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着什么急哪,这些个水果鲜菜,等孩子们来了再买。”刘爱国把水倒砂锅里,以为林晚照是提前给孩子们预备的,可离孩子们过年回家还有大半月,他怕东西放坏,就嘀咕起来。矿泉水捏的咔拉咔拉响,“怎么还买水?咱家多少水还用不过来哪。”
待酱汁煮开,林晚照下入鸡块,盖子一盖,顺盖沿儿再淋一圈清水,严实保温。
“媳妇每次回来不都说咱们村里的水发苦不好喝么。我也觉着这矿泉水好,泡茶清澈,没杂味儿。鸡炖出来肯定也好。”
把鸡炖上,林晚照屋时歇着去了。待鸡炖好,再炒菜不迟。
中午吃过炖鸡,林晚照洗一盘子红彤彤的草莓,盛一盘子金黄的砂糖桔,坐在暖烘烘的炕头上打开电视机。陆毅年轻俊美的面庞出现在电视机上,这小伙子,真俊。
“唉哟,您如今真是老佛爷啊。”刘爱国进屋见着,嘲笑一句。
“忘倒水了,给我倒杯水。”
“嘿,我还得伺候你了!”嘴里说着酸话,刘爱国倒了两杯水,从窗台上拿下蜂蜜瓶子,舀出两勺蜂蜜,一人一勺。
有热炕头,刘爱国也不愿坐沙发,端着水跟着坐炕上去,拿个砂糖桔剥皮。这桔子皮薄,他那干一辈子庄稼活的手,粗,把个桔子剥的坑坑洼洼、破破拉拉,“啥桔子,这么难剥。我出来进去的常见水果店摊子上卖这桔子的,这么丁点大,齁儿贵。”
嘴里一搁,一股子鲜甜桔子水溢满口腔,刘爱国巴嗒两下嘴,“嘿,挺甜。”
林晚照斜瞥这老东西一眼,“一分钱一分货,好东西就别嫌贵。”
“不是个常吃的玩意儿。”刘爱国说着又拿了一个。这不是常吃的玩意儿,一下午给他吃了小半箱。
夫妻俩肠胃都好,林晚照看他呱唧呱唧的吃不停,也没禁他。能吃是福,原也没吃过什么好的,能吃下去,就是肚子里想吃这口。
有咱就吃,没有咱就买!
从今以后,委屈谁也别委屈自己个儿!
到下午五点钟,林晚照把水烧上,棉袄头巾围脖儿全幅武装好,从大衣柜上层搁钱的曲奇铁盒里拿出个硬皮本子,把本子搁包里,林晚照挎着包就出门收房租去了。
这是刘家最大的一处院儿,按村儿里地基是东西八间南北三间的地皮,起的三层楼,南屋底层留出一间做门口出入,抛去楼梯门廊锅炉房等占地面积,拢共66间房,全部出租。
按理是盖不出这么多房的,不过出租屋不用按原来的间框盖,屋子稍稍小一点,租客看不出来,就能多挤出几间房,每月能多收好几百块钱。
这是老两口的小精明。不足为外人道。
租客一般是附近打工人,这些租客多是每月25号发工资,林晚照也就把收房租的时间定在25号。对于收房租的事,她从没迟到过,这次是意外。
也的确是遇着意外。
“房东,这是来收房租吧。”
“我还以为给我们免了哪。”
“房东,以后再迟到,我们就当免了啊。”
有房客住的久,大家熟了,就爱开玩笑。林晚照笑,“那下回提前,你们是不是要多给。”
“唉哟,您可饶了我们吧。”
林晚照挨家收,收一家,她就在打格的小本子上勾一家,从不会出错。待三层楼收完,林晚照去锅炉房坐着暖暖手。她这里许多租户都住好几年了,林晚照不敢说自己是好房东,别人家涨租金,她也紧随其后,没一回落下。每次收房租,她也特积极,向来只早不晚。但她也不刻薄,北方冬天冷,她这院儿是装的大锅炉,以前是他们夫妻俩住锅炉房烧锅炉,后来林晚照有些吃不消,刘爱国也上年纪,两人商量着这才请的人。
