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71页

    折青没想到自己今天会碰见这种事情,笑出声来,道:“你让他自己做选择吧。”
    阿骨燕点点头,“多谢您,殿下,如此,我便也欠您一个大的人情了。”
    折青摆摆手,“好说,好说。”
    虽然相处不多,但是这个姑娘的性格她倒是知道了一些,是个认理的人,只要顺着她的性子来,基本上不会出错。
    于是等阿骨燕兴高采烈的出去,拉着皇太女殿下跑到后花园去看平阳候,对他说他可以给她做官的时候,平阳侯看看笑盈盈的皇太女殿下,再看看眉飞色舞的阿骨燕,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打了自己一巴掌,“天爷——我没做梦吧、”
    ……
    “人的缘分还真是难以预料,谁也没想到,就那么一次交谈,平阳侯就得了这么个机缘。”折青一边懒洋洋的吃饭,一边跟禹皇道:“父皇,你猜平阳侯后面选择什么了?”
    禹皇眼睛都没抬一下,“自然是选择留在京都进基地了。”
    他对这些少年人的心性熟悉的很,“你就看他的计划书,行不通就表明还没有特别好的想法,许就是兴起而做?自认为自己努力了,自认为自己优秀罢了。所以在你那里受了挫折,西域到京都的商路就变成了一个未知的事情,而眼看阿骨燕那边的地理基地是你已经认可的事情——一个是已经可以看见未来的,一个是看不见未来的,你觉得他会选什么?”
    折青:“没错,他确实是选择了看的见未来的。”
    这也不能说是错,只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说,平阳侯有了一个好的机缘。不过,这世上的机缘,自己的应该是最大的。她兴致冲冲的给阿骨燕选择第一步要看的书。
    当初修水坝等,都要用地理知识,她亲自下场指挥人才们做好了,但是矿产资源她是不知道哪里有了。
    现代那么多矿产,都是很有用的!所以阿骨燕的到来,确实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禹皇就见她手上不停挑着书,从什么人文地理学到自然地理学,一样样分类,禹皇就叹气,“你说,朕天天拿着这周易看来看去,是看出了不少的好东西,但是相骨,却从没有突破,你说,阿青,你是不是随意拿了本书来忽悠朕呢?”
    折青丝毫不心虚,道:“这就是天赋了,父皇您没天赋,可别说女儿给你下套——您想,要是给你沈离的农业书,您能研究出增产的水稻吗?”
    禹皇摇摇头,“农业书朕也看不懂。”
    折青就道:“我也就是能看得出骨骼惊奇之人,其他人我也不知道。”
    这是大实话了。
    禹皇就觉得十分遗憾,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吧,跟你一起吃个饭也不得安闲。”
    折青就放下书,很是速度的吃完了饭,抱着书回去,将阿骨燕给了雪生带。
    虽然物理化是理科,地理是文科,但是天才中,也只有雪生和孙香这两个稍微大一点的姑娘可以带小姑娘了。
    阿香已经管着苍水,雪生就只能辛苦点,带着阿骨燕了。
    她还在平安巷子里给阿骨燕分了个宅子出来,平日里要是多朵回去了,也可以住住。但是令折青没想到的是,没几天,平阳侯跟阿骨燕说的话,便被罗玉松写成了故事,警醒世人。
    文中言,人在觉得世间浑噩时,也不该舍弃自己的修养和学习,而应该继续前行,不懒惰,不自怨自艾,这般才能在机会到达之后,能掌握住机会。
    文学天才的文字是有魅力的,尤其罗玉松最近成了女性之友,这篇文立即被转载到女者报纸上,然后成了女人们的奋斗话。
    ——即便这个世道,依旧黑暗,但只要我们不断的去奋斗,去努力,而不是随波而行,自怨自艾,最后闭上眼睛。只要我们心生向往,就有机会看见光明,就能在光明到达彼岸的时候,能够看清前路。
    这倒是折青没有想到的事情。
    不过地理基建建好之后,她就没时间和精力去管阿骨燕了,十月,她开始忙着出船的事情。
    之前船建好后,便一路试着从木州出航,到徐州,然后跟各国打招呼去了。
    先是到的鲁国,看折子上的内容,说是鲁国沿海小渔村的人看见那么大的商船,几乎全部跪拜了下来,喊着海神下凡。
    不过还是有人认出了禹国的旗帜,知道这是禹国的商船后,大为震惊,立马报告了当地的官府,官府便继续报告朝廷,几个来回,几乎鲁国人都知道,禹人这回造了个大家伙出来。
    最为高兴的是鲁商以及其他国的商人,因为他们又多了一种出行到禹国的方式了。说实话,有些东西还是行船运载比较多,比较快,但是海上风大,礁石多,船的质量也不好,行船容易有失误,禹国的山匪被杀的差不多后,便总是行官路。
    但是他们一趟要拉的东西多,马车总是不好使,马也要累着。长途跋涉的,自然是船好。
    于是欢天喜地的四处奔告亲朋好友了,还有其他国的商人开始商量下一次禹船要停到哪里——来玩笑,只要它停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得天天有商人守着,以后就不叫穷破小渔村了,而是叫金窝窝。
    这时候,还没什么海岸线归属,禹国能行之地,其他国家有阻止不了,商人们被利益冲昏头,倒是也没想太多,只有鲁皇寇亓拿着折子叹气。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