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页
都督齐俊闻迅,立即赶往制止,然民愤汹汹呼吁严惩凶手,至于凶犯那铁勒商贾,竟当众以嗤笑回应
如今三大亲王参与周国军政,大突厥、大铁勒族民自然高你辈一等,区区刺史之女,竟敢喝骂我铁勒族民,这岂不是以卑犯尊,依我铁勒法令,正该如此处死,什么都督、刺史,有何资格问罪我等,反而尔等暴民,才该处死!齐都督,你若不肯将这些刁民处以死罪,就等着被太后取你项上人头吧。
齐俊见铁勒商贾如此狂妄,怎能容忍,当场下令捉拿凶犯,而他所率之部可不是衙役巡卫,是大周真正的士勇,蛮族私卫又哪里是对手,凶犯终于被擒,但作为灵州都督,齐俊并没有审决人犯的权力,只是暂时将凶犯扣押,他当然可以将凶犯交给胡崃,自己完全置身事外,然而胡妻听闻女儿惨死丈夫重伤,病情加重一命呜呼,胡崃连遇重创,悲痛不能问事,刺史府乱成一团,齐俊唯有与朝廷派遣之监察御史商量如何处置。
那位御史,却以维护共治之盟的名义,要求齐俊释放人犯!
齐俊当然不肯,两人各自上书,等候朝廷裁决。
结果是齐俊败下阵来。
这位最终志向在于振奋大周军威,威慑蛮夷铁骑的将领勃然大怒。
刺史之女遭遇罪恶致死,尚且不能讨回公道,将来平民百姓岂不任由蛮夷欺凌,奸杀掳掠?
但这样的质问不能抵达长安,监察御史手拿朝廷公文,逼迫齐俊立即释放人犯。
齐俊没有释放凶犯,他将凶犯当众处死。
灵州百姓固然击掌相庆,可齐俊的作为彻底触怒韦太后,一纸诏书,将齐俊撤职,押返长安法办。
齐俊自知不会再有生机,他选择了自刎。
这是一代骁勇之将,对于这个国家,太后执政的彻底绝望,他不想眼睁睁目睹亡国,做为一个军人,他不想死于牢狱,死于太后铡刀之下,他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宣泄心中的不甘,心中的悲愤,齐俊的死亡,让灵州边军伏地痛哭,让灵州百姓义愤填膺,可是千万人的愤怒,依然不能抵达长安。
韦太后下令,将齐俊夺爵、抄家,家眷妻子贬为庶人。
衡阳侯夫人听闻噩耗,悬梁自尽。江怀长叹。
十一娘垂下眼睑:此事不应向齐姬隐瞒,可让我如何启齿?
贺烨闻知噩耗,决定改变从洛阳直取幽州的计划,他想先回晋阳与十一娘商议,因他直觉这起事件之后必有阴谋,有人在推波助澜,针对并非胡崃,应当正是齐俊,然而当他赶回王府,却听江迂禀报十一娘竟然带着齐姬去了别苑。
五日之前,王妃已经听闻消息,料到齐姬听闻家中遭此巨变,必定悲痛难禁,王府里耳目甚多,不便开解劝慰,故而王妃特意借口往别苑赏玩,唯独只让齐姬跟随,此事上报太后倒也无碍,无非声称衡阳侯既怀不轨之心,需得将齐姬软禁更加妥当。
贺烨怒道:衡阳侯何曾怀不轨之心?
借口,借口,借口而已,奴婢总不能上报王妃对齐姬心怀同情,特意宽慰吧?
