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追寻玄奘遗典的人 (更新完毕)
斯坦因是Y国考古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狂热的探险家。
1900-1901年间,他曾经跟随探险队进行了第一次中亚考察,发掘和田地区、尼雅遗址,并获取了包括汉、藏、梵语写本残片在内的大量文物,返回了Y国。
1902年,斯坦因参加了在D国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东方学家代表大会,并提呈了第一次中亚考察的初步报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促成了国际中亚与远东探险协会的成立。
斯坦因结束第一次中亚考察后,认定在华夏西部考古前景辉煌,想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察。
在YD总督的支持下,1906年4月,斯坦因踏上了第二次中亚考察之旅,并物色了一名姓蒋的华夏人为“师爷”。
在前往敦煌之前,斯坦因不仅在和田约特干遗址收购了一批古物,还在考察楼兰遗址中,获得珍贵文物五百件以上,甚至还发掘出了米阮二号佛寺遗址,获得了泥塑佛教艺术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2月,斯坦因结束了在米阮遗址的大规模发掘,然后将所获文物包装运往喀什,并于2月底动身向敦煌进发。
3月中旬,斯坦因一行人抵达了敦煌,开始考察敦煌附近的故长城烽燧遗址。
“这里很好,发现了不少汉简。”
斯坦因拿起一块被削制成长条形的竹片,仔细打量着,“咱们得加快速度,伯希和的人马肯定也要去罗布泊,所以我应该尽快达到。”
伯希和是F国探险家。
1905年,斯坦西中亚考古新发现的消息传入欧洲之后,第二年,伯希和就带队开始进行中亚考察。
斯坦因对这个异国的探险家充满了警惕。
“嗯,故长城烽燧遗址已经快发掘结束了。”
另外一名留着小胡子的探险家巴特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咱们肯定会比伯希和的队伍先到达罗布泊。”
“那就好。”
斯坦因也笑了起来,他一直认为在华夏西部考古前景辉煌,如今西方其他国家的探险队也纷纷赶来这里,这就证明了他的眼光没有错。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和别人分享这种“成功”。
“大人,大人!”
斯坦因正在遐想,忽然身后传来了一个气喘吁吁的大喊声,他回过头一看,只见蒋师爷正一脸兴奋地往这边跑来,明明还是初春,却依然跑得满头是汗。
看到斯坦因转过身来了,蒋师爷更是兴奋,喊道,“好消息啊,好消息!”
“师爷,什么好消息?”
斯坦因微笑着问了一句,这个蒋师爷是他在这次中亚考察中的得力助手。他不懂汉语汉文,很多沟通性的工作都是蒋师爷来做的,而且做得很出色,他和颜悦色地说道,“不要着急,歇口气再说。”
“是这样的,我到县城里购买日用品时,从一个商人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是莫高窟那边发现了藏经洞!”
蒋师爷来到斯坦因的面前,大喘了几口气,这才说道,“据说,藏经洞里面有很多经卷、写本,还有铜像和壁画!”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斯坦因和巴特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充满了兴奋之色。
第二天,斯坦因带着蒋师爷,匆匆来到莫高窟准备看个究竟,可惜的是,他来得不巧,当时执掌藏经洞门锁钥匙的王道士外出不在。
在走访的过程中,斯坦因从另一位年轻和尚那里,看到了一件写本佛经,这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决定对这里的写本进行系统调查。
于是,在考察完敦煌周围的历史遗迹后,5月底,斯坦因将营帐扎在了莫高窟下。
这一次,斯坦因并没有自己去找王道士,而是派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蒋师爷先去和王道士接触一番。
王道士并不知道洋人们已经盯上了藏经洞里的那些经卷,上一次出门,他又到敦煌县城里去找县令了,可惜的是,依然没能打动这位老爷。
回来以后,他看着藏经洞里的那些经卷、写本、铜像和壁画,愁容满脸。
他已经年过五旬了,身体每况愈下,这前往县城的路,自己还能再走几次?
如今还有他在守着这些宝贝,倒是不太担心会有什么闪失,可一旦他去了,这些宝贝谁来保管呢?
对着这些宝贝摇头叹息了好一阵子,王道士才离开藏经洞,将洞窟的门重新关好,锁上。然后,他才转过身,一步一步往道观里走去。
“这位可是王道长?”
王道士听到声音,有些茫然地转过头,发现一位身穿茶色长袍的中年男子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这中年男子,外套一件青紫色马褂,头戴一顶瓜皮帽,看着就像一个乡下土财主。
王道士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居士,有何指教?”
“王道长,鄙人姓蒋,来自京城。”
蒋师爷笑眯眯地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说道,“此来前来敦煌,实为探亲访友,偶然听闻王道长发现了一个藏经洞,颇感兴趣,不知王道长能否将那些经卷让在下一观?”
“佛教至宝,岂可随意赏玩?”
王道士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断然拒绝。
自从开始检点藏经洞内的经卷、写本和铜像等古物后,莫高窟石窟内发现了藏经洞一事,已然遮掩不住,有不少心怀叵测、动机不纯之人来到这里,希望能够拿到一些经卷、写本,但无一例外,都被警惕的王道士给拒绝了。
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流散出去?
那岂不是成了罪人?
“哎,道长,道长且慢啊!”
