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看来她家小棉袄还是一如既往地暖和。
没等苏欣妍感叹完,旁边又接连伸出了好几只手,都把一半水煮蛋丢她碗里。
抬眼一瞧,有蛋的全都少了一半。
她不禁好气又好笑道:“我哪里就需要吃这么多蛋,都拿回去,你们都在长身体呢,营养跟不上怎么行?”
说着,苏欣妍就想把鸡蛋一个个夹回去给孩子们,但这些小滑头全都端着碗侧身躲开,就是不肯接。
“妈你们继续吃吧,我们吃饱去上学了。”
稀里呼噜快速地喝完粥,宁翰就放下碗筷,回屋拿书包去。
大哥跑,其他人也跟着溜。
最后苏欣妍的鸡蛋一个都还不回去。
小在在和宁奶奶倒是没跑。
但小的机智地拿手盖着碗,明显防着妈妈还她鸡蛋。
老的端着碗老神在在地吃,只是那脸距离碗面也太近了,就差埋进里头,就算苏欣妍想把鸡蛋还给她,也得能找得着可以塞进去的缝。
“你们这是防贼呢?”她不禁被气笑了。
“贼?哪里有贼?”小在在一听见妈妈说防贼,立即傻乎乎地扭头四处查看。
“喏,这不就在你跟前。”
意识到妈妈是在说她自己,小在在拧起小眉头,绷着张小脸,很严肃很大声地反驳:“妈妈才不是贼!”
小家伙分不清妈妈是在开玩笑。
在她看来,这问题可严重了,一定要说清楚!
被女儿郑重的态度惊到,苏欣妍也意识到自己刚刚所说的话有些不妥。
她立即低下头,认真地跟孩子道歉:“对不起,妈妈刚刚那些话只是说着玩的,不是认真的,在在别误会。”
有些玩笑,大人真的跟孩子开不得。
因为你觉得你可能只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说完就能一笑置之,抛到脑后,可孩子却会当真,甚至因此受伤。
不少孩子的童年伤害就是因此而来。
第二十六章 糖人不贵,一分钱一个。……
每逢阴历三六九, 都是赶集日。
而赶集的地点并不固定,由五坡公社底下的几个村子轮着来。
今年轮到了小山村。
一大早,许多想要参加这场集市的人纷纷带上准备在集市上交换的东西, 领着一家老小,出门赶集。
小在在一家也早早就出了门。
因为哥哥们都得上学,所以此行前来的只有宁奶奶,苏欣妍和小在在祖孙三人。
苏欣妍背着背篓, 挽着篮子, 带着一大堆东西, 准备去集市上跟人交换一些家里需要的物件。
小在在则被宁奶奶牵着手, 一蹦一跳地跟着走。
难得能出远门放风, 小家伙可高兴了,一路上嘴里的歌声就没停过, 虽然唱得有些乱七八糟, 也不成调子, 但小孩子声音软糯清甜,听着也还算悦耳。
小山村距离陈家村并不遥远, 就在隔壁。
走路过去,哪怕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速度稍微慢了一点, 也只花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
“奶奶,在在热,想把外套脱了。”小在在拿小手抹了抹额角的汗水。
天气已经渐渐凉下来了,加上早晨寒气重, 怕孩子着凉,苏欣妍故意多给小在在穿了一些衣服,结果小家伙跑跑跳跳, 都没个消停的时候,浑身冒起了热气,可不就感觉热了嘛。
“崽崽乖,现在天儿还凉着,咱们擦擦汗,忍一忍,等会儿日头大一些再把外套脱掉。”
宁奶奶也怕孙女着了凉,不许她脱衣服。
见大人不允许,小在在只能不高兴地嘟嘟嘴,仰着小脑袋让奶奶拿着条毛巾给擦汗。
宁奶奶是个很爱干净的人,老人家用的毛巾被洗得发白,上面还带着一股清爽的皂角味,轻柔地擦在脸上,很舒服。
进了小山村,就能瞧见集市的热闹景儿了。
长长的一条宽阔土路,两边都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小糖人的,有卖鸡蛋瓜果的,还有买各种各样的小吃食的,更有那卖自家编织的土布竹篮之类的东西。
许许多多的人跑来赶集,小在在一眼望去,全都是一条条走来走去的长腿,耳边是鼎沸的人声,很多人都在为了一点点小利讨价还价,比菜市场还吵。
她连想跟妈妈奶奶说话,都不得不靠喊的,因为不大点声,她们听不见。
人太多,苏欣妍怕孩子丢了,想把她抱起来。
宁奶奶见着了,伸手拦住,抢先抱起孙女:“我来抱崽崽,你还背着那么多东西呢。”
见婆婆坚持要抱女儿,苏欣妍也没拒绝。
虽说宁奶奶年纪大了,但到底是干了好些年农活,有着一把子力气,短时间抱个孩子还不在话下。
“我们得快点找个地儿摆摊。”
她们也是要来卖东西的。
平时苏欣妍不敢去偷卖东西,哪怕她脑子里有很多赚钱的主意,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在这个不允许私人买卖的年代,那是等同于进行黑市买卖,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挖社会主义的墙角,罪名太大,一旦被发现抓到,后果很严重。
特别她还是军人家属,一经发现,更是会从重处罚,甚至可能连累到远在部队的丈夫。
所以她冒不起那个险。
而赶集,作为时下农村极其稀少的一种正规商业活动,是他们唯一能光明正大赚点外快的机会。
--
没等苏欣妍感叹完,旁边又接连伸出了好几只手,都把一半水煮蛋丢她碗里。
抬眼一瞧,有蛋的全都少了一半。
她不禁好气又好笑道:“我哪里就需要吃这么多蛋,都拿回去,你们都在长身体呢,营养跟不上怎么行?”