夫妻俩那样节俭,自家烧煤都省着细着,锅炉房这里的煤从来不短。她会收租户取暖费,但煤火也给的足,一早一晚夜里都是暖哄哄的。
反正,就是普通房东。
暖和一会儿,林晚照给烧锅炉的老张发了工资,就站起身回家去了。
在家把房租点清楚,一百的放一边儿,五十的搁另一边儿,在小本子上记上数目,家里开支的账簿也记一笔。然后,裁张长纸条,像银行那样把纸条一端塞进钱中间,用压力固定好,牵着纸条一捆一折,拦腰打好结,一摞钱整整齐齐搁包里内口袋,明儿存银行去。
刘爱国百看不厌的盯着林晚照在灯光下数钱捆钱记账的模样,心里升起无比的满足。
那是对生活的满足。
算了,现在日子好了,花点儿就花点儿吧。晚上,刘爱国也学着林晚照昨儿个用红塑料桶泡了脚,第二天换上新买的棉线袜。
五粮液他也搁好了,这死老婆子,越发大手大脚。算了,酒等儿子们回来一起喝。
第4章 堵嘴(早饭稍换了样儿,依旧有刘)
早饭稍换了样儿,依旧有刘爱国喜欢的猪肉大葱的小笼包,油条裹进煎饼里,这是正宗天津煎饼,绿豆小米面儿的,闻着就股子米面香。
夫妻俩就着煮出一层米油的小米粥,配着从超市买的六必居酱菜,格外有滋味儿。
待日头升起来,到了银行上班时间,林晚照去银行存钱。
刘爱国看她挎着包,“真不给三儿打钱啊?”
“你别管,这事儿我有主意,都等年下回来再说。”林晚照系上头巾挎包出门,银行就在刘家出门往西,马路对面的长街上。这条街很热闹,两畔都是店铺,卖什么的都有,保暖内衣店,大卖场,水果店,理发店,饭店,电瓶车店,手机店……沿街走两百米就是银行了。
--
待酱汁煮开,林晚照下入鸡块,盖子一盖,顺盖沿儿再淋一圈清水,严实保温。
“媳妇每次回来不都说咱们村里的水发苦不好喝么。我也觉着这矿泉水好,泡茶清澈,没杂味儿。鸡炖出来肯定也好。”
把鸡炖上,林晚照屋时歇着去了。待鸡炖好,再炒菜不迟。
中午吃过炖鸡,林晚照洗一盘子红彤彤的草莓,盛一盘子金黄的砂糖桔,坐在暖烘烘的炕头上打开电视机。陆毅年轻俊美的面庞出现在电视机上,这小伙子,真俊。
“唉哟,您如今真是老佛爷啊。”刘爱国进屋见着,嘲笑一句。
“忘倒水了,给我倒杯水。”
“嘿,我还得伺候你了!”嘴里说着酸话,刘爱国倒了两杯水,从窗台上拿下蜂蜜瓶子,舀出两勺蜂蜜,一人一勺。
有热炕头,刘爱国也不愿坐沙发,端着水跟着坐炕上去,拿个砂糖桔剥皮。这桔子皮薄,他那干一辈子庄稼活的手,粗,把个桔子剥的坑坑洼洼、破破拉拉,“啥桔子,这么难剥。我出来进去的常见水果店摊子上卖这桔子的,这么丁点大,齁儿贵。”
嘴里一搁,一股子鲜甜桔子水溢满口腔,刘爱国巴嗒两下嘴,“嘿,挺甜。”
林晚照斜瞥这老东西一眼,“一分钱一分货,好东西就别嫌贵。”
“不是个常吃的玩意儿。”刘爱国说着又拿了一个。这不是常吃的玩意儿,一下午给他吃了小半箱。
夫妻俩肠胃都好,林晚照看他呱唧呱唧的吃不停,也没禁他。能吃是福,原也没吃过什么好的,能吃下去,就是肚子里想吃这口。
有咱就吃,没有咱就买!
