹角出面勾兑,幼帝也趁机想要批发几个将军名额出去。趁着韩家没人做主,谁不想挖挖墙角松松土?没有兵马在手的幼帝尤其心急迫切。
    这就使得京中的局面变得非常微妙。
    韩珠文自然想要掌握住父亲留下来的兵马,可是,哪怕是韩琳的嫡系,对韩珠文也不死心塌地。
    相反,当初为了自保,为了与韩漱石对抗,韩琳从南郡提拔起来的嫡系,大多数都不姓韩。
    面对幼帝的招揽,这一批人最容易动摇。只要接受幼帝的善意,马上就能受册封官,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大员,封妻荫子何等风光?
    就在韩珠文急得嘴角起燎泡的时候,谢青鹤吩咐陈老太和三娘跟在韩珠文身边。
    原本骚动汹涌的暗流,瞬息间冷静了下去。
    封妻荫子固然美好,当朝廷大员也是人生巅峰,可是,脑袋没了,啥都是空的。
    陈老太凶名在外,三娘也是修为高深。这二人若是为了韩珠文清理门户,杀光几千几万兵卒是不可能,可是,半夜溜进那群为名利背弃韩珠文、转而投靠世家、朝廷的将领的寝室,把他们的脑袋割下来,咽喉切开……那也是不费什么力气。
    面对幼帝的招揽,许多韩家麾下将领的态度都是,我很想跳槽,就怕被暗杀。若是朝廷能解决这个问题……嗯,给韩家卖命,何如给朝廷效命?当人私兵哪有吃皇粮有保障?
    各方面势力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伏府。
    只要幼帝说服了大先生,大先生命令陈老太和三娘不再跟着韩珠文,京城马上变天。
    这是朝廷中兴、稚龙脱困的绝好机会。幼帝非常非常想要挖韩家的墙角,可他也极其害怕与谢青鹤谈崩,前后旁敲侧击问了几回,谢青鹤都不肯搭茬。
    一直藏在幕后的邓太后都忍不住密会谢青鹤,对他痛陈利害,甚至许诺他日册封异姓王。
    谢青鹤反问道:“华安逆贼未曾剿灭,韩珲尸骨还在鹃城,太后与皇帝想要分裂韩氏、使其溃败成零的心情,倒是与华安逆贼几无差别。”
    在邓太后和幼帝心目中,韩家当然就是逆贼,恨不能除之后快。可是,这事儿能想不能说。
    被谢青鹤拒绝之后,邓太后不得已偃旗息鼓。
    幼帝却始终不肯甘心。这么大好的机会,错过一次,绝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不管出面收摄韩家兵权的是谁,只要韩家再出一位家主,拿稳韩家的兵权,那就是韩琳再世。
    这让幼帝如何能忍?
    幼帝困在宫中,躺在龙床上,也是睁着眼睛睡不着。
    明日本该是谢青鹤来授课的日子,因有大朝会,所有功课都取消了,谢青鹤也不会进宫。
    幼帝静静地看着雕梁画栋的穹顶。给苏子当了小半年学生,幼帝也已经逐渐了解到详情。苏子与韩家没什么深厚交情,只因小菩萨与韩琳走得亲近,苏子才勉强与韩家有点香火情。要说苏子是为了韩家的未来才扶持韩珠文,幼帝不信。
    苏子扶持韩家,无非是在韩家有利可图。
    小菩萨在韩家地位尊崇,维持好韩家的利益,就是守护小菩萨的利益,也就是苏子自己的利益。
    那么,苏子在朝廷——幼帝想了想,把自己和朝廷划为一体——毫无利益可言。
    因为,朝廷,也就是朕,除了名义上的尊贵之外,什么都没有。没有兵马,没有税收。也就是没有权力,也没有金钱。苏子在朕这里谋不到好处,他为什么要舍弃小菩萨和韩家,来维护朕呢?
    除非,让苏子在朕这里也能获得利益。更高更大更直接,不必通过小菩萨辗转获取。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