说着,苏欣妍就想把鸡蛋一个个夹回去给孩子们,但这些小滑头全都端着碗侧身躲开,就是不肯接。
“妈你们继续吃吧,我们吃饱去上学了。”
稀里呼噜快速地喝完粥,宁翰就放下碗筷,回屋拿书包去。
大哥跑,其他人也跟着溜。
最后苏欣妍的鸡蛋一个都还不回去。
小在在和宁奶奶倒是没跑。
但小的机智地拿手盖着碗,明显防着妈妈还她鸡蛋。
老的端着碗老神在在地吃,只是那脸距离碗面也太近了,就差埋进里头,就算苏欣妍想把鸡蛋还给她,也得能找得着可以塞进去的缝。
“你们这是防贼呢?”她不禁被气笑了。
“贼?哪里有贼?”小在在一听见妈妈说防贼,立即傻乎乎地扭头四处查看。
“喏,这不就在你跟前。”
意识到妈妈是在说她自己,小在在拧起小眉头,绷着张小脸,很严肃很大声地反驳:“妈妈才不是贼!”
小家伙分不清妈妈是在开玩笑。
在她看来,这问题可严重了,一定要说清楚!
被女儿郑重的态度惊到,苏欣妍也意识到自己刚刚所说的话有些不妥。
她立即低下头,认真地跟孩子道歉:“对不起,妈妈刚刚那些话只是说着玩的,不是认真的,在在别误会。”
有些玩笑,大人真的跟孩子开不得。
因为你觉得你可能只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说完就能一笑置之,抛到脑后,可孩子却会当真,甚至因此受伤。
不少孩子的童年伤害就是因此而来。
第二十六章 糖人不贵,一分钱一个。……
每逢阴历三六九, 都是赶集日。
而赶集的地点并不固定,由五坡公社底下的几个村子轮着来。
今年轮到了小山村。
一大早,许多想要参加这场集市的人纷纷带上准备在集市上交换的东西, 领着一家老小,出门赶集。
小在在一家也早早就出了门。
因为哥哥们都得上学,所以此行前来的只有宁奶奶,苏欣妍和小在在祖孙三人。
苏欣妍背着背篓, 挽着篮子, 带着一大堆东西, 准备去集市上跟人交换一些家里需要的物件。
小在在则被宁奶奶牵着手, 一蹦一跳地跟着走。
难得能出远门放风, 小家伙可高兴了,一路上嘴里的歌声就没停过, 虽然唱得有些乱七八糟, 也不成调子, 但小孩子声音软糯清甜,听着也还算悦耳。
小山村距离陈家村并不遥远, 就在隔壁。
走路过去,哪怕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速度稍微慢了一点, 也只花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
“奶奶,在在热,想把外套脱了。”小在在拿小手抹了抹额角的汗水。
天气已经渐渐凉下来了,加上早晨寒气重, 怕孩子着凉,苏欣妍故意多给小在在穿了一些衣服,结果小家伙跑跑跳跳, 都没个消停的时候,浑身冒起了热气,可不就感觉热了嘛。
“崽崽乖,现在天儿还凉着,咱们擦擦汗,忍一忍,等会儿日头大一些再把外套脱掉。”
宁奶奶也怕孙女着了凉,不许她脱衣服。
见大人不允许,小在在只能不高兴地嘟嘟嘴,仰着小脑袋让奶奶拿着条毛巾给擦汗。
宁奶奶是个很爱干净的人,老人家用的毛巾被洗得发白,上面还带着一股清爽的皂角味,轻柔地擦在脸上,很舒服。
进了小山村,就能瞧见集市的热闹景儿了。
长长的一条宽阔土路,两边都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小糖人的,有卖鸡蛋瓜果的,还有买各种各样的小吃食的,更有那卖自家编织的土布竹篮之类的东西。
许许多多的人跑来赶集,小在在一眼望去,全都是一条条走来走去的长腿,耳边是鼎沸的人声,很多人都在为了一点点小利讨价还价,比菜市场还吵。
她连想跟妈妈奶奶说话,都不得不靠喊的,因为不大点声,她们听不见。
人太多,苏欣妍怕孩子丢了,想把她抱起来。
宁奶奶见着了,伸手拦住,抢先抱起孙女:“我来抱崽崽,你还背着那么多东西呢。”
见婆婆坚持要抱女儿,苏欣妍也没拒绝。
虽说宁奶奶年纪大了,但到底是干了好些年农活,有着一把子力气,短时间抱个孩子还不在话下。
“我们得快点找个地儿摆摊。”
她们也是要来卖东西的。
平时苏欣妍不敢去偷卖东西,哪怕她脑子里有很多赚钱的主意,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在这个不允许私人买卖的年代,那是等同于进行黑市买卖,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挖社会主义的墙角,罪名太大,一旦被发现抓到,后果很严重。
特别她还是军人家属,一经发现,更是会从重处罚,甚至可能连累到远在部队的丈夫。
所以她冒不起那个险。
而赶集,作为时下农村极其稀少的一种正规商业活动,是他们唯一能光明正大赚点外快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