贺烨无非是发泄心中愤怒,自然不是当真怪罪江迂,既知王妃不在家,干脆也懒怠卸妆,立即赶往别苑与十一娘碰面。
别苑里清雅依旧,只正厅却挂起白幡设好祭桌,王妃是以这样的方式哀悼衡阳侯夫妇二人辞世,商谈正事之前,贺烨也换了一身素服,焚香拜祭,他们不能前往长安吊唁,也只能在遥远的太原略尽哀悼之情,其实贺烨与衡阳侯只有数面之缘,很长一段时间他甚至不能笃断齐侯是否已向太后投诚,可这回齐侯的作为,无疑赢得了晋王的敬重,遗憾的是如此忠勇的将领却死于太后的猜忌,死于蛮夷的阴谋。
十一娘也在猜疑阴谋说。
阿史那奇桑不可能谙知太后性情,议和之事应当是谢莹在后出谋划策,然而谢莹理应明白,突厥与大周不可能真正修好,罢战只是暂时,突厥答应交还灵州六地,却拒绝交还鄯州、松州,鄯州等地乃吐蕃割据,这便是突厥不愿损害吐蕃之利,致使两国之间盟约崩坏,分明野心不死,需要不过是喘息之机,毕竟两载战耗,五部联军丝毫未占便宜,阿史那奇桑主张用兵之策也会饱受质疑。
贺烨冷笑道:因有怀恩王罢止内乱,衡阳侯力援安北,眼看便能大败五部联军,拖也能拖死突厥,局面大好,太后却在此时答应议和,甚至还被突厥要协,不得不答应诸多屈辱条件,这哪里是议和,竟是大周向突厥称降,摇尾乞怜。
这都是因为谢莹深知太后忌病,不在外战,而重内乱。十一娘分析道:然则,怀恩王十万部属虽说遇害,连姚潜都能死守甘州,再兼对安北地形军防了如指掌之衡阳侯,突厥再度宣战照样不存胜算,所以,他们才要陷害衡阳侯,这回事故,应当仍是谢莹手笔。
这个女人!贺烨握紧拳头,杀意显见眼底:悔不当初,没将她一刀砍断。
十一娘这时没法告诉贺烨,谢莹身体里住着个千年后的灵魂,连凌虚师公都无法解释此等玄妙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更不确断就算杀了谢莹,那灵魂是否会寄住其余人的身体,这大约是华夏应有此劫,并非一刀下去就能灭绝隐患。
--
如今三大亲王参与周国军政,大突厥、大铁勒族民自然高你辈一等,区区刺史之女,竟敢喝骂我铁勒族民,这岂不是以卑犯尊,依我铁勒法令,正该如此处死,什么都督、刺史,有何资格问罪我等,反而尔等暴民,才该处死!齐都督,你若不肯将这些刁民处以死罪,就等着被太后取你项上人头吧。
齐俊见铁勒商贾如此狂妄,怎能容忍,当场下令捉拿凶犯,而他所率之部可不是衙役巡卫,是大周真正的士勇,蛮族私卫又哪里是对手,凶犯终于被擒,但作为灵州都督,齐俊并没有审决人犯的权力,只是暂时将凶犯扣押,他当然可以将凶犯交给胡崃,自己完全置身事外,然而胡妻听闻女儿惨死丈夫重伤,病情加重一命呜呼,胡崃连遇重创,悲痛不能问事,刺史府乱成一团,齐俊唯有与朝廷派遣之监察御史商量如何处置。
那位御史,却以维护共治之盟的名义,要求齐俊释放人犯!
齐俊当然不肯,两人各自上书,等候朝廷裁决。
结果是齐俊败下阵来。
这位最终志向在于振奋大周军威,威慑蛮夷铁骑的将领勃然大怒。
刺史之女遭遇罪恶致死,尚且不能讨回公道,将来平民百姓岂不任由蛮夷欺凌,奸杀掳掠?