从今以后,委屈谁也别委屈自己个儿!
到下午五点钟,林晚照把水烧上,棉袄头巾围脖儿全幅武装好,从大衣柜上层搁钱的曲奇铁盒里拿出个硬皮本子,把本子搁包里,林晚照挎着包就出门收房租去了。
这是刘家最大的一处院儿,按村儿里地基是东西八间南北三间的地皮,起的三层楼,南屋底层留出一间做门口出入,抛去楼梯门廊锅炉房等占地面积,拢共66间房,全部出租。
按理是盖不出这么多房的,不过出租屋不用按原来的间框盖,屋子稍稍小一点,租客看不出来,就能多挤出几间房,每月能多收好几百块钱。
这是老两口的小精明。不足为外人道。
租客一般是附近打工人,这些租客多是每月25号发工资,林晚照也就把收房租的时间定在25号。对于收房租的事,她从没迟到过,这次是意外。
也的确是遇着意外。
“房东,这是来收房租吧。”
“我还以为给我们免了哪。”
“房东,以后再迟到,我们就当免了啊。”
有房客住的久,大家熟了,就爱开玩笑。林晚照笑,“那下回提前,你们是不是要多给。”
“唉哟,您可饶了我们吧。”
林晚照挨家收,收一家,她就在打格的小本子上勾一家,从不会出错。待三层楼收完,林晚照去锅炉房坐着暖暖手。她这里许多租户都住好几年了,林晚照不敢说自己是好房东,别人家涨租金,她也紧随其后,没一回落下。每次收房租,她也特积极,向来只早不晚。但她也不刻薄,北方冬天冷,她这院儿是装的大锅炉,以前是他们夫妻俩住锅炉房烧锅炉,后来林晚照有些吃不消,刘爱国也上年纪,两人商量着这才请的人。
夫妻俩那样节俭,自家烧煤都省着细着,锅炉房这里的煤从来不短。她会收租户取暖费,但煤火也给的足,一早一晚夜里都是暖哄哄的。
反正,就是普通房东。
暖和一会儿,林晚照给烧锅炉的老张发了工资,就站起身回家去了。
在家把房租点清楚,一百的放一边儿,五十的搁另一边儿,在小本子上记上数目,家里开支的账簿也记一笔。然后,裁张长纸条,像银行那样把纸条一端塞进钱中间,用压力固定好,牵着纸条一捆一折,拦腰打好结,一摞钱整整齐齐搁包里内口袋,明儿存银行去。
刘爱国百看不厌的盯着林晚照在灯光下数钱捆钱记账的模样,心里升起无比的满足。
那是对生活的满足。
算了,现在日子好了,花点儿就花点儿吧。晚上,刘爱国也学着林晚照昨儿个用红塑料桶泡了脚,第二天换上新买的棉线袜。
五粮液他也搁好了,这死老婆子,越发大手大脚。算了,酒等儿子们回来一起喝。
第4章 堵嘴(早饭稍换了样儿,依旧有刘)
早饭稍换了样儿,依旧有刘爱国喜欢的猪肉大葱的小笼包,油条裹进煎饼里,这是正宗天津煎饼,绿豆小米面儿的,闻着就股子米面香。
夫妻俩就着煮出一层米油的小米粥,配着从超市买的六必居酱菜,格外有滋味儿。
待日头升起来,到了银行上班时间,林晚照去银行存钱。
刘爱国看她挎着包,“真不给三儿打钱啊?”
“你别管,这事儿我有主意,都等年下回来再说。”林晚照系上头巾挎包出门,银行就在刘家出门往西,马路对面的长街上。这条街很热闹,两畔都是店铺,卖什么的都有,保暖内衣店,大卖场,水果店,理发店,饭店,电瓶车店,手机店……沿街走两百米就是银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