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清穿之团宠表妹

第174页

    话音一落,众人更是大惊失色,更有老臣直接瘫软在地,又忍不住匍匐爬到离他最近的甘薯堆前,失声痛哭!
    索额图跟纳兰明珠对视一眼,齐齐跪在地上,大叫天佑大清!
    顿时所有朝臣都跪了下来,齐声喊到:“天佑大清,天佑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怀仁闭上眼睛,他不懂种地,但是却明白此事牵扯甚多,心里思索着如何能过此关。
    虽然已经将自己交给了上帝,但是他坚信只有自己活着,才能替上帝招揽到更多的忠实门徒。
    可皇上根本就没跟他多说一句话!
    称重之后,康熙送了一筐给御厨,让他们去烹饪一些佳肴,然后宴请在坐的各位。
    土豆甘薯,加上配菜,做好了,绝对好吃。
    哈日娜在后面就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土豆烧排骨,孜然土豆片,土豆条加油拔丝甘薯、甘薯片,甘薯丸子……
    哈日娜原本还在想着,怎么没有玉米做的饭菜?结果就听皇贵妃说了,皇上不许人谈论玉米的事情。
    “土豆甘薯保存不易,但是玉米不同,牵扯甚大。”皇贵妃心中也是高兴的,不管她如今如何看康熙,但是她都是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的。
    百姓若能人人有一碗稠粥,便是无上的功德了。玉米口感虽远比不上大米跟大麦,但是饱腹还是足够的!
    哈日娜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只管搞事情,后续从没打算插手。反正那么多聪明人,也用不上自己不是吗?
    尝着不同寻常的美味,所有的朝臣,心中就更是火热。这玩意儿吃着味道不差,土豆甘薯不加调料,烤了就能吃,且会饱腹。
    没有人不会不知道这背后代表了什么意义。
    索额图给太子不断的使眼色,想让他将这份功劳揽下来。
    纳兰明珠今日见到大阿哥,有无数话想说,却没有机会。但是索额图的动作他看见了,眼中一冷,他绝不想看到太子因此得利。
    “启禀皇上,此良种长于太子园中,实乃……”使了半天眼色,都没见太子动,索额图干脆亲自站出来,开口道。
    “实乃天佑大清!”纳兰明珠拦住他的话,高声喊道。
    胤礽第一次觉得舅公没甚眼色,这玩意儿就是九弟十弟误打误撞得来的,宫中谁不知道?抢两个小孩子的功劳,他堂堂太子脸往哪里挂?
    “汗阿玛,此番多亏了九弟十弟,咱们才能发现此等良种,儿臣汗颜,之前还取笑两个弟弟,实属不该。”胤礽站起来,朗声笑道。
    康熙看了眼一脸焦急的索额图,再看看目光清正的儿子,心中很是满意道:“若非保成你爱怜两个弟弟,支持他们,未必会有今日盛况。”
    “对对对,都是汗阿玛跟太子二哥的功劳。”胤誐突然大声喊道:“若非汗阿玛纵容支持,儿臣跟九哥也不可能知道南大人府上竟是有良种存在。若非太子二哥关爱弟弟们,大方腾出园子,容我等胡闹,哪里会有今日的事情?”
    胤誐一开口,胤禟诧异了一下,脑中闪过姐姐曾经无意说过的话,也跟着大声附和道:“没错没错,都是汗阿玛跟太子二哥的功劳,咱们只是胡闹而已。”
    胤礽轻笑一下,柔声道“你们这是说什么?孤什么都没做?身为兄长让弟弟们一个后院而已,哪里值得两位弟弟如此夸耀?孤真真是愧不敢当。不过你们说的对,都是因为汗阿玛怜子之心,才会有了今日的盛况,汗阿玛天之子,得天眷!”
    康熙烦躁又狂喜的心,在儿子们将功劳争相放在自己头上的时候,心情突然平静下来,上天必然是站在他们这边的,否则才不会有今日的盛况。
    “好了,你们兄弟都有功,朕记着呢!”康熙含笑看着他们几个,柔和道。
    索额图松了口气,纳兰明珠心中颇有些不满,倒是钮祜禄家跟郭络罗家的人颇为惊喜。
    更有不明所以的人以为是南怀仁进献,上前跟他说话。
    “汗阿玛,儿子能用功劳换些别的吗?”胤誐看到舅舅阿灵阿脸上的惊喜,想到之前他福晋进宫跟额娘之间的争吵,直接大声嚷嚷道。
    康熙扭头看着自己虎头虎脑的儿子,这孩子虽憨傻,但是为人实诚。
    听到他有所求,康熙直接问:“你想换什么?”
    “儿子想晚两年去上书房!”胤誐得意道。这么快能想到这么棒的点子!
    胤禟猛地扭头,不可思议的看着企图抛弃自己的十弟,跟着大声道:“儿子也要!”
    当着朝臣的面,两个皇子争抢着要用偌大的功劳,换一个晚些上学的机会,学渣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场的人都忍不住对郭络罗大人跟钮祜禄大人,示以同情的目光!仿佛刚才他们没有羡慕一样。
    胤礽等人倒不是多奇怪,毕竟将不爱学习挂在嘴上的,还有另一个,爱不爱跟学不学并不是一回事儿。
    康熙愣了愣,说了句绝无可能之后,就一脸黑线的宣布可以散了。至于良种的事情,待皇庄育苗试验之后,会再行公布。
    “与葛尔丹一战在所难免,土豆甘薯之事足以振奋民心。玉米之事,朕要经过几年暗中筹谋,准确估算之后,才会告之天下。你们心中知道,莫要外传。”对着自己的儿子们,康熙还是说了实话。
    玉米比土豆跟甘薯成熟的早,且不管是保存还是实用性,都令康熙更为重视一些,也因此早就命人收拾妥当了,只待肃清内府之后,再重新验证几年。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