但这样的质问不能抵达长安,监察御史手拿朝廷公文,逼迫齐俊立即释放人犯。
齐俊没有释放凶犯,他将凶犯当众处死。
灵州百姓固然击掌相庆,可齐俊的作为彻底触怒韦太后,一纸诏书,将齐俊撤职,押返长安法办。
齐俊自知不会再有生机,他选择了自刎。
这是一代骁勇之将,对于这个国家,太后执政的彻底绝望,他不想眼睁睁目睹亡国,做为一个军人,他不想死于牢狱,死于太后铡刀之下,他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宣泄心中的不甘,心中的悲愤,齐俊的死亡,让灵州边军伏地痛哭,让灵州百姓义愤填膺,可是千万人的愤怒,依然不能抵达长安。
韦太后下令,将齐俊夺爵、抄家,家眷妻子贬为庶人。
衡阳侯夫人听闻噩耗,悬梁自尽。江怀长叹。
十一娘垂下眼睑:此事不应向齐姬隐瞒,可让我如何启齿?
贺烨闻知噩耗,决定改变从洛阳直取幽州的计划,他想先回晋阳与十一娘商议,因他直觉这起事件之后必有阴谋,有人在推波助澜,针对并非胡崃,应当正是齐俊,然而当他赶回王府,却听江迂禀报十一娘竟然带着齐姬去了别苑。
五日之前,王妃已经听闻消息,料到齐姬听闻家中遭此巨变,必定悲痛难禁,王府里耳目甚多,不便开解劝慰,故而王妃特意借口往别苑赏玩,唯独只让齐姬跟随,此事上报太后倒也无碍,无非声称衡阳侯既怀不轨之心,需得将齐姬软禁更加妥当。
贺烨怒道:衡阳侯何曾怀不轨之心?
借口,借口,借口而已,奴婢总不能上报王妃对齐姬心怀同情,特意宽慰吧?
贺烨无非是发泄心中愤怒,自然不是当真怪罪江迂,既知王妃不在家,干脆也懒怠卸妆,立即赶往别苑与十一娘碰面。
别苑里清雅依旧,只正厅却挂起白幡设好祭桌,王妃是以这样的方式哀悼衡阳侯夫妇二人辞世,商谈正事之前,贺烨也换了一身素服,焚香拜祭,他们不能前往长安吊唁,也只能在遥远的太原略尽哀悼之情,其实贺烨与衡阳侯只有数面之缘,很长一段时间他甚至不能笃断齐侯是否已向太后投诚,可这回齐侯的作为,无疑赢得了晋王的敬重,遗憾的是如此忠勇的将领却死于太后的猜忌,死于蛮夷的阴谋。
十一娘也在猜疑阴谋说。
阿史那奇桑不可能谙知太后性情,议和之事应当是谢莹在后出谋划策,然而谢莹理应明白,突厥与大周不可能真正修好,罢战只是暂时,突厥答应交还灵州六地,却拒绝交还鄯州、松州,鄯州等地乃吐蕃割据,这便是突厥不愿损害吐蕃之利,致使两国之间盟约崩坏,分明野心不死,需要不过是喘息之机,毕竟两载战耗,五部联军丝毫未占便宜,阿史那奇桑主张用兵之策也会饱受质疑。
贺烨冷笑道:因有怀恩王罢止内乱,衡阳侯力援安北,眼看便能大败五部联军,拖也能拖死突厥,局面大好,太后却在此时答应议和,甚至还被突厥要协,不得不答应诸多屈辱条件,这哪里是议和,竟是大周向突厥称降,摇尾乞怜。
这都是因为谢莹深知太后忌病,不在外战,而重内乱。十一娘分析道:然则,怀恩王十万部属虽说遇害,连姚潜都能死守甘州,再兼对安北地形军防了如指掌之衡阳侯,突厥再度宣战照样不存胜算,所以,他们才要陷害衡阳侯,这回事故,应当仍是谢莹手笔。
这个女人!贺烨握紧拳头,杀意显见眼底:悔不当初,没将她一刀砍断。
十一娘这时没法告诉贺烨,谢莹身体里住着个千年后的灵魂,连凌虚师公都无法解释此等玄妙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更不确断就算杀了谢莹,那灵魂是否会寄住其余人的身体,这大约是华夏应有此劫,并非一刀下去就能灭绝隐患。
--