蒋师爷一听王道士这语气,就知道没戏了,脚下快走了几步,追了上去,说道,“咱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聊。”
“贫道很忙,不必了。”
拒绝了蒋师爷后,王道士转身便走,再也不理会对方的任何话语。
只是,让王道士没有想到的是,走了一个蒋师爷,不久之后,就来了一个追寻玄奘遗典的人来。
(未完待续)
1900-1901年间,他曾经跟随探险队进行了第一次中亚考察,发掘和田地区、尼雅遗址,并获取了包括汉、藏、梵语写本残片在内的大量文物,返回了Y国。
1902年,斯坦因参加了在D国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东方学家代表大会,并提呈了第一次中亚考察的初步报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促成了国际中亚与远东探险协会的成立。
斯坦因结束第一次中亚考察后,认定在华夏西部考古前景辉煌,想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察。
在YD总督的支持下,1906年4月,斯坦因踏上了第二次中亚考察之旅,并物色了一名姓蒋的华夏人为“师爷”。
在前往敦煌之前,斯坦因不仅在和田约特干遗址收购了一批古物,还在考察楼兰遗址中,获得珍贵文物五百件以上,甚至还发掘出了米阮二号佛寺遗址,获得了泥塑佛教艺术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2月,斯坦因结束了在米阮遗址的大规模发掘,然后将所获文物包装运往喀什,并于2月底动身向敦煌进发。
3月中旬,斯坦因一行人抵达了敦煌,开始考察敦煌附近的故长城烽燧遗址。
“这里很好,发现了不少汉简。”
斯坦因拿起一块被削制成长条形的竹片,仔细打量着,“咱们得加快速度,伯希和的人马肯定也要去罗布泊,所以我应该尽快达到。”
伯希和是F国探险家。
1905年,斯坦西中亚考古新发现的消息传入欧洲之后,第二年,伯希和就带队开始进行中亚考察。
斯坦因对这个异国的探险家充满了警惕。
“嗯,故长城烽燧遗址已经快发掘结束了。”
另外一名留着小胡子的探险家巴特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咱们肯定会比伯希和的队伍先到达罗布泊。”
“那就好。”
斯坦因也笑了起来,他一直认为在华夏西部考古前景辉煌,如今西方其他国家的探险队也纷纷赶来这里,这就证明了他的眼光没有错。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和别人分享这种“成功”。
“大人,大人!”
斯坦因正在遐想,忽然身后传来了一个气喘吁吁的大喊声,他回过头一看,只见蒋师爷正一脸兴奋地往这边跑来,明明还是初春,却依然跑得满头是汗。
看到斯坦因转过身来了,蒋师爷更是兴奋,喊道,“好消息啊,好消息!”
“师爷,什么好消息?”
斯坦因微笑着问了一句,这个蒋师爷是他在这次中亚考察中的得力助手。他不懂汉语汉文,很多沟通性的工作都是蒋师爷来做的,而且做得很出色,他和颜悦色地说道,“不要着急,歇口气再说。”
“是这样的,我到县城里购买日用品时,从一个商人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是莫高窟那边发现了藏经洞!”
蒋师爷来到斯坦因的面前,大喘了几口气,这才说道,“据说,藏经洞里面有很多经卷、写本,还有铜像和壁画!”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斯坦因和巴特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充满了兴奋之色。
第二天,斯坦因带着蒋师爷,匆匆来到莫高窟准备看个究竟,可惜的是,他来得不巧,当时执掌藏经洞门锁钥匙的王道士外出不在。
在走访的过程中,斯坦因从另一位年轻和尚那里,看到了一件写本佛经,这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决定对这里的写本进行系统调查。
于是,在考察完敦煌周围的历史遗迹后,5月底,斯坦因将营帐扎在了莫高窟下。
这一次,斯坦因并没有自己去找王道士,而是派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蒋师爷先去和王道士接触一番。
王道士并不知道洋人们已经盯上了藏经洞里的那些经卷,上一次出门,他又到敦煌县城里去找县令了,可惜的是,依然没能打动这位老爷。
回来以后,他看着藏经洞里的那些经卷、写本、铜像和壁画,愁容满脸。
他已经年过五旬了,身体每况愈下,这前往县城的路,自己还能再走几次?
如今还有他在守着这些宝贝,倒是不太担心会有什么闪失,可一旦他去了,这些宝贝谁来保管呢?
对着这些宝贝摇头叹息了好一阵子,王道士才离开藏经洞,将洞窟的门重新关好,锁上。然后,他才转过身,一步一步往道观里走去。
“这位可是王道长?”
王道士听到声音,有些茫然地转过头,发现一位身穿茶色长袍的中年男子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这中年男子,外套一件青紫色马褂,头戴一顶瓜皮帽,看着就像一个乡下土财主。
王道士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居士,有何指教?”
“王道长,鄙人姓蒋,来自京城。”
蒋师爷笑眯眯地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说道,“此来前来敦煌,实为探亲访友,偶然听闻王道长发现了一个藏经洞,颇感兴趣,不知王道长能否将那些经卷让在下一观?”
“佛教至宝,岂可随意赏玩?”
王道士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断然拒绝。
自从开始检点藏经洞内的经卷、写本和铜像等古物后,莫高窟石窟内发现了藏经洞一事,已然遮掩不住,有不少心怀叵测、动机不纯之人来到这里,希望能够拿到一些经卷、写本,但无一例外,都被警惕的王道士给拒绝了。
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流散出去?
那岂不是成了罪人?
“哎,道长,道长且慢啊!”
蒋师爷一听王道士这语气,就知道没戏了,脚下快走了几步,追了上去,说道,“咱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聊。”
“贫道很忙,不必了。”
拒绝了蒋师爷后,王道士转身便走,再也不理会对方的任何话语。
只是,让王道士没有想到的是,走了一个蒋师爷,不久之后,就来了一个追寻玄奘遗